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谋士的定义是什么?谋士不等于军师?为什么?
谋者,出谋划策,谋定乾坤也. 军师,军之大脑,将之智囊. 二者并非替换词汇. 军师,从其称谓可看出, 先有军,再有师. 然而军队强调荣誉与胜利. 身为军师者, 目的是为了战而胜之,力挽狂澜. 君不闻, 往往打了胜仗,军师便居功至伟;一旦失败,则是军师误我. 所以军师的重心在于战争,军师的表现在于排兵布阵破敌制胜, 可是谋士不同了,谋士需要懂军事嘛?不需要.当然,什么都懂些,生活更多彩. 谋士侧重于暗中谋划,阳谋也好,阴谋也罢, 无所不用其极,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地理等各方面推波助澜,帮主公成事者也. 所以军师可以是儒将担当,谋士却常常为文人, 无他, 唯文人常细腻也.
军师,通常具备一定的军事资质,读过孙子孙膑等古书,外加良好心理素质和决心者便可堪称中上,如田丰沮授.若能拥有良好的大局观,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和杰出的政治头脑,便可称上佳,如庞统陈宫徐庶. 但若能修身养性,做到军之心骨,则非早期的诸葛和郭嘉. 但这种人可遇不可求,至于周瑜陆逊司马懿者, 称之为将帅多过军师也.
军师相对容易,毕竟千百年来,孙子孙膑等军书会合历年来各种战例,中上的军师基本上能做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境界,而跳跃性思维的军师则难有.
谋士.恰恰相对, 审时度势,知己知彼, 基本政治素养为入门. 许攸蒋干多为此类. 拥有术业专精,杰出的政治手腕和眼光, 能从大方面入手, 善于布局长远, 惯留后手者, 称之为杰出, 代表人物有荀彧荀攸程昱刘烨张昭等等. 而顶尖者, 除上述所有特征之外, 尚能精通军事,天文,和人心(此项为重中之重),能循势导力,推波助澜,驱狼吞虎,二桃灭三士,而明哲保身, 尤其重要的是, 顶尖谋士必须没有的品质 : 道德廉耻, . 而纵观三国时期,此人唯 毒士贾诩 也.
2.如投票选项所示,你喜欢的三国谋士是?为什么?
毒士贾诩, 想必很多人都以了解他的身世. 害人无数. 每一次的出场, 都伴随着大量的死亡,所以人送外号 "毒士",可见其功力. 而从和我上面所描述的, 他的夺冠可谓是无人可挡, 为何? 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放下了道德廉耻,而无所不用其极的.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 大家都骂"他不是一个人",然而在冷兵器的封建时代,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公认的无奈,胜利者往往都是踩着敌人,甚至自己人的尸骨上位. 而他为了其主公而不遗余力的谋划, 正是一个谋士该做的. 脏活累活,无耻的骂名, 总有人要背, 主公背了那会还来投靠, 那么只有手下来为其排忧艰难罢了.
细数三国英雄, 真正的纯谋士彻头彻尾的只有寥寥数人. 诸葛司马周瑜陆逊实乃权臣或将帅,是上了台面的人物. 法正鲁肃荀彧荀攸程昱徐庶乃政客,治理天下的肱骨之臣. 郭嘉和法正,一者因为魏国治国良臣太多而并没有政治方面太多表现, 陈宫很接近,但是他一来过不了道德这到坎, 心里还念叨当年和曹操那些小龌龊便轻生了,而来吕布总是在逃窜中,又刚愎自用,难有好的环境让其施展计谋,可惜. 庞统拥有一切基础,唯有性情太差,而也因为出身正派,与诸葛徐庶等君子为友, 抛不开世俗而郁终. 唯有 贾诩, 拥有高人一等的眼光, 拥有不局限于世俗的心态,放得开手脚,真正master了阴谋的理论,无所不用, 更能识破对手策略反而为我所用, 政治上也有建树, 实乃一代人才.
3.周瑜是否也属于谋士?为什么?
非也.之前的周瑜将帅论便以讨论过, 周瑜更适合划为将帅
4.上述选项有无不属于谋士分类?为什么?
有,
诸葛司马周瑜陆逊实乃权臣或将帅,是上了台面的人物. 前台后台的区别相当明显.
法正鲁肃荀彧荀攸程昱徐庶乃政客,治理天下的肱骨之臣. 谋士是幕后职业, 政客则是官僚体系的正式工,二者不是一般,尽管有人在某个时期段客串了一把,但是综合长远看, 他们不应该在这个范畴内.
5.其他...
其实,每位英雄也都曾经或多或少做过其他职业/身份, 这都是根据时间和当时具体的环境来的. 干一时甚至干得很好并不是说他就是这种人才,只能侧面反映此人的思维和知识面广,头脑活跃.典型的例子就是庞统, 在刘备看重以前,治一县貌似砍瓜切菜,虽然不排除是为了想在刘备面前秀其才能. 但是这么长时间你什么都不干, 哪怕你有能力处理这些, 也会使得县民无所适从,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是徐庶法正荀彧张昭治理,难道也会坐视陈年旧案不理自顾自饮乎? 他们会老老实实尽心尽力的做,因为他们心怀万民, 这边是政客和谋士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