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250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真实历史上,曹袁官渡前夕总实力是差不多的,但是袁绍能以多打少还是因为地利 [复制链接]

帖子
935
精华
0
积分
481
金钱
3260
荣誉
1
人气
26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3:08: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代江东、巴蜀的地利没有体现出来,倒是把河北的地利体现得很突出。
真实的历史上官渡前夕曹操的地盘比袁绍还要大,而且总兵力也是和袁绍差不多。但是官渡实际交战中,曹操只拿了2W人和袁绍10W人决战。演义中的7万对70万,未免太过于神话。那曹操其他的兵力都哪里去了?
曹操因为地盘大,而且全是四战之地。不得不分兵把守,而且曹操连连大战,粮草早已不济。根本就不可能调动全部的兵力来和袁绍决战。当时南方的孙策有6、7万人,刘表也有6、7万人。西凉一带以马腾为首的大小军阀加起来也有6、7万人。曹操的四面都是强敌,处境和袁绍相比就艰难得多。

袁绍早已经和少数民族结盟,辽东的公孙度只想割据一方,无心争霸。袁绍没有后顾之忧,而且袁绍是养精蓄锐,自然可以调动全部兵力来犯曹操。最后就成了官渡之战,曹操以少打多。曹操运气太好。刘表无野心,官渡始终保持中立。西凉马腾内部不稳,无暇东顾。孙策想偷袭许昌,不料病死。孙权继位,东吴内部不稳,孙权就不可能北伐。如此,曹操的后顾之忧也就基本解除了。曹操可以和袁绍专心作战。

这代官渡剧本就做得比较真实,初期袁绍9个城,20W兵力。曹操12个城,25W兵力。除了兵力数被稍稍放大将近一倍之外,其他还是比较贴近历史的。

这代都觉得河北强,还是因为河北的位置太好,没有后顾之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859
精华
0
积分
2444
金钱
6388
荣誉
0
人气
129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6-6-1 13:17:31 |只看该作者
好像不无道理的样子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当飞军

帖子
1399
精华
0
积分
704
金钱
2075
荣誉
0
人气
4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6-6-1 13:53:32 |只看该作者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163
精华
0
积分
584
金钱
3275
荣誉
0
人气
21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6-6-1 14:20:39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搞清楚的,不过成王败寇,袁老板已经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56
精华
0
积分
459
金钱
5184
荣誉
3
人气
14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6-6-1 17:30:02 |只看该作者
官渡之战袁绍强曹操弱,这种历史已经定论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去反驳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78
精华
0
积分
190
金钱
616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6-6-1 18:13: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8172552 于 2016-6-1 18:28 编辑

论官渡之战,当时袁绍兵多曹操兵少是事实,但郭嘉所说的「十胜论」亦是事实,袁绍大败的原因在于其本性,同时亦是其能力之限。一位是一家之主的材料;一位是一国之主的材料,再加上袁绍不善权谋且心易乱;曹操善于权谋且心多疑却定,其实谁是成王败寇早有定数,只是郭嘉和荀彧对曹操的进谏,更令曹操信心及其军士气大增。

论诸侯之流,公孙度之流不具争霸之心,曹操自然看不上眼;而孙策之流虽有江东地利,但曹操认为孙策比不上其父孙坚,郭嘉更指孙策以其性格终会死于匹夫之手,而后来孙权在孙策受袭身亡后继位,曹操更认为孙权是靠父兄之荫,不会成大气,故他更看不起孙权;至于刘备,在正史上,他可说是靠拢刘表后才真正发迹,至此之前更一直败军,故曹操对孙刘二人不上心,唯放袁绍之流为其大敌手,可是曹操对孙刘的低估判断同时也成为日后赤壁败仗的原因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23 19:28 , Processed in 0.29654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