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楼主: lilizh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每周话题第70期】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关闭 [复制链接]

帖子
2929
精华
0
积分
1566
金钱
5849
荣誉
10
人气
15
评议
0
81#
发表于 2009-12-25 23:45:17 |只看该作者
小日本那属于村落战~所以单挑的还是常见的~~不像中国是大军团作战~~而且三国这种大军团作战都能做了单挑系统~小日本的信长就更因该做了~~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3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3   查看全部评分

統帥:90 → 100  (孫子兵法    + 10)
武力:75 → 85    (倚天劍      + 10)
智力:90 → 100  (老子        + 10)
政治:85 → 95    (史記        + 10)
魅力:90 → 100  (玉璽        = 100)
相性:貂蟬
簡介:卡斯特蘭龍騎士王國第一軍師!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5
精华
0
积分
128
金钱
947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2#
发表于 2009-12-27 01:33:04 |只看该作者
再有洋枪和大炮的年代去单挑是很无趣的~~~~~~~~~~~~~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2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47
精华
0
积分
124
金钱
282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3#
发表于 2009-12-27 17:40:16 |只看该作者
单挑可以有的,也不一定非要玩家命令才能发动,其实可以做成在战斗中有一定几率发动,兵越少发动机率越高,想想一个猛将在战场中讨取几个敌将这也是很平常的事吧。这种属于遭遇战和三国时期的两军对垒是不一样的,JJ和老虎就应该属于遭遇类。我觉得信长系列兵力太多,事实上几个武士各带几百人战斗想不发生单挑怕也难。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5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正六位下 神琴師

帖子
467
精华
0
积分
254
金钱
1784
荣誉
2
人气
6
评议
0
84#
发表于 2009-12-28 10:41:21 |只看该作者
1.你选择正方还是反方阵营?
我选择正方正营。
2.你支持正方/反方的理由具体是什么?(有创意者加分)
支持加入单挑系统,可以在系统那里面设开启或关闭,这样,喜欢高武力对砍的玩家可以使用,喜欢群殴的大可无视。就像劝降是外交手段快速结束势力一样,单挑就是战争中快速结束的另一个手段。也许这个并不符合事实,不过如果可以增加游戏性,对历史也没有太大的颠覆,倒也加入无妨。就像日本本来不可能有这么多兵,铁炮不会如此逆天等等,暗荣还是这么设定了,那么加入一个单挑系统也不错。
3.①支持正方阵营的,请你大概说说信野游戏的单挑系统该是如何的?为什么?
最好爽快一点,双方一照面一个回合你死我活,太复杂耗时的单挑出现的太多的话想着就让人厌烦。
4.其他...
圣诞快乐~~

[ 本帖最后由 hpdxxd 于 2009-12-28 10:43 编辑 ]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10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日本人说,即使我们不参拜靖国神社,韩国人也不买我们的车,但是我们每年都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人照样会买我们的产品。  每直接或间接地购买100元日本货,你就:  1. 为日本企业增加了20元的扩张资本  2. 给日本的所谓自卫队增加了10颗子弹  3. 多印68页的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和文件

使用道具 举报

神奈川縣立湘北高校
游侠元老版主
『中文/角色扮演游戏区』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元老】

★★★★★★★★★

元老版主勋章版主勋章资深版主勋章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精华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高级荣誉勋章光荣游戏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youki贡献勋章SIMS梦工厂季度勋章

帖子
24702
精华
17
积分
22272
金钱
4577
荣誉
636
人气
1604
评议
7

85#
发表于 2009-12-28 18:57:14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



1、你选择正方还是反方阵营?
      答:支持正方。


2、你支持正方/反方的理由具体是什么?
      答:先说说我的个人观点,其实我觉得信长系列游戏加入武将单挑系统的确是满YY的设定,不过加入武将单挑系统能够给信长系列游戏带来一些新元素,给玩家带来许多新乐趣,所以综合种种原因,我认为加入武将单挑确实是合理可行的。想想如果我们能够在游戏中的川中岛合战见识到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的单挑对决;在信长讨伐杂贺众时目睹到铃木重秀VS织田信长;在大阪之阵中亲临真田幸村VS德川家康的盛大场景;以及本愿寺法王VS信长,本多VS庆次,本多VS幸村,足利将军VS平蜘蛛,宫本武藏VS佐佐木小次郎,剑豪众群殴等等,这些“幻想”看似的确非常之YY,可是确实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游戏的可玩性,为游戏多吸引一些玩家,何乐而不为呢?!


3、支持正方阵营的,请你大概说说信野游戏的单挑系统应该是如何的?为什么?
        ①、游戏单挑场景的设定。个人感觉要做好单挑这个噱头,那么场景设定一定要精益求精,绝不能草草了事,轻轻带过。比如:我们可以把单挑场景分为平地战、丛林战、街道战、桥の战、海战等多个场景,接着再对哥哥场景进行具体的美化,尽可能地突出各个场景的特色。而各种适性不同的武将在不同的场景进行单挑会有能力加成,例如忍者众的丛林战,铁炮党的平地战等等;

      ②、单挑武将造型的设定。武将造型是否精美可是直接影响单挑系统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可以给一些名将设计出能够凸显个人形象的造型,从而增加单挑系统的独特性以及满足玩家持有特殊人物的满足感。比如,我们可以按照历史资料给人物添加上特有的兜与甲胄,以及独特的家纹标记。

      ③、文、武两派的单挑设定。武将单挑与文官单挑最好能够分开,武将以武斗为主、文官以斗计谋为主,文官在单挑主要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我们总不能看见两个勇武为个位数的智将在PK吧?!所以,如何让文、武人物配合战斗才是取胜的关键;

      ④、武器系统的设定。武器的造型一定要具备独特性,每位名将都能够持有自己的专属兵器,大体上分为,刀、枪、弓,火枪等物件,具体可以参照三国志11的武将单挑模式;

      ⑤、坐骑系统的设定。马匹设计就不用多说了,庆次的松风、上杉的放生月毛、本多高达的三国黑、家康的白石、信玄的黑云,这些人物的特有马匹都要做出来,然后再给每种马匹加上自己特有的属性与作用。比如:有的马匹能够在单挑时提升武将的攻击速度,有的马匹能够在单挑时提升武将的攻击力、防御力,有的马匹能够在单挑时提升武将的打击命中率等等;



4、其他...
      答: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战国人物的单挑设定呢?!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20 + 1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20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评测】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光荣游戏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帖子
22703
精华
0
积分
12283
金钱
112352
荣誉
90
人气
314
评议
0
86#
发表于 2009-12-28 21:34:02 |只看该作者
支持单挑

武力这项能力才有发挥的地方,而且也算NB系列的新要素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3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52
精华
0
积分
276
金钱
57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7#
发表于 2009-12-28 23:01:13 |只看该作者
无所谓了。。。。。
因为前几代都没有,以后还是没有的比较习惯。。。。。。如果还出的话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2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86
精华
0
积分
703
金钱
2254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88#
发表于 2009-12-29 04:34:11 |只看该作者
按照历史的真实性角度来说 不应该有 其实三国水浒里的单挑也都是小说家为了突出个人而进行的描述而已 实际上未必阵前会单挑 而已经有了枪炮的日本战国时期 单挑时很可笑的事情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4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4   查看全部评分

Grand Theft Auto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67
精华
0
积分
444
金钱
1198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89#
发表于 2009-12-30 08:52:39 |只看该作者
其實像是san11里那種所謂的“單挑”場面還是可以接受的
首先,是幾個人輪番P
其次,追殺或者誘敵到沒人的地方再火拼還是可以理解的
反正不是兩軍對圓陣前單挑就是符合史實的

以上,如果你非要抓住“史實”這根辮子的話

其實小說里也不儘然全不真實
比如孫策和太史慈那場倆人追到小河邊沒人的地方火拼也是有可能的
那也是“單挑”,而且是實實在在的“單挑”

而所謂單挑,日本歷史上是曾經有流行過的
不過比戰國時候要早多了
那時候兩軍對陣,先出來幾個,指著後面軍隊裡某面旗子,說我是XXXX,我祖宗是XXXX,有過XXXX;我曾祖是XXXX,有過XXXX;我祖父是XXXX,有過XXXX。。。。。。。。。一直說到自己才開打,而且要等對方也說完才開打。有看到過某場戰鬥講了半天(是真的”半天“哦)祖宗才開打的記載
並且這也不是三國里那樣兩軍對圓一對一,是幾個對幾個(甚至幾十個對幾十個),沒什麼公平不公平,砍完了算。等這幫人完事了後面大軍不等收拾立刻開打。所以基本上這些人出去都是送死的,能活下來的少之又少。
這種”單挑“屬於戰前餘興節目。但是在日本歷史上是確實存在過的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15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1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正六位上 大外記

帖子
4133
精华
0
积分
2129
金钱
5461
荣誉
6
人气
8
评议
0

90#
发表于 2009-12-30 09:21:29 |只看该作者


1.你选择正方还是反方阵营?
反方

2.你支持正方/反方的理由具体是什么?
我觉得单挑不太符合现实。尤其是主动单挑,几万军队的大将怎么可能那么轻率。“小子也给我过来”,“好的我来了”。然后就放着几完军队不管俩人就打起来了,这有点。。

而且战国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单挑记录,有记录的也只是几个剑豪的单挑,是不是真的也不好说。

3.①支持正方阵营的,请你大概说说信野游戏的单挑系统该是如何的?为什么?
②支持反方阵营的,请你大概说说信野游戏不需要单挑系统,那应该需要增加的是什么元素呢?为什么??


虽然不赞成主动单挑,但是还是可以考虑给玩家个人英雄主义的机会,可以考虑霸王大陆那样的设计,战场切换,玩家手动控制主将,命令控制军队,你有胆可以身先士卒上阵杀敌。或者可以考虑被动单挑,在自己部队快被消灭时随机战场切换,让玩家以一敌众,过一把慷慨就义的瘾。(当然如果你操作的好,也可以虎口逃生)


4.其他...
这又回到了游戏真实性和可玩性的问题上了,游戏做的太真实了会吓跑很多玩家,只考虑可玩性的话又会让很多老玩家不满。希望光荣可以尽快找到折中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lan9008 于 2009-12-30 10:05 编辑 ]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15 + 1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15  + 1   查看全部评分


貧しいながらも、楽しい我が故郷。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90
精华
0
积分
195
金钱
157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1#
发表于 2009-12-31 08:42:10 |只看该作者
本来要说话的,看到五楼写得这么好,自己不敢说了,纯粹支持五楼。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174
精华
0
积分
609
金钱
2935
荣誉
2
人气
6
评议
0
92#
发表于 2009-12-31 13:33:59 |只看该作者
大家有没有玩过三国志棋盘传?

打仗的时候就如楼上那样,可以控制主将移动,如果和敌将相遇,就会单挑。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2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16
精华
0
积分
308
金钱
545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3#
发表于 2009-12-31 16:43:55 |只看该作者
1.你选择正方还是反方阵营?
反方

2.你支持正方/反方的理由具体是什么?
三国的单挑,其实是比谁力气大。日本战国时代相当于中国元朝,那时中国武将都不单挑了。



3.①支持正方阵营的,请你大概说说信野游戏的单挑系统该是如何的?为什么?
②支持反方阵营的,请你大概说说信野游戏不需要单挑系统,那应该需要增加的是什么元素呢?为什么??
增加朝鲜、中国地图。允许大明统一日本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lilizhou + 8 激辩系列之四:信长系列该不该有单挑 ...

总评分: 金钱 + 8   查看全部评分

一个是伊比利亚之王,一个是亚平宁之巅。巴塞罗那+尤文图斯=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30 23:05 , Processed in 0.39361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