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汉光武帝时期的地图变化。刘秀:你死宅,为毛我加了一个“光♂”啊!渣渣!!!!史官:这样你就可以到碗♂里来了。光武帝:.........

汉武帝--轮台罪己诏 话说武帝前期频频开大,国家后期财富消耗甚多,国内引继承人问题又不断发生动乱,补救财政窟窿的盐铁转卖和卖官鬻爵使得吏治腐败,加之过度的徭役使得农民起义也频频出现。武帝到后期认识到了,自己这一代是完不成所有目标的。于是他发表了轮台罪己诏,表示俺错了,以后还是防守反击的好。事情分为两方面看,一方面确实是汉朝得以继续休养生息不至于很快亡国,但一方面匈奴再次夺取了天山北路。

匈奴积弱 虽然在汉武帝后期匈奴有所恢复,例如李陵之败等例子,但汉匈之间的基本实力对比并未出现逆转。于是乎在汉宣帝即位第二年(本始二年),汉朝发兵16万铁骑,乌孙亦出兵5万,双方的巨大钳形攻势使得匈奴王庭狼狈西逃,结果遇到乌孙仍旧是大败一场。稍后单于表示俺ML⑧爽!!!!再次派出大军进攻乌孙,没想到遇到寒流(寒流:怪我咯?),生还者不到10分之1.于是乎北面原来遵从匈奴领导的丁零、坚昆、呼揭等部和东面的鲜卑乌桓开始出兵掠夺匈奴,匈奴人口减少了30%,畜生减少了50%,于是乎匈奴再无力量与汉庭一战。

莎车、车师之衅 车师一贯在天山北路,不服汉朝,于是汉宣帝发西域屯田的1500军人,又征调西域诸国的1万兵马,以郑吉为统帅,灭车师,匈奴在西域的政府--僮仆都尉居然自动放弃了援救行动。稍后塔里木盆地的莎车杀了亲汉的国王,又煽动整个塔里木盆地的西域诸国反对汉朝。于是南道的冯巩,啊不,冯奉领着西域诸国的又15000人,灭掉了莎车,大宛见状特别害怕,于是送个了宝马叫做象龙,送到长安去了表示俺错了....

建立西域都护府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带着数万人投降汉朝,宣帝特派郑吉,发渠犁、龟兹诸国兵5万,前往迎降,一直护送至京师长安,路上有逃亡者,即斩杀。郑吉破车师,降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带着数万人投降汉朝,宣帝特派郑吉,发渠犁、龟兹诸国兵5万,前往迎降,一直护送至京师长安,路上有逃亡者,即斩杀。郑吉破车师,降日逐王,声威大震西域,宣帝乃拜之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兼护车师以西北道诸国。郑吉遂在西域中心,设置幕府,修筑乌垒城,距阳关2700余里,统领天山南北,汉朝号令得以正式颁行于辽阔西域。

拓土湟上 宣帝年间,随着匈奴的进一步衰落,西羌开始重要起来,成了后世汉朝的一大心病&新兵。西汉农耕业在青海湖、湟水一带不断扩展,这对羌人来说危及到了他们的畜牧业,于是双方的斗争不断,羌人首先是各部落之间有攻杀同时骚扰汉朝,但后期羌人开始趋向联合对付西汉并联系匈奴对河西走廊进行夹击,加之西汉派去的义渠安国有勇无谋,主动出击去攻打羌人(还记得曹操嘛曹操嘛?曹操⑧曹操⑧!当年他在平定幽州的时候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呢?),斩杀羌人首领,羌人震恐,更趋向铁板一块,于是汉朝西边烽火不断。后汉宣帝派出赵充国平定河湟一带。赵充国在这一代稳打稳扎,利用屯田步步为营,巩固了汉朝在湟水一带的领土。

匈奴内乱
前58年,匈奴东部姑夕王等人共立虛閭權渠單于子稽侯栅为呼韩邪单于,击败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自杀身亡。都隆奇等人共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于,击败呼韩邪。此时呼揭王自立为呼揭單于,右奥鞮王自立为車犁單于,乌籍都尉亦自立为烏籍單于,是为五单于争立时期。屠耆单于先后攻击乌籍、车犁,乌籍、车犁皆败走西北与呼揭合兵,呼揭、乌籍皆去单于称号,拥车犁为单于,为屠耆所败。呼韩邪乘机进攻,屠耆大败自杀,车犁也率部投降。不久,呼韩邪兄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居东边。屠耆从弟休旬王也自立为閏振單于。前54年,闰振率军东击郅支,兵败被杀。郅支乘胜击破呼韩邪,据漠北王庭。前51年;呼韓邪單于南下投靠汉朝。郅支单于震恐汉朝与呼韩邪单于联合对自己不利,因此也向汉朝示好。但汉朝始终对呼韩邪单于要好一些。后郅支单于听说汉朝派大军护送呼韩邪单于回到王庭,因此郅支单于从王庭西逃,来到今天的阿尔泰山一带,随即南下逼近乌孙,想利用乌孙国内大小呼弥的矛盾控制乌孙,但乌孙乌就屠没有买他的账,北上抵抗郅支单于,结果失败。郅支单于感到自己始终力薄,于是发兵北上灭了乌揭、坚昆、丁零三国。

郅支单于西迁图
汉元帝初年,郅支单于因怨恨汉朝对呼韩邪单于的大力支持,上书汉廷请求送回他在京入侍的儿子 ,汉朝派遣谷吉为特使护送回国,却参并遭杀害,郅支单于情知从此与汉朝结仇,汉朝一旦知道真相绝不会绕恕,又听说呼韩邪单于势力日益增强,日夜忧虑呼韩邪单于和汉朝联手攻打他,想躲得更远。恰好康居王想借力于他对付乌孙,郅支单于正是瞌睡遇枕头,求之不得,从而踏上西迁康居之路。不料西迁途中遭遇寒流,随行部属大半冻死,仅余三千人到达康居,这是他永远失去漠北王廷的根源。

攻灭郅支单于
公元前44年,康居王因为乌孙(西域国名,都赤谷,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所困,欲联合郅支单于的北匈奴击乌孙。郅支单于遂引北匈奴到康居东部筑城而居,路上死亡甚众,仅余3000余人。此后,郅支单于数击乌孙,又勒索大宛(西域城国,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等国,令其每岁纳贡。四方蛮族都来投靠。又斩杀汉朝使节谷吉。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汉朝西域都护骑副都尉陈汤深虑郅支单于势力危及西汉对西域的控制,说服了都尉甘延寿,矫诏发西域城郭诸国兵及汉屯田吏卒4万余人,分六校(即六队)击郅支单于。三校从南道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仓山总称),经大宛至康居;另三校由陈汤和甘延寿率领经北道入赤谷,过乌孙,进入康居界,至阗池(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西。时康居副王抱阗率数干骑袭掠乌孙赤谷东,杀千余人,抢牲畜甚多。陈汤令西域诸国兵击之,杀460余人,解救被俘民众470余人,并获牛、马、羊作为军食。入康居界后,令士卒不得抢掠。至郅支城(郅支单于在康居所筑城池)60里止营。捕得康居贵人,了解城内情况。次日距城30余里止营。第三日,距城3里布阵。郅支单于以数百人披甲守城,向汉军呐喊。百余骑兵在城外往来,步兵百余夹城门列阵。汉军以弓、弩射郅支城下骑、步兵,其骑、步兵皆入城内。又以持盾者在前,持长兵器和弓、弩者在后,向城下进攻,仰射城上守军。并烧毁土城外木城。当夜,匈奴骑兵数百欲出城反击,被汉军射杀。郅支单于亦被汉军射伤,诸阏氏(单于妻之称号)多被射死。
半夜,汉军攻入土城。时康居兵万余骑环城十余处援救郅支单于,但惧怕汉军,不敢战。天明,康居兵退却。汉军攻入城中,四面纵火。郅支单于受重伤而死。

王莽篡汉 西汉末年,外戚势大,王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通过营造自身的贤良形象和当时盛行的谶纬之说,开始夺取皇权,最后成功,建立了新朝。他所执行的内部改革如同赫鲁晓夫的改革一样,主观上有着良好的目的,但是客观上没有尊重发展规律,想要通过财源枯竭的西汉中央政府来推行改革,这在当时全国大地主大商人横着走的当时简直是如同小孩搏大人一样。加之他也好大喜功,不顾实际情况对周边民族采取侮辱、压迫的政策,在”国际“社会上空前孤立。于是乎内外反对的情况下,新朝的覆亡就不可避免了。 用百度百科详细说一下吧:
”王莽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境外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为了使这块荒地像一个郡,必须强制移民,于是增加了五十条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万的罪犯,满足移民的需要。为了这个西海郡,王莽招来了最初的不满。他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各族因此拒绝臣服新朝。王莽又主动挑起了无谓的争端,轻率地决定动用武力,不仅导致边境冲突,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边境战乱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