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14475|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姐怒了,你们这帮吃货,我来给你们谈谈蜀后主刘禅的智慧 [复制链接]

帖子
251
精华
0
积分
127
金钱
1061
荣誉
0
人气
1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7:41: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贴吧坟贴中找到一篇辩刘禅的的文章,感觉有点道理,特拿过来和大家分享。

个人看法
: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余人。晋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谓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两厢对照,一是主动设局,一是浑浑噩噩。起码原文传递出的褒贬信息很明确,至于今人非要加点厚黑学的私货……

下面是原文。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后主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没想到却战死在绵竹。这道防御没有后,魏军直指成都,而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剑阁驻守。刘禅连忙召开大臣们开会商议,意见无非两条:降或者逃。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刘禅采纳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蜀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一天司马昭与刘禅喝酒,特地为刘禅演奏蜀地的音乐,刘禅的随从听了都很难过,刘禅却仍然喜笑颜开;后来又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否?” 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千百年来阿斗一直因此被人斥为“扶不起”。不思进取、贪图享乐,阿斗简直成了怯懦、没有进取心的代名词。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研读这段历史,做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虽最后成了亡国之君,却能够得享天年,这很不简单。也许,阿斗并不是扶不起的。

在说刘禅投降这事之前,先来看看当时的所处环境。当时,曹魏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东吴占据着除四川,以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之外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蜀汉政权只保有区区的四川,以及云贵的部分地区。这也就是说,曹魏占据了全国十之七八的地盘,剩余部分东吴也占据了十之七八。从实力对比上看,打是打不过了。而当魏军直指成都时又是什么情况呢?逃的路线无非是弃成都而进南中,或者投靠孙吴。但南中地区,也就是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那里情况复杂,且少数民族聚集,不见得就能立得住脚。去投靠孙吴,先不说人家会不会收留自己,就是孙吴自己也不见得能自保,去了不也跟没去一样。因此,投降未尝不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确实投降之后蜀国即亡,但老百姓却能减少灾难,更何况蜀国本就逃不开灭亡的命运。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诸葛亮自己说的,他在《后出师表》中,曾清醒地指出:“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除去魏、吴的咄咄相逼,蜀汉政权还面临着少数民族的顽强抵抗,以及四川土著势力的顽强抵抗。诸葛亮这样的“超人”都无力回天,所谓“七出祁山”也只是避免“坐而待亡”的权益之策。

在这样的环境下,阿斗的选择不见得就完全是不可取的。刘禅宁愿背负骂名也要投降,乃“全国为上之策”。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国家人民去留之际,刘禅把注重国人现实利益,并没有与对方做“无畏抵抗”,虽然留下了千古骂名,却让蜀国人民免受战争之苦,说得搞笑一点,这算不算“舍小家为大家”呢?再者蜀魏之争,只能算是“人民内部战争”,又不是“抵御外敌侵略”,因此没有必要上纲上线的“民族大义”。

刘禅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不见得他就一无是处,亡国不见得就是他之罪,更非他所愿,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愿意自己亡国。虽然刘禅最终选择了“自缚投降”,在那样的情形下换做是我们我们又能如何?号召人民奋力抵抗?有抵抗的余地吗?痛骂魏国“帝国主义侵略”?有用吗?即便是战死、英雄般倒下又有何用?除开给中国历史留下“光辉一笔”之外,能够解决当时百姓即将为鱼肉的问题吗?能够对蜀国起到哪怕是一点有“建设性”的意义吗?

中国几千年历史朝代更迭,所谓“逐鹿中原”,大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舍得一身剐很容易,但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拍自己的大腿,别拍别人的。可又有多少所谓“正人君子”,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卖着“百姓”的命,保的却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虽然自己会在历史上显得那样“没有气节”,但刘禅却给了蜀国人民最大的利益:“民生”,难道这不是一国君主应该为之奋斗的首要目标吗?在危难关头,舍弃自己而使国家人民得以保全。如此决策,与为了自己一己私利,就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人来比不知要强多少。为这一点上,刘禅比南唐后主李煜强多了。

当北宋大军杀来之时,李煜先是数次派使者请求退兵却未果。宋太祖开出条件:只要李煜自降就不大兴伐兵。李煜态度坚决,发动了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战争。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号召百姓捐钱抗战,而事实上他自己尚有百万银子的私房钱,说是“保卫祖国”,其实是保卫自己的享受。南唐军民的拼死抵抗终于没能阻止宋太祖统一的步伐,金陵城终究还是破了。此时,李煜的“民族气节”全无,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以历史上规格最高的投降----肉袒(裸露上身),出城向宋军跪倒乞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从李煜这首《破阵子》可以看出,山河失去了,我不在乎;家国破了,我也不心疼,只是身边的美人啊,让我惦念。感情那么多南唐臣民奋死保卫的不是家国,而是他李煜的美人。

再来说说“乐不思蜀”。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刘禅是否真的是“纨垮子弟”?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只有清楚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更深入了解特定语言和行为的意义。

刘禅曾提出“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的治国方案,意图先修养生息,积蓄力量后从长计议再北伐。这一政策从由于诸葛亮一意北伐后,蜀国因过耗国力、劳民伤财致使国家衰落的结果来看是正确的,这说明从能力的角度讲,刘禅不是真的那样平庸;刘禅在位期,还亲自处理除了对外战争领域之外的国内军政事务,这说明刘禅还是很勤政的;因谨遵父命:“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放权给诸葛亮处理军政大事,这一点说明刘禅是个仁义忠孝之人;魏延造反,却表奏杨仪造反。后主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刘禅有这样一句评价:“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就是诸葛亮自己也曾评价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什么是循理?说白了还是挺明白事的。一个明白事的人,会否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会否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可刘禅偏偏说了那句足以让他遗臭万年的“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投降后,举家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公。此时的他,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不仅仅影响着自己的性命,包括家人及蜀地百姓幸福也都要看司马昭如何看待他。司马昭对自己的评价,直接影响到晋国对蜀地百姓政策的宽松与否。所以刘禅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不仅是为瞒天过海养晦自保,更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这个方针应该讲是成功了,刘禅赢得了司马昭的那句:“我无忧矣!”。

说起来,当年越王勾践不是也采取了此种策略的吗?公元前492年,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做人质。到了吴国后,夫差有意羞辱他,囚于石室。要他住在阖间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勾践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最“疯狂”的是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掀开马桶盖观察夫差刚拉的大便,体贴夫差的病情,所谓“问疾尝粪”。3年后,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才会有了后面的故事。

为什么勾践“尝粪”都可以,而刘禅只是说了句话就“万夫所指”呢?在于勾践最后成功复国了,而刘禅没有,原来历史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忽然有个很好玩的猜想,如果勾践最后没有成功,如果刘禅最终统一了三国,历史又会如何评论?可惜,如果只是如果。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2 人评分金钱 人气 收起 理由
江某 + 1 + 1
kk2009 + 1 助人为乐,品格高尚~

总评分: 金钱 + 1  人气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2
精华
0
积分
109
金钱
1306
荣誉
0
人气
12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2-3-8 07:52:01 |只看该作者
这是啥?{:18:}

挽尊。。。魅力+1
回帖。。。爱心+1
文太长了头痛。。。智谋+1
遁走。。。速度+1
{:2:}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20
精华
0
积分
762
金钱
4027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2-3-8 08:58:03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太好了
还有,LZ知道乐毅吗?乐毅下齐70余城,后来还是因为田单的反间计而失败,但有人说乐毅能力差吗?还有李牧,也因反间计而死,后国灭。又有几个人说李牧不行的呢?很多人并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就说三国时吧,曹操,关二不都曾遭遇过人生大败吗?但我们现在还是没说他们能力不行。
刘禅虽不好说能力特差,但也不能说是一个能力突出的国君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2
精华
0
积分
102
金钱
1775
荣誉
0
人气
8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2-3-8 09:14:31 |只看该作者
小婵加油,一定要平反呀~~强运的小婵~
日本A V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小日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还记得鸦片战争么?日本A V其实也是一场不见销烟的战争,他们企图通过A V,让全体国人长期撸管,体质每况愈下,最后达到 和鸦片一样的效果。为何女忧在日本国内地位并不低?且受人尊重?因为她们是民族英雄,她们背负着政治使命!日本本国人是从不看A V的,她们将最漂亮最优秀的女孩挑选出来拍A V,目的就是残害中国人!!!大家看日本A V时常常会心生感慨,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干啥不好,非干这个,或是这么漂亮的女孩来到中国肯定是大明星或2奶之类想法。如果这么想,你们就对了,小日本正是把 他 们最出色最优秀的女人挑出来,用美人计来残害国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别的东西都要钱,就A V不要钱?因为那是日本故意给你们看的!!!! 醒醒吧,扔掉你的硬盘,扔掉你的卫生纸,放开你握着J8的手!低头看看你键盘上A和V旁边的字母是什么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4
精华
0
积分
72
金钱
189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2-3-8 09:15:13 |只看该作者
闷声保大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00
精华
1
积分
1606
金钱
10280
荣誉
10
人气
55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2-3-8 09:20:41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大众脸也有春天》,那刘禅,忒可爱了
那一天,光荣怒吼一声:你XX的,有本事自己做出款无双、三国志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
精华
0
积分
1
金钱
1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2-3-8 09:43:02 |只看该作者
刘禅不是不想突出,但是因为前期有诸葛亮这个突出的丞相,后期有姜维这个突出的将领,所以没有显出他的成就,但是如果姜维九伐中原的后继力量没有的话 也没有办法去战斗去,证明还是政府比较有实力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266
精华
0
积分
3198
金钱
9408
荣誉
5
人气
104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2-3-8 10:19:34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吗?禽小兽刚转帖过的文章,LZ还当新鲜货又转帖一遍……
历史研究里多的是标新立异的说法,看看也就罢了,千万别当真,当真你是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012
精华
0
积分
3062
金钱
7432
荣誉
3
人气
175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2-3-8 10:23:22 |只看该作者
{:8:}通篇看完 并无任何刘禅智慧在里头 第一说蜀地如何 诸葛不坐而待亡  阿斗却亡了 第二 说投降乃上策 为百姓造福 直接撇开当时成都军力 姜维等将全率军赶回成都 只要刘禅坚持那么一小会 邓艾就没他什么事了 好吧 赤壁孙权就是个脑残 周瑜脑残 鲁肃脑残 投降乃上策 尽然跑去打 还他喵的打赢了 第三 也就是乐不思蜀  尼玛的北地王你白死了 为蜀国殉国的各文官武将全白死了 阿斗人家可是为百姓造福 诸葛亮你个贼人 劳命伤财打咋仗啊?最后活该累死自己 国家又不是你的  人家勾践吃屎为的是什么?复国 阿斗不思蜀为了什么?我真看不出阿斗就算回答思蜀会怎样 看看吴国 投降就直接杀了 吴国百姓不照样好好的 就阿斗也配和勾践比? 聪明啊 宠幸黄皓啊  逼走姜维啊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刘禅有这样一句评价:“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我擦 断章取义也敢拿出来 陈寿这句评价是因为前期有诸葛亮辅佐 但後來寵信黃皓,敗壞政事,卻是「惑閹豎則為昏闇之後」。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90
精华
0
积分
356
金钱
4484
荣誉
1
人气
7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2-3-8 10:26:50 |只看该作者
我就一点疑惑,当时封建社会阶层观念强大无比,我不信刘禅能够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投降,那个时代有这种超时代观念的人也许有,但是绝对不可能是刘禅,这个理由至少占不住脚。

其他没有仔细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90
精华
0
积分
356
金钱
4484
荣誉
1
人气
7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12-3-8 10:32:26 |只看该作者
个人还有一点看法,五虎相继离世,刘备也死了。整个蜀国的希望都落在的诸葛身上,说他是蜀国精神支柱一点不为过,也是蜀国唯一的希望。

然后诸葛也死了……那以后的蜀国从精神上就没有了依靠,其实我想说蜀国自从诸葛死后,就没有了继续与魏国斗争下去的信念了,姜维的伐魏更多的是完成诸葛的遗愿。

一旦兵临城下,选择也只有投降和逃跑两条路而已(是真的投降,而不是和姜维想的那样)。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1
精华
0
积分
127
金钱
1061
荣誉
0
人气
10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2-3-8 10:41:01 |只看该作者
nailchen 发表于 2012-3-8 10:19
有意思吗?禽小兽刚转帖过的文章,LZ还当新鲜货又转帖一遍……
历史研究里多的是标新立异的说法,看看也就 ...


你先把禽小兽转的看过再来说这话.

另外这两篇文章你看过了?

你这人真可笑.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13
精华
0
积分
207
金钱
6057
荣誉
0
人气
7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2-3-8 10:43:43 |只看该作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1
精华
0
积分
127
金钱
1061
荣誉
0
人气
1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2-3-8 10:46:26 |只看该作者
对比下帖子.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1
精华
0
积分
127
金钱
1061
荣誉
0
人气
10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12-3-8 11:07:54 |只看该作者
牛皮乃 发表于 2012-3-8 09:14
小婵加油,一定要平反呀~~强运的小婵~


一定会平反的,不过前面有一座大山葛先生.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30
精华
0
积分
776
金钱
4706
荣誉
1
人气
10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12-3-8 11:47:26 |只看该作者
这篇比禽小兽转的 多论据 更有深度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1
精华
0
积分
131
金钱
2357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12-3-8 12:01:18 |只看该作者
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不过楼主的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已经道出了真谛,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勇气坦然面对亡国的局面的,鱼死网破,带来的不过是生灵涂炭而已。战争是对人类最残酷的惩罚。很多人,看了描写战争的影视和文学作品,无不热血沸腾,恨不得亲身上马,驰骋疆场。我只想借关河五十州在《一寸山河一寸血》里面的一段话,大意是:在拼刺刀的战场上,如果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只有尿裤子的份。
今夜故都月,照我在异乡。去年共赏月,此事最相思。念君此日去,惆怅远别情。琵琶青山意,珍藏我心中。月影似有意,听我游子吟。彻夜倾肺腑,伊人永志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0
精华
0
积分
105
金钱
342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12-3-8 12:06:47 |只看该作者
勾践没用黄皓,没用陈祗,没用谯周……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99
精华
0
积分
101
金钱
279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12-3-8 12:22:54 |只看该作者
还在纠结啊,刘禅相对于同时期的二代君主是不错,但根本不值得我们这么激动,LZ只用了陈寿半句话,全句是“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也是一半一半的评价。难道LZ还真想把他塑造成千古明君?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9
精华
0
积分
132
金钱
3483
荣誉
0
人气
10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12-3-8 13:49:30 |只看该作者
明君兴国,昏君败国,刘禅能好到哪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5-10 12:44 , Processed in 0.40279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