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看了下《上海堡垒》的原著,里面的世界观本身设置的就很儿戏,当年就被称为中国最软科幻。
完全不懂资方为啥要挑《上海堡垒》作为蓝本,因为原著就是一个披着科幻外壳的言情剧,这片子就很难呈现出来啊。
现在都吃过好吃的,观众哪里愿意回去吃屎。这片子上映的时候你甚至会产生一种对他深深的同情。
有人说如果说《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那《上海堡垒》又把门给关上了。
我不是很认同这句话,烂成这样的《上海堡垒》不具备关门的能力,反而想让他直接从科幻片里除名。

《上海堡垒》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项目,这个错误不应该是某个演员一个人来背锅,鹿晗没演技,影后舒淇总算是有演技吧?但舒淇也没演出来。这事儿怪不了演员,真要背锅也是导演背锅。
我猜当时成立这个项目的时候,思路是这样的:一个著名IP江南原著,一个当红能把微博弄瘫痪的小鲜肉鹿晗,这两个加起来何愁没有票房?

他错就错在这项目整整持续了六年,六年后观众都已经成长了,看过《流浪地球》谁还会去看《上海堡垒》,这片子做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以为我们还是当年的观众。
其实《上海堡垒》不至于分数3.3分,因为某些特效其实还不错,不至于真烂成《逐梦演艺圈》,这个分数多少有点泄愤的成分。
我在网上看到过有人呼吁影迷理智一点,不要跟风黑,但我觉得这个就是观众的态度,常年被喂屎终于迎来了了巨大的反弹。去年的电影《动物世界》电影其实还不错,但因为有人厌恶流量小生李易峰导致这片子票房口碑都没保住,被后面的《药神》反超了。
观众一直在反感烂片,之前我们没得选,现在我们有的选了。3.3的评分可能不够客观,但这其实是一种观众的反抗。
明明白白的告诉电影人,吃屎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