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695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给魏延一个公正的评价 [复制链接]

帖子
12
精华
0
积分
6
金钱
219
荣誉
0
人气
4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2:48: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国演义》里,有一人物,尽管他一生忠诚,却莫名其妙地被扣上了“反骨”,被人怀疑其人品,最后喊出了一句有名的“谁敢杀我”,然后戏剧性地落幕。此人就是魏延,蜀汉的一代名将,从小说和史料出发,拔开层层的迷雾,今天,就来客观地来评一评这位个性鲜明的将领。

一、魏延出场

《三国演义》魏延在第四十一回首次出场,当时的情况是,曹军南下,刘备携新野民众逃亡,路经襄阳城下,刘备请求刘琮开门将百姓接入城中避难,但蔡瑁、张允不许,还向百姓放箭,此时城上有人一声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携百姓来投,何得相拒!”说这番话的人正是魏延,当时应该只是一个下级军官,对眼前的情景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发出一这样一番义正词严的喝斥。接着他一个下去,砍翻守门的士兵,打开城门,想迎接刘备入城,却被后面赶上来的文聘缠住了,一番打斗之后,回头一看,刘备已经走远了,于是他只好一个人去投奔长沙的韩玄去了。后来刘备收取荆南四郡,关羽在长沙城下遇到黄忠的挑战,两人几天来一番较量,互相有点惺惺相惜,但韩玄却怀疑黄忠有通敌,要杀他,危急关头,魏延劫了法场,振臂一呼,长沙军民积极响应,他率众杀掉了韩玄,然后投奔了刘备。看到这里,魏延就是一个英雄形像,对于刘备集团来说他是功臣。但后面诸葛亮的一句话,却令魏延的形像发生了逆转。

因为有功,魏延见到了刘备,诸葛亮在一旁却想把他杀掉,理由是“居其土而献其地,食其禄而杀其主”不忠不义,还说他脑后有“反骨”,日后必成祸害。这应该是诸葛亮与魏延的首次见面,《三国演义》里自然是出于神化诸葛亮的目的,会看相,会未卜先知,一眼看出了魏延的“反骨”。毕竟韩玄在他落难之际收留了他,魏延杀掉韩玄的做法有待商榷,但在长沙城里,魏延登高一呼,能够一呼百应,也可见韩玄在长沙应该是不得民心的,所以才魏延才能够成功。在那样一个乱世,类似的事情发生地太多了,之前武陵有个巩志,杀掉了他的上司金旋,后来还有张松、法正等人的背主献地。诸葛亮都没什么反应,唯独对魏延看不顺眼,态度实在令人费解。如果这样处理魏延,就失了人心,刘备自然是不会这么做的。

二、魏延的仕途

刘备时期,帐下有著名的“五虎上将”。他白手起家,论资格,关、张、赵属于“老革命”,黄忠和魏延是同时到刘备帐下的,马超虽然比魏延晚来一点,但黄、马二人的能力还均在魏延之上。魏延虽然能力也很强,但还排不上号。当年攻下汉中后,使蜀汉集团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刘备得汉中,早在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有设想,汉中与荆州都是将来北伐中原的支点(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所以对于蜀汉来说汉中与荆州战略地位一样重要,当时关羽是荆州的最高长官,所以当时人们私下都以为汉中的最高长官非与关羽同级别的张飞莫属。但刘备却出人意料地提拔了魏延。由此可见刘备对魏延的重视,可以说在刘备时期,魏延过得如鱼得水,有种适逢其主的感觉。

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蜀国。像挥泪斩马谡的事,显露的是诸葛亮识人用人方面的不足。诸葛亮早年饱读诗书,管理军队属于那种以智谋型的人物,在他的意识里比较赏识自己同类型的人物,马谡就属此类,在街亭与马谡同去的副将王平,表现远比马谡强多了,当时要是马谡听他的意见,或者诸葛亮任王平为主将去守街亭,也不至于落得失地的结局,但王平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在诸葛亮这样的读书人眼里,似乎也算不上人才,自然不会派这样的人去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魏延在诸葛亮心里也差不多是王平这一类,况且本来就对没什么好印象,所以这个时期魏延被冷落了,因此魏延意见很大,牢骚满腹。

三、魏延眼中的诸葛亮与自己

《三国志》评说魏延性格“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在五虎将时候,由于上头还有高人,他表现得还不突出,后来五虎将相继去世,整个蜀国军队,将领如马岱、王平、姜维这些人,都是后来者,就论起资历来,魏延因为参加蜀汉时间早,地位自然比他们高。当时大家都避让他,唯独有个杨仪,不买他的帐,于是魏延与他势成水火。在魏延眼里,当时也只有诸葛亮参加蜀汉集团比他更早,能力也强,尽管不受待见,对诸葛亮的用人也有意见,但他在诸葛亮面前还算是服从的。在蜀军之中,魏延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二号人物,平常魏延似乎也就以二号人物自诩,开始目空一切起来。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二号人物的处境往往是最危险的。

四、诸葛亮的安排

早在诸葛亮病重期间,魏延就向诸葛亮审请过,让诸葛亮回后方休养,由他接管军队同魏军作战,但诸葛亮没有同意。诸葛亮死后,使臣向魏延传达诸葛亮临终命令,魏延也说过一番话(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表明过自己的态度,大意是让少数的人抬着诸葛亮的灵柩返回,由他掌管军权,不能因为诸葛亮一个人的去世而耽误了北伐的大事。在他看来,现在一号人物去世了,由他这位二号人物接管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诸葛亮不这么想,他选定的接班人是姜维,只是由于姜维资历尚浅,还需要熬上几年,历练历练。同样的在朝廷里蒋琬、董允等大臣们也在权衡:如果魏延接管蜀军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可以预见,魏延是一个坚定的蜀汉支持者,他执行的基本还是诸葛亮的路线,只要有机会就北伐。能否成功暂且不论,就让他在外掌军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很可能尾大不掉,像刘禅这样的君主很难管住他。而且一旦作战有失,蜀国危在旦夕。

魏延和杨仪互相泼脏水,诬告对方谋反,后主也不明就里,就向蒋琬、董允询问,这两个都是蜀国重臣,心里肯定十分清楚,估计对于刘禅这样的主,也不太解释得清楚。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干脆把问题简单化,于是就把谋反的帽子扣在了魏延的头上。

而在那头魏延烧掉栈道,令杨仪等人不得不绕道行军,尽管昼夜不息,但最终还是被魏延追上。于是就上演了一场“谁敢杀我”的戏。

事实是,这桥段是杜撰的,历史上诸葛亮没有密计,只是临终前安排杨仪等人率大部队带着自己的灵柩退回,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防止魏军追来。其间还特别交待“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也就是说诸葛亮已经预料到魏延会在他死后不听号令,但他并没有安排反制措施。让他下令去杀掉二号人物,这不是诸葛亮这种人做事的风格,也没法同全军交待,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听天由命了。

而魏延的确堵住了杨仪的大军,杨仪派王平出战,王平在阵前一番鼓动,令魏延的士兵纷纷倒戈,魏延大败,逃往汉中,被追上来的马岱所杀。

五、魏延的忠诚

曾有评三国的书上说,刘备前期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因为有关、张等忠勇之士,到了诸葛亮北伐之时,人才凋零,只剩下马谡这样“有忠无勇”,和魏延这样“有勇无忠”的人,所以北伐失败也是注定了。

魏延真的“有勇无忠”吗?不见得。在政治上,他同关、张、诸葛亮等人是一样的,都是蜀汉政权的坚定拥护者,这一点刘备任命他为汉中太守时就没有怀疑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献上了历史上有名的“子午谷奇谋”,只是由于诸葛亮非常谨慎,没有同意。抛开 “子午谷奇谋”的争论,就此计执行而言,魏延主动请战,如果获准,就要承受极大的风险,假如路上有点闪失,很可能有去无回,可见此时的魏延为了国家的北伐事业,是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三国演义》记过两次魏延投魏的机会,一次在攻取汉中时,曹操给魏延写了封招降信,大概是他听说了魏延有“反骨”的事,觉得这人可以招降。但这次失败了,其结果是被魏延破口大骂顶了回去。

另一次在诸葛亮死后,魏延要夺权,路遇王平,军士散了大半,他有点退缩,就和卧底在身边的马岱说想投魏,然后被马岱一阵忽悠,继续往前赶,直至被杀。这些事基本上是小说为了呼应之前的“反骨”之说杜撰的,不可信。

目前并没有任何有关魏延要叛国投敌的任何言行记载和证据。《三国志》里明确记载在失败的那一刻,他是“奔汉中”,而不是类似“北遁”的描写,可见他逃亡是有明确的目的地的。虽然《魏略》一书曾记载说他想投魏国,但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认为说法不可信。去汉中,推测他最大的可能是想重整力量,东山再起,因为他曾任汉中太守,那里有些基础。在失败的时刻,魏延并没有“北遁”投敌,可见他对蜀是忠诚的。

事实上魏延亦是忠勇之士。就看什么人怎么用了,刘备能够驾驭他,发挥他的作用,诸葛亮却只能管住他,所以在用人方面,诸葛亮还是差刘备一截的。而等到诸葛亮死后,就连管得住他的人也没了,魏延的性格决定了抢班夺权事一定会发生。魏延的一生,虽不是一个善始善终,但也决非反复小人,魏延之死,只不过是蜀国内部一场争权内斗的结果。“反骨”之说无稽之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1
精华
0
积分
101
金钱
9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2 09:29:38 |只看该作者
刘备临死之前曾经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后来要不是和诸葛亮争权失败被放逐的话,他就是蜀汉政权实际上的一号人物,我不知道LZ从哪看出来魏延是仅次于诸葛亮的蜀军二号人物?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
精华
0
积分
6
金钱
219
荣誉
0
人气
4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2 10:20:47 |只看该作者
刘备死后还有赵云马超这样的人物,魏延的确排不上号,可是在诸葛亮临死前,李严等人早就没了,蜀军内还有谁论资排辈能和魏延相比?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1
精华
0
积分
101
金钱
9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4-12-22 10:57:41 |只看该作者
深黄浅蓝 发表于 2014-12-22 10:20
刘备死后还有赵云马超这样的人物,魏延的确排不上号,可是在诸葛亮临死前,李严等人早就没了,蜀军内还有谁论资 ...

李严是诸葛亮死后才没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
精华
0
积分
9
金钱
14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4-12-22 11:43:17 |只看该作者
客观的说,魏延的出身决定了“义”字为先,不是士大夫家族所推崇的“忠顺”(无条件执行上级命令)。
放刘备入城、救黄忠都是仁义之气的提现,从人性上魏延是正面的,但是从职责上确实是“反骨”。

也就是说,如果魏延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哪怕披上反叛之名也要去做,不擅长权衡和妥协(这种性格被视为缺乏纪律性,在体制内是不安定因素)。

综上,魏延终于刘备和蜀汉,打仗也是舍生忘死,最终因为派系政治斗争失败而得上反贼之名。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1
精华
0
积分
101
金钱
9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4-12-22 11:52:42 |只看该作者
说白了,就是因为魏延的存在会成为姜维顺利接掌军队的一大阻碍,所以魏延不得不死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
精华
0
积分
6
金钱
219
荣誉
0
人气
4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4-12-22 11:58:47 |只看该作者
可能没理解,我所说的"没"是指退出了权力中心.李严在之前被废为庶人,政治生涯结束了.死不死的不重要了.从时间上,李严仕官刘备时间也晚于魏延,就算在,论起资历来还是魏延吧.刘备一做上皇帝就封魏延镇北将军了,李严在刘禅做皇帝的第四年,才升到前将军。两个将军名号谁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1
精华
0
积分
101
金钱
9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4-12-22 12:30:14 |只看该作者
深黄浅蓝 发表于 2014-12-22 11:58
可能没理解,我所说的"没"是指退出了权力中心.李严在之前被废为庶人,政治生涯结束了.死不死的不重要了.从时 ...

这和职位大小没有关系吧?李严是在政治上能和诸葛亮掰腕子的人,魏延除了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外,在政治上基本一无是处,身为荆襄系的武将代表,最后居然被同为荆襄系的杨仪阴死。当时的人有很重的乡土观念的,魏延居然被自己人阴死,这至少说明他在政治上扑街致死,基本就是个孤臣。这样的人在诸葛亮死后是绝对没有能力在诸葛亮死后把蜀汉内部的众多政治派系整合到一起,将枪口一致对外的。魏延在没有利益集团的支持下还想接过军队的指挥权,这就是自己找死

使用道具 举报

蜀 诸葛亮军 翊师将军

帖子
643
精华
0
积分
322
金钱
2025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4-12-22 13:17: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王平是大老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60
精华
0
积分
381
金钱
5397
荣誉
0
人气
5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4-12-22 13:34:59 |只看该作者
坐看彼岸 发表于 2014-12-22 13:17
王平是大老粗?

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026
精华
0
积分
1524
金钱
5001
荣誉
1
人气
5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14-12-22 16:04:20 |只看该作者
公平的评价,结果还是讲演义.........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0
精华
0
积分
15
金钱
75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4-12-22 19:53:33 |只看该作者
魏延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从刘备将他提拔为汉中太守,和他期间的表现来看是个不可多得得将才。史书这东西,看看就好了,不可尽信,就连李世民这样的人也都要篡改史书,更别说那些由战胜国修的史书,对比魏蜀吴三国武将的记载,你就可以发现,魏吴的武将传记大多是褒奖之词为多,蜀汉不置史,相对之下,蜀汉的武将评价就差了不少了,光看三国志的话,关羽可能连李通都不如呢。一千个人眼中是一千个魏延,何必纠结于史书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0
精华
0
积分
15
金钱
75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4-12-22 20:00:13 |只看该作者
吕玲绮 发表于 2014-12-22 13:34
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

呵呵,王平认识多少字,陈寿又怎么知道,他有一一数过?王平或许认字不多是真的,言之凿凿的说他所识不过十字也太夸张和武断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29
精华
0
积分
615
金钱
10853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4-12-22 21:26:54 |只看该作者
      可以看出在识人上,诸葛比刘备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导致蜀汉后期渐渐人才凋零。更可笑朝廷那帮人都保扬疑魏,搞到最后杨仪才是叛徒。魏延军事能力至少强过姜维。有大败郭淮/费瑶的记录。而姜维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大破王经,一碰邓艾就萎了。王经什么人?一书生耳。不得不说杀了魏延,马稷,是蜀汉后期的一大损失。
        令,就搞不懂诸葛瞻为什么一上去就和邓艾拼命?据险固守不好吗?姜维还有10万大军在剑阁。邓艾估计3万人,算一支奇袭军。钟会20万被拒不得进。要说也是55开的局面。小诸葛又没有什么战术,比如前后夹击什么的。还是太年轻没打过丈啊。

使用道具 举报

Pikachu

勤劳之证

帖子
7249
精华
1
积分
4053
金钱
31175
荣誉
18
人气
477
评议
13

15#
发表于 2014-12-23 00:15:20 |只看该作者
italyacmilan 发表于 2014-12-22 21:26
可以看出在识人上,诸葛比刘备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导致蜀汉后期渐渐人才凋零。更可笑朝廷那帮人都保扬 ...

邓艾 奇袭过路,沿路受降蜀地人心已失,估计传到成都已经全城恐慌,将兵主力全部被牵制于剑阁,回师是绝无可能。成都无人可用,士气可想而知。诸葛瞻所领在绵竹阻击邓艾已无任何意义。只有与邓决战 战胜方有活路。即使是久经战阵的老将在此等不利的情况作战 胜利的希望也恐渺茫,唯有决死一战,以死报国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52
精华
0
积分
527
金钱
5734
荣誉
0
人气
6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14-12-23 02:05:45 |只看该作者
小魏对工作充满热情 是个人才 做好不得提升 做不好又被说 但还是勤勤恳恳的干好本职工作 只恨不是女儿身 若是女儿身的话 应该能弄个贴身小蜜当当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78
精华
0
积分
140
金钱
109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14-12-25 00:49:33 |只看该作者
魏延如果在水浒传里就是VIP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9-3 06:56 , Processed in 0.32194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