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007894
- 主题
- 0
-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76
- 精华
- 0
- 积分
- 38
- 金钱
- 227
- 荣誉
- 0
- 人气
- 0
- 在线时间
- 52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76
- 精华
- 0
- 积分
- 38
- 金钱
- 227
- 荣誉
- 0
- 人气
- 0
- 评议
- 0
|
原帖由 风的落寞 于 2009-5-11 00:11 发表 
理论中T34/76几乎等于无法击穿虎式。
结果库尔斯克战役里苏军取得了大胜(当时有虎1了,但是还没有T34/85)
理论中虎式在42年应该近乎无敌。
德国在42年开始转入守势。 ...
说实话,虽然单纯比较武器,但是,不能完全不看历史,只是要掌握好它的因素在你的衡量思考和判断中所占的分量.而完全不看历史实情去分析,简直就和不分析一个样.你知道KURSK战役有虎1,德军还有豹D,象式,IV H.而苏联只有30T的末期型号T34/76,炮灰T-70,重型有KV-1的两种型号,还有ISU-152自走大炮.而当时正在计划生产的KV-85和IS-1并没有赶上这场仗
.可是咱们怎么也得看看两方坦克的数量和具体组成成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德军的库尔斯克战役完全是一场相当于输不起的赌博的糊涂仗,虽然有打的必要,但是突然性已经没有了,进攻最好时机也没有了,而且面对的是重重防御后面对自己进攻兵力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好整以暇等你来打的敌人.
不谈战略战术,单纯谈武器,虽然我擅长前者,后者算是外行.德军进攻兵力分3路共90多W人,主要的,前线坦克2700多辆,而整个参战的坦克数量要大于这个数字,总共共有不到400辆,后备力量明显不足.而其中的虎1是很显眼不假,可是,参战从头到尾,只有少于200辆的虎1参战,而豹D就更可怜,250辆的赶工完成的坦克,到了打的时候可以用的不到3成,少得可怜得可以,最NB的象式歼击车,更是只有可怜的90辆运到前线,而且并没有全部参战.,让德国骄傲的装甲力量,巨大优势的所在,总共到达交战地域的不过500来辆,而且至少一半的这些装甲单位无法正常战斗,一部分在战役中陆续加入,另外不小的一部分一直趴在那里连尾声都没赶上.
而苏联,前线兵力统计133W人,坦克有4000辆,可是自从苏联进入战役的第一轮反攻开始,后备的力量和援兵大量陆续加入,尤其是坦克.总共的数量无法统计,但是有资料显示有将近10000辆,可能并没有完全参战,可是苏联在战役中的骨干是T-34/76的末期型,这种坦克加强了原有防护和武器火力,而德军,作为那4000辆坦克的主要力量,只是许多IV G甚至还有大量的3号J等不同型号,IV H数量不是很多,可以说,就这种T-34对于德国参战的大多数坦克是有天然优势的,它可以在正常距离摧毁他们,而相对来说,4G和3J这些坦克想在相同距离上消灭T-34,程度上还只是"能对抗"而已,难度比对方要大,就KV-1,参战的数量上就超过了德军所有"招牌坦克"的总合(招牌包括不是坦克的象),更别提有空军数量和火炮的巨大优势了.
100多辆虎1面对这么多的敌人,它能照顾到多少地方?豹D就别提了,上战场的都不多,还只一路,象跑的死慢,又少得可怜,只能局限在一处来运用.
再加上最重要的----打的那个时机烂到不能再烂.结合了上述,说实话,单纯从战术角度讨论KURSK战役,德军打得相当好,苏联战略的胜利,是知己知彼的正确判断,德军呢?呵呵,拥有善战的部队,却不能正确运用.
看看数据,德军损失20多W,而伤亡却没这么严重,最严重的损伤只是在编制上击溃师级单位,而并未损失掉,坦克1500辆,算是惨重了,就是这点,决定了胜负,因为这是一场不平衡的仗,不管你杀多少敌人,只要你受了重创,没有达到目标.就死定了,前面说的, 输不起,不管输多少.苏联来说,只要顶住,就胜利,不管死多少,因为人家有那个底子,有那个实力,但是德国没有.苏联坦克损失6000多辆,部队伤亡惨重,损失80W.
不是输在武器上,性能和战术优势可以说完全的发挥出来了,而是一场不能打却打的仗造成的,非战之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