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01462
- 主题
- 0
-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261
- 精华
- 0
- 积分
- 131
- 金钱
- 278
- 荣誉
- 0
- 人气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261
- 精华
- 0
- 积分
- 131
- 金钱
- 278
- 荣誉
- 0
- 人气
- 0
- 评议
- 0
|
原帖由 east_life 于 2009-5-11 14:06 发表 
没比过,但是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测出制造者对于武器的初衷态度和制造根本动机.也许"远远"有点过,但是优劣还是有判定的.
没辙...列举点数据吧,M26重41T,前身是实验型的M6,后来由于不如虎1继续改进,有T-26,T-25两种.T-26得到优先发展,最终参战的是T-26E3,命名M-26.装备由90MM高炮改装的高初速坦克炮,和虎1的KWK43相比,56倍口径的88炮相对在正常交战距离上占据优势.但是不是很明显,两者是可以对敌的.
装甲,M-26的装甲相对于M4系列来说是飞跃,外形也较矮,最厚是114MM,根据对虎1的分析,M-26的前防护不比它差.首上100+且有倾斜角,只是首下比较薄,只有76,侧面最厚只有76,大面积的都是只有51,后部则只有51MM.可见这是一款有针对性的坦克,它的作用也只限用于支援M4的火力.它薄弱的侧后决定了它和德军的两种重坦克的不同,它是支援中型坦克的平台,而不是让后者为它作掩护的战场主力.也没法让它单独成群当救急的生力军用,这可能和美国的协同作战思想有关.对抗是能对抗,但是不是1对1PK,M26坦克的机动性,拥有20KM/H的越野速度,比虎王快一些,但是仍然不如中型坦克水平,跟远距离杀手的敌人玩包抄有点不现实,所以作为同样的重型坦克,M26的能力也仅仅限制在上能力在正常距离威胁对方重型坦克罢了,它的装甲虽然不错,但是同样的,也只是有能力对抗,正常距离德军的重型坦克也是有能力摧毁它的.
作为它对手的德军坦克,就连IV号H,J甚至是G型,在M26正常距离(1000M左右)的侧面,都不难打穿透它的装甲,别说苏联坦克做工多么粗糙,就拿个T34/85来说,它炮塔侧面倾斜角稍微比M26大一些,厚度也有60+,几乎没倾斜角的M26侧面76MM防护性不比T-34/85强多少吧,连IV G在正常距离打T-34/85炮塔侧面都很容易穿,那么不管战争进程如何,单独讨论德国在45年总不可能用短管4和3号去遭遇M26吧?
M26的机动性能比较50++的坦克能强那么一点,而火力就算是差不多,防护上则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完全体现了高层对于他的用途和初衷,表面点说,你个41T的东西,对于中和重坦克都不伦不类的,落实到数据上更是感觉摸棱两可.这个东西是用来在陆战中对抗虎王?如果美国政府和军方真这么想那真是脑袋进水了,他们可不是傻子,他们知道他们怎么打仗,也知道他们靠什么打赢,优势在哪里,他们也不是士兵,他们完全没必要去惩一时之气和德国比拼坦克设计能力,美国的生产力多大,结果那么多年只产了2000来辆,这还不说明问题?当时美国再先进他的坦克技术也不能制造出一举两得的主战坦克!
美国人不傻,M26是个什么角色他们知道,数据和产量已经从侧面反映了很多问题,美国的决策者人也从来没想和德军去拼什么坦克,他们不是苏联人.他们是下棋的,不是拼老命杀红眼的工具.
再说黑豹.我一直认为,豹的战绩相对不明显主要有2.一,虎1成员的素质,坦克是给人开的,而且重坦克营在德军中地位重要到什么程度谁都清楚.配置给这些坦克的,只能是个中好手和尖子.军队的体制和思想决定了虎1的优越性---这是亲生的.二,既得的战绩和影响,虎1在这方面由于上一点的优势和出场的时间,导致了它的光环太大了,豹只能被掩盖掉.再者,就是豹D等初期型号的出师不利---机械问题没解决就把这些准"半成品"拉上前线.不掉价才怪.
我坚持认为,在数据指标上和性能上看,黑豹G绝对要强于虎1.虽然强的不多,但是也不能忽视,在设计思想上,豹没采用单纯传统的思想,而是倾向仿造T-34,而T-34则完全是革命性的设计思想,但是最终,豹采用了两者的综合体---具有T-34先进设计特征的基于德国传统思维的新型坦克.结合了两者的优点,而机械问题等,是由于当时国家的窘迫境况导致的,是一个很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况.主要是制造环节上的问题.和这款坦克本身没多大联系.可以说这种结合了两者优点的设计,是飞跃性的.单纯讨论它的性能,在当时是无比优越的,非战斗以外的问题不是小看这种坦克的理由,黑豹D的故障的代称,而A型则改善了不少,G型诞生太晚,1944年3月才开始装备,生产情况的恶劣导致了G型总量的稀少.但是就是这种坦克,西方人和苏联人对它的评价远高于虎系列重型坦克---"黑豹坦克是坦克设计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影响了战后西方坦克设计思想并被认为是第一种主战坦克(MBT)。"主战坦克是什么概念?这些人很傻么?在拥有了主战坦克后对黑豹有这种评价,这意味这什么?它不是代表恐惧的虎,不存在过多的渲染和即定立场,是一个很客观的评价,完全从技术角度说明了豹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它在性能上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坦克,它对战争影响小,而且产量小是个遗憾,如果说T-34开创了坦克设计思想的新时代,那么,黑豹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先锋!
这点,M26能相比么?
看看数据,黑豹的75mm KwK 42 L/70 炮,穿透力要高于虎1的KWK43.G型正面大倾斜角装甲厚度达120MM防护能力明显高于虎1前方,豹G侧面加装了5MM裙板,炮塔侧面取消了降低强度的手枪设计孔,侧面防护要强于T-34/85,跟M26几乎没什么差距,关键的,这种坦克是高机动性的中型坦克,其越野速度高于M26,灵活性更高,它的弱点是顶装甲和后装甲,可是由于优异的机动性能,这方面带来的的劣势被很好的缩小,其中44.5T到46T的重量给予了黑豹G充分的装甲保护,即使战争后期钢板质量下降,它的综合防护性能仍然相比较于M26甚至IS-2都没有什么实质差距,何况在火力和机动性上对这两种坦克也没有劣势.豹的主炮虽然不如IS-2的122 A-19强悍,但是相比较于M26的主武器,两者在正常距离上,对对方威胁是均等的,何况公认的,豹的主炮穿透力要强于虎1的56倍口径88炮.
只是个关公战秦琼的问题,可单纯从数据上和事例乃至评价上推算,只能说M26即使作为重坦克,在完全公平对等的情况下面对豹,应该说是毫无优势可言,侧面都不够看,正面都武装得很好,只是在性能和机动上,豹更强一些,优势由此确立,最重要的是,豹的设计思想的先进性和它的历史地位,M26都无法相比.
虎1用什么炮都没搞清楚,扯这么长的谈,辛苦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