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戏业界新闻区 《SD高达》系列专题:你看见时代流泪了吗 ...
查看: 57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SD高达》系列专题:你看见时代流泪了吗 [复制链接]

✿ 千 本 桜 ✿
游侠元勋版主
『PC游戏综合区』
游侠剑阁工作组【美工】
Koei 真・三國無双6 天下無双
冥王·哈迪斯

★★★★★★★

游侠元勋版主元老版主勋章版主勋章资深版主勋章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精华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高级荣誉勋章人气勋章·初级勤劳之证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电玩工作组荣誉勋章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动漫组资深组员勋章2014年杰出版主勋章2015年杰出版主勋章

帖子
38220
精华
10
积分
39923
金钱
470084
荣誉
1812
人气
6927
评议
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2:47: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http://ps3.tgbus.com/culture/201104/20110421145312.shtml

《高达》对于日本人来说,可以说是有如欧美的《星际大战》一般,是军武科幻作品的经典代表系列。对于深受日本动漫文化影响的国内玩家而言,《高达》也是一路陪伴大家长大,至今仍旧历久不衰、不断推陈出新的经典作品。历经32个年头,高达系列累积的历史和设定可说是不备繁载。
  说到高达,就不得不提那头身比例虽然圆滚,但又有另一股可爱及帅劲的「SD 高达」。其实 SD 高达和「BB 战士」有微妙的不同。「BB 战士」一般来说指的为武者世界,或是骑士世界等和正传军武动画不同。BB 战士相对来说较偏向主打低年龄层,比较类似大家熟悉的RPG(或是武者)世界观;而 SD 高达则较常使用在机体和人物都和原动画相同,不过是将其机体比例作过调整,变为头身比例大约为 1:2(不同系列会有所出入),较为可爱的风格。

  

一般所指的 BB 战士系列,最近很红的三国传也算是 BB 战士


SD 高达设定上和原动画相同,比例缩水而已

  至于近期高达游戏作品中,除了动作类型或是模拟类型之外,有一系列战棋游戏一直保持着很高的人气,那就是《SD 高达 G 世代》系列。到底这个系列为什么可以历久不衰?为什么可以持续推出新作?本次的专题报导将会瞄準《SD 高达 G 世代》作为主题,作深入的探讨。
  相对于偏向「战略」玩法较重的《基连的野望》系列来说,《SD 高达 G 世代》系列较偏向「战术」玩法,战场中玩家要以战棋游戏的玩法移动部队击破敌人。游玩中较强调驾驶以及机体的能力,比较为各个世代玩家皆能上手的玩法。因其游戏类型类似,所以也常常被拿来和《超级机器人大战》系列作比较

也很多 SD 版本高达登场的好敌手「机战」站起来吧,国民们!偏向战略的《基连的野望》系列


  《SD 高达 G 世代》为什么可以一直受到众多玩家的喜爱呢?其超大分量的内容可以说是一大卖点。高达系列经历了 32 个年头,作为一个代表性的动漫系列,光是本传动画登场的机体人物就繁不可数了,更别提其衍生的漫画、小说、模型中登场的许多较鲜为人知的机体。而《SD 高达 G 世代》可以让所有愿望一次满足!看到本来只是图像(很多机体甚至只有设定稿)的机体能在游戏中,以不输给电视动画的魄力重现英姿,想必就可以令许多高达迷感到头皮发麻吧。光蒐集这些机体并培育组织成自己的原创部队,也是 G 世代的一大卖点。

应该没有人不练超强的马克&艾莉丝吧

  再来就是虽然不是每一作都有,不过跨作品的梦幻交叉剧情,也是特色之一。其他例如自 PS《SD 高达 G 世代》起,每代都会登场的原创驾驶们的蒐集以及培育、各种隐藏要素的发掘等等也是不胜枚举。接下来将以推出年代为顺序,介绍本系列的演进。

G 世代名物骰子高达&精神感应哈啰能力强到犯规

  ◆ SD 高达 世代(SDガンダム GENERATION)SFC,1996 年

官方攻略本长这个样子

  首先要追溯起本系列的起源《SD 高达 世代》吧。请注意:《SD 高达 世代》中并没有"G",本作可以算是《SD 高达 G 世代》的老爸,配合超级任天堂(SFC)推出的周边机器「SUFAMI TURBO」所推出的软体。一个卡带收录一部高达作品,并且可以在「SUFAMI TURBO」左右上各插入卡带,操作自己培育的机体和角色,和朋友实现跨越作品藩篱的对战。

SUFAMI TURBO


  ◆ SD 高达 G 世代(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PS,1998 年

  打上「G 世代」名号,在 PS上发售值得纪念的首作。基本系统承袭《SD 高达 世代》,并且收录了从《机动战士高达》到《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为止的故事,全部 42 个关卡。并且在关卡中补完了各外传性质,或是跨作品人物的登场。例如:一年战争啊巴瓦空攻略战登场的「强尼‧莱登(ジョニー・ライデン)」、「松永‧真(シン・マツナガ)」和「亚纳贝尔‧卡多(アナベル・ガトー)」、「不死身的第四小队」等等设定经历过一年战争的角色皆齐聚一堂。
  另本作收录机体从《机动战士高达 F91》到《机动新世纪高达 X》为止。在当时游戏水準来说,配上语音以及丰富的机体动作,加上机体、驾驶的特写画面,可以说是相当具有衝击性的高水準。还记得 1998 发售的《超级机器人大战 F 完结篇》吗?相比之下,《SD 高达 G 世代》的动作可以说是丰富许多。
  ◆ SD 高达 G 世代 ZERO(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ZERO)PS,1999 年

  和前作的相异点在于《高达前哨战》、《机动战士高达 F91》、《机动战士 V 高达》的追加剧情,还有前作关卡的扩充,达到登场超过 700 台机体、关卡数 50 的容量。还有部分关卡有分为前半战以及后半战,实质上超过了 80 关卡。此外这也是《高达前哨战》首次在游戏登场。
  ZERO 正式跳脱了和《超级机器人大战》相似的游戏性,开始确立出本系列独特的要素。例如租借原作角色编成部队、编成舰桥成员、情绪值系统、打爆敌人可以再行动一次的「行动机会」、登录 ACE 角色等等系统,都延续至今日的《SD 高达 G 世代》系列成为系列骨干。
  从 G 世代 ZERO 起确立,作为本系列骨干的系统介绍:
  ● 舰桥成员
  在高达的世界中,常常有描写战舰以及在舰艇内活动的各种成员之战斗场景。在本作中首度试着重现了在战舰上要配置各种「舰桥成员」战舰才得以发挥最大的能力。玩家要配置诸如「舰长」、「副舰长」、「通信员」、「操舵手」、「整备师」和「客座员」每个位置会发挥不同机能。这也是本系列和机器人大战不同,战舰在战术上的运用较为突出,是很重要且强力的单位。
  ● 情绪值
  击破敌机、迴避敌人攻击行动后,会累积驾驶员的干劲,提升「情绪值」。当提升到顶点时就会发动「超强气」攻击会 100 % 会心攻击。并且打倒战舰以外的单位会再行动一次。附带一提,《机动武斗传 G 高达》系列的部分机体会在发动超强气后开放武装,并提升能力。
  ● 登录 ACE
  将登场的机体等级练到 ACE 的话,就可以登录製生产清单之内,这就是登录 ACE。主要是用在想要获得登场的客座机体(剧情机体)的话,就要想办法练到 ACE。想当年为了要获得喜欢的主角机体而绞尽脑汁升级,有的时候就是差那一两台就练到,实在令人很想摔手把啊!

  想要我的命啊
  ◆ SD 高达 G 世代 F(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F)PS,2000 年

  延续前作的人气,相隔一年再度推出了《SD 高达 G 世代 F》,本作大致上以相同画面表现,但是修正过的动画表现节奏感更加提升,特写画面、人物更加具有魄力。另外本作也首度追加「支援攻击」,可以请求同队的队友支援一齐攻击增加伤害。
  一改前作按照顺序游玩故事,本作首度以可自由选择喜欢的故事剧情-「情境模式」来游玩。并且除了电视动画系列之外,更加入了许多外传性质的作品可供选择,例如《机动战士高达 闪光的哈萨威》、《机动战士高达 F90》、《机动战士海盗高达》、《新机动战记高达 W G-UNIT》等等,这些没在动画登场过的作品能在游戏中活跃,令当年的资深高达迷们觉得感动不已。
  除此之外本作的超高品质的开头动画、各个剧情内的过场动画等等,直到今日看了还是令小编感到热血不已啊。登场的机体也增加到 1100 台左右,可以说几乎完全的收录了当时大大小小的高达作品,也打开了不少外传作品的知名度。这也是小编在 G 世代系列中花费最多时间,感动最深的作品。整整花费一个暑假,没天没夜的高达生活(真不想承认,这就是年轻气盛所犯下的错误啊...),也就此正式的掉入了名为高达的坑。

  ◆ SD 高达 G 世代 F.I.F(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F.I.F)PS,2001 年

  基本上算是《SD 高达 G 世代 F》的扩充资料片,可继承前作纪录。并没有收录故事模式。取而代之的为「超级挑战模式」,将各作品融合在一起并且以主题性的方式製作关卡,例如有全部都是萨克登场的关卡、或是全女性角色的关卡等等。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利用 F 所培育而来的部队,来挑战更多关卡的资料片。
  ◆ SD 高达 G 世代 NEO(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NEO)PS2,2002 年

  离上作一年半,主机也更换世代进入了 PS2 的时代。G 世代配合新世代的主机,以改头换面的姿态再度推出崭新的系列《SD 高达 G 世代 NEO》。看标题的 NEO 就可以发现,本新作包含着"革新"的意义,而事实上不管画面、故事剧情呈现方式都有很大的改变。
  光看游戏对战动画就可以知道,画面从前作的 2D 全面翻新为 3D 建模。当时以 3D 的方式呈现 SD 高达的动作对小编来说造成不小的震撼。虽然对于 2D 和 3D 画面每个人青菜萝蔔各有所好,不过既然 2D 的市场有机器人大战了,对于纯粹真实系的 G 世代来说,小编觉得 3D 很适合拿来发挥高达题材,玩起来宇宙战争的真实感异常强烈,尤其是在大型 MA 和战舰的战斗表现上十分令人激赏。
  就小编个人而言很希望次世代(PS3 / Xbox 360)的 G 世代可以利用现在更加进步的 3D 绘图功能,呈现出有如在看 3D CG 动画的战斗场面。毕竟 2D 已经有机战了市场老觉得有点重复...
  《SD 高达 G 世代 NEO》故事部分也从前系列的一关一关体验原作剧情,改为将各高达作品的剧情融合,编出原创的故事来场跨界对决。有许多"传说中"的梦幻对决影片也是在这代诞生,例如:高达 W 五人众 VS 东方不败、曾为吉翁双王牌的克瓦多罗 VS 卡多等,实现了许多曾经在脑内妄想过的对决,精彩的战斗编排也令人大唿过瘾。

  让我来看看,你所谓梦幻对决的性能吧!
  系统方面大致上承袭系列架构,较大的改变在于敌我回合分别行动的部分,改为根据「队伍速度」在回合内决定敌我行动顺序。所以可以常见的是敌方的大众脸部队被我方快攻压制,而有脸王牌部队则会渐渐被我方包围行孤立状态任人宰割...另外还有将新人类等级改为「觉醒值」,觉醒值到达一定水準以上就可以使用感应兵器。
  ◆ SD 高达 G 世代 SEED(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SEED)PS2,2004 年

  承袭 NEO 架构,趁着《机动战士高达 SEED》当年动画播映的热潮,主打 SEED 的本作登场。机体角色也大半由 SEED 系列构成,包含其外传作品《机动战士高达 SEED ASTRAY》、《机动战士高达 SEED MSV》也有出场。游戏剧情包含两种模式:以各作品混合剧情的「世代模式」25 关卡(有 15 关是 SEED 剧情)。还有完全重现 SEED 原作故事的「剧情模式」,但是在此模式内无法使用自军原创部队...
  ◆ SD 高达 G 世代 携带版(SD 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PORTABLE)PSP,2006 年

  本作是 BANDAI 和 NAMCO 合併为 NAMCO BANDAI Games 后所推出的第一款 G 世代作品。有别于 NEO 的画面及系统,本作走回系列经典的 G 世代 F 路线,延续 F 的骨干作出强化。既然是继承 F 路线,具有强烈 F 色彩的「情境模式」终于復活,并正式加入了《∀ 高达》以及当年的动画新作《机动战士高达 SEED DESTINY》之剧情。
  可惜的是本作只收录电视动画作品,许多外传故事并无收录剧情关卡。虽然新登场了许多 SEED 世界中的角色机体,但诸如《苍蓝宿命(THE BLUE DESTINY)》、《高达前哨战》、《闪光哈萨威》、《机动战士海盗高达》等等相对被削除,只有极少数登场。对于 UC 派的玩家而言算是美中不足的部分。
  新系统方面加入「双重特写」,在敌我方重要角色战斗前双方画面会切半,并且直接进入特写画面对话。以及「王牌单位(マスターユニット)」在範围内可以对该单位进行援护。一部分战舰可进行的「一齐射击」等等要素。
  整体而言继承 F 架构并加以进化这点吸引了很多老玩家回流,且在掌机上登场的作品而言资料量相当庞大;不过不可免俗的是因为加入了新的系列,收录的广度变广但深度相对变浅,许多会令深度玩家感到惊艳的梦幻机体变少,每一系列关卡也平均少一至二关,新作品的 SEED 系列关卡比重相对较多。且多数语音和资料以 F 时代为準,并无全方位的翻新,算是遗珠之憾。

  ◆ SD 高达 G 世代 战魂(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SPIRITS)PS2,2007 年

  也许製作公司观察到了市场动向,听到了许多老高达迷的声音,相隔前作一年三个月后推出了主打「宇宙世纪(UC)」的新作《SD 高达 G 世代 战魂》。收录作品由初代《机动战士高达》到《机动战士 V 高达》,以 UC 作品为取向的本作打算要撼动老玩家的心,再次燃起 UC 魂;不过小编猜测也可能只是单纯的因为製作期间及经费因素,而缩减掉其他非 UC 系列作品...
  本作在 G 世代历作的划分上,又可以说进入了另一个新时代。和 NEO 的 3D 路线不同,战魂的画面和好敌手《超级机器人大战》的 2D 手绘风格动画演出又有所不同,呈现出小编习惯戏称为「2.5 D」的画面,完美的继承了 F 的血统。演出充满魄力且具备不错的速度感,并且在高达的 SD 比例上头身稍微拉长,调整的更加的帅气。画面演出上也表现出如同动画般的运镜。
  令人最为激赏的是,特定驾驶员和机体搭配的特写画面演出不只单出现人脸,更直接插入驾驶舱的内部样貌,一齐攻击的僚机也会映照在特写中。比起动画过之而无不及的战斗动画,令小编觉得又是一阵头皮发麻的经典之作。

我看的到!我看的到驾驶舱内部!

  另外曾演唱 Z 高达主题曲的「森口博子」所诠释的本作主题曲非常好听。小编私心评价为历代之中气氛营造最佳的主题曲。
  不只画面,系统上也作出了许多创新之举。虽然本作在基础上承袭了 PORTABLE 的架构,不过将许多细节改良更加具有战略性。大幅增加了战舰的体积,以及根据中弹部位的不同受到伤害也有会有所增减,还有 MS 发进口的方向设定,还有战舰转向(根据舰首的方向,往左右及后方移动力会降低)等等令战舰的存在感大增,游戏的战略性和宇宙战争的临场感大幅增加。
  本作不愧为主打 UC 名号之作品,收录了许多核心玩家怨念许久的作品登场,例如《MS IGLOO》、《Lost War Chronicles》和《宇宙、闪光的尽头(宇宙、闪光の果てに…)》等等,更别提 F 登场过的外传故事们在此就不再赘述。总而言之「战魂」成功的抓回了核心玩家的心。并且进化过后,精美的战斗画面及充满战略的系统也吸引了不少新玩家,可以说是近年来的中兴良作。

简直是怪物啊

  ◆ SD 高达 G 世代 世纪战役(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WARS)Wii / PS2,2009 年
  
  继上一作战魂获得好评之后,推出了可以说是收录更完整作品,份量更大的新作《SD 高达 G 世代 世纪战役》。本作也是第一次在任天堂家用主机以及跨平台推出的作品。基本游戏系统和前作战魂相同,并完整收录除了宇宙世纪以外的作品,本作也配合新播映《机动战士高达 OO》收录至第一季为止机体剧情。
  剧情模式并不是以单一作品别来选择游玩,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由 UC 宇宙世纪所组成的「始源世代(オリジン・ジェネレーション)」、G 高达到 ∀ 高达的平成世代所组成的「外传世代(アナザ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最后是 SEED 和 OO 的「新世代(ニュ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三大剧本,可在所属世代中自由选择游玩。通过各模式会追加特殊关卡。
  本作融合了多部作品的剧情实现跨界战斗,再度了满足了许多不可能实现的梦幻对决。在关卡初期配置虽然按照原作展开,但达成特定条件的话其他作品角色会乱入发生「战场突破(ウォーズブレイク)」,出现非原作角色展开混战,故事的走向也会微妙的产生令人感到「惊奇」的变化。战斗系统上也追加了可以替邻接机体防御的「支援防御」,和战舰一同攻击的「援护射击」等等。
  ◆ SD 高达 G 世代 新世界(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WORLD)Wii / PSP,2011 年

  承袭前作系统,并且收录作品合计超过 50 作,并且加入最新作品《机动战士高达 UC》、《剧场版 机动战士高达 00 -A wakening of the Trailblazer-》、另外《机动战士高达 00 **》也正式参战。在前作没登场的许多 UC 和 SEED 时代外传在本作也合併收录。
  简单的说新世界就是集前两作大成,第三世代 G 世代的完全版。不过可惜的是配合掌机 UMD 的容量,削除了双重插入画面,也有部分战斗动画简略化,不过整体而言战斗节奏明快魄力十足并无大碍。配合安装资料(PSP 版)读取速度也不错,整体游玩起来颇为顺畅。
  本作剧情面上採用了将所有的高达世界合而为一的「G 世代世界」为舞台,玩家自己要扮演一个势力介入世界,攻略各个高达作品的据点。也同样採取了「世代突破」(同前作之战场突破)系统,故事会发生和原作不同事件,也会有各作品乱入。

  【其他掌上型主机系列】
  除了上述较为大型的 G 世代作品之外,还有其他在掌机上登场的中小型作品,其内容和系统也不容小觑,一併整理出来供玩家们参考。
  ◆ SD 高达 G 世代 Gather Beat(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ギャザービート)WonderSwan,2000 年

  也许有许多玩家没看过这台掌上型主机「WonderSwan」,这台掌机是当年由 BANDAI 所推出,可以横 / 直立游玩的机种(小编家裡还收藏着一台),这个后来不敌 GBA 而中止生产的掌机上,曾出过不少有关 BANDAI 版权的作品。
  

黑白画面的 WonderSwan

  其实在之前 WonderSwan 就有推出过其先驱《SDガンダム エモーショナルジャム》。而作过改良之后实质上在掌机上推出的首款 G 世代就是《SD 高达 G 世代 Gather Beat》了。
  

有点阳春的游戏画面

  ◆ SD 高达 G 世代 Gather Beat 2(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ギャザービート2)WonderSwan Color,2001 年
  
  本作对应新推出的 WonderSwan Color,ROM 容量前作 32 M 增加到 64 M,并以 3D 渲染手法构成画面,在当时机战还停留在"立绘"的时代,此作丰富的动作有衝击到当年笔者的小小心灵。
  

WonderSwan Color

  ◆ SD 高达 G 世代:独眼高达(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モノアイガンダムズ)WonderSwan Color,2002 年
  
  基本架构承袭 Gather Beat 2,并且同样故事以初代高达到 Z 时代为主体构成。最大的特色是本作是 G 世代中屈指可数以原创主角「吉古‧温德纳(シグ・ウェドナー)」贯穿剧情,并建构出「独眼高达」系列的原创故事、角色及机体,并且故事也承袭到了之后的《SD 高达 G 世代 DS》。

暱称为独眼高达的「西斯奎德(シスクード)」以及「戴斯帕达(デスパーダ)」

  另本作也搭载了对战机能,可以使用育成的部队对战。
  ◆ SD 高达 G 世代 ADVANCE(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ADVANCE)GBA,2003 年

  GBA 平台上唯一的 G 世代作品,画面同样以 3D 渲染手法构成,一改横向取景以 45 度角构成画面看起来更加立体。大致上是重製 Gather Beat 的原创剧情,将初代、W 以及 SEED 等融合形成独特世界观的「NEO 一年战争」。

  ◆ SD 高达 G 世代 DS(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DS)NDS,2005 年

  实际上是以 G 世代 ADVANCE 的画面构成加以强化,并加上支援触控介面的操作所推出。故事剧情承袭「独眼高达」系列的原创故事,并没有预设视点的主角,但是主要以不同观点的吉翁侧来观看故事大局。
  并且本作分为三大路线 UC 路线、平成路线和隐藏的宿敌路线。可以从各个视角来体验故事。
  ◆ SD 高达 G 世代 交叉火力(SDガンダム GGENERATION CROSS DRIVE)NDS,2007 年

  特色在所有操作都可用触控介面完成。并且新系统「CROSS DRIVE」可以使出合体攻击。并以新原创角色「费欧(フィオ)」及「妮凯雅(ニケア)」为视点进行故事,并进行各个系列作的架空融合故事。
  =================================================================
  本次专题碍于篇幅及截稿日总而言之介绍至此,认真看到最后的玩家是否对 G 世代系列的深度以及广度感到惊讶呢?虽然就整个游戏界来说历史不能算是很长的系列,不过几乎年年推出新作以及更新的速度之快,也是证明 G 世代,不、应该说是高达系列还能再战十年的证明啊!

总帅说:吉翁!不、是高达还可以再战十年啊!

  对高达相关的改编游戏来说,G 世代是其中的一大宗,不过认真来看的话不过也只是其中冰山一角,下次有机会的话想再来整理一篇高达动作游戏的专题报导呈现给玩家。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98
精华
0
积分
149
金钱
271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1-4-22 13:09:1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这种帖子是最有爱的。谢谢阿

使用道具 举报

圣魔王 撒旦

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76647
精华
6
积分
41251
金钱
56072
荣誉
139
人气
3376
评议
11
板凳
发表于 2011-4-24 22:30:11 |只看该作者
零式最高...
**好美好美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5-3 12:23 , Processed in 0.40580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