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楼主: cyehu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OD] 【剑阁】三国志11PK大型历史MOD【南北乱世】(更新百度盘资源) [复制链接]

吴 重步兵
武士

帖子
1065
精华
0
积分
554
金钱
3982
荣誉
2
人气
19
评议
0
161#
发表于 2010-10-21 00:17:57 |只看该作者
《梁书》作者姚思廉认为,梁朝多次惨遭横祸,颓势已无可挽回,“敬皇高让,将同释负焉”,梁帝退位,陈霸先等于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担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虽主张君权可禅代,但仍坚持从政治道德角度分析开国君主的人格品性,认为陈霸先的政治道德要高于魏、晋、齐、梁等朝,并评价说:“陈高非忠于萧氏,而保中国之遗民,延数十年以待隋之一统,则功亦伟矣哉!” 陈霸先之所以能从一介平民跃居社会政界颠峰,除历史机遇使然外,应与其自身优良的文化素质有关。首先,陈霸先有着极高的军事修养。 陈霸先手下许多将相,如杜僧明、周文育、欧阳頠、周铁虎、程灵洗、侯瑱、鲁悉达、韦载、徐陵、杜稜等,大都是他的战俘或被击败的对手,尤其是杜稜,曾险些被陈霸先亲手绞杀,陈霸先都能放手任用,让他们人尽其才。这些人也不辜负陈霸先的期望,无论在陈霸先生前还是死后,都能出死力效忠新兴的陈氏皇朝,这又不能不说陈霸先的用人之道也是一个奇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 重步兵
武士

帖子
1065
精华
0
积分
554
金钱
3982
荣誉
2
人气
19
评议
0
162#
发表于 2010-10-21 00:38:20 |只看该作者
在西魏袭破江陵不久,王琳被长江中游诸将拥戴为盟主,势力日益强盛。王琳本来已投靠北齐,他仰仗异族政权和陈霸先作对,必将损害南方的汉族人利益,把民族矛盾进一步引入江南。从王琳一生行事来看,不见得是一个死心眼忠诚萧梁政权的人,他与建康割据对峙,很大程度上有一见高低的心态。而陈霸先对待王琳,则一直持笼络容忍的态度。绍泰元年十月,萧方智刚即帝位,就诏授王琳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这封授实际上代表了陈霸先本人的意图。但王琳不买帐。太平二年三月,陈霸先仍授王琳为湘、郢二州刺史。王琳这时依然拥兵自重,不肯接受建康诏命,陈霸先就在当年八月,遣周文育、侯安都前往征讨。十月,陈霸先禅梁称帝。周文育与侯安都因互不协调,全军覆没,众将领都成了王琳的俘虏。王琳一战获胜,就于次年正月遣使赴北齐,请求迎接梁永嘉王萧庄为梁主,三月,“齐发兵援送梁永嘉王庄于江南,册拜王琳为梁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琳遣兄子叔宝帅所部十州刺史子弟赴邺。琳奉庄即皇帝位,改元天启。……庄以琳为侍中、大将军、中书监,余依齐朝之命”
陈霸先面对王琳强大的攻势,一方面组织军事力量,命侯瑱、徐度等组成前军抵挡,命陈蒨领军五万继后征讨;另一方面,仍展开政治攻势,遣谢哲劝谕王琳。王琳这时由于征讨周迪失利,兵势受挫,陈永定二年八月,同意退军归镇湘州。陈霸先见王琳愿意和解,立即下诏命西讨诸军缓行。所以,陈霸先对王琳,一直坚持化干戈为玉帛的态度,其战争属于防御性质。

陈霸先军事上呈被动姿态,政治上却一直保持主动的攻势,这种政治攻势有利于社会安定,因而赢得了南方的民心。他在与王琳对峙时,曾遣给事黄门侍郎萧乾出使,劝谕豫章的熊昙朗、临川的周迪、东阳的留异,以及晋安的陈宝应。陈霸先对萧乾说:“建、晋恃崄,好为奸宄,方今天下初定,难便出兵。昔陆贾南征,赵他归顺,随何奉使,黥布来臣,追想清风,仿佛在目。况卿坐镇雅俗,才高昔贤,宜勉建功名,不烦更劳师旅。”萧乾受命,沿途宣传,果然取得预期效果。这些割据势力“并率部众,开壁款附。”正因为萧乾这一趟出使,才牵制了王琳,使得王琳盛大的兵势不敢靠近建康一步。

陈霸先重视运用政治手段的另一个突出事例,是他派裴忌平定吴郡。陈霸先诛除王僧辩后,因王僧辩之弟王僧智在吴郡举兵抗拒,陈霸先派将军黄他前往征讨,王僧智陈兵西昌门外,与黄他相持不下。陈霸先就起用裴忌,临行前对裴忌说:“三吴奥壤,旧称饶沃,虽凶荒之余,犹为殷盛,而今贼徒扇聚,天下摇心,非公无以定之,宜善思其策。”陈霸先的这一番话,从吴郡的战略地位,到王僧智的危害性,到对裴忌的期望所在,完全是从政治角度来下达任务的。裴忌发挥的作用,果然远非只会军事硬拼的黄他可比,不仅迅速结束了战争,稳定了一方,后来还官拜左卫将军,成了陈霸先政治部门的重要成员。

陈霸先善战而不好战,对战争取十分慎重的态度,说明他重视保护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

陈霸先一生,尽管处理军务的时候比较多,但对军事问题的处理,无不着眼于政治的高度,善于运用政治手段解决军事争端。作为政治家,陈霸先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开阔胸襟,能容忍下属具有不同意见,甚至包括不同政见。

当初,王僧辩作为梁元帝的亲信大臣,其地位和势力都超过陈霸先,王僧辩被诛,陈霸先立刻遭遇许多人的挑战,挑战者都来自原来的王僧辩集团。如海宁人程灵洗,捕吏出身,在抗击侯景势力的战争中立下军功,后隶属王僧辩。陈霸先袭击石头城时,王僧辩属下只有程灵洗出兵前来救援,和陈霸先将士激战于石头西门。程灵洗战事失利,力屈途穷。陈霸先遣使招谕,程灵洗“久之乃降”。陈霸先并未因为他武力抗争而心生芥蒂,反而“深义之”,授其以高位,让他助防京口重镇。陈霸先重用程灵洗,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宽宏雅量。程灵洗父子后来忠心耿耿,都成了陈王朝的高层骨干力量。

陈霸先善于任用原来的对手或敌将,与他不拘一格的用人政策有关。他赖以崛起的社会基础是广大平民阶层,他的用人制度,有别于此前南方各个贵族王朝。陈霸先建立政权时,曾让广大平民出身的人进入了上流社会,冲击了向来被贵族独占的官僚市场。
徐陵在陈天康元年任吏部尚书,对陈霸先的用人制度曾作了一番改革,陈朝的用人制度从而对广大平民阶层关闭了大门。

善于用人和不拘一格提拔人才风格和曹操有的一比~~~

使用道具 举报

吴 重步兵
武士

帖子
1065
精华
0
积分
554
金钱
3982
荣誉
2
人气
19
评议
0
163#
发表于 2010-10-21 00:43:21 |只看该作者
陈霸先用兵有一个原则,即十分重视维护“国宪”,他对危害国家的人决不心慈手软,而对有利于国家的人,则宽厚忍让。反映他这种从政品格的明显例子,就是他对萧勃的态度。

萧勃的父亲和梁武帝是堂兄弟,陈霸先和他第一次打交道,是在奉命出征交州的时候(545年)。当时,朝廷命新任交州刺史杨日票众军和萧勃等在广州西江合兵,共同征讨李贲。但萧勃身为宗室大臣,不仅自己逃避出征,还揣度杨日票众军害怕远征,暗中利诱分化,希望将士们能投到他的帐下,以壮大自身的实力。杨日票心有所动,就聚集诸将,讨教对策。陈霸先对萧勃的行为是坚决抵制的,其分析斩钉截铁:“交阯叛换,罪由宗室,遂使僭乱数州,弥历年稔。定州(萧勃时任定州刺史)复欲昧利目前,不顾大计。节下奉辞伐罪,故当生死以之,岂可畏惮宗室,轻于国宪?今若夺人沮众,何必交州讨贼,问罪之师,即回有所指矣”陈霸先并不因为萧勃是宗室权贵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他心目中的国家意识十分牢固,所以敢带头抵制这种另立山头的企图。而到了梁太清三年(549年),在推翻元景仲时,陈霸先之所以又要拥戴萧勃,推他入主广州,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岭南别无宗室人选,另一方面,陈霸先已决意领兵勤王,没有妄自尊大的企图。他推萧勃为主,表明了自己拥护萧梁政权的政治态度,同时也希望北伐过程中能获得萧勃的支持。不料萧勃坐稳交椅后,却明确反对北伐,并劝陈霸先安享尊荣,这时,陈霸先已看出萧勃政治上的短视。萧勃的企图,是要陈霸先成为岭南守户之犬,其实质是放任邪恶,坐视国家败亡,这是任何一个有民族正义感的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陈霸先在出军前如此答复萧勃派来挽留的使者:“仆本庸虚,蒙国成造。往闻侯景渡江,即欲赴援,遭值元、兰,梗我中道。今京都覆没,主上蒙尘,君辱臣死,谁敢爱命!君侯体则皇枝,任重方岳,不能摧锋万里,雪此冤痛,见遣一军,犹贤乎己,乃降后旨,使人慨然。仆行计决矣,凭为披述。”陈霸先又一次显示了自己维护“国宪”,不畏宗室的决心。我们仅从萧勃这两次阻挠进兵的表现,已可看出其精神境界是低下的。
后来,在陈霸先辅佐梁敬帝时(555年),萧勃多次接到建康诏封。当时,南方战乱已近十年,百姓需要安宁,国家需要稳定。按理说,萧梁政权已多次遭遇毁灭性打击,作为宗室重臣,应与中央王朝保持高度一致。而以前一贯逃避战争的萧勃,偏偏不自量力,错误估计形势,竟在梁太平二年(557年)二月草草举兵,轻率地发动了一场不义之战,企图一举颠覆建康,结果是自取灭亡。在这场战争中,萧勃的副手欧阳頠是被迫卷入战争的,陈霸先作了区别对待,当欧阳頠被周文育俘虏,押至建康时,陈霸先不仅没有处分他,反而起用了他,授其为使持节、都督衡州诸军事、衡州刺史,不久又授为都督广交定衡等十九州诸军事、广州刺史,等于把整个岭南以及岭北部分地区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一个俘虏,而这个俘虏前不久还在敌方营垒之中。这也是陈霸先善于放手用人的典型事例。欧阳頠果然十分称职,后来为陈初的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萧勃与陈霸先最后的较量过程中,陈霸先完全属于被动应战,却先礼后兵,有理有节,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最终还获得了战争的彻底胜利。

使用道具 举报

吴 重步兵
武士

帖子
1065
精华
0
积分
554
金钱
3982
荣誉
2
人气
19
评议
0
164#
发表于 2010-10-21 00:47:11 |只看该作者
鉴于这些资料 个人意见陈武帝的政治能力在这个剧本中上调至87  武力可以适当削弱至79或者80 智力上调2点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4
精华
0
积分
37
金钱
48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5#
发表于 2010-10-21 05:27:55 |只看该作者
老大,你把白马、良相等组合特技给谁了,好像没有人会呀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9
精华
0
积分
15
金钱
16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6#
发表于 2010-10-21 09:22:29 |只看该作者
下到97.5%没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剑阁工作组【评测】
海斗士·美人鱼
幽暗城·亡灵巫师

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17965
精华
6
积分
14880
金钱
677
荣誉
435
人气
3470
评议
0

167#
发表于 2010-10-21 10:24:0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9 mantou64 的帖子

白马本来是给陈庆之的,不过感觉太过BT了点,正斟酌着给呢,至于这些sire设定出的组合特技得下版更新才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02
精华
1
积分
1180
金钱
6398
荣誉
22
人气
92
评议
0
168#
发表于 2010-10-21 13:28:58 |只看该作者
#159
你转的百科资料太多了....
我不想多转东西,关于王僧辨和陈霸先再说几点:
1、平定侯景的主力是王不是陈
2、王迫于北齐的压力纳萧渊明,并不代表以后的梁国就是傀儡政权。燕昭王是赵国送过去的,燕国就是赵国的傀儡政权?北齐把萧渊明孤零零的送回去,周围都是王僧辨的部下,你说萧渊明是听王僧辨的还是听北齐的呢?
3、没有谁比谁更高尚,不要把那个层面的权力斗争上升到民族层面,王琳向北周北齐都称过臣,但他内心绝对是忠于梁的,陈霸先儿子在北周当人质,陈霸先杀王僧辨后也仍向北齐称臣,怎么不说陈是北周、北齐的傀儡政权,却迫不及待的给王僧辨、王琳扣帽子?其实很明白所谓送款、质子、称臣都是一时的权变措施而已。

刚才搜索了一下,陈霸先在网上的地位有向冉闵演变的趋势(其实陈的功绩和贡献要比冉某人大了去了),那些借编排古人、曲解历史来宣扬某些主义的做法,甚为不妥。百度南北朝吧有几个关于陈霸先的争论贴还是很不错的,兼听则明么。而百度百科大多都对当事人极易吹捧,话净拣好的说,和史书的列传都是一个德行的,得把相关人物的纪传结合起来看......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剑阁工作组【美工】

帖子
8142
精华
2
积分
7193
金钱
9921
荣誉
268
人气
376
评议
0
169#
发表于 2010-10-21 13:59:48 |只看该作者
陈霸先要成新一代的冉闵?天哪,我天朝这些人 和外国那些研究狮心王腓特烈是不是同性恋一样无聊。
织田和归蝶一起去买衣服,织田问道:“蓝色和黑色哪个好看?”归蝶奉承道:“夫君穿什么都好看”。裁缝说了一句:“黑的漂亮!”。裁缝卒,享年50岁。

路过赤壁,只见一块大石,上书:周公瑾破曹操处!!!

使用道具 举报

吴 重步兵
武士

帖子
1065
精华
0
积分
554
金钱
3982
荣誉
2
人气
19
评议
0
170#
发表于 2010-10-21 14:33:2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2 ryan_knight_12 的帖子

实事求是论,陈霸先算是一位好皇帝,有雄才大略,难得的是还恭俭勤劳。在群雄争霸的年代,陈霸先算是一条好汉,一世英主了,南京老百姓在陈初也过上一段虽然短暂,却十分难得的安稳日子。陈霸先可以说是为国家操劳过度而死。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六月初十生病后,他仍带病处理国务。六月十六还亲自过问一桩诉讼案房,但在当天夜里病就重了,三天后在璿玑殿病死,时年57岁,仅当了三年皇帝。
以民族观而论鲜卑北齐政权送逃亡北方的梁朝宗室萧渊明南归,意图让萧渊明继承皇位,这目的很明确,萧渊明若顺利即位,自然成了北齐傀儡,鲜卑人兵不血刃就可一统南北,而王僧辩也是鲜卑人,在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之前曾和陈霸先共同商议并达成共识拥立梁元帝子萧方智为帝,并且王僧辩以拥立之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而后北齐又捎信给王僧辩只要梁拥立萧渊明为帝,北齐即可停止进攻江南...萧渊明为帝北齐就不进攻江南这很明显是一场民族利益,萧渊明为帝北齐定能获得巨大的利益,北齐当时的皇帝又是高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2
精华
0
积分
132
金钱
1634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171#
发表于 2010-10-21 14:38:07 |只看该作者
还是PKME的特技比较爽啊,可以有近乎无限种组合。要是能和SIRE二合一就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02
精华
1
积分
1180
金钱
6398
荣誉
22
人气
92
评议
0
172#
发表于 2010-10-21 14:44:10 |只看该作者
没说王僧辨多高尚,只是把陈霸先杀王僧辨说成是民族大义,这不纯粹是后人YY么.....不然侯安都还不正义凛然,非把自己的行为称为“作贼”? 你见过哪个GCD说自己的作贼的?

王虽然是鲜卑后裔,但他有平定侯景之乱的大功,是梁朝臣子,不能用血统来一竿子打死。

“萧渊明若顺利即位,自然成了北齐傀儡”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怎么个自然法子了?我的问题你没回答,燕昭王是赵武灵王送回燕国即位的,燕国成为赵国的傀儡了么?秦昭襄王也是赵武灵王送回秦国即位的,秦国成为赵国傀儡了么?齐国仅仅送了一个无能的萧渊明回去,怎么就成傀儡了?萧渊明能控制王僧辨么?萧渊明能控制陈霸先么?

其实两人都是在抢夺大权,不过王僧辨面对北齐先服软了而已


至于“陈霸先可以说是为国家操劳过度而死。”,又是个好玩的事,不妨把我的想法说说:
刘裕当皇帝后两年就死了,萧道成当皇帝后3年也死了,陈霸先当皇帝后3年也死了,他们都是为国家操劳过度而死....笑死,又是后人YY。
难道当个皇帝就这么累?陈霸先年轻的时候在广州蛮荒之地披荆斩棘,难道就不累么?所以这些开国皇帝没当几年就病死的,我窃以为都是一下子人生没追求了,近女色过多造成的,^_^
萧衍老头为什么活了86?不说了,^_^

[ 本帖最后由 ryan_knight_12 于 2010-10-21 14:55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吴 重步兵
武士

帖子
1065
精华
0
积分
554
金钱
3982
荣誉
2
人气
19
评议
0
173#
发表于 2010-10-21 15:18: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6 ryan_knight_12 的帖子

我说了以民族观点而论,萧渊明控制不了王僧辨,但王僧辨拥立萧渊明必能掌握梁国大权,其一王僧辨和北齐都是鲜卑人,北齐只与王书信往来却不曾与陈书信往来因为高洋认为王僧辨比陈霸先容易控制。其二 无能的萧渊明为帝北齐就不进攻江南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看到梁元帝被杀,梁元帝之侄、故昭明太子之子萧詧在西魏驻军监视下,被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个地方不过三百里的“后梁”小王国。不甘心西魏势力南扩,也想趁梁国破败,前来瓜分

萧方智到建康不久,高洋派其弟上党王高涣领兵南向,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登梁国帝位。王僧辩起先拒不允应。承圣四年三月,齐军兵至东,王僧辩遣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击,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在惊惧之中亲自领兵出屯姑熟。其间,王僧辩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陈霸先坚持不纳萧渊明,后王僧辩单方做主于七月迎萧渊明到建康称帝。被封为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

使用道具 举报

吴 重步兵
武士

帖子
1065
精华
0
积分
554
金钱
3982
荣誉
2
人气
19
评议
0
174#
发表于 2010-10-21 15:24:13 |只看该作者
至于陈霸先的人格,我朝高祖(陈霸先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代开国皇帝,还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上临戎制胜,英谋独运,而为政务崇宽简,非军旅急务,不轻调发。性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宴用瓦器、蚌盘,肴核充事而已;后宫无金翠之饰,不设女乐)

唐朝大史学家李延寿(帝雄武多英略,性甚仁爱。及居阿衡,恒崇宽简。雅尚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不为虚费。初平侯景及立敬帝,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声乐不列于前。践阼之后,弥厉恭俭。故隆功茂德,光于江左云)

唐朝散骑常侍姚思廉(高祖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人皆莫及,故能征伐四克,静难夷凶。至升大麓之日,居阿衡之任,恒崇宽政,爱育为本。有须调发军储,皆出于事不可息。加以俭素自率,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初平侯景及立绍泰,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歌钟女乐,不列于前。及乎践阼,弥厉恭俭。故隆功茂德,光有天下焉)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7
精华
0
积分
2270
金钱
14366
荣誉
7
人气
62
评议
0
175#
发表于 2010-10-21 15:40:25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用来学习历史真是太方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吴 重步兵
武士

帖子
1065
精华
0
积分
554
金钱
3982
荣誉
2
人气
19
评议
0
176#
发表于 2010-10-21 16:11:5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0 ryan_knight_12 的帖子

梁承圣三年(554)九月,西魏发兵突袭江陵,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被杀,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的儿子陈昌、侄子陈顼本在梁元帝宫中值事,这次也被掳至长安。江陵几乎成了一堆废墟。
要梁朝立萧渊明的是高洋非高欢,高洋在位后期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他虽然是汉人,但是他大肆屠杀汉族人民,维护鲜卑贵族利益,因此北齐对汉人而言便成为了一个黑暗无比的“人间地狱”。
《梁书》作者姚思廉认为,梁朝多次惨遭横祸,颓势已无可挽回,“敬皇高让,将同释负焉”,梁帝退位,陈霸先等于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担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虽主张君权可禅代,但仍坚持从政治道德角度分析开国君主的人格品性,认为陈霸先的政治道德要高于魏、晋、齐、梁等朝,并评价说:“陈高非忠于萧氏,而保中国之遗民,延数十年以待隋之一统,则功亦伟矣哉!”

[ 本帖最后由 霸狂屠 于 2010-10-21 16:20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02
精华
1
积分
1180
金钱
6398
荣誉
22
人气
92
评议
0
177#
发表于 2010-10-21 16:24:01 |只看该作者
王僧辨因为兵败,暂时屈服北齐,就被说成傀儡政权了,陈霸先的儿子在北周那里,不管是怎么过去的,后人也可以有这样YY的说法:北周既然不杀陈霸先儿子,肯定是陈霸先听话呗......

这样的推理是经不起推敲的,无论是陈和王都不是当傀儡的主,哪怕立了萧渊明,只要兵权在王僧辨或陈霸先手里,梁就不可能成为傀儡,这和萧察不一样,萧察手里没兵,完全依附与北周,那才叫“傀儡”。

陈霸先袭杀王僧辨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武皇虽磐石之宗,远布四海,至于克雪仇耻,宁济艰难,唯孝元而已,功业茂盛,前代未闻。我与王公俱受重寄,语未绝音,声犹在耳,岂期一旦便有异图。嗣主高祖之孙,元皇之子,海内属目,天下宅心,竟有何辜,坐致废黜,远求夷狄,假立非次,观其此情,亦可知矣。”
说明陈霸先只是认为萧渊明不是梁武帝和梁元帝的直系后人,不配继承王位,这是他拿得上台面的官方理由,他自己也没说什么王僧辨是鲜卑人啊,否则还需要偷袭?只要振臂一呼,群情激愤,王不就玩完了?
王僧辨有鲜卑血统得罪谁了,明显那些都是后人编排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02
精华
1
积分
1180
金钱
6398
荣誉
22
人气
92
评议
0
178#
发表于 2010-10-21 16:27:35 |只看该作者
陈霸先杀王僧辨后,江南核心地区遭受侯景之乱后的第二次兵祸,直到陈文帝时期才得以平定,所以我的观点是陈霸先不杀王僧辨,可能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比如不是说王僧辨是因为裴之横兵败而屈服么?陈霸先可以请战啊,他请战击败北齐军不就得了,王僧辨是无比信任陈霸先的,他将重要的北边防御交给陈就说明了这点,陈霸先积极请战,王是不会横加阻挠的,况且这次来的又不是段韶、斛律光或慕容绍宗这样的强人....

[ 本帖最后由 ryan_knight_12 于 2010-10-21 16:3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吴 重步兵
武士

帖子
1065
精华
0
积分
554
金钱
3982
荣誉
2
人气
19
评议
0
179#
发表于 2010-10-21 16:45:0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2 ryan_knight_12 的帖子

撇开民族身份,平侯景之乱时
大宝元年八月,陈霸先准备与萧绎部下都督王僧辩会师。由于陈霸先足智多谋,倜傥大度,名声在王僧辩之上,故王僧辩心存畏忌。当时,王僧辩等西路各军正好缺粮,情势不妙,而陈霸先已贮有军粮五十万石,在这紧要关头,陈霸先以大局为重,迅速馈送三十万石给西军,这打消了王僧辩的顾忌,也在西路各军中赢得了威信。
北周既然不杀陈霸先儿子,肯定是陈霸先听话呗......这句话太牵强了
陈昌容貌伟丽,神情秀朗,雅性聪辩,明习政事。陈霸先派遣陈郡谢哲、济阳蔡景历辅佐陈昌,又派吴郡杜之伟教授陈昌经书。陈昌读书一览成诵,明于义理,剖析如流。后来与陈顼一起去荆州,梁元帝以他为员外散骑常侍。荆州陷落,又和陈顼一起被俘虏到关右,西魏因为陈霸先的原因,对这些人质很礼遇。 陈霸先即位,频频遣使请北周释放陈顼及陈昌,北周许诺而未遣。陈高祖陈霸先驾崩后,陈国无皇嗣,皇侄陈蒨接任了皇位,北周欲给陈制造内乱,反而立即将陈昌放还。当时南梁残余势力王琳据守长江中游,陈昌不得还,居住在安陆。王琳被南陈所平后,天嘉元年二月,陈昌从安陆出发。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02
精华
1
积分
1180
金钱
6398
荣誉
22
人气
92
评议
0
180#
发表于 2010-10-21 16:56:36 |只看该作者
#184:
北周既然不杀陈霸先儿子,肯定是陈霸先听话呗......这句话太牵强了
很好,既然你认为这句话牵强,为什么你不认为王僧辨立了萧渊明就是北齐傀儡 也很牵强?
王僧辨有地有兵有钱,哪怕他立了萧渊明,也是萧渊明听他的,怎么会他听萧渊明的?

陈霸先名声当时在王僧辨之上?晕,不能因为陈霸先后来当了皇帝,什么好话都往陈霸先头上套吧,灭侯景的几次关键战役,基本都是王僧辨打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0-6 02:26 , Processed in 0.42766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