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楼主: s6xle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郭嘉统帅  关闭 [复制链接]

帖子
478
精华
0
积分
239
金钱
5198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81#
发表于 2013-6-8 11:02:47 |只看该作者
老迷 发表于 2013-6-8 09:59
这个论坛是在讨论游戏,有必要把史官编写的史料捧在手里不放么,谁比谁强多少本来就是很难评论的事,比方 ...

你要搞清楚情况,就如上面仁兄说的,不要选择性失明。这个帖子一开始就在讨论郭嘉,是某些人特地搬出了诸葛亮,以踩诸葛来抬高郭嘉。
所以才有了那么多人的反驳,你不追究踩诸葛来抬高郭嘉的起因,却一个劲的说我们以诸葛亮来贬低郭嘉。
要不是有人踩诸葛,谈论郭嘉的帖子,怎么会说道诸葛亮身上?
就如上面某位仁兄说的,只要一说郭嘉,立刻就会黑诸葛,事实也是这样。讨论好好的,立刻就有人来黑诸葛抬郭嘉了。
我不否认我欣赏诸葛亮,但我自认为没黑郭嘉。
我说的是事实,诸葛亮的军事在怎么置疑,他实实在在的平了南蛮,击破了司马懿,杀了张颌、斩了王双,破了郭淮,取了二郡。
而郭嘉在历史上一直是没领过兵的谋士。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37
精华
0
积分
329
金钱
5963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82#
发表于 2013-6-8 12:18:55 |只看该作者
s6xlee 发表于 2013-6-5 15:21
那也得实事求是啊,张良都只有71啊~~~~~

那里来的事实求实?
光荣就没实事求是过,而且历史人物本来也不好评判。
个人主管色彩太浓。

我刚刚看到后面的帖子帖子还有把资治通鉴列出来的,还好不是把三国演义列出来......
当然我们要肯定资治通鉴的价值,但也要看到它的错误。他的记载真的有待推敲。我不特指三国时期的记载。

我个人也有楼主的困惑,有些数值不是十分认同,这个时候请果断运用光荣自带的编辑功能。
反正我的郭嘉是 52 的统  一样很好用。
人物能力全是个人好恶,还原历史本来就是不可能的。自己的三国自己做主。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7
精华
0
积分
64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3#
发表于 2013-6-8 13:47:54 |只看该作者
luojunqazwsx 发表于 2013-6-7 17:10
不要笑,早有人将诸葛亮所有的战绩列出来了,战绩看去。

1、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 ...

拿资治通鉴说事啊 怎么不拿三国演义说事呢{:dm(16):}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7
精华
0
积分
64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4#
发表于 2013-6-8 14:01:58 |只看该作者
三国人物的喜好个人色彩的确在里面 不过说到张良 他带兵真不如猪哥太差 要不也刘邦也不用拜韩信了 回到郭嘉 郭嘉28岁仕曹操 猪哥也是28岁仕黄书 一个成托孤之臣 一个没有英年早逝 看看黄书活着的时候猪哥在干吗 独自领兵吗 呵呵 在说庞统出场没几次 就被埋伏了就应为与卧龙齐名的凤雏 能力到底有多高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78
精华
0
积分
239
金钱
5198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85#
发表于 2013-6-8 15:04:14 |只看该作者
26003590qq 发表于 2013-6-8 13:47
拿资治通鉴说事啊 怎么不拿三国演义说事呢

我去,为什么不用《资治通鉴》说是,你知道资治通鉴是什么不?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78
精华
0
积分
239
金钱
5198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86#
发表于 2013-6-8 15:05:04 |只看该作者
26003590qq 发表于 2013-6-8 13:47
拿资治通鉴说事啊 怎么不拿三国演义说事呢

作为一部能与二十四史相比的正史,通史,《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宋朝史官司马光与他的助手花了整整十九年时间编写出了巨著,甚至有言:“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当然我也不得否认《资治通鉴》确实有记载错误的地方,更何况是一部三百万字的通史,有错不可避免。
如果细说没有一部史书不有待推敲的。但有待推敲不等于否定存在。
司马光治史之严谨,罕有其匹。
《资治通鉴》是公认的信史。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78
精华
0
积分
239
金钱
5198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87#
发表于 2013-6-8 15:14: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ojunqazwsx 于 2013-6-8 15:17 编辑
26003590qq 发表于 2013-6-8 14:01
三国人物的喜好个人色彩的确在里面 不过说到张良 他带兵真不如猪哥太差 要不也刘邦也不用拜韩信了 回到郭嘉 ...


你真单纯。
诸葛亮早在刘备崛起的时候就掌兵权,军师中郎将就是一个能握兵权的参谋长。
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不带兵?
至于庞统,谢谢,你如果用三国演义说事,那你就自打耳光了,诸葛亮在演义中公认的妖孽。
庞统中伏出于演义,历史上的庞统是攻城的时候被流矢射中死的。
至于郭嘉,英年早逝?
这四个字用不到他身上吧,他死得早不假,但他为曹操效力了整整十一年,投奔了一个明主,干了十一年的谋士,说他英年早逝?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78
精华
0
积分
239
金钱
5198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88#
发表于 2013-6-8 15:15:48 |只看该作者
tiantangboy3260 发表于 2013-6-8 12:18
那里来的事实求实?
光荣就没实事求是过,而且历史人物本来也不好评判。
个人主管色彩太浓。

作为一部能与二十四史相比的正史,通史,《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宋朝史官司马光与他的助手花了整整十九年时间编写出了巨著,甚至有言:“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当然我也不得否认《资治通鉴》确实有记载错误的地方,更何况是一部三百万字的通史,有错不可避免。
如果细说没有一部史书不有待推敲的。但有待推敲不等于否定存在。
司马光治史之严谨,罕有其匹。
《资治通鉴》是公认的信史。

上面回复错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37
精华
0
积分
329
金钱
5963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89#
发表于 2013-6-8 20:22:43 |只看该作者
luojunqazwsx 发表于 2013-6-8 15:15
作为一部能与二十四史相比的正史,通史,《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宋朝史官司马光 ...

你一定也读过这些史书,我想我和你应该没有矛盾。

首先 要说《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是 值得肯定的。
24史之首 史记也有它值得推敲地方。
以严谨著称的 班固 也记载了孟姜女......


那个罗列 尤其是他前面加的话,真是断章取义。个人意见。
最后我们研究三国史,资治通鉴一般不是主要参考对象。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
精华
0
积分
21
金钱
58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0#
发表于 2013-6-8 20:45:32 |只看该作者
guest317 发表于 2013-6-8 10:51
三12很多数值就是扯淡,完全是为了适应游戏,适应粉丝们要求而设定的。郭嘉统御88确实虚高。但是你看到赵云 ...

说的好
看到子龙哥的统.......
拟还能说什么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78
精华
0
积分
239
金钱
5198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91#
发表于 2013-6-8 21:45:22 |只看该作者
tiantangboy3260 发表于 2013-6-8 20:22
你一定也读过这些史书,我想我和你应该没有矛盾。

首先 要说《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是 值得肯定 ...

这个倒是不假,三国史以三国志为上。《资治通鉴》作为著名通史,他在经济人闻这方面非常的不足,但在战争一面,却堪称一绝。对于战事的载录,不像三国志记载的那么偏,几句话带过,而且还记载在不同的人物传记里。
所以以《资治通鉴》上诸葛亮的所有战绩记载下来方便简洁。
如果用三国志,栽入就就累死人了,一场战要找N个人的传。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7
精华
0
积分
64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2#
发表于 2013-6-9 09:49:41 |只看该作者
luojunqazwsx 发表于 2013-6-8 15:15
作为一部能与二十四史相比的正史,通史,《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宋朝史官司马光 ...

三国历史 是三国志更可靠 还是资治通鉴更可靠  都很会看书啊   我说是三国志 你上资治通鉴  你还蛮厉害的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7
精华
0
积分
64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3#
发表于 2013-6-9 09:58:41 |只看该作者
luojunqazwsx 发表于 2013-6-8 15:14
你真单纯。
诸葛亮早在刘备崛起的时候就掌兵权,军师中郎将就是一个能握兵权的参谋长。
先主自葭萌还攻璋 ...

你看不懂吗 给你自己耳光吧 庞统能力值怎么出的 看三国志他更少的可怜 我用演义说都是为他多说了 啥智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7
精华
0
积分
64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4#
发表于 2013-6-9 10:03:25 |只看该作者
luojunqazwsx 发表于 2013-6-8 15:15
作为一部能与二十四史相比的正史,通史,《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宋朝史官司马光 ...

资治通鉴史学地位是高 研究三国历史 你以为先用资治通鉴 把三国志扔一边了  资治通鉴比三国志跟贴近三国的第一历史 {:dm(16):}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78
精华
0
积分
239
金钱
5198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95#
发表于 2013-6-9 10:30:42 |只看该作者
26003590qq 发表于 2013-6-9 10:03
资治通鉴史学地位是高 研究三国历史 你以为先用资治通鉴 把三国志扔一边了  资治通鉴比三国志跟贴近三国 ...

算了,我不跟你这完全不懂历史的人说了。
只是拜托你别那么无知。
《资治通鉴》是通史,记载的详细,所以用他。上面记录的所有战绩,三国志》里都有,都存在 ,只是不如通鉴里详细。

去翻翻史书在来说话,别闹笑话。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7
精华
0
积分
64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6#
发表于 2013-6-9 10:53:21 |只看该作者
luojunqazwsx 发表于 2013-6-9 10:30
算了,我不跟你这完全不懂历史的人说了。
只是拜托你别那么无知。
《资治通鉴》是通史,记载的详细,所以 ...

你真实懂历史  你的意思陈寿生在蜀国  他了解的三国历史 还没宋朝人了解多  详细记载真详细 啊{:dm(16):} 陈寿哥是不是比较懒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266
精华
0
积分
3198
金钱
9408
荣誉
5
人气
104
评议
0
97#
发表于 2013-6-9 11:31: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ailchen 于 2013-6-9 11:33 编辑
26003590qq 发表于 2013-6-9 10:53
你真实懂历史  你的意思陈寿生在蜀国  他了解的三国历史 还没宋朝人了解多  详细记载真详细 啊 ...

您歇歇吧
如果你是郭嘉迷,就别提三国志了好吗?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郭嘉和诸葛亮比都没法比好不好?三国志郭嘉和董昭同传,诸葛亮是单传,三国志郭嘉的记载才短短一段话,只有他对魏王说话,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战斗的经历记载,哪里能看出他有统兵打仗的能力?诸葛亮有三顾,有隆中对,有入川,有成都开府,有白帝托孤,有南平南蛮,有北伐中原,有诛王双,有杀张合,差距太大了

三国志你妹啊,你要真为了郭嘉好,不如提点傅子啊魏书啊之类的东西,千万别提三国志。

我要是郭嘉粉,我得为有你这样的队友急死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7
精华
0
积分
64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8#
发表于 2013-6-9 11:54:37 |只看该作者
nailchen 发表于 2013-6-9 11:31
您歇歇吧
如果你是郭嘉迷,就别提三国志了好吗?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郭嘉和诸葛亮比都没法比好不好?三国 ...

你好像很懂吗 我说三国志写猪哥 这货把资治通鉴搬上来了 你到真会遛缝  猪哥v5智力最高 有奇计否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78
精华
0
积分
239
金钱
5198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99#
发表于 2013-6-9 14:43:20 |只看该作者
26003590qq 发表于 2013-6-9 11:54
你好像很懂吗 我说三国志写猪哥 这货把资治通鉴搬上来了 你到真会遛缝  猪哥v5智力最高 有奇计否  ...

要不要,我对着资治通鉴,把三国志里诸葛亮的战绩,一并写下来。
拜托。
见过不少嘉迷,还没见过你这么“有才”的。
《三国志》是史,《资治通鉴》也是史,论地位,《资治通鉴》比之《三国志》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难怪论坛里的嘉迷都不出声了,你遇上这样的队友,谁还好意思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266
精华
0
积分
3198
金钱
9408
荣誉
5
人气
104
评议
0
100#
发表于 2013-6-9 14:53:18 |只看该作者
luojunqazwsx 发表于 2013-6-9 14:43
要不要,我对着资治通鉴,把三国志里诸葛亮的战绩,一并写下来。
拜托。
见过不少嘉迷,还没见过你这么“ ...

莫与之争。。。
我很后悔回了他一个帖。。。很后悔。。坚决不回他第二个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1-9 22:28 , Processed in 0.34605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