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楼主: 就是路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一直觉得三国志里面的兵种克制有点不符合历史 [复制链接]

帖子
87
精华
0
积分
44
金钱
120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21#
发表于 2016-4-5 11:55:09 |只看该作者
骑兵的强大,在于地势开阔地方,如果在山区就发挥不出来了,攻城也就是靶子。
所以到底骑克弓还是弓克骑,最终还是要看地形。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17
精华
0
积分
1263
金钱
6839
荣誉
0
人气
42
评议
0
22#
发表于 2016-4-5 12:12:28 |只看该作者
游戏嘛 难免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64
精华
0
积分
182
金钱
4649
荣誉
0
人气
4
评议
0
23#
发表于 2016-4-5 23:56:34 |只看该作者
LZ的认识就是错误的。
长城的城墙才多高?没爬过也该看过图片。
看看现在有些城市残存的古城墙遗址,哪个不比长城城墙更高?
更别说长安、洛阳这种巨城了。

长城根本不是放几个弓兵射骑兵的事,而是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包括部队机动支援、烽火情报、后方补给等等。
敌人也不会傻到骑兵冲到城墙下等你射。就算蒙古人攻城也是靠步兵,真以为骑兵能爬墙啊。

另一个功能是锁内,封锁内部和游牧族的交易,例如粮食、铁器等。

和什么兵种防守根本没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63
精华
0
积分
403
金钱
1988
荣誉
2
人气
13
评议
0
24#
发表于 2016-4-6 01:57:24 |只看该作者
我就不相信弓弩兵就不能带着长矛反骑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05
精华
0
积分
363
金钱
3145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25#
发表于 2016-4-6 05:36: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cyllf001 于 2016-4-6 05:40 编辑

之所以修长城 不是枪打不过骑,而是骑兵的机动性太强了,中原王朝经常是赢了战役输了战争!!    修长城的目的不是用弓杀敌  而是阻止大规模的骑兵进来放步兵的风筝!!   自古以来 弓兵在90%的战争里边都扮演的是辅助协助作战的角色 (游牧民族的弓骑除外,因为他们的骑术和射术是天生的) 弓箭的杀伤力实在是太有限了 除非命中要害,所以多数时候弓的作用是用来让对面出现大规模伤兵,古代战争中伤兵对己方唯一的作用就是消耗本就难以补给的粮草@!!! 但是弩除外,弩的杀伤力对于弓来说是质的飞跃!可弩的射速太慢。所以需要枪兵在前方挡住对面骑兵,再用自己的骑兵去袭击对面的后勤辎重 和落单的 步兵 弓兵。骑兵在正面战场真心打不过枪的。
骑兵冲锋威力大速度快,对于落单的 和溃散的 或者没有组织的步兵 确实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一旦步兵有了准备有了组织,那么步步为营向骑兵推进,挤压骑兵的冲锋空间,而骑兵对于站好阵形的步兵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一旦没有大片的开阔地空间骑兵就等于死了80%了。
至于弓克步兵,步弓手就不说了 野战一旦被包围就等于死,但骑射手 就不一样了,看看蒙古是如何崛起的就知道了,只要有足够的空间用以迂回运动,那么骑射就能利用步兵阵最致命的弱点——移动慢!! 不停的迂回到步兵阵的侧翼 和后方 进行打击,蒙古的骑射手能30米外把箭射中欧洲骑士盔甲的眼窝,就不必说 必眼窝大那么多的盾牌缝隙了。如果步兵阵不撤退 那么就会被一点一点的全部耗光,而一旦撤退,那么势必阵形就难以保持,没有了阵形的步兵 面对冲锋的骑兵就是渣渣。
所以 弓克枪  枪克骑 骑克弓 是很有道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4
精华
0
积分
22
金钱
613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26#
发表于 2016-4-6 09:02:35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也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例外,先秦的长枪兵,使用的接近4丈的长矛,人则躲在盾牌后面,作为固定的防御骑兵工事,据记载效果很好。无独有偶,西方罗马帝国也有类似防御骑兵的枪兵系统。
话有货回来,游戏里不符合真实历史的太多了不必太在意。其实,武将单挑也是不符合三国时代军事历史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4
精华
0
积分
22
金钱
613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27#
发表于 2016-4-6 09:24:55 |只看该作者
深水潜艇 发表于 2016-4-4 09:55
你知道在宋朝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弓箭兵的比例高达70%吗?
不要跟我说西方战争,这是三国志。
...

兄弟我不得不再次发表一下观点。按照西方著作《战争论》的阐述:兵器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战争形态的变化。所以,你单纯用南宋时期蒙古骑兵比较三国时期的骑兵,其实是有所偏驳的。两者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三国时期马镫还没发明,马镫就是蒙古人在13世纪发明的,随后广泛装备于骑兵。这样人在马上有马镫、马鞍两点固定,两只手就可以腾出来使用威力更大,杀伤半径更大的双手武器。(比如关羽使用的80来斤的双手持、长柄青龙偃月刀)(所以三国时代没有马镫,只靠马鞍的话,武将必须有一只手拉住缰绳才能在马上作战,因此游戏里包括演义里描述的这种单挑场面是虚构的)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蒙古瘦小人骑着蒙古矮马(其实蒙古的物种都是矮小、精干的,所谓的蒙古大汉也是不常见的)可以横扫八荒,威震欧洲的原因。
言归正传,在马镫没有发明前的三国志时代,骑兵使用单手兵器,杀伤半径不如长枪,因此用长矛防御骑兵并不是没有可能。但到了南宋时代,蒙古人有了马镫,在马上使用双手兵器,杀伤半径与长枪所差无几,再加上高机动力,因此枪兵就难以防御了。那是,远距离的弓箭效果就更明显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4
精华
0
积分
22
金钱
613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28#
发表于 2016-4-6 09:25:27 |只看该作者
兄弟我不得不再次发表一下观点。按照西方著作《战争论》的阐述:兵器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战争形态的变化。所以,你单纯用南宋时期蒙古骑兵比较三国时期的骑兵,其实是有所偏驳的。两者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三国时期马镫还没发明,马镫就是蒙古人在13世纪发明的,随后广泛装备于骑兵。这样人在马上有马镫、马鞍两点固定,两只手就可以腾出来使用威力更大,杀伤半径更大的双手武器。(比如关羽使用的80来斤的双手持、长柄青龙偃月刀)(所以三国时代没有马镫,只靠马鞍的话,武将必须有一只手拉住缰绳才能在马上作战,因此游戏里包括演义里描述的这种单挑场面是虚构的)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蒙古瘦小人骑着蒙古矮马(其实蒙古的物种都是矮小、精干的,所谓的蒙古大汉也是不常见的)可以横扫八荒,威震欧洲的原因。
言归正传,在马镫没有发明前的三国志时代,骑兵使用单手兵器,杀伤半径不如长枪,因此用长矛防御骑兵并不是没有可能。但到了南宋时代,蒙古人有了马镫,在马上使用双手兵器,杀伤半径与长枪所差无几,再加上高机动力,因此枪兵就难以防御了。那是,远距离的弓箭效果就更明显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4
精华
0
积分
22
金钱
613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29#
发表于 2016-4-6 09:39:11 |只看该作者
erdo 发表于 2016-4-4 16:50
所以南宋为什么一直是守势,一直守到灭亡

兄弟:对此,也不得不补充一下,南宋的守势,不仅仅因为军事方面的原因,更要命的政治原因。
南宋半壁江山不假,但是国民生产总值也可与民国初年旗鼓相当,因此国力在当时已算是蛮强了。
关键是唐宋之后,尤其是古文运动兴起,又有唐宋八大家为中流砥柱,再加宋朝开国皇帝出身背景和维护统治的需要,进入重文轻武时代。到了南宋尚武之风已经荡然无存,武将在国家决策层中的地位远不如文官,继而形成了文官政治集团。
对于文官集团来说,能够通过外交斡旋而解决争端,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能体现出文官的价值和能力。但凡要动用武力解决问题的,都是文官集团的失败。因此,不管打得过打不过,都不能打。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44
精华
0
积分
522
金钱
898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30#
发表于 2016-4-6 14:59:19 |只看该作者
游戏不可能十全十美,真正克骑兵的不是弓枪剑,是马本来就是贵重物品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30
精华
0
积分
546
金钱
2157
荣誉
3
人气
1
评议
0
31#
发表于 2016-4-6 16:14:55 |只看该作者
蒙古的骑射手能30米外把箭射中欧洲骑士盔甲的眼窝。应该是小说或运气。30米外射眼窝,跟所谓的轻功一样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30
精华
0
积分
546
金钱
2157
荣誉
3
人气
1
评议
0
32#
发表于 2016-4-6 16:26:41 |只看该作者
其实,野战,骑兵肯定是王者。守城(包括守关),弓箭(含驽)肯定是王者。
面对城墙和护城河,冷兵器时代的所有兵种,都是望城兴叹。
这个游戏,如果按真实改:1、骑兵费用要大幅提高,为枪、弓兵的4-5倍,训练速度减半,粮食消耗提高2倍(即为枪、弓的3倍)。2、护城河更靠近城墙,弓的射程覆盖到护城河以外。箭是抛物线,城墙高,自然射程更远。3、城门要更加坚固。4、骑兵当然不能上城墙。5、投石等在中国三国时代似乎没怎么用过。攻城主要靠云梯,而云梯是很脆弱的。其实这个游戏最大的不真实就是攻城太容易。
最后,游戏不是真实的,不可能真实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29 13:05 , Processed in 0.33204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