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147592|回复: 19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Silent Hunter 4:Wolves of the Pacific(猎杀潜航4:太平洋狼群)教程 [复制链接]

帖子
253
精华
1
积分
457
金钱
337
荣誉
13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00:31: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注]  1.本教程包含 《猎杀潜航4:太平洋狼群》 1.4和1.5版(1.5版就是那个《U艇任务》)。
       2.本教程后续部分见第22楼及以后。
       3.本教程作者sunwolf,邮箱ssunwwolf@hotmail.com,如有转载,敬请注明。

Silent Hunter 4:Wolves of the Pacific(猎杀潜航4:太平洋狼群)是一款很好的二战潜艇模拟游戏。由于很多国内玩家不懂英语而等待汉化版,因此不能及时玩,特写此教程,如有更多问题请跟帖提问,或者参见其他SH4帖子中的内容。


安装好SH4 1.4版后,进入游戏主菜单(注意屏幕右下角显示版本号)
10个菜单项从上到下依次是:
潜艇学校(训练)
生涯任务(可以经历整个太平洋战争)
战斗巡航任务(经历1次战役)
快速任务(经历1次战斗)
联网
载入进度(注意生涯的进度也从这里载入)
博物馆(资料)
游戏选项
开发组成员
退出游戏


设置好声音、图像、难度的游戏选项后,就可以玩了,强烈推荐以100%难度玩。

由于生涯任务是最真实、最耐玩的任务类型,任务都是动态生成的,可以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夕一直打到1945年日本投降,所以我们就说说生涯任务。
第一次从主菜单进生涯任务,出现生涯开始界面,依次选择你的名字、开始年份、母港(分为太平洋舰队的珍珠港和亚洲舰队的菲律宾或澳大利亚)、艇型、困难度、起始声望值(声望值可以用来升级装备和招募艇员),选好后点右下角的START开始生涯。(注意:生涯开始后游戏会自动存储最新的4个进度,你也可随时存储另外的进度。要继续生涯,可以从主菜单点载入进度,不必从主菜单点生涯任务)


生涯第一次开始会出现任命书界面,让你去母港报到。点右下角的Proceed继续。


出现你在母港的办公室界面,办公桌上有勋章盒、日志(记录战斗历程)、潜艇模型(管理你的潜艇,如升级装备、招募艇员、装卸鱼雷)、电话(你在太平洋舰队和亚洲舰队间调动)、相片框(管理艇员);对面墙上挂着大地图(接受任务);左边书架可以抽出书(存储和载入进度);右边有门(退回主菜单)。点击上述各项即进入相应界面。


先点办公桌上的潜艇模型,点屏幕顶部的齿轮按钮升级装备(从左边拖曳装备到右边高亮的框内):加装SD Radar对空雷达(免得被飞机打个措手不及)、换装Twin 20mm AA双管高射机枪和4英寸Deck Gun甲板炮(Bow为前甲板炮,Stern为后甲板炮),这样就花完了1000声望值。


点屏幕顶部的小人按钮招募艇员:艇员专业包括电子(无线电波)机械(交叉的锤子)枪炮(交叉的枪)观测(带三角架的望远镜),尽量让岗位符合专业。军衔越高,需要花掉越多的声望值招募,最低级的是水手,不需要花声望值。巡航越多,艇员的级别会增加。



点屏幕顶部的鱼雷按钮装卸鱼雷:可以把艇上鱼雷拖曳到港口鱼雷库,也可以把鱼雷库的某个鱼雷拖曳到艇上,由于战争初期MK14故障率高,建议卸掉MK14,全装载MK10。潜艇管理完成后,点右上角的“门”按钮退回办公室。


该领取战斗任务了,点对面墙上挂着的大地图,出现任务地图和任务书界面。很多玩家不懂英语,注意任务书中最后一行:Deploy为在指定时间内赶到指定海域待命、Patrol为在指定海域巡逻、Supply Drop为运送物资、Lifeguard为营救落水飞行员、Troops为秘密运送特种分队登陆、Agent为秘密运送重要人物登陆、Photo Recon为潜入敌方港口拍军舰照片。点右下角的“Next”继续。


进入起航界面,让你选择起航地点:在码头,还是在港口外的海上。点右下角的“Start”开始执行任务。


[ 本帖最后由 sunwolf 于 2008-3-20 01:32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重机枪手 + 80 + 4 请继续。

总评分: 金钱 + 80  + 4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3
精华
1
积分
457
金钱
337
荣誉
13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8-3-3 00:32:52 |只看该作者
[注]  1.本教程包含 《猎杀潜航4:太平洋狼群》 1.4和1.5版(1.5版就是那个《U艇任务》)。
       2.本教程后续部分见第22楼及以后。
       3.本教程作者sunwolf,邮箱ssunwwolf@hotmail.com,如有转载,敬请注明。


开始执行任务后,就进入潜艇的各个岗位的操控界面。其中屏幕底部固定显示一些按钮和仪表,具体是:左边是一群按钮,分成上、下两行,上边一行是各个舱室按钮,下边一行是某一个舱室的相应的操作按钮;中央是一个显示余量的显示条,上边有4个切换按钮,依次是柴油量、电量、压缩空气量、二氧化碳量;稍右是3个圆形仪表盘,依次是航速表、航向表、深度表,每个仪表都有2种显示方式:航速表有档位和速度节数、航向表有罗盘和舵角、深度表有小量程和大量程,通过表盘下方的把手切换。
10个舱室按钮依次是控制室(舵轮图标)、海图室(圆规图标)、潜望镜、舰桥(望远镜图标)、甲板炮、高射机枪、声呐室(喇叭图标)、雷达室(雷达屏图标)、潜艇管理(记事板图标)、外部摄像机。双击舱室按钮会进入此舱室,单击则仅仅展开此舱室的相应的操作按钮,屏幕维持不变。如果处在某个港口范围内,屏幕右上角还有一个铁锚按钮,点之会打开此港口选项,有3个选择,依次是进港补给、结束巡航、略过(不进港)。


控制室下的操作按钮共9个,依次是:进入控制室、紧急下潜、紧急上浮、龙骨距海底深度、左转向规避、右转向规避、释放声呐干扰(气泡幕,可维持几分钟)、充电(关闭可稍微提高水面航速,但电池不充电)、静音潜航(1/3航速,停止修理和鱼雷装填)。


海图室下的操作按钮共7个,依次是:导航海图(鼠标滚轮切换比例尺)、攻击海图(鼠标滚轮切换比例尺)、鱼雷管理、设置导航点、恢复为按导航点航行、自动绘制搜索航线、计算到最终导航点所需时间(以当前航速计算)。
海图上的目标点符号:
橙黄色五角星+三角旗:部署展开(尽快抵达)
橙黄色五角星+人像:运人(极低速上浮)
橙黄色五角星+救生圈:救人(极低速上浮)
橙黄色五角星+照像机:拍照(锁定,按相机图标)
橙黄色五角星+望远镜:巡逻(够48小时)
橙黄色五角星+战舰:战斗
橙黄色五角星变灰表示目标点失效(任务完成,或者任务失败)


潜望镜下的操作按钮共10个,依次是:攻击潜望镜(鼠标滚轮切换放大倍率)、攻击潜望镜升降开关、搜索潜望镜(鼠标滚轮切换放大倍率)、搜索潜望镜升降开关、潜望镜深度、舰船识别手册、攻击海图、鱼雷管理、秒表、照相机(侦察拍照用)。


舰桥下的操作按钮共6个,依次是:舰桥(鼠标滚轮切换望远镜)、TBT(就是那个舰桥固定望远镜)、舰船识别手册、秒表、指定视野内舰船或飞机为攻击目标、搭救视野内落水飞行员。


甲板炮下的操作按钮共8个,依次是:玩家操作甲板炮、炮位上的艇员操作甲板炮(需先指派艇员上炮位)、随意开火(需先指派艇员上炮位)、攻击2000码内最近舰船(需先指派艇员上炮位)、瞄准点为船体、瞄准点为指挥系统、瞄准点为武器系统、瞄准点为吃水线。


高射机枪下的操作按钮共6个,依次是:玩家操作后机枪、玩家操作前机枪、炮位上的艇员操作高射机枪(需先指派艇员上炮位)、随意开火(需先指派艇员上炮位)、攻击1000码内最近飞机(需先指派艇员上炮位)、攻击接近你的飞机(需先指派艇员上炮位)。


声呐室下的操作按钮共6个,依次是:进入声呐室、连续跟踪最近的声呐目标、测距最近的声呐目标、声呐员报告最近的声呐目标、方位传入TDC、距离传入TDC。


雷达室下的操作按钮共5个,依次是:PPI雷达屏、A-Scope雷达屏、对海雷达开关、持续旋转搜索、旋转1圈搜索(旋转完1圈即关闭雷达)。


潜艇管理下的操作按钮共8个,依次是:艇员管理、设备管理、鱼雷管理、全艇上岗、炮位上的艇员操作甲板炮(需先指派艇员上炮位)、炮位上的艇员操作高射机枪(需先指派艇员上炮位)、激活损管队(需先指派艇员进损管队)、鱼雷自动装填开关。航行时艇员实行三班制,分三组,一组上岗4小时,然后自动换班(保养设备、学习技能或睡觉)8小时。战斗时可以启动“全艇上岗”,以使各个岗位都满效率,这样鱼雷装填最快。但是过度频繁启动“全艇上岗”会使艇员疲劳度上升,影响效率。


外部摄像机下的操作按钮共5个,依次是:外部摄像机、前个单位外部摄像机、后个单位外部摄像机、收音机、留声机。当航行烦闷时,可以听收音机节目或留声机唱片。


[ 本帖最后由 sunwolf 于 2008-3-20 01:38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3
精华
1
积分
457
金钱
337
荣誉
13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8-3-3 00:34:41 |只看该作者

潜望镜下的鱼雷攻击(100%难度):

[注]  1.本教程包含 《猎杀潜航4:太平洋狼群》 1.4和1.5版(1.5版就是那个《U艇任务》)。
       2.本教程后续部分见第22楼及以后。
       3.本教程作者sunwolf,邮箱ssunwwolf@hotmail.com,如有转载,敬请注明。


鱼雷是潜艇最重要最难学的武器,所以我们先学习鱼雷攻击。
鱼雷能以预先设定的深度、航速、航向在水下航行,因此攻击时不必把鱼雷发射管正对目标就可以发射。那么鱼雷射出后应该如何转向才能命中呢?潜艇上有台TDC(鱼雷数据计算机),在本艇、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已知的情况下,结合鱼雷的航速,TDC能计算出一个角度(回转角Gyro Angle),射出的鱼雷按照此角度转到特定的航向上就能击中运动中的目标(前提是在从观测到击中的时间内,目标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那么如何获得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呢?把潜望镜对准目标并测量距离,就获得了此时刻下的目标的位置(方位和距离),间隔几分钟后再重复测1遍,根据两个时刻下的位置就可以计算出目标的运动状态(航向和航速)。那么如何测量目标的距离呢?潜望镜测距器就是干这个活的!
我们知道固定大小的物体,离你越远看起来越小,离你越近看起来越大。如果知道了目标的主桅杆高度(最高也最粗的桅杆的顶端离吃水线的高度),根据主桅杆高度在潜望镜视野里的大小,就能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介绍潜望镜界面各部分:屏幕中央是圆形的潜望镜,上面有标示角度的刻度线。注意攻击潜望镜或者搜索潜望镜都有1倍和4倍两种放大率(通过TAB键或鼠标滚轮切换),1倍时1个短刻度间隔为1度,4倍时1个短刻度间隔为0.25度,另外线的长度和位置也有含义。这些可以帮助你确定鱼雷扇形发射时合理的发散角,例如目标船身长度在潜望镜X4视野里共占4个长刻度,即4度,那么3发齐射要保证最大几率的单发命中,就应该分别以0度、左4度、右4度的发散角实行3发齐射。
x1

x4



屏幕左边是TDC显示面板或者鱼雷参数设置面板,TDC显示面板最顶部是个船型栏(如果你识别了目标船型,无论识别得正确与否,都在这显示),下边是个圆盘,分内外两圈,刻满了白色的0-360度的角度,内圈是方位(船首总是0度),外圈是罗盘(NESW分别代表北东南西),中央是个代表目标船的符号(尖头代表船首,平头代表船尾),还有个白色箭头代表计算出的鱼雷航线。内外圈可以各自转动,内圈转动的原则是圆盘下方的黄色固定指针总是代表潜艇和目标船之间的视线,外圈转动的原则是目标船符号的船首总是指向罗盘的航向。TDC显示面板的中央是2个数字栏,分别显示TDC里储存的目标距离和目标航速(节),下面是又一个相同的内外圈圆盘,只不过中央的小船符号代表本艇,此圆盘上方也有个黄色固定指针,也代表潜艇和目标船之间的视线,内外圈的转动原则也类似。
鱼雷参数设置面板最顶部1行是2个旋钮,依次是鱼雷航速(HIGH=高速,LOW=低速)和引信工作模式(CONTACT=撞击,CONTACT+INFLUENCE=撞击+磁感应)。下面是鱼雷发散角(LEFT表示左,RIGHT表示右,注意发散角的左和右是以鱼雷本身为标准的,而不是以潜艇的左右舷为标准,请记住这一点,在设置艇尾发射管时用得着)。再下面是鱼雷定深(英尺)。
面板底部有个切换开关,拨到上面是TDC,下面是鱼雷设置。旁边的圆按钮是TDC的位置保持功能开关兼指示灯,灯变红表示已开启位置保持功能。注意:观测目标前一定要关闭位置保持功能;如果已计算出目标运动状态并输入TDC而且准备据此运动状态发射鱼雷则一定要立即开启位置保持功能!TDC的位置保持功能并不能确保跟踪目标,只是根据你输入TDC的数据持续的计算鱼雷发射参数,这样你就可以在任意时刻发射。当然发射拖延得越久,观测误差对命中率的影响就越显著。“SH4的位置保持功能是作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而且根据二战历史资料,美国潜艇的TDC是有位置保持功能的,这在当时是一种绝密武器,而德国的U型潜艇则没有。



屏幕右边上方的圆盘是目标数据面板,面板底部3个按钮依次是目标的距离、AOB(船首角或舷角)、航速模式切换开关,面板上部红色按钮是把当前数据输入TDC,旁边的按钮是潜望镜测距器(距离模式)、测航速(航速模式),AOB模式无此按钮。
屏幕右边下方是鱼雷发射面板,每个灯代表一个发射管,左组为艇首发射管,右组为艇尾发射管。绿灯表示装填完毕,熄灯表示不装填,闪灯表示正在装填。



下面以一个例子,详细讲解100%难度下的鱼雷攻击操作:
首先借助无线电敌情通报以及雷达和声呐的前期工作,我们终于接近目标到视距内。



切换X4倍率,大致分辨一下目标的航向,进行粗略占位。



进一步靠近后,按N键翻出《舰船识别手册》,封面上的太阳旗表示当前为小日本的军舰集。按封面上的右箭头,换到无国籍的商船集(封面上国旗位置为空白)。点击封面,翻开手册查阅。手册页的顶部有2行黄字,第1行依次是船的型号和类别,第2行依次是吨位、最大航速(节,即海里/小时)、吃水(船底离海面的深度,英尺)、主桅杆高度(主桅杆的顶端离海面的高度,英尺)。右上角有3个方框按钮,带黑叉符号的是合上手册退回封面,带红对钩符号的是把此页上的船只的主桅高度输入潜望镜测距器,带黑船符号的是在90度、0度、45度角度下的船像之间切换。
根据目标的烟囱、桅杆、舰桥的形状、位置以及船体的形状,逐页对照,找到最符合的那页:对!目标就是它了!大型新式油轮!把潜望镜中心十字线对准目标,按L键锁定(自动保持目标在潜望镜视野)。然后点手册页的红对钩按钮,把主桅杆高度输入潜望镜测距器,同时屏幕左边的TDC面板顶部的船名一栏由空白变成显示“Large Modern Tanker”(大型新式油轮),表示船型识别完成。注意:正确识别船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识别错误,系统并不会发出警告,而错误的主桅高度将导致测距错误。



现在该测距了:在锁定目标的前提下(有时大浪会淹没潜望镜而中断锁定),按屏幕右上角的小把手,拉出目标数据圆盘,点“距离”按钮(底部3个按钮中的第1个),再点“测距”按钮(上部2个按钮中的第1个),潜望镜视野内的目标影像会增加一个较虚的重叠影像,上下移动鼠标,重影也会上下移动,此时仔细的移动鼠标,使重影中的水线精确对齐原有影像中的主桅顶端,并按鼠标左键,重影消失,目标数据盘刻度显示测出的距离。点“输入TDC”按钮(目标数据圆盘上部那个红色按钮),这个时刻下的目标方位和距离就输入TDC。



降下潜望镜,按X键调出秒表,按一下顶端的表把,开始计时(超过1分钟则看表盘上方的小圆刻度指针表示分钟数)。在下一次测距时最好间隔1分钟以上(间隔越短,观测误差对计算航速、航向的影响越大),我一般是间隔1-3分钟。利用这段空闲我们还要做一些工作:打开屏幕左边的鱼雷参数设置面板,一般情况下设置鱼雷航速为HIGH(高速),除非远距离的发射,因为高速鱼雷射程比低速短;设置鱼雷引信为“撞击”(CONTACT)模式(鱼雷定深有误差,复合引信(撞击+磁感应 CONTACT+INFLUENCE)故障率也高);检查鱼雷发散角是否设为0度(LEFT表示左,RIGHT表示右);根据《舰船识别手册》里目标的吃水,设置鱼雷定深(我一般设成“吃水减去10英尺”);选择各个发射管并按Q键打开管盖(这样扣下鱼雷扳机就能立刻射出,节省几秒钟),注意再按Q键为关盖,屏幕上方的信息栏里“Opening Tube 1”表示打开1号管盖,“Closing Tube 2”表示关闭2号管盖。


忙到此时再看看秒表,时间够了,按一下顶端的表把,停止计时。把屏幕左边的面板切换成TDC显示面板。升起潜望镜,如法炮制再测一次距离并再次输入TDC。点“速度”按钮(目标数据圆盘底部3个按钮中的第3个),点“测速”按钮(目标数据圆盘上部2个按钮中的第1个),目标数据盘刻度显示测出的速度,同时屏幕顶部的信息栏显示目标速度(节)和航向(0为正北,90为正东)。点“输入TDC”按钮把目标速度输入TDC。
观察屏幕左方的TDC显示面板上的目标船刻度盘,依据刚刚算出的目标航向,读出外圈(罗盘)上的航向数值刻度与下方的黄色固定指针(视线)之间的角度数,即AOB,其中航向刻度位于左半边就是左AOB,右半边就是右AOB。
回到屏幕右上角的目标数据圆盘,点“AOB”按钮(目标数据圆盘底部3个按钮中的第2个),拖曳鼠标转动圆盘,使底部的白色固定指针指向正确的AOB刻度(注意区别左AOB和右AOB),点“输入TDC”按钮把AOB输入TDC。立即点TDC的位置保持功能开关启用位置保持(此前位置保持功能是关闭的)。降下潜望镜。现在一切就绪,可随时发射鱼雷。但是发射拖得越久命中率越低,即使目标运动一直不变化。因为观测是有误差的,尤其是航向和航速的误差。
如果要更高的命中精度(弥补计算速度和AOB花费的时间引起的误差),就需要第3次测距以及随后的各项工作,但是位置保持功能不要关闭。个人感觉在1000码之内不需要第3次测距,而2000码以外建议实行第3次测距。


发射第1波鱼雷后,就面临是撤退还是继续攻击的选择。如果附近有驱逐舰护航,(待续)。。。。。。。


增补:
如何读出TDC上的AOB:
本例中艇员报出目标航向260,我们可以读出TDC上的AOB为右145度。

先找1张灰色纸代表海图,画上指南针。再随意画2个红点,代表本艇和目标船,之间用绿线连起来(绿线代表视线)


随意假设某个红点为目标船,则另一个红点就是本艇(这次我们假设南边的那个为目标船)。现在旋转整张纸,使目标船在上方,本艇在下方,并且绿线是竖直方向(符合TDC显示面板的布局)


在绿线上画2个黄色固定指针(和TDC显示面板一样)


分别补上内圈(方位)和外圈(罗盘)的角度刻度,一个简易TDC显示面板就产生了


艇员报出目标航向260,我们根据外圈刻度就可以读出TDC上的AOB为右145度。360-260+45=145


[ 本帖最后由 sunwolf 于 2008-3-20 01:38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3
精华
1
积分
457
金钱
337
荣誉
13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8-3-3 00:35:07 |只看该作者

声呐和雷达的使用

[注]  1.本教程包含 《猎杀潜航4:太平洋狼群》 1.4和1.5版(1.5版就是那个《U艇任务》)。
       2.本教程后续部分见第22楼及以后。
       3.本教程作者sunwolf,邮箱ssunwwolf@hotmail.com,如有转载,敬请注明。


声呐是潜艇的“耳朵”。在潜望镜视距外,艇长依靠雷达和声呐来计划拦截航线;在攻击后下潜躲避驱逐舰时依靠声呐来随时改变航线以远离驱逐舰。
声呐兵会报告收听到的目标信号,你也可以询问他最近的那个目标(军舰优先)的信息。声呐兵的报告滚动显示在屏幕上方的信息窗里,具体的含义如下:
Warship                表示军舰
Merchant        表示商船

Very high        表示很高速(15节以上)
High                表示高速(10-15节)
Medium speed        表示中速(5-10节)
Low                表示低速(5节以下)

Closing                表示距离在缩短
Moving away        表示距离在拉大
Constant distance表示距离基本不变

Bearing                方位XXX(其中0为正前方、90为正右方180为正后方270为正左方)

Long                表示距离尚远
Medium range        表示中距离
short                表示距离很近了




声呐是个很有用的东西。
进声呐室,右圆盘是被动声呐,鼠标点击刻度,听音器就转过去听,距离越近,音量越大。还可用鼠标滚轮精确调整。左上角纸片上显示方位和目标类型(军舰/商船),黑箭头按钮是发方位到TDC。声呐员还会报告目标是接近/远离还是平行,结合信号的方位变化情况,可以基本掌握态势,可完成占位或是躲避。
左圆盘是主动声呐,可精确测距,但会引起军舰警觉,暴露你的方位。下边有2个按钮,第1个是发送声波测距,第2个是发距离到TDC。炮击商船时先用主动声呐测距,绝对首发命中。
因为SH4的海图提供了直尺、圆规、量角器、橡皮、记号笔等工具,可以在图上精确作业,所以只用声呐就可以完成目标运动分析。
另外潜望镜里的目标分析不需作图,潜望镜锁住敌船,点出识别手册,找到那页,点红色对钩,把桅高数据传给TDC。点出右上角的目标信息盘,点距离界面,再点双像式测距器,拖动鼠标把一个像的水线对齐另一个像的桅顶,按左键,距离值进入TDC。因为已经用L键锁住敌船,所以方位值也知道了。按红三角,输入TDC。保持状态航行几分钟,再重测一遍。共测2遍就可以点测速界面里的测速按钮,会报出算出的目标速度和航向。再结合本艇航向和目标方位算出AOB,可以设定鱼雷。强烈建议:PositionKeeper里的保持功能(红按钮)在输入目标速度和舷角时才开启!
在利用声呐制订拦截航线时,我们的原则是让信号保持在那个方位上不变化(就是说让潜艇和目标两者的相对角度不变,只让距离缩短),等待进入潜望镜视距。进入声呐室,先压缩时间到8或16倍,频繁询问声呐兵,观察方位的变化情况,并按照上述原则适当改变潜艇的航向和航速(一般需要多次调整才能达到要求)。一旦进入了潜望镜视距,后面的观测工作就由潜望镜来接手。如果无论怎么调整都不行,而且距离仍然远,那么就是拦截不到了,等待下一个目标吧。
我个人不喜欢打驱逐舰,对付有护航的船队,一般是打最大的1艘商船,发射后立即下潜撤退,安全了以后再上浮赶往下一个拦截地点。注意这期间时间压缩不能太大,否则会暴露。在利用声呐制订撤退航线时,我的原则是保持安静的前提下尽量快的远离驱逐舰,具体做法可以是:开启“静默潜航”模式、潜到最大深度、航速1挡(开始的时候驱逐舰离你远,可以2挡甚至3档,以后逐渐减速)。鱼雷爆炸后,驱逐舰就猜出了你的大体位置(除非你采用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另类的占位方法,哈哈),所以鱼雷出管后要立即下潜到最大深度(不要等着欣赏风景啦),并把航向大体上对准船队航向的反方向(如果你此时离船队很近,可以稍微转舵穿阵而过;如果离船队不是很近,就转向90度以上)。
如果被驱逐舰缠上了,就要靠声呐保命了,别忘记好好利用诱饵(按J键)。诱饵共有10个,每个可以在海水里制造维持10分钟的气幕(几种升级型号分别可以维持15、20、25、30分钟)。放诱饵时屏幕上方有提示“Deploying decoys!”,如果提示“decoys not available”就表示诱饵用完了,或者诱饵施放器被炸坏了。




雷达的使用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sunwolf 于 2008-4-19 12:59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3
精华
1
积分
457
金钱
337
荣誉
13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8-3-3 00:36:10 |只看该作者

《SH4 U艇任务》

[注]  1.本教程包含 《猎杀潜航4:太平洋狼群》 1.4和1.5版(1.5版就是那个《U艇任务》)。
       2.本教程后续部分见第22楼及以后。
       3.本教程作者sunwolf,邮箱ssunwwolf@hotmail.com,如有转载,敬请注明。


现在SH4艇长们想必都升级到1.5版《U艇任务》了吧?这个版本里除了保留原1.4版的全部内容外,还可以驾驶德国IX D2和XVIII型潜艇进行生涯任务,另外其他许多地方也做了改进。主菜单增加了“U艇战役”(即“德军生涯”,见下图第3行),原第2行的“生涯”改名成“美军生涯”。(注意屏幕右下角显示版本号)



可能《U艇任务》出得比较仓促吧,虽然游戏质量很好,但是U艇只有生涯任务,而训练任务、巡航任务、快速任务都是空白。我仿照原美艇自制了U艇的训练任务,拷贝到相应文件夹即可(压缩包里附详细说明),在主菜单的“潜艇学校”里的U艇训练任务不再是空白,你可以驾驶IX D2和XVIII型潜艇训练,训练地点在台湾东面钓鱼岛海域,海图上增加了“China Island”(中国岛屿)标记。
http://game1.ali213.net/thread-1975458-1-1.html




下面重点说说“德军生涯”:
点“U艇战役”进入“德军生涯”,出现战役初始选择界面,和1.4版的一样,依次可以选择你的名字、开始年份、母港(可以选Penang/Singapore/Batavia/Surabaya)、艇型、困难度(强烈推荐Very Hard)、起始声望值(声望值可以用来升级装备和招募高级艇员),选好后点右下角的START开始生涯。(注意:生涯开始后游戏会自动存储最新的4个进度,你也可随时自己存储另外的进度。要继续生涯,可以从主菜单点“载入进度”,不必从主菜单点“生涯任务”)



生涯第一次开始会出现任命书界面,让你去母港报到。点右下角的Proceed继续。



出现你在母港的办公室界面,办公桌上有勋章盒、军衔任命书、日志(记录战斗历程)、潜艇模型(管理你的潜艇,如升级装备、招募艇员、装卸鱼雷)、电话(生涯中途可以在4个基地之间换防);左边文件柜可以抽出抽屉(存储和载入进度);对面墙上挂着大地图(领取任务);大地图右边(美国的在左边)有小黑板(记录艇长吨位排行榜)、下边有文件柜(游戏选项设置);右边有门(退回主菜单)。点击上述各项物品即进入相应界面。

生涯中途可以在4个基地之间换防:在其他3个基地中选一个,然后点下面的潜艇印章。



点办公桌上的潜艇模型,点屏幕顶部的齿轮按钮进入装备管理。(从左边拖曳装备到右边高亮的框内):围绕潜艇有几个方框,上边有4个:其中左边2个分别是20mm左舷、右舷防空机枪,中间是105mm前甲板炮,右边是37mm后防空炮(德艇的防空火力初始设置就比美艇猛哦);下边有5个:其中左边2个分别是声呐干扰施放器和隐身涂层(可以削弱敌人声呐或雷达的效果),中间2个分别是雷达和雷达告警器,右边是声呐。德艇装备的型号比较繁多,总之需要的声望值越高,此种装备就越好。当你点围绕潜艇的某个方框时,下方“ON BOAT”栏显示艇上此位置上的装备的说明,同时左边基地仓库栏里就自动列出当前可以升级的装备,点仓库栏里某个装备,下方“IN BASE”栏显示基地里适合此位置的装备的说明,方便你做个比较,看看哪个先进,决定是否换装。




军衔:
港口办公室勋章盒右边的本子:
1.初始为海军中尉:可以呼叫飞机侦察(每6小时1次);
2.成功完成3次巡航任务,升为海军上尉:可以呼叫飞机侦察(每6小时1次)和德国辅助巡洋舰支援;
3.成功完成5次巡航任务并记录良好,升为海军少校:可以呼叫飞机侦察(每6小时1次)和德国重巡洋舰支援;
4.成功完成7次巡航任务并记录良好,升为海军中校:可以呼叫飞机侦察(每6小时1次)和日本驱逐舰支援;
5.海军上校:一般不是前线指挥官所能得到的,如果成功完成5次巡航任务并记录优秀,你可以试一试。可以呼叫飞机侦察(每6小时1次)和日本舰队支援。



艇员管理和鱼雷管理基本和1.4版相同。
艇员管理里点左边3个按钮中央的那个舵轮符号,再拖动下面列出的三角符到某个艇员头像上面,可以为该艇员升官,其中Torpedos代表升成鱼雷官、Engines轮机官、Watch了望官、Command控制官、Sensors侦测官、Guns枪炮官。



德国鱼雷型号很多,见下表:
T I(G7a)                蒸汽,有3档速度(30节/12500米,40节/7500米,44节/5000米);
T III(G7e)                电,1档(30节/5000米);
T I FaT I(G7a)                蒸汽,3档(30节/12500米,40节/7500米,44节/5000米),航行到目标处可按预先设定简单航线机动;
T III FaT II(G7e)        电,1档(30节/5000米),航行到目标处可按预先设定简单航线机动;
T IV(G7es)Falke                电,1档(20节/7500米),音响制导(建议只用于打商船);
T I LuT I(G7a)                蒸汽,3档(30节/12500米,40节/7500米,44节/5000米),航行到目标处可按预先设定复杂航线机动;
T V(G7es)Zaunkonig I        电,1档(24节/5700米),音响制导;
T III LuT II(G7e)        电,1档(30节/5000米),航行到目标处可按预先设定复杂航线机动;
T XI(G7es)Zaunkonig II        电,1档(24节/5700米),改进的音响制导(可对抗音响诱骗);
T VII(G7ut)Steinbarsch        涡轮,1档(45节/8000米)。



潜艇管理完成后,点右上角的“门”按钮退回办公室。
领取任务:点对面墙上挂着的大地图,出现任务地图和任务书界面。很多玩家不懂英语,注意任务书中最后一行:Deploy为布署到指定海域待命(到达指定地点即完成,可能有时间限制)、Patrol为在指定海域巡逻(到达指定地点并在此区域呆48小时)、Intercept为拦截指定的一支船队(如果此船队被侦察到,会用深红色五角星标示。在它抵达目的地之前摧毁其中的运输船)、engage为攻击运输线(击沉一定数目的吨位即完成,吨位数会写明,例如7000吨)、Supply Drop为运送物资(到达指定地点并上浮,速度1节以下,你会听到起吊物资的轰隆声)、Lifeguard为营救落水飞行员(到指定地点守候,落水飞行员会放红色烟,你上舰桥用望远镜看他,点屏幕底部的救生圈按钮)、Troops为秘密运送特种分队登陆(到达指定地点并上浮,速度1节以下,你会听到放下橡皮艇的轰隆声)、Agent为秘密运送重要人物登陆(到达指定地点并上浮,速度1节以下,你会听到放下橡皮艇的轰隆声)、Photo Recon为潜入敌方港口拍军舰照片(用潜望镜锁定目标,点屏幕底部的照相机按钮)。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到台北运物资(如下图,那个老鹰标志指出了任务地点)。点右下角的“Next”继续。



进入启航界面,让你选择启航地点:在码头,还是在港口外的海上。点右下角的“Start”开始执行任务。

SH4-U艇任务  经济航速测试:

IX D2型潜艇,满载油/弹,实验航程6400km,无风浪。

  1/3前进档(实际航速4节):耗油21%
  2/3前进档(实际航速6.5节):耗油14%
  标准前进档(实际航速13节):耗油16%
  直接指定航速(9节):耗油10%

可见大部分商船采用的9节航速是有原因的。
我认为这个经济航速不仅与海水的特性有关,还与柴油发动机的特性有关,例如换成粘稠的油或者烧煤的锅炉,那么经济航速一定也会改变。

[ 本帖最后由 sunwolf 于 2008-4-2 14:01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58
精华
0
积分
639
金钱
6562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8-3-3 00:41:37 |只看该作者
先支持一个。这个最好能做成语音视频教程容易理解些。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4
精华
0
积分
132
金钱
273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08-3-3 00:46:29 |只看该作者
这贴好,正在学习“开潜艇”。
CPU:Inter Celeron 466
MBC:皇朝9VAAV(VIA apollo pro 133)
VGA:丽台S325(TNT2 M64 32M)
RAM:现代 64M PC100
CDR:大白鲨 44x
HDD:昆腾 15G
M&K:菲利普套件
CRT:美格 XJ770 17'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10
精华
0
积分
516
金钱
3268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08-3-3 01:00:36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太有才了,相信这样的苦口婆心一定会带出不少的优秀SH4艇长出来,不过我在看了后进到游戏里又忘大半截了,很累人啊,还是期待SH4的汉化补丁能尽快推出来,顶一个先。。。。。。。

使用道具 举报

CHNSS--907--ZJQS
游侠元老版主
『欧美主视角射击/战术游戏区』
蘇維埃第81師某步兵連連長
貼木爾24集團步兵軍長

元老版主勋章版主勋章活跃勋章资深版主勋章大头像勋章

帖子
12919
精华
6
积分
7910
金钱
33002
荣誉
25
人气
4
评议
0

9#
发表于 2008-3-3 08:25:28 |只看该作者
来来去去切换游戏和这个贴,用了1个多小时搞明白。特别是三个数值的输入。声纳和雷达都还没搞。

[ 本帖最后由 重机枪手 于 2009-1-9 23:28 编辑 ]

我这段时间出差在外。几乎没时间上网,请原谅。到9月底会回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91
精华
0
积分
296
金钱
66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08-3-3 08:40:08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真好
请问为什么我的配置特效全低很卡?
AM2 4000+,2G,7300GT128M
正常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435
精华
0
积分
1259
金钱
12340
荣誉
4
人气
11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08-3-3 09:07:06 |只看该作者
期待和SH3一样的汉化补丁 感谢楼主
Yamade~~~~^_^

PC AMD X3 440三核     HD4850 512MB 256Bit   2G内存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3
精华
1
积分
457
金钱
337
荣誉
13
人气
0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08-3-3 09:53:0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别笑我醉了 于 2008-3-3 08:40 发表
楼主你真好
请问为什么我的配置特效全低很卡?
AM2 4000+,2G,7300GT128M
正常吗?

正常。你的其他配置较好,唯有显卡太低了。我的是AMD 64X2 4800+,2GB,GF8500GT(512MB)。在大雨天气时画面略感迟钝。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6
精华
0
积分
23
金钱
17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08-3-3 10:47:45 |只看该作者
顶啊!!支持啊!!!
辛苦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2015年优秀版主勋章2014年杰出版主勋章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勤劳之证

帖子
9787
精华
6
积分
6761
金钱
116756
荣誉
65
人气
54
评议
9
14#
发表于 2008-3-3 10:59:20 |只看该作者
期待楼主早日完成作品。
这是个漫长的战争,也是一场艰苦的战争,你们英勇并骄傲的为祖国作战,你们是不平凡的一群,彼此紧密相联,这样的友谊只存在于战斗中。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91
精华
0
积分
296
金钱
66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08-3-3 11:30:47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加油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929
精华
0
积分
465
金钱
2505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08-3-3 11:43:33 |只看该作者
千呼万唤始出来,第一个完整的教材,相信这个帖会被许多人转帖的。

U艇资料片换装备比原版丰富多了。lz能否详细着重介绍一下?



这是改装后的u艇,放空炮、高射机枪、雷达都换了。找回sh3百分之70的感觉了。



[ 本帖最后由 waxini 于 2008-3-3 12:34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178
精华
5
积分
4300
金钱
13717
荣誉
121
人气
12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08-3-3 13:18:35 |只看该作者
相当不错的教程

使用道具 举报

北方军团 将军
医疗队 中士

精华勋章

帖子
4064
精华
4
积分
3482
金钱
2722
荣誉
65
人气
0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08-3-3 14:07:01 |只看该作者
期待鱼雷设置的教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6
精华
0
积分
218
金钱
555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08-3-3 15:40:13 |只看该作者
看来要掀起一个SH4的小高潮拉~~~~~~~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35
精华
0
积分
268
金钱
134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08-3-3 21:09:01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不错的图文教程,请楼主继续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5 04:54 , Processed in 0.39308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