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金书红颜录 紅顏錄隨筆(部份)回應
楼主: 莫名相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剧情] 紅顏錄隨筆(部份)回應 [复制链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41#
发表于 2013-5-23 18:53:43 |只看该作者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2 23:32
您的言論亦有可圈可點之處,然竊以為汝處世經驗尚欠缺。正如獨孤九劍所提的一點,有招即可破!
所謂的儒家 ...

本来是针对上边那位朋友误会佛法的,末法时代为佛法正正名。不过既然楼主回答了,俺也不好因人废事,顺便回答下楼主。
第一:可圈可点与可指摘并没有矛盾,如同人无完人,此同理。看你从哪个角度看,想从哪个角度说。若你能只看到善,只说善,与你只看到恶与只说恶,其差异惟心所致。
俺不揣测楼主的为人,自己思考,无需回答俺。古圣贤莫不如是,学习之道也如此。
第二‘:处世经验,作为一介匹夫,处世何须经验?三藏十二部无不是处世经验,只是做到做不到而已。俺做不到不多说。,
第三关于人生的过程,一看就知道楼主乃抄袭前辈总结,非自己所得。试问,你如果能总结出来,必定到第四步,则不会有整个楼层。况且,救人手段有多种多样,能救人则诸药皆妙,不能救人则诸药皆毒。谦抑也是手法之一,而非全部。且克己复礼,克己者,是方式,非目的。对于误导太深的人最好的方式是当头棒喝,非絮絮叨叨。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08
精华
1
积分
2455
金钱
3959
荣誉
11
人气
349
评议
0
42#
发表于 2013-5-23 19:45:13 |只看该作者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3 18:53
本来是针对上边那位朋友误会佛法的,末法时代为佛法正正名。不过既然楼主回答了,俺也不好因人废事,顺便 ...

多謝了~
克己是方式而非目的,在下一直將克己視為手段兼目的。
區區確是抄襲前輩總結,然則抄雖抄,以不才之心高氣傲,必要認同方願意抄襲。

咱對佛法沒有連初學都談不上,惟看世俗出家人的表現,確然令吾人望而生厭。
因此措辭間有些唐突得罪處,請看淡之,莫怪莫怪!
古來仁德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 君不見,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伶? 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 ~摘自仇聖《男兒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43#
发表于 2013-5-23 21:17:55 |只看该作者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3 19:45
多謝了~
克己是方式而非目的,在下一直將克己視為手段兼目的。
區區確是抄襲前輩總結,然則抄雖抄,以不 ...

有啥怪罪的,现实中的人不理解或言辞过激都不生气,何况网络,电脑一关,两眼不见。嗔乃功德贼,另外若俺抱有俺所说都对,别人所说都错的话,只能是我执太重,与佛法背道而驰,虽读遍三藏十二部,毫无意义。
既非怪罪,只有伤心。是对正法不能被人理解,中国正统文化不被人理解而痛心。俺又非圣贤,也就只能与浅显处说下,或看人误解太深而棒喝下,如此而已。
说楼主抄袭古人,是因为楼主达不到古人那一步或者没有名师(不一定是真人,有时候名书也是名师)点明,则不免如沙入大海,不知所去。但楼主又非口头禅,随意辟杨朱流派,很能严于治己,作为现代社会之人,即此一点已经足以称赞~
关于上边,俺就举例说下,比如孔子说:克己复礼则为仁,此处是颜渊问仁。仁,作为儒家之核心思想,如何达到,颜渊为重弟子解惑,故问夫子,遂有上解。下边说的就是具体的做法,然现代能的否?
即使能得,也非人之大道,此道被老子所否决。道德经这种思想很多,比如:大道废,有仁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等等。此乃虚无妙道也。以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然老氏所宗。虚无大道。即愣严所谓晦昧为空。八识精明之体也。然吾人迷此妙明一心。而为第八阿赖耶识。依此而有七识为生死之根。六识为造业之本。变起根身器界生死之相。所谓人欲横流。故孔子设仁义礼智教化为堤防。使思无邪。姑舍恶而从善。至若定名分。正上下。然其道未离分别。即所言静定工夫。以唯识证之。斯乃断前六识分别邪妄之思。以祛斗诤之害。而要归所谓妙道者。乃以七识为指归之地。所谓生机道原。故曰生生之谓易是也。至若老氏以虚无为妙道。则曰谷神不死。又曰死而不亡者寿。又曰生生者不生。且其教。以绝圣弃智。忘形去欲为行。以无为为宗极。斯比孔则又进。观生机深脉。破前六识分别之执。伏前七识生灭之机。而认八识精明之体。即愣严所谓罔象虚无。微细精想者。以为妙道之源耳。故曰。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其以此识乃全体无明。观之不透。故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以此识体。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故曰。玄之又玄。而称之曰妙道。以天地万物。皆从此中变现。故曰。天地之根。众妙之门。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引用,非俺所证,乃闽山大师所证)。
     以上,三教教义虽有区别,但圣人第一要契机,故三教圣人因不同时机所言不同,但第一要务皆为破除我执,破我执者必严于治己。反观后世,习禅者但从义路下手,不知真参实究,学儒者,但从文字解释,能得一二文义,即谓现在无杨朱可辟,悲乎?与诸先贤严于治己处畏难不学,止于易处学些文字解释,岂国学之败落必然也?望楼主查之。

已有 1 人评分人气 收起 理由
莫名相思 + 3 感谢分享~

总评分: 人气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08
精华
1
积分
2455
金钱
3959
荣誉
11
人气
349
评议
0
44#
发表于 2013-5-24 19:29:17 |只看该作者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3 21:17
有啥怪罪的,现实中的人不理解或言辞过激都不生气,何况网络,电脑一关,两眼不见。嗔乃功德贼,另外若俺 ...

呃...胡適有白話文運動,事實上白居易的老嫗能解,蠻合我脾胃的。
再說,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可否釋我疑惑,該如何做到呢?
古來仁德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 君不見,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伶? 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 ~摘自仇聖《男兒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45#
发表于 2013-5-24 20:50:50 |只看该作者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4 19:29
呃...胡適有白話文運動,事實上白居易的老嫗能解,蠻合我脾胃的。
再說,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眾 ...

我不能给你指点。
因为第一步,无我相我自己都做不到,如何指点你?
中国佛法大体五宗,禅,教,律,净,密。任何一门皆可达到无我无人之境界。
法门无高低,根机有深浅,俺非楼主,也非法身大士,不知楼主根机。
楼主想达到无我无人之地步,自己可以从经教中选择法门,或请教善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08
精华
1
积分
2455
金钱
3959
荣誉
11
人气
349
评议
0
46#
发表于 2013-5-24 22:04:30 |只看该作者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4 20:50
我不能给你指点。
因为第一步,无我相我自己都做不到,如何指点你?
中国佛法大体五宗,禅,教,律,净, ...

太難我就放棄了~
禪宗講悟性,做不到的事就別強求~呵
古來仁德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 君不見,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伶? 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 ~摘自仇聖《男兒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47#
发表于 2013-5-24 22:26:51 |只看该作者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4 22:04
太難我就放棄了~
禪宗講悟性,做不到的事就別強求~呵

可以从儒家入手,儒家如果还闲难,俺送十六字。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08
精华
1
积分
2455
金钱
3959
荣誉
11
人气
349
评议
0
48#
发表于 2013-5-24 23:27:22 |只看该作者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4 22:26
可以从儒家入手,儒家如果还闲难,俺送十六字。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我崇尚從老莊入手~理想是墨家~但做不到!
自本身出發,終點是道德,而非仁義!
古來仁德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 君不見,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伶? 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 ~摘自仇聖《男兒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49#
发表于 2013-5-24 23:58:36 |只看该作者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4 23:27
我崇尚從老莊入手~理想是墨家~但做不到!
自本身出發,終點是道德,而非仁義!
...

老庄非现代人所适合入门,老庄所语,如果是法身大士或悟明自性之人去看自能得其真髓,概中国之出世之道惟道德经一书也,佛经非中国所出。然道德经言辞沉隐,后人莫知其秒,故庄子解释发明之。老庄犹如孔孟,孔孟世间学问,老庄出世学问。
然老庄一道,莫不从三味流出,大言在于教人破除执着也。其诽尧舜。薄汤武。非大言也。绝圣弃智之谓也。治推上古。道越羲皇。非漫谈也。甚言有为之害也。诋訾孔子。非诋孔子。诋学孔子之迹者也。且非实言。乃破执之言也。故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诃教劝离。隳形泯智。意使离人入天。去贪欲之累故。
后人以一曲之见而窥其人。以浊乱之心而读其书。茫然不知所归趣。苟不见其心而观其言。宜乎惊怖而不入也。
若能破除我执,则不被老庄文字迷惑,然后精修静定。工夫纯熟。用心微细。方见此老工夫苦切。然要真真实实看得身为苦本,智为累根。自能隳形释智。方知此老真实受用至乐处。更须将世事一一看破,人情一一觑透。虚怀处世。目前无有丝毫障碍。方见此老真实逍遥快活,广大自在,俨然一无事道人。
而世之谈二子者,全不在自己工夫体会。只以语言文字之乎者也而拟之。故大不相及。要且学疏狂之态者有之。而未见有以静定工夫而入者。此其所谓知我者稀矣。冀亲二子者,当作如是观。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5
精华
0
积分
18
金钱
1470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50#
发表于 2013-5-25 00:18:02 |只看该作者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3 21:17
有啥怪罪的,现实中的人不理解或言辞过激都不生气,何况网络,电脑一关,两眼不见。嗔乃功德贼,另外若俺 ...

    近日偶有所感,对佛家有了些理解。
    吾向以为佛家之学在于修己,将世间一切皆视为空,而唯己是佛,故有释氏指天划地,曰为我独尊。若止于此,则不过是彻底的利己主义。
    不过换个角度看,却也是一个独辟蹊径的修身之法。有时候去除杂念,直指本心,并非一定要在实际行动上去六根、求清静,所谓空而不空。而本心既得,则知“我”之所存矣。以此入世,则山仍是山,水仍是水,而“我”得之矣。
    如末法之时代,我则又另一番见解。若众人皆不加思索而盲从之,与末法何异?现今乃是各种思想沉寂下来,供人细加揣摩、比较、辨别,久之必有大家。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51#
发表于 2013-5-25 08:28:17 |只看该作者
道其常 发表于 2013-5-25 00:18
近日偶有所感,对佛家有了些理解。
    吾向以为佛家之学在于修己,将世间一切皆视为空,而唯己是佛 ...

一派胡言,误人误己。
试简言之,佛法若是利己,世间出世间无一法利人,其一:法本无法,世尊为众人生死故,故说法。其二:菩萨六度,汝不知否?其三:所谓布施,有超过佛法者?此点自己随便翻翻经书,即可知道。然若以度人而言,所指主要为菩萨非凡夫,凡夫自度尚不可得,况救人乎?如人落水,若想救人,必须自己水性过关才好。而菩萨有两种,乘愿再来着,若只为自己出生死而无视众生,则当责。第二种为初发心菩萨,续先自己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方能救人。
至于后边,更是不知所谓,不知阁下从何处抄得几点佛法皮毛,遂至自误。你所说本心为何物?你所说我是何物?若你彻悟自我,明心见性。自然六根清净。然凡夫业力沉重,障深慧浅,整日缠绵与五欲之中,故难于彻悟,故世尊指示众多法门,体谅其法门宗旨,皆以戒定慧除贪嗔痴。戒者,为使身心清净故,非单指迹也。然一个人持戒,即使只学迹,初始虽然不能心无杂念,随时间增长,心中杂念会逐渐减少,以至于功夫纯属时汝瓜熟蒂落,彻悟心性,一念不生,此乃执事之功。另一种云持戒是迹,不足学,直指人心就行,虽狂妄自大,执理废事,戒也不持,法门也不修,误人误己,诚可哀哉~所谓归元无二性,法门优众多,总续量力而行,不要误人误己。
世智辩聪,谓之八难,何以故?众具足惑业凡夫以凡情揣测圣智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08
精华
1
积分
2455
金钱
3959
荣誉
11
人气
349
评议
0
52#
发表于 2013-5-25 08:45:12 |只看该作者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4 23:58
老庄非现代人所适合入门,老庄所语,如果是法身大士或悟明自性之人去看自能得其真髓,概中国之出世之道惟 ...

私以為,薄堯舜湯武而非孔孟,很好啊!
正如你是佛、我是佛,眾生皆有佛性!只是每個人所選擇之不同立場而已,不足以聖之、歌頌之。
事實是,行百里而半九十,縱然不中,最終距離目標也不遠。
比起孔孟奢言仁義,老庄更講求自然心性,無為而至(致)。
是否能到達這比較高的目標,我沒把握。
但怎麼去做,如何做到,卻是我看重的。

事實上現世已非帝皇治世的傳統年代,有些該摒棄的,總是不該出現方是。

古來仁德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 君不見,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伶? 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 ~摘自仇聖《男兒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08
精华
1
积分
2455
金钱
3959
荣誉
11
人气
349
评议
0
53#
发表于 2013-5-25 08:55:46 |只看该作者
道其常 发表于 2013-5-25 00:18
近日偶有所感,对佛家有了些理解。
    吾向以为佛家之学在于修己,将世间一切皆视为空,而唯己是佛 ...

對環境而言,是否看重他人(非自己)的發表舉動、發表內容、發表動機,乃至發表意圖,則是能否鼓動大家樂於發表的法!
如果每個人都不樂於發表,選擇藏私。
那千百年後,社會只會退步罷了!
固然,世上濫竽充數的有之,但如何去遴選出佳妙之見、之物、之作,就端賴每個有識之士了。
末法與盲從,形成之因其來有自。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只是這樣罷了!
古來仁德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 君不見,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伶? 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 ~摘自仇聖《男兒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08
精华
1
积分
2455
金钱
3959
荣誉
11
人气
349
评议
0
54#
发表于 2013-5-25 09:10:26 |只看该作者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5 08:28
一派胡言,误人误己。
试简言之,佛法若是利己,世间出世间无一法利人,其一:法本无法,世尊为众人生死 ...

如人溺水,怎麼救?
水性夠,但如果被救者像水鬼一樣,死命抱著你,讓你無法移動,如何救?
同理,水性不好,站在岸邊,拋擲繩索、救生圈,救不救得到,歸諸於天。
有道是人浮於事。要是很多人都樂於伸出援手呢?
縱然都不會水性,卻未始不能得救


我認同無利而不起早!倘若佛法不是出於利己,又怎能求得眾人之重視與貫徹。
而佛法分大小乘,也不可能都出於利己,但利己這點,卻著實有其吸引力,以為然否?

先渡己而後渡人,在我看來很詭異。
有道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理應先渡人,從渡人之中發現、內化,而順便渡己,應該是這樣吧!?
古來仁德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 君不見,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伶? 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 ~摘自仇聖《男兒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55#
发表于 2013-5-25 11:29:08 |只看该作者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5 09:10
如人溺水,怎麼救?
水性夠,但如果被救者像水鬼一樣,死命抱著你,讓你無法移動,如何救?
同理,水性不 ...

先回答第一问,如认为薄汤武,非孔孟很好,请问好在何处?是你比汤武孔孟作的好,而不屑他们所为或者是汝见地比汤武孔孟高高超,清言明。若汝不能比汤武孔孟高超,只是发出狂说,就是看不起汤武孔孟,那是自己之事。
试问你想怎么做达到你所说的那一步?前边俺已经阐明佛道儒之大体极致,汝说禅宗讲究悟性,自己怕做不来,儒家之治己又不能严格遵从,只看着道家讲究无为而作,遂什么也不做。与辟杨朱之流有何异同?此系执理废事,理也不可得。若汝依此为道,则不需多言,俺已经知道。若不是,清详示。
人人是佛,人人有佛性,楼主证到否?若没证到,何干视如来所说一切法门与无视?还是自认比世尊高明,自有方法?若有,俺顶礼下,并请教之,也好增长下见闻。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56#
发表于 2013-5-25 11:46:24 |只看该作者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5 09:10
如人溺水,怎麼救?
水性夠,但如果被救者像水鬼一樣,死命抱著你,讓你無法移動,如何救?
同理,水性不 ...

溺水乃比喻之事,何以执此而絮絮叨叨言之?又如三界乃火宅,佛法乃出火宅之法也。那么请问楼主:如何出三界火宅?
菩萨之道,俺早已经解释过,若自己未度,虽想度人而有所不能,只能盲引盲众,无有出期。三界火宅自己尚不能出,怎么指点别人出去?又人之一生多数之事可以作伪,唯临终做不得假,故大德临终皆有往生瑞相,依此推之,皆能自度。我辈凡夫,不能自度,惟于浅显处劝人向善则可,至于出三界火宅之方式,还需自己选择或想善知识大德请教,此非俺所能知。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作为菩萨则可,作为凡夫则不可(可以以此发菩提心,然必经先以自度为主)。因凡夫未能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尚有隔阴之谜。一经轮回,由悟入迷者多,有迷入悟者少之又少,则自己仍在生死轮回之中,如此尘沙劫又尘沙劫,没有出期。又凡夫不能彻悟自性,断惑证真,则不免见境起缘,迷于五欲六尘,则自己反而迷失,何能度人?五祖戒转世苏东坡,草堂清,海印信之事岂非明证乎?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57#
发表于 2013-5-25 11:55:49 |只看该作者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5 09:10
如人溺水,怎麼救?
水性夠,但如果被救者像水鬼一樣,死命抱著你,讓你無法移動,如何救?
同理,水性不 ...

又楼主想达到道德之终点,非仁义,此发心是好的,此即为自度。
然楼主可否解释下,何为道德?

使用道具 举报

铁骨墨萼
折冲校尉

帖子
5108
精华
0
积分
2640
金钱
812
荣誉
6
人气
255
评议
0

58#
发表于 2013-5-25 12:10:15 |只看该作者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5 11:55
又楼主想达到道德之终点,非仁义,此发心是好的,此即为自度。
然楼主可否解释下,何为道德?
...

是上苍的意识、上苍的灵、是宇宙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护宇宙有序运行的法力、是真理。
是建立在对道认识基础之上的人类社会中圣人和贤哲具备的内在品质,是维护人类社会沿着理性、祥和、健康、快乐道路前进的动力。

简言之,道义仁德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59#
发表于 2013-5-25 12:22:04 |只看该作者
辣手神探 发表于 2013-5-25 12:10
道是上苍的意识、上苍的灵、是宇宙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护宇宙有序运行的法力、是真理。
德是建立 ...

率性而为即为道,得之天性即为德,请解释。

使用道具 举报

铁骨墨萼
折冲校尉

帖子
5108
精华
0
积分
2640
金钱
812
荣誉
6
人气
255
评议
0

60#
发表于 2013-5-25 12:25:07 |只看该作者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5 12:22
率性而为即为道,得之天性即为德,请解释。

此非真理也,固意有多重。余亦能云率性而为即为德,得知天性即为道,此又何解?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28 04:06 , Processed in 0.40675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