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9月13日报道: 单纯的铁腕,并不会带来优秀的成绩,但过度的怀柔,也会让球队陷入问题。在鲁能此次改革中,鲁能最终没能成功,这其中有很多的反思,有对球员的反思,有对滕卡特的反思,而俱乐部也应该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 在鲁能俱乐部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重大的变革,一次是2000年到2003年。一次是2008年到2011年。 在1999年夺取双冠王之后,鲁能球员在2000年表现非常糟糕,当时桑特拉奇也极度膨胀,最终桑特拉奇提前下课。2001年,董罡上任之后开始了铁腕管理,董罡最大的优势在于,无论鲍里斯和涅波遭受多大的攻击,他始终坚持不让他们中途下课,并祭出铁腕手段处罚队员,当时三停成为鲁能最常见的名词。 董罡的铁腕,最终带来了鲁能的辉煌,但董罡却无法享受这种辉煌,2006年鲁能夺冠冠军的时候,董罡已经离任。这可能也是改革者的悲哀所在。 2008年,鲁能再一次夺取冠军,但鲁能衰败的迹象已经显现,当时鲁能夺冠完全没有优势,更多的凭借惯性和运气。在2009赛季,鲁能亚冠战绩极为糟糕,其中客场2:4输给斯里维加亚,更是引爆了球迷的怒火,球迷在体育场一度背对比赛场。俱乐部方面一度有意处罚队员,但最终不了了之。 2011年,鲁能再次陷入混乱,当时马季奇曾经说过:“不是队员走就是我走”的决绝言辞,但最终马季奇走了,鲁能队员毫发无损。俱乐部再一次怀柔,据悉,当时俱乐部也有意处罚队员,但不知什么原因不了了之。 在滕卡特到来之后,滕卡特就说过:“我不知道为什么王永珀超重20斤,还可以照样打比赛。”王永珀最终在绝境中奋起,这是后话,并不是每一个队员都有这样的觉悟,而且王永珀的奋起有其个人的因素,如叔叔的去世等。 对于鲁能,当时桑特拉奇也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他们已经失去了进取心,他们都在站着踢球,我要是伊万,我能气疯了。” 应该说,俱乐部在管理上的怀柔的确让人难以理解,一名队员就表示:“那些不认真踢球的人照样拿高薪,别的队员还有心气吗?混日子吧。”的确,俱乐部的做法伤害了那些更敬业球员的心,也纵容了那些不敬业的球员。 此外,俱乐部在阵容上的臃肿也让人很难理解,2012年赛季初,鲁能一线队多达38人,到了二次转会之后,球队多达40人,这就形成了一个格局:1个人在场上踢球,3个人在下面抱怨,球队气氛极为压抑。这并不是良性竞争,这是恶性的竞争,恶性竞争的后果就是让球员心态失衡。
在本赛季二次转会的时候,鲁能俱乐部还做了一件在他们自以为可能是正确的事情。当时,因为很多老队员无法保证出场率,而鲁能的奖金又都是跟出场率挂钩的,所以很多人表达了不满,俱乐部一方面为了表示自己力顶滕卡特的态度,一方面为了安抚球员,为老队员修改了合同,在保证他们利益的同时,得以让滕卡特继续带队。在一支球队人员达到40人,需要上场踢球的仅仅需要14人的时候,俱乐部都没能拿出大刀阔斧的勇气,着实让人遗憾。
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鲁能俱乐部显然也脱离不了这种文化,试图让鲁能俱乐部去挑战这种文化,这是有些困难的,但我们仍旧抱有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