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金书红颜录 关于笑傲江湖的黑化解读
查看: 10938|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著] 关于笑傲江湖的黑化解读 [复制链接]

帖子
1456
精华
3
积分
1352
金钱
5416
荣誉
0
人气
237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23:05: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yf19860527 于 2014-2-5 23:08 编辑

很久以前姐姐转过一篇天涯的长文,是黑化解读笑傲的。当时没赶上讨论的潮流,恰巧这两天在别处讨论笑傲,同样看到这篇文章的引用。写了点东西,一并拿来刷点分……
以下正文

首先归拢一下书中比较正统的解读,即岳不群是伪君子,练了辟邪,杀了师太;左冷禅是野心家,整天琢磨着五岳并派进而与少林武当日月教争锋;方证冲虚是旧秩序的守护者,想要尽可能保障少林武当统领武林的秩序;令狐冲是个没什么头脑和责任心的浪子;任盈盈是个有心机但懂事,一个不算坏的女人。


这是大部分人看过笑傲江湖之后的印象,不过分析文章如果写成这样,肯定连分都刷不到。于是我们就能看到一系列的进阶分析,诸如任盈盈BOSS论、令狐冲BOSS论、岳不群正人君子论等等。尤为可贵的是,这些文章引用原文不遗余力,分析论述像模像样,乍一看上去,好像真是那么回事。要只是拿着这些分析一笑而过尚可,真拿这些分析当真就悲剧了。


这些分析的实际可信度到底如何?下边讲讲我的看法。




简单来说,这些分析文的核心手法分两步,首先是将武侠小说推理化,然后再配合脑补进行重组。



先说第一步,武侠小说推理化。



举个例子,在武侠小说中,如果某A杀了某B,这件事情只要由某C或某D+E+F说给主角听就可以,只要最终这个目击者没有黑化,也没有明显的动机说谎,那么这个杀人的判定就可以成立。比如笑傲江湖中,恒山派的小尼姑们商量了一下,就天才的得出了岳不群是杀害师太的凶手这个明见万里的结论。之后只要小尼姑们最后没有跳反,没有在令狐大侠背后捅一刀,也没有大搞和尚尼姑是一家来降低他们的声望,那么这个结论就是可靠的。因为金庸写的是武侠小说而不是推理小说更不是庭审纪实,小尼姑们不需要一条一条的给岳不群列举详细证据。


可是,一旦用推理小说的思路来看这个问题,情况马上就复杂了。


首先,推理小说中,除非某人能证明自己清白,且无任何说谎动机,否则这个人的证言,都不能完全取信。

其次,要证明某个案情解释,就要提供完整的证据链,同时最好还能击破所有其他的解释

放到武侠小说中,一句话,不可能!

还是回到之前提到笑傲中的师太命案:

师太们死了吗?——没有仵作验尸啊!

岳不群杀人了?——有证据么?有目击者?有登记在册,与使用者一一对应的凶器?有决定性的关键证物?很明显都没有

小尼姑们主张岳不群杀人?——小尼姑们怎么证明自己没有杀人?

任盈盈转述现场状况——这位姑奶奶可信么?谁来证明一下?

……

……

这样的问题想要多少有多少,归拢一下就是说,用推理的角度来看,武侠小说全是BUG,什么人也不可信,什么话也不可信。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几乎所有不利的证据全部清空,为第二步的脑补扫清障碍。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问,你怎么证明金庸的作品是单纯的武侠,没有推理的成分呢?

我说这个简单,有个笑傲江湖的著名BUG,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详见下面:



    向问天赞道:“究竟人家是有道高僧,气度胸襟,何等不凡?与甚么伪君子、甚么真小人,那是全然不同了。”方证又道:“老衲却有一事不明,恒山派的两位师太,何以竟会在敝寺圆寂?”盈盈“啊”的一声尖叫,颤声道:“甚……甚么?定闲、定逸两……两位师太死了?”

  方证道:“正是。她两位的遗体在寺中发见,推想她两位圆寂之时,正是众位江湖朋友进入敝寺的时刻。难道令狐公子未及约束属下,以致两位师太众寡不敌,命丧于斯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着一声长叹。

  盈盈道:“这……这可真奇了。那日小女子在贵寺后殿与两位师太相见,蒙方丈大师慈悲,说道瞧在两位师太面上,放小女子离寺……”——三联版第二十七章



令狐冲叹道:“不知是谁下的毒手。两位师太身上并无伤痕,连如何丧命也不知道。”

  盈盈道:“怎么没伤痕?我和爹爹、向叔叔在寺中见到两位师太的尸身,我曾解开她们衣服察看,见到二人心口都有一粒针孔大的红点,是被人用钢针刺死的。”

  令狐冲“啊”的一声,跳了起来,道:“毒针?武林之中,有谁是使毒针的?”盈盈摇头道:“爹爹和向叔叔见闻极广,可是他们也不知道。爹爹说,这针并非毒针,其实是件兵刃,刺人要害,致人死命,只是刺入定闲师太心口那一针略略偏斜了些。”——三联版第二十八章



拿出这两个片段,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任盈盈刚开始听到师太遇害时,是完全不知情的。三战后直接离寺,却又能说出师太们的死因,这是明显的异常,按推理故事来说,与认罪没有什么差别。很多人从这里出发,直接认定任盈盈是幕后黑手。


然而可惜的是,新修版对此又有了说法:


    向问天赞道:“究竟人家是有道高僧,气度胸襟,何等不凡?与什么伪君子、什么真小人,那是全然不同了。”

  方证又道:“老衲却有一事不明,恒山派的两位师太,何以竟会在敝寺圆寂?”

  盈盈凄然道:“定闲、定逸两位师太慈和有德,突然圆寂,令人神伤……”——新修版第二十七章



    盈盈又道:“小女子和两位师太分手之后,当天晚上便受嵩山派劫持,寡不敌众,为左先生的门下所擒,又给囚禁了数日,待得爹爹和向叔叔将我救出,众位江湖上的朋友却已进了少林寺。向叔叔和我父女三人,来到少林寺还不到半个时辰,也是刚发觉两位师太圆寂,却不知众人如何离去。”

  方证说道:“如此说来,两位师太不是任先生和向右使所害了。”盈盈道:“两位师太于小女子有相救的大德,小女子只有感恩图报。倘若我爹爹和向叔叔遇上了两位师太,双方言语失和,小女子定当从中调解,决不会不加劝阻。”方证道:“那也说得是。”——新修版第二十七章



新修版不只是补完了BUG,甚至还追加了一段解释,由方证来下结论,认定不是任氏父女与向问天杀人。

同时也可以看出,哪怕是连载版完结之后,经历了三联版的整理,金庸的书中仍然存在着这种等级的BUG,要说金庸在武侠之外有写推理的能力或者兴致,明显都是荒谬的。

而一批读者总是拿着推理剧的分析方式来解读武侠剧,好比拿着读汉语拼音的方法来分析英语文章,能读对路数才见鬼。亲,make是啥意思呀?





然后是第二步,配合脑补进行重组

为何一定要脑补呢?因为第一步结束后,全书中所谓“可靠”的东西已经没有多少了,必须要通过脑补,才能将故事重新串联;同时脑补的过程,也可以行使自己对故事的解释权,帮助得出利于自己的结论。

这里的脑补至少也分几步,一是预设前提,二是模糊推理,三是滥用解释权。



先说预设前提。

比如最大的预设前提就是所有人都不可信,这也是武侠小说推理化的基础;还有的预设前提主张主角是政治动物,所以主角的行为也需要进一步解读,虽然我们通过整本小说下来,完全没看出一个整天寻死觅活的家伙,有什么搞政治的意愿或天赋;再有一种比较神奇的预设前提,比如那篇黑化任盈盈的十几万字长文,更是使用了骇人听闻的手法,先预设任盈盈为boss,再去各处搜罗罪证,可惜最后只是搞成了一个循环论证的笑话,而且这个循环论证都没有讲圆满,在书末思过崖一役还出现了巨大的bug



接下来是模糊推理,就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来进行推理,不过也没办法,谁让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可靠的论据可用了呢。

这里我不想举太多例子来加以说明,因为这类文章在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是模糊推理,聊举一个关于师太案的分析做例子吧:


*左冷禅的12个师弟里,几乎每个都有和五岳掌门一拼的实力。更有善于使用飞针的高手。而这位飞针高手,还有刺人胸口的恶劣记录。

“丁勉左手一扬,嗤的一声轻响,一丝银光电射而出。那银针正好射中心脏,立时气绝身亡。”

所以说,左冷禅杀二定的嫌疑,要远大于岳不群。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我想问问,左冷禅的12个师弟都叫做啥,还有就是谁能帮忙论证一下十三太保里边到底有几个人能与一个五岳掌门单独放对,想用飞针杀掉两个师太到底需要多少个太保,命案现场嵩山派有这么多人力资源吗?

总之,细究起来,槽点太多。



第三个是滥用解释权,因为哪怕脑补了许多,也未必能与原文完整契合,这时候使用解释权就是杀手锏了。

很抱歉,还是得用那位才女的天涯长文作为批判对象了,这篇文章实在太有代表性。(星号内为引用部分)



*【绿竹翁的声音又从竹丛中传了出来:“这位朋友,为何哭泣?”

  令狐冲道:“晚辈自伤身世,又想起撰作此曲的两位前辈之死,不禁失态,打扰老先生了。”说着转身便行。

  绿竹翁道:“小朋友,我有几句话请教,请进来谈谈如何?”】

  可能看到这里大家就有疑问了,如果任盈盈她们想要留住令狐冲,为何刚才众人要走时不留他?如果刚才令狐冲跟着众人一起走了,岂不失去了一次邀请他进来的机会。

  这就是所谓做事的手段,明明苦心积虑的想谋取,却必须做的了无痕迹,滴水不漏,表面看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凡事因势利导,才不会引人怀疑,其所谓深藏不露。

  试想如果急于求成,刚才当着众人的面,邀请令狐冲一人,既显得突兀,也不符合常情,谋夺之意立见,便让人起了防备心。既然盯上了他必跑不了,即使他今天走了,日后定有借口再请他入瓮。*



这就是解释权的运用了,你不管怎么做都没有用,只要给你往别有用心上边去解释,你就跑不了。



*更要注意的是,师娘是用匕首自杀的,且不说师娘被绑架以后,那里来的匕首。翻遍全书,也没有说师娘平时使用匕首,师娘平时都是使长剑,带个匕首干什么?而任盈盈倒是惯用短剑,比如在聚歼一章中,任盈盈杀游迅就是用短剑,而且也是正中胸口:

左手一挥,短剑脱手飞出,噗的一声,从游迅胸口插入,这一生奸猾的“滑不留手”游迅登时毙命。短剑和匕首本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短剑通常稍长一些而已,不过既然刺入胸口,令狐冲自然也没有办法知道有多长,就算拔出来,那种东西说是短剑或是匕首也都说得过去。总而言之,书中并没有说师娘平时有携带短剑和匕首的习惯,而任盈盈有。所以以上各种情况,我们基本可以确认,师娘之死的真实原因是被任盈盈杀害。*



现在咱刚知道,原来匕首和短剑是一样物事……这解释忒强大了,连旁白都被无视了。



综上,实际上脑补的方法还有许多,这类文章也有很多,鄙人手懒,不再一一罗列,各式方法大同小异,能说的多提,不能说的糊弄过去,如是而已。




上边说完这类分析文的制造工艺,再说一下对抗方法。


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金书的武侠小说定位,拒绝过度解读,拒绝推理化解读。推理化是希望抹消故事中提供的线索与结论,令故事陷入一种混沌状态,以便浑水摸鱼。只要将解读的范围限制在武侠范围内,其结论其实是相当明晰的。


再有就是坚持理性思考。举个例子,原书中的某个事件A,分析文通过推理化将其结论B的支持程度削弱,同时提出了结论C,并加以大力渲染,说的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不由不信。但实际上呢,可能即便经过削弱,B的可能性仍然远大于CB对于整个故事的和谐性同样远大于C。这些情况下,根据休谟公理和奥卡姆剃刀,我们还是能够轻易找到该类分析文的破绽。


最后,99%的该类分析文,在推理化之后,作者不可能成功驾驭重组过程,只要看清楚哪里使用了模糊推理,哪里滥用了情节解释,这部分多半就是其破绽所在,仔细一想即可实现论破,使各种诡辩无所遁形。




已有 4 人评分金钱 人气 收起 理由
莫名相思 + 2 學習了~
慕容玄恭 + 30 高端大气上档次
zc013 + 2 高端大气上档次
鬼谷之眸 + 1 高端大气上档次

总评分: 金钱 + 30  人气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74
精华
0
积分
1144
金钱
7462
荣誉
0
人气
7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4-2-5 23:16:23 |只看该作者
语文老师:这里为什么要说笔者的父亲穿着浅蓝的长衫?
作者:我爹穿的真tm就是浅蓝的长衫...

使用道具 举报

赤练仙子

帖子
13831
精华
0
积分
6959
金钱
12935
荣誉
0
人气
423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4-2-5 23:16: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将红飞 于 2014-2-5 23:20 编辑

只能这样说。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不相同。
阳光占得多,就不容易发现人物的潜台词,但也容易忽略人物的闪光点。
黑暗心理多一些,易于各种设身处地,以另类视角看世界,但是容易把任何事物灰色化。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小新人一直都是谈个人的论点,从不强求别人,大家谈论只要交流就好,不一定强求别人接受。
求同存异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行,忽略之也是一种心态嘛。

还有关于所谓推理化。真实的法庭,是不会有弗尔摩斯去推理的。讲证据讲证人才是正理。
但是你懂的,TMD小说都是虚构人物,他们上不了庭作不了证。只能随大家YY了。
所以推理只是一种说明自己论点的手段,当然很多的时候,这种手段都是错误的推论过程。
而且所有的论者,还经常犯这种错误,甚至经常自己都意识不到。所有人都经常犯的错误,只能说那是一种规律,不能强求。。。

使用道具 举报

少林长老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

帖子
46848
精华
1
积分
24404
金钱
2600
荣誉
70
人气
467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4-2-5 23:16:48 |只看该作者
前排慢慢看~~~

~流风逝水~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74
精华
0
积分
1144
金钱
7462
荣誉
0
人气
7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4-2-5 23:20:59 |只看该作者
将红飞 发表于 2014-2-5 23:16
只能这样说。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不相同。
阳光占得多,就不容易发现人物的潜台词,但也容易忽略人物的闪光 ...

贫道建议这类人士去看英文的理工科论文...
能极其有效的治疗想多了的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武当长老

帖子
4153
精华
1
积分
2338
金钱
4885
荣誉
3
人气
31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4-2-5 23:23:08 |只看该作者
{:13_431:}小新人学习了
从此,吾剑随汝同在,汝之命运与吾共存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内侍卫
金书游戏工作组【测试】

帖子
4167
精华
2
积分
2555
金钱
1782
荣誉
0
人气
713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4-2-5 23:23:11 |只看该作者
{:13_463:}新人学习了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56
精华
3
积分
1352
金钱
5416
荣誉
0
人气
237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4-2-5 23:28:56 |只看该作者
将红飞 发表于 2014-2-5 23:16
只能这样说。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不相同。
阳光占得多,就不容易发现人物的潜台词,但也容易忽略人物的闪光 ...

金庸的武侠小说根本没有提供推理的环境,用推理的手法能得出什么靠谱的结论……
很多时候就是根据自己的脑补,过度解读出来一个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玩意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赤练仙子

帖子
13831
精华
0
积分
6959
金钱
12935
荣誉
0
人气
423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4-2-5 23:32:25 |只看该作者
DemiLich 发表于 2014-2-5 23:20
贫道建议这类人士去看英文的理工科论文...
能极其有效的治疗想多了的现象...

呵呵,要是这么简单就能根除那种所谓的推论,历史上哪来那么多的人文悲剧。
还用得着法庭来裁决什么。。。所谓的推论病,你就是天天招呼,甚至用国家手段来制约,也照样没用。
因为那是植根于任何人思维中的固定思想模式中的一种。

大家都那么高尚,还要各种八卦消息干吗?大家都那么厮文,还需要人文关怀式作品吗?
社会任何时候避免不了形形色色的人,自然有符合各种胃口的论调,所以才有各种奇葩的推论。
那种所谓的一正统观点统治世界的,才是真正的反人文精神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内侍卫
金书游戏工作组【测试】

帖子
4167
精华
2
积分
2555
金钱
1782
荣誉
0
人气
713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4-2-5 23:33:29 |只看该作者
咱个人的看法呢:
作为武侠小说,传统的模式,不外乎,家难---》奇遇---》艳遇----》功成,这几个基本要素。
那么猪脚成长的过程中,反派必须是黑化的越厉害越能反衬出猪脚的伟光正。
甚至有些时候是为了黑化而黑化,时下的网络小说亦脱离不了这点。
拿推理小说的逻辑来推导武侠小说是有些不太合适了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74
精华
0
积分
1144
金钱
7462
荣誉
0
人气
70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14-2-5 23:35:44 |只看该作者
将红飞 发表于 2014-2-5 23:32
呵呵,要是这么简单就能根除那种所谓的推论,历史上哪来那么多的人文悲剧。
还用得着法庭来裁决什么。。 ...


贫道的意思是说如果用英文这种战5语言用渣渣理工科思维去叙述的话,
再喜欢YY推论的人也从一篇文章推不出其他的内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184
精华
3
积分
3752
金钱
8899
荣誉
2
人气
390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4-2-5 23:37:23 |只看该作者
lz看柯南看多了
小杏仁看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赤练仙子

帖子
13831
精华
0
积分
6959
金钱
12935
荣誉
0
人气
423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4-2-5 23:37:29 |只看该作者
zyf19860527 发表于 2014-2-5 23:28
金庸的武侠小说根本没有提供推理的环境,用推理的手法能得出什么靠谱的结论……
很多时候就是根据自己的 ...

小新人认为您所说,也不能说错,但也谈不上对。
说不对是:毕竟任何幻想类的小说,不论是武侠,仙侠都是植根于现实思维的。总还是有推理的环境的。
说没错是因为:所谓的推理不能环境,小说中的事件是剧本冲突需要。但是较真的话,就容易把自己绕进去。推理是二次元世界论法庭公正。确实也是没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赤练仙子

帖子
13831
精华
0
积分
6959
金钱
12935
荣誉
0
人气
423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4-2-5 23:38: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将红飞 于 2014-2-5 23:42 编辑
DemiLich 发表于 2014-2-5 23:35
贫道的意思是说如果用英文这种战5语言用渣渣理工科思维去叙述的话,
再喜欢YY推论的人也从一 ...


照样还是有的。。。懂五种语言,现在也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了。。。
就是再差,狗狗翻译就完事。。。

使用道具 举报

金书游戏工作组【剧本】
锦绣成灰千秋洗·琅嬛仙姝
画眉悠然睥河山·塞北天狐

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

帖子
21840
精华
9
积分
15483
金钱
51981
荣誉
256
人气
2029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14-2-5 23:45:47 |只看该作者
嗯,其实这种东西大多时候也是突发奇想的产物,我倒是较为认可这种发散的思维,有时候也能给我不少启发。

还是那句话,通俗小说本来就是娱乐的,包括三国水浒我都觉得没什么研究价值,而通俗小说的一切衍生的产物乃至红颜录剧情都应该是把娱乐价值放在主位,不必太过认真了。

新川问于虚渊曰:何谓爱之战士也?玄对曰:或断头,或黑化,三话杀一人,完结不留命,此谓爱之战士也。新川对曰:公高论也,然非尽善耳。爱之战士者,其女主明艳绝伦,使众爱之;天然脱线,使众萌之;才貌双全,使众爱之;病入膏肓,使众怜之;而后杀之,虽杀一人而杀千万人也。虚渊乃拜服。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56
精华
3
积分
1352
金钱
5416
荣誉
0
人气
237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14-2-5 23:48:17 |只看该作者
将红飞 发表于 2014-2-5 23:37
小新人认为您所说,也不能说错,但也谈不上对。
说不对是:毕竟任何幻想类的小说,不论是武侠,仙侠都是 ...

所谓的推理环境,是有专门的规则限定,来使其能够生效的。离开这些前提与环境,推理化的东西尽量慎用。

拿顶楼涉及的例子,恒山派认定岳不群为凶手,我们只看到了这个结论,但是过程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如果我们将其推理化,那么这些人是不可信的,她们的推理过程也是不可靠的。
可是真的如此吗?反正金庸根本没有给出她们推理的过程,也没有提她们是否有追加的证据,于是恒山派的结论是否正确,一经推理化就变成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这对解读没有帮助,只是增进了不可知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56
精华
3
积分
1352
金钱
5416
荣誉
0
人气
237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14-2-5 23:50:58 |只看该作者
墨天心 发表于 2014-2-5 23:45
嗯,其实这种东西大多时候也是突发奇想的产物,我倒是较为认可这种发散的思维,有时候也能给我不少启发。

...

嗯,那种文章原本也只是看过一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罢了。后来发现还真有不少人看过之后奉为圭臬,以为这就是书中潜藏至理。这就和拿野史当正史一般的恐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赤练仙子

帖子
13831
精华
0
积分
6959
金钱
12935
荣誉
0
人气
423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14-2-5 23:56:19 |只看该作者
zyf19860527 发表于 2014-2-5 23:48
所谓的推理环境,是有专门的规则限定,来使其能够生效的。离开这些前提与环境,推理化的东西尽量慎用。

...

那两个笨尼姑推论,其实是为了促进令狐和岳二人之间的冲突需要才那么推论的。新人也写过小说,知道设置冲突的时候,往往只需要一个误会,甚至是猜测即可。
金老未必会把这里想的非常复杂。但是呢,非得要去思考推论过程,那就是找不自在了。就会得到很是奇葩的结论。因为那中间全靠猜测,才能够还原当时的情况。当然就是假的不能再假的推论。

至于专门规则,这个没人能规定。。。即使美国的法律,也只能从刑事或者经济价值等,划分严重程度来判定罪恶,并不能够完全以罪恶动机的多少来判案。
何况是那个侠以武犯禁的时代。偶一直承认的就是,确实这种推论,制造了很多的哭笑不得的结论,但是也未尝不能一乐,存在即道理嘛。

使用道具 举报

金书游戏工作组【版务】

帖子
1970
精华
5
积分
2095
金钱
3050
荣誉
1
人气
1002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14-2-6 00:39:13 |只看该作者
看到最后才知道这讲的是对抗这类东西{:13_584:}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86
精华
0
积分
249
金钱
1741
荣誉
0
人气
50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14-2-6 00:54: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盈盈大boss论我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26 16:26 , Processed in 0.37611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