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楼主: shctsh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关羽北伐-东吴偷荆州是不是决定三国命运的一战? [复制链接]

帖子
1230
精华
0
积分
627
金钱
3240
荣誉
1
人气
7
评议
0
101#
发表于 2012-5-13 21:19:02 |只看该作者
shctshc 发表于 2012-5-13 14:03
运气这东西真的很难说
刘备东征  当时经一系列磨练 原本战斗力偏差的西川兵也逐渐骁锐 加上有荆州兵作为 ...

你自相矛盾的问题又出现了
既然你说关羽的荆州水军 战斗力至少不低于吴国水军
那么不趁关羽北上的机会偷袭荆州,难道等以后其势力继续壮大,等着被刘备收了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30
精华
0
积分
627
金钱
3240
荣誉
1
人气
7
评议
0
102#
发表于 2012-5-13 21:26:33 |只看该作者
shctshc 发表于 2012-5-13 14:20
是啊  所以刚好张辽走了  百年难得一遇  还不抓住机会。。。从此之后 再没有在张辽死前  避开过张辽 ...

过分强调张辽的作用了。。。。张辽死了以后,诸葛恪之流也没拿下淮南,还损兵折将。
可见吴国的战斗力,真的不具备你说的攻取淮南 青徐的能力。虽然你说的这个构想很有依据。
但是前面已经有网友说过了
好的构想也必须跟自己的实力挂钩。
吴不具备北上的实力。SO,剩下的只是空谈,和我们这些人的事后诸葛亮,纸上谈兵。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48
精华
0
积分
175
金钱
2317
荣誉
0
人气
6
评议
0
103#
发表于 2012-5-13 21:28:54 |只看该作者
一边隔三差五抢你米抢你地 你要和他联合还看不起你
一边请你一起去揍抢你米的人 揍完该你的地盘还是归你
你帮谁?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
精华
0
积分
1
金钱
1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04#
发表于 2012-5-13 21:38:00 |只看该作者
一场战争很难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只能是一个导火索。如果本来这个国家已经是千疮百孔,那么一场战争有可能拖垮他;如果这个国家足够强大,那么一场战争输了,很快他就可以恢复过来。这就是国力……
回答你的问题,首先,关羽是一个人,虽然很强,但不是神,他是被后来的人神化(包括诸葛亮),魏国和吴国也有这样的人,层次不会相差哪里,还有可能比他厉害……
第二个,东吴得了荆州虽说是两线防守,但是江陵可是一块要地,而且后来的战争看来,魏国除了灭吴国战争外,其他都没能把它怎么样,这就意味着两线作战对吴国并不是一件太大的事。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即使江陵在蜀国手上,吴国就不用防吗?两个国家可以由于利益走到一起,也可以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多铁的哥们也有可能反目,同样是两线,当然地大一点会好一点。
第三个,回答这场战争对以后的影响。其实对以后真的起不了太多的影响……中国统一都是从北往南。这个是一个需要牵涉经济的原因,总的而言,就是北方经济比南方发达,因此如果是南面即使吴蜀两个合并在一起,也很难和魏国对抗。原因就在于经济,北方已经开发那么多年了,有一定的科技、技术、人口和政治基础,生产力比南方要好得多,当时北方已经普及的耕牛,南方却还是用人力来耕作,亩产量即使一样,使用的人南方也要更多。打仗是打后勤的,后勤包括粮食和兵员。当时全国总人口也就800多万,魏国就有500万,吴蜀两国才300多万,而且当初汉朝人口鼎盛的时候分布也是北方占了多数,也就是说如果等人口恢复到汉朝鼎盛时期,魏国人口有可能变回4000万,而吴蜀两个加起来也可能只有五六百万。不要小看这个多数,两国打拼,加入在相同条件,大家都是1:1伤亡的情况下,在当时而言魏国和吴蜀各损失1万人,魏国补充的时间仅仅是吴蜀的一半,也可以说吴蜀的兵拼完了,魏国还有兵力把吴蜀占领;更何况魏国科技更胜一筹。这个就是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子午谷奇谋的原因,蜀国耗不起,即使连代价大的大胜也不能要。到头来就像小日本,打赢了每场战争,却输掉了整个战争。
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到,魏国没有打败过吗?赤壁也是一败涂地,但是他有因为这个丢失大片领土吗?没有……这个就是国力的提现……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98
精华
0
积分
49
金钱
35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05#
发表于 2012-5-13 23:05:43 |只看该作者
偷袭荆州的时候刘备集团恰好(真的是很巧),几路援军都没有来。事实上,关羽平常的行为使得他和其他城池的将领关系不太好,然而这里演义里面没有让刘备和诸葛亮出场,只是事后说刘备准备报仇。照理来说刘备手下的谋士早就应对此有所防范(赤壁之战诸葛亮算无遗策),然而却阴差阳错的出了问题,这里我感到很蹊跷。
东吴偷袭荆州,可能更多的是属于提高士气之类提升“软实力”的事情。古代战斗中有很多现代人不能一下子明白的道理。比如说单挑,要是我万箭齐发,敌将阵亡,敌军大乱,我军必然大获全胜。可是几乎没有人会这么做,偶尔放放冷箭。
个人感觉三国里面将领、谋士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成分。诸葛亮之后后继无人,先是马谡纸上谈兵败北,再是姜维穷兵黩武,却从来没赢过邓艾;相反曹操集团却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在失去了郭嘉之后(还有其他很多例子)即便是大伤元气也不至灭亡的边缘,相反刘备集团到诸葛亮之死后基本上名将全都死得差不多了,于是一蹶不振。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句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在秭归一带大败,曹操也在赤壁大伤元气;曹军大败的次数可能更多一些,相反,曹操的军队最终却统一了天下(政权归晋),我想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7
精华
0
积分
135
金钱
4437
荣誉
0
人气
10
评议
0
106#
发表于 2012-5-14 00:01:41 |只看该作者
先顶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720
精华
0
积分
1865
金钱
7190
荣誉
0
人气
50
评议
0

107#
发表于 2012-5-14 00:47:07 |只看该作者
tt_man 发表于 2012-5-13 14:07
「轉貼文」
http://progossip.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05.html

比戰績沒什麼好比的阿,我回你文只是跟你說不是從清朝的皇帝才開始大力推關羽而已{:0000:}

終結世界的力量,於毀滅的光芒中行走的七個身影,他們是最初與最後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8
精华
0
积分
24
金钱
69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08#
发表于 2012-5-14 00:53:57 |只看该作者
Astarael 发表于 2012-5-13 02:38
但是实际来看吴国偷了荆州蜀国冷静下来还是得跟他联手抗曹,历史上也是这样进行的。壮大自身何乐而不为。 ...

假設美 中 俄 現代版三國,我們去偷襲俄收回遠東,俄羅斯冷靜下來還是得跟我們聯手抗美。壯大自身何樂而不為。...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87
精华
0
积分
545
金钱
8833
荣誉
0
人气
18
评议
0
109#
发表于 2012-5-14 01:03:32 |只看该作者
sfonline1 发表于 2012-5-14 00:53
假設美 中 俄 現代版三國,我們去偷襲俄收回遠東,俄羅斯冷靜下來還是得跟我們聯手抗美。壯大自身何樂而 ...

不妙,YY话题跟现实世界扯上联系了……
不过,眼下俄中需要联手抗的不只是老美……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0
精华
0
积分
67
金钱
1387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10#
发表于 2012-5-14 01:47:45 |只看该作者
挺有道理的。我感觉有个根本原因,吴国自孙策逝世后,在江东士人集团的影响下,始终就多有偏安之心,缺乏统一之志。孙坚、孙策还惦记着与中原诸侯争一个短长,到孙权就差多了,甚至在赤壁之战前,连投降曹操这样的选项都认真考虑过,如果不是在周瑜、程普、鲁肃这些老臣的主张下,恐怕都不会下决心抵抗。正因为此,所以孙权和江东士人集团始终是以割据一方的标准来衡量吴蜀同盟,而不是想到关羽若是震动中原,我正好火中取栗。蜀国实际上也有这个问题,但一是刘备后继有人,孔明、姜维对于北伐大计一直是兢兢业业,二是蜀国还有个荆州集团,益州集团难以取得主导。至于糜芳,实在让人掩卷长叹,一部三国历史,是充满了忠义与背叛的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14
精华
0
积分
158
金钱
336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11#
发表于 2012-5-14 02:01: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starael 于 2012-5-14 02:06 编辑
sfonline1 发表于 2012-5-14 00:53
假設美 中 俄 現代版三國,我們去偷襲俄收回遠東,俄羅斯冷靜下來還是得跟我們聯手抗美。壯大自身何樂而 ...

你说吞就能吞下么,吞下之后守得住么,守得住你还得考虑国际影响……当时的情况和先在的情况有这么多差别,没事别瞎类比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1
精华
0
积分
132
金钱
1764
荣誉
0
人气
16
评议
0
112#
发表于 2012-5-15 08:54:54 |只看该作者
air3craft 发表于 2012-5-13 17:50
楼主这个你YY过头了吧,孙权称藩,曹操就只听使者之言毫不犹豫就相信了,就像赤壁之战里,这个可能么,荆 ...

是你YY过头   两个前几天还敌对的国家 是没办法互相取信的  怎么取信??割地还是送人质??还是小说中的靠说客三寸不烂之舌??史书上写着写信称臣 孙权那套诈降可是在曹老板身上用过 曹操想必不当回事  
我自始至终都认为  曹魏从来没信过孙权 两国只是虚以委蛇  实际上都互相下绊子  曹魏利用书信扰乱关羽军心  孙权偷江陵后立刻出兵襄阳  两家很快打得不可开交 结盟称臣只是笑话  
但是为什么还要调张辽军团 还是那句话 不是想调是不得不调  难道就把许昌生命线全寄托在徐晃身上??徐晃的地位可当不起  比起许昌  东线真没这么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1
精华
0
积分
132
金钱
1764
荣誉
0
人气
16
评议
0
113#
发表于 2012-5-15 09:00:03 |只看该作者
赤尸藏人 发表于 2012-5-13 16:59
诸葛亮那是不怀好意。

吴蜀结盟从来都是利益关系,一碰既破。

你口口声声说老虎养大 问题是谁才是老虎??如果蜀国算老虎  那么北伐前后 这只雏虎长大了多少??别说的关羽北伐蜀国就实力暴增几倍似的  事实上 地盘就多了一郡不到  硬实力没什么增长  北伐的意义主要还是战略和气势上的
说什么养虎贻患  问题是显然有一大一幼的老虎在一旁 幼虎算半个盟友 你会选择同时跟两只老虎开战???想想就知道这战略多愚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1
精华
0
积分
132
金钱
1764
荣誉
0
人气
16
评议
0
114#
发表于 2012-5-15 09:10:47 |只看该作者
牛牛最牛 发表于 2012-5-13 18:09
曹操调动张辽,很明显的过程是这样,先派徐晃顶住关羽;再跟东吴通气;获得东吴回复;调张辽到汝南(可东 ...

你这YY的真过头了  两国前一刻还在敌对状态 其中一国曾因对方诈降遭受生平最大一败 在没有结盟的前例的情况下  忽然达成信任和默契  你告诉我怎么做得到??曹操怎么会信 除非孙权割地或送人质  
问题是孙权会割地送质?? 所以通气回复都是互相撒烟幕弹  不可能有实质上的盟约
历史上也一样 两国还是在互相下绊子  除了春秋时期 历史上从没有什么靠书信通气就从敌国结盟的先例  别想当然了 政治不是你玩三国志12点外交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1
精华
0
积分
132
金钱
1764
荣誉
0
人气
16
评议
0
115#
发表于 2012-5-15 09:15: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ctshc 于 2012-5-15 09:18 编辑
jinbigd 发表于 2012-5-13 21:38
一场战争很难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只能是一个导火索。如果本来这个国家已经是千疮百孔,那么一场战争有可 ...

曹丕南征要不是瘟疫 荆州都已经丢了  当时是东吴诸将皆败 援军诸葛瑾又被大破  还是在江陵城下。。。。东吴单独两线作战能力真的没有 后来是跟蜀汉再度结盟互相呼应曹魏攻势才变弱 孙权根本没法预见到蜀国会再次结盟  因为刘备不可能会同意  难道孙权偷荆州能想到刘备会短时间死去诸葛亮会掌权??
说白了  孙权还是没考虑自身的实力[怒]
此外  打仗确实很拼国力  但是那是三国后期 三国初期 若能三路伐魏 利用战略优势调动曹军然后打下土地  国力差距就缩小了  为什么后期诸葛亮北伐毫无作为  还是他只能单路进攻 没法调动牵制魏军 只能陷入拼消耗拼国力的泥淖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94
精华
1
积分
399
金钱
1155
荣誉
10
人气
19
评议
0
116#
发表于 2012-5-15 10:36:22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不错,但是还是那句老话: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历史!
以我的角度来看,除去经济,人口等决定战争的真正原因外,就单从人物性格方面看,如果三国鼎立是曹操,刘备与孙策的话,结果会完全两样。曹阿蛮一句话就说明一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刘大耳白手起家到割据一方,几番落魄却越来越壮大,人格魅力,战略眼光一显无疑。孙伯虎就用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吧。《三国志‧孙策传》称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3
精华
0
积分
107
金钱
153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17#
发表于 2012-5-15 10:47:23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37
精华
0
积分
709
金钱
8609
荣誉
4
人气
6
评议
0
118#
发表于 2012-5-15 11:26:41 |只看该作者
个人喜欢孙策大于孙权,弄到现在来说是个可以做大买卖的企业家,拿玉玺借兵换来江东大片土地是一笔成功的买卖呀,而且孙策在演义里居然像穿越了一样,居然一眼看穿了于吉的封建迷信,同志们啊,1800多年前啊,不容易啊!好了,我来说说江南军的战斗力吧,在孙策时代,人家可是左踢刘表,右踹刘繇和严白虎的呀,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再来看看刘备的创业发家史,远没有这么霸气,而且套了个皇叔光环,所以最后我只想叹息一声,孙坚、孙策父子这一脉体系比曹、刘二代人强多了,只可惜英年早逝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81
精华
0
积分
141
金钱
123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19#
发表于 2012-5-15 13:02:42 |只看该作者
东吴也就周瑜,陆逊,还有谁?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99
精华
0
积分
200
金钱
1842
荣誉
0
人气
8
评议
0
120#
发表于 2012-5-15 16:51:51 |只看该作者
小霸王孙策是周瑜义兄,江东都是他和周瑜及一班老臣打下来的,能力远不是孙权能比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27 14:47 , Processed in 0.35846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