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707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二战人物志→德国陆军元帅莫德尔 [复制链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4:24: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莫德尔(l891-1945)  

沃尔特•莫德尔(Walter Model,1891—1945),1891年1月24日生于德国马格德堡附近的根廷。父亲是音乐教师。莫德尔性格倔强而暴躁,透过单片眼镜的却是坦诚的目光。1909年,莫德尔从瑙姆堡中学毕业,到帝国陆军第52步兵团服役。次年晋升为少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在西线作战,参加过凡尔登战役,曾数次负伤而获一级铁十字勋章,后调入总参谋部工作,而这对没有进过军事学院的莫德尔来说,实在是一种殊荣。大战结束后,赴东普鲁士的第2步兵团任职。在此期间,莫德尔晋升很慢,到1932年11月才成为中校,却写了一本关于格奈瑟瑙元帅的著作。1934年10月,莫德尔晋升为上校。  

希特勒上台后,莫德尔很快成为狂热的纳粹信徒,经戈培尔介绍而受希特勒接见,并得到赏识和重用。1935年,他从国防部陆军训练局局长之职调任陆军技术局局长,负责重整军备技术问题。他曾到苏联访问,交流研究军备问题。1938年,莫德尔晋升为少将。  

1939年,莫德尔担任第4军参谋长,在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参加波兰战役。波兰沦陷后,调任第16集团军参谋长。1940年5月,随部参加进攻西欧的战役,在A集团军群编成内从特里尔附近突破法军防线,于6月15日占领凡尔登。11月,因战功晋升为中将,不久又调任第3装甲师师长,驻扎东线准备入侵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后,莫德尔率部在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集群编成内迅速突破布格河、别烈津纳河和第聂伯河,占领博布鲁伊斯克,参加了比亚威斯托克、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大合围。1941年9月15日,莫德尔的装甲师作为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不顾跟进的步兵而大胆穿插,在洛赫维察与第1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第9装甲师会合,将50多万苏军封闭在基辅附近的合围圈内。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一次合围,苏联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阵亡。莫德尔因而获得铁十字骑士勋章,并晋升为装甲兵上将。10月,莫德尔升任第41装甲军军长,在霍特第3装甲集群编成内参加“台风”战役,从伏尔加河上游进攻莫斯科,但在莫斯科城下接连受挫。这年冬季,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实施局部反攻,德军失利,中央集团军群北翼第9集团军被包围,集团军司令因病不能理事。1942年1月,莫德尔接任第9集团军司令职务。这是他第一次受命于危难之时。到任之后,莫德尔设法极大地鼓舞士气。2月5日,他在奥列尼诺和勒热夫附近同友军一起从东西两面向包围他们的苏联第29集团军发起进攻,反过来包围该部并予歼灭。此役使莫德尔在德军中被视为“转危为安”的将领,因而获得栎树叶骑士十字勋章。  

此次作战期间,莫德尔首次与希特勒发生争吵。1月20日,莫德尔飞抵“狼穴”,请求增派1个集团军支援。希特勒虽同意增援,但命令该集团军在维亚济马东北的格扎茨克集结展开,莫德尔则坚持反攻突破地段选在勒热夫,援军必须在那里集结展开。两人为此争吵激烈。莫德尔对希特勒盲目干预集团军的行动很反感,讥讽道:“究竟谁在指挥第9集团军,我的元首,是你还是我?”他自信比希特勒更了解前线情况,而后者只是依靠地图。希特勒大为震惊,终于同意莫德尔的计划。莫德尔认为,一名指挥官如果失去自主权,被捆在命令上,充其量只能打顺利仗,但永远不能打赢硬仗、恶仗。

1942年7月,莫德尔在瑟恰夫卡西部地区进攻苏军防线的突出部,击溃苏联第39集团军,俘虏3万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在高加索等方向发起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为了夺取战略主动权,希特勒决定向库尔斯克发起代号“城堡”的夏季进攻,命令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从奥廖尔突出部向南进攻,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从哈尔科夫向北进攻,歼灭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战役发起前,莫德尔曾含蓄地表示,鉴于力量对比悬殊,对进攻的成败没有把握。1943年7月5日,率部向苏联中央方面军发起进攻。由于苏军已获悉进攻的发起时间,德军未达到战役突然性,进攻锐势大减,人员伤亡惨重。7月12日,苏军实施反攻,莫德尔被迫率部(包括受其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退守布良斯克附近。“城堡”作战失败后,德军再也没有重新掌握东线的主动权。  

这年秋季,苏军又实施秋季攻势。莫德尔拒绝执行希特勒让其固守每个阵地的命令,又从迭斯纳河后撤到索日河的“美洲豹”防线,免遭被歼厄运。在撤退过程中,莫德尔实行“焦土攻策”,烧毁成熟待割的庄稼,劫掠大批牲畜等财产,将25万苏联平民驱赶到德军后方服苦役,协助党卫军残酷迫害犹太人和苏军俘虏。  
1944年1月,苏军对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发起强大攻势,卢加地段的德军一败涂地。希特勒以擅自撤退为由,将屈希勒尔撤职,任命莫德尔为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采取“盾与剑”方针,有目的地撤退,为将来反击争取时机,从而暂时稳定了列宁格勒方面的战局。莫德尔因而再度赢得希特勒的信任,被称为“防御勇士”并晋升为元帅。3月30日,希特勒解除曼斯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后改成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职务,让莫德尔接任。莫德尔很快以坚定的决心、周密的措施、果断的行动在喀尔巴阡山和东加里西亚成功地建立起一条联贯的防线,阻止了苏军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的攻势。  

6月,苏军实施代号“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突破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德军的37个师有28个师被消灭或投降。希特勒急忙撤掉布施之职,让莫德尔接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于是,莫德尔成为德军第一个同时指挥两个集团军群的元帅,足见希特勒对莫德尔的信任。  
莫德尔果然不负所望,不等希特勒答应的援军到达,便从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抽出几个装甲师调到中央集团军群的战区,在东普鲁士接近地、那累夫河和维斯杜拉河一带建立绵亘的防御正面,并歼灭孤军深入的苏联第3坦克军,再次暂时稳定了防线。莫德尔被希特勒誉为“东线的救星”,在德军中以“元首的消防队员”而著称,获得栎树叶双剑钻石勋章。  

然而,莫德尔无力改变整个战争的结局。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大踏步向法国腹地挺进。希特勒于8月17日调莫德尔接替克卢格任西线德军总司令兼B集团军群司令。这时,盟军正向法莱斯进攻,准备合围德军。莫德尔立即采取措施,在盟军合围前将部分德军撤出,免遭灭顶之灾。8月下旬,法国爱国者举行巴黎起义,希特勒严令镇压。此时,莫德尔已无心顾及对付起义,故而匆忙把德军主力撤到塞纳河以东组织新防线。他认为,只要过了塞纳河,就可避免“法莱斯合围战”的厄运。9月3日,莫德尔被免去西线德军总司令职务,留任B集团军群司令。  

12月,战争已逼近德国本土,希特勒为挽回颓势,决定孤注一掷,在阿登地区发动大规模反击。莫德尔认为德军兵力不足,目标超出了作战能力,因而力劝希特勒放弃此举但是未被采纳。是月16日,莫德尔率部执行“莱茵河卫兵”计划,在芬纳高地和卢森堡北部之间地带发动阿登功势。莫德尔虽然反对这个“轻率”的行动,却一反常态,怀着对希特勒的忠诚而坚决执行作战命令。初时,德军取得一些进展,将美国第106步兵师围歼在施内—艾菲尔山。12月22日,巴顿的美国第3集团军开始反攻。盟军夺取了制空权,对德军运输线进行地毯式轰炸,瘫痪了德军供给,使其机动性顿时消失。至1945年1月末,德军被全部赶到原进攻出发阵地,阿登作战遂告失败。  
阿登战役结束后,盟军推进极其迅速。莫德尔意识到德军败局已定,心情极度悲观痛苦,从前那种勇猛机智顽强的指挥作风已荡然无存。过去,莫德尔从不消极防御,曾屡次拒绝执行希特勒下达的死守硬拼的命令。但是,盟军强渡莱茵河时,莫德尔却消极防御。1945年4月,莫德尔所部被盟军合围在鲁尔工业区。莫德尔既没有执行希特勒关于炸毁所有工厂的命令,也拒绝接受盟军要他投降的命令。莫德尔看着眼前的破壁残垣道:“一名元帅不会成为阶下囚。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莫德尔几次到前沿视察,想让对方子弹打死自己。4月17日,盟军占领鲁尔工业区,歼灭32万德军。4月21日,莫德尔对情报参谋说:“我的死期已到。”随后率副官走进杜伊斯堡附近的树林中。莫德尔在要求副官对他开枪遭到拒绝后说:“我从来没有这样失望过,因为我忠于德国。没有任何事情比落入俄国人手中更为可怕。我死之后,望你把我埋葬。”说完即举起手枪自尽。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3
精华
0
积分
112
金钱
26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9-5-14 14:49:34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那时候德军的高级将领并不像现在一些影片中描述的那样一个个长得肥头大耳,无所事事、奢华糜烂........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42
精华
0
积分
171
金钱
54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9-5-14 15:02:04 |只看该作者
淘开政治因素,从纯军事角度来讲,二战时的德国 是有许多名将啊!!!!,德国二十大(不知道数字对不对)元帅 是哪些  谁知道??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suzhouzcc 于 2009-5-14 15:03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62
精华
0
积分
382
金钱
1258
荣誉
0
人气
8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9-5-14 15:12:46 |只看该作者
莫德尔在政治上污点很大,是铁杆纳粹分子,做了许多坏事。
军事上擅长防御,最有名的一战就是指挥第9集团军顶住了朱可夫的“火星行动”,成为朱可夫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不过,这次胜利也拼光了第9集团军的老本,被认为是“皮洛士式的胜利”。
五三式步骑枪。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0
精华
0
积分
65
金钱
60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9-5-14 20:03:24 |只看该作者
莫德尔也是一员帅才,选择自尽是不正确的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9-5-15 09:12:1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uiqiu 于 2009-5-14 14:49 发表
实际上那时候德军的高级将领并不像现在一些影片中描述的那样一个个长得肥头大耳,无所事事、奢华糜烂........



他们都性格各异,信仰不同,以前看过篇关于陆军无帅的文章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7#
发表于 2009-5-15 09:12:5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zhouzcc 于 2009-5-14 15:02 发表
淘开政治因素,从纯军事角度来讲,二战时的德国 是有许多名将啊!!!!,德国二十大(不知道数字对不对)元帅 是哪些  谁知道?? 谢谢



可以去找找~~~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8#
发表于 2009-5-15 09:13:3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连珠 于 2009-5-14 15:12 发表
莫德尔在政治上污点很大,是铁杆纳粹分子,做了许多坏事。
军事上擅长防御,最有名的一战就是指挥第9集团军顶住了朱可夫的“火星行动”,成为朱可夫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不过,这次胜利也拼光了第9集团军的老本,被认为是“皮洛士 ...



只能说他绝对忠于希特勒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9#
发表于 2009-5-15 09:14:06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eringham 于 2009-5-14 20:03 发表
莫德尔也是一员帅才,选择自尽是不正确的



这就是愚忠啊~~~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09-5-15 09:14:3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帝国的骄傲 于 2009-5-14 20:39 发表
没办法 元首一人走寂寞 多来几个陪陪 无所谓



你是说……陪葬?!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09-5-15 13:33:31 |只看该作者
莫德尔在四五年才升元帅,他的战绩很难下断语.莫德尔在东战场里战功赫赫,是希特勒的救火专家;不过在西战场上,除了安衡(指比特里希痛揍英国人"市场-花园行动"的事)一战外,可以说打得一塌糊涂.但是在那种形势极端不利下,或者更本无他法可施;不过在鲁尔的防卫战中,德军还是有背水一战的机会.在那次战役中,莫德尔斗志已失,在酗酒企图自杀的情形下,指挥无能,一世英名付诸流水.在所有德国将领中,我认为莫德尔最具代表性,仔细研究他的一生及其战役就可看出二战德军的兴衰.不过研究李斯特,依伯巴克及霍斯等人也很有价值的.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09-5-15 18:24:23 |只看该作者
看来大家对这位德国元帅都不太了解,无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6
精华
0
积分
38
金钱
227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09-5-15 19:19:38 |只看该作者
将才而已,帅才2战德国几乎没有,刚愎的刚愎,自大的自大,自私顽固的更有之,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元首失衡崩溃的原因,和这帮家伙相处,真叫个难受。个人觉得最可恨的就俩,号称战神的曼斯坦因和”闪电海因茨“古德里安。都说隆美尔不近人情,我看这俩家伙跟后者只差个程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战略家难出啊。曼帅的KURSK,不能打他非得怂恿去打,实际情况是德军尽管有地利,是实在不能和对方决战,因为伤害承受力实在不在一个档次上,不管输再少都输不起,结果就造成了战果上大胜,实际上大败完败的库战役结局。。。古德里安出名的苛刻,动不动就不买希特勒的帐,对于本来就背了一身压力和包袱,而且阶级定位比较低的希特勒来说更是巨大的心理负担。其他如龙帅等”军事贵族“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元首才不得已去信任和重用憨厚笨拙的迪特里希。。。海因里希 希姆来也算聪明,知道自己是什么,能力也差,这才甘心当希特勒的执行者和收拾麻烦人,所以他只能做个小人物,低调又自利,职位在高也只能是个机器。戈林纯粹被地位捧狂了,好大喜功的家伙,FW一个还自以为是,贪图权势和利益,自大的要命,典型败家份子。权利全用来满足自己欲望了,占地不干活,到后来纯粹就靠个和希特勒的关系混位置,我就说元首有他这个铁哥们,天天看着都心理不顺,信心又何来?
   
   这个第三帝国的战争本来就是一个情绪为主导诱因的而且被人当棋子使的行为。虽然一开始下棋的被干翻了,可是无奈局中人,帝国的体制和人员情况由于仓促的建立还是很混乱,社会也处于半过度时期,在标榜的”国家社会主义“中还带有太多的旧帝国和动乱时期的影子,经济就更别提了。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还能保持团结一心可以说是个非常值得称道的情况,不能不说当时的民族凝聚力大到难以想象,很难只用”纳粹煽动欺骗“来解释这个情况。
  
    缺乏战略家,缺乏沟通理解,自然压力相互叠加,莫德尔算是希特勒嫡系贴心的几员大将比较得力的了,俩副手就不说了,一个没存在感(针对希特勒的心理),一个反作用,笛特里希太憨厚,冒尖的屈指可数,象莫德尔这样的虽是良将但无统筹将将之力,没法独当一面。

    问题都源自人心。。。。。。真的,德军的失败,非战之过也。。。。。。

[ 本帖最后由 east_life 于 2009-5-15 19:29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09-5-16 18:08:2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ast_life 于 2009-5-15 19:19 发表
将才而已,帅才2战德国几乎没有,刚愎的刚愎,自大的自大,自私顽固的更有之,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元首失衡崩溃的原因,和这帮家伙相处,真叫个难受。个人觉得最可恨的就俩,号称战神的曼斯坦因和”闪电海因茨“古德里安。都说隆美 ...


因素有很多,现在看来政治上的很关键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55994
精华
0
积分
28691
金钱
171979
荣誉
59
人气
576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09-5-18 09:27:11 |只看该作者
我只顶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0-31 11:18 , Processed in 0.34287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