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einhot 于 2012-4-27 23:56 编辑
三国志系列我一向是玩得很仔细的人,每月回合都要考虑很久,务必求最佳配置,
我的问题有几个,请高手解答:
1.特技「攻城」与特技「兵器」的差异:有人问过但没人回答,兵器几乎都是拿来攻城的,但是当带投石或冲车的武将出场时,有影响的是只有兵器?还是两者都有? 因为看说明「攻城」似乎是指无兵器的「”部队”之破坏力增加」,而「兵器」才是影响投石和冲车。因此我猜测带投石或冲车是只看「兵器」,与「攻城」特技无关。兼具两种特技的整个游戏只有9人,大多是二流统率的,因此必须计较。
2.「技法」与「战法」之效果可否迭加:两者有些似乎是重复的。例如我把技法的弓兵攻、防、射三项都研究满了,战场上又发动「弓军强射」:「范围内我方弓兵的视界、攻击、防御、射程上升」。这时候的损害是只算战法还是两者加总?同样的枪兵和骑兵也是一样的问题,例如特技「神速」与战法「速攻」。
3.. 投石或冲车与弓兵的关系:投石本身能否发动弓兵战法?如果不能,那范围内友军发动弓兵战法又如何?例如友军发动「弓军强射」或「弓攻击强化」。
4..投石或冲车与特技「(全)攻城强化」:当发动此战法时,是不是各兵科的破坏力上升?投石与冲车可否受用?
5.高级战法?低级战法?:仔细看战法似乎有程度分别,例如单纯的只加自己攻击或武力(xx强化),以及全面的加自己的所有属性(攻防一体、千里行),还有范围内全加的(魏武之强)。那是不是说在出阵前尽量安排互补的战法而不是高低级的(不考虑采配点数)?
6.加攻击力的战法与兵科的间接攻击:兵科说明里有分攻击与间接攻击两种,很多战法是指兵科的攻击上升,例如「攻击强化」,这时间接攻击会不会受到加成?例如弓兵与投石。又例如射程强化:「自身的攻击与射程上升」,这里的攻击指的是近身攻击?还是间接攻击?还是两者都有?这差很多
7.低统率但有好战法的武将如何取舍:例如蔡倓(统61)「火计」、李儒(统61)「埋伏之毒」,需要冲到敌前放战法,但随便遇到物理性打击就被打得很惨
8.高统率低武力:武力影响特殊攻击,那是不是意味着诸葛亮猛射与郭嘉突击的效果极差?又万一遇到单挑怎办?
9:為何陳情時都是加四維沒有加特技的選項,我是群雄劇本上級。州牧、名聲700兵力150000,3城池武將40
10:折衝之策:我發動了,派政治90有弁舌的,要跟同盟國交換同等級技法為何都不答應,用2級換1級也不要,非同盟國也是一樣拒絕,逼得我都要自己來很費時間?還是說有什麼要注意的?
11.例如我發動「魏武之強」對身旁的投石車的投石破壞力有無影響?我都是用弓兵和投石當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