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9748|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 真实的战例,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大家为什么要排队射击 [复制链接]

帖子
26
精华
0
积分
13
金钱
6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21:02: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恐怖的排枪

沃尔夫突然兵临城下,攻破了德蒙卡尔姆的心理底线。他开始丧失沉稳而出色的判断力,决定立即会战,因为城中的补给品仅能应付2天之需了。要是他当时还存有一丝耐心的话,他也许不会如此急于求战,而是凭借魁北克上城坚固的城墙屏障,等待布干维尔的部队从西面对英军的后方发起攻击,这个良机将会使人数上占优势的英军受到强有力的钳击。

在法军坚定地踏着鼓声前进时,英军各方阵悄然地等待着。1门英军的火炮开始速射,打乱了穿白色军服的法军纵队,但纪律严明的法军又重新集合,继续前进,在离英军180米的时候,法军就迫不及待地发射了第一次排枪,其效果的不尽人意可以想象。


法军重新装弹的时刻,沃尔夫意外地被火炮的流弹击伤手臂,在接受了简单包扎后,他重新上马指挥。这对英军的士气是个极大的鼓舞。第一次排枪后,法军继续在震天的喊杀声中向英军前进,而英军却丝毫不为所动,像墙壁一样屹立着。

法国人继续向前推进,每前进十二三米就向英军发射一次排枪,而英军始终没有任何反击。因为沃尔夫在会战开始时,已经明确地训示下面的各级指挥官——“必须等到法军进入18米之内,才可以命令射击,违者军法处置!”此时法军以3个近乎平行的纵队,一路喊杀着冲向英军,其中2个纵队攻向英军的左翼,另一个则趋向右翼。此时的英军仍旧顽强地站立着,既不后退也不射击。甚至当法军进入36米的距离时,他们仍保持着惊人的忍耐力,不少部队此时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被击倒,但是他们还是屹立不动。
当法军在30米的距离上发射了又一次的排枪后,沃尔夫命令英军开始向前移动,而此时的法军正在重新装弹。在到了18米距离时,英国军官们抽出战刀,猛力一挥,“开火!”这一刻被历史所记载:1759年9月13日上午10点55分。

全线英军突然发射了他们的第一次排枪,如同震耳欲聋的炮响。德蒙卡尔姆当时的反应就是——“这是我在战场上从未见过的,想来也是有史以来,最可怖的排枪!” 在威力巨大的双管枪的齐射下,成片的法国士兵中弹倒地。英国步兵执行良好的交火程序,依次装弹射击,当法国人还没来得及从第一次所受打击的惊恐中恢复过来时,再次遭到猛烈齐射。

10分钟内,英军连续实施了3次排枪齐射,就是这10分钟彻底决定了这次会战的命运。法军在第一次排枪中被击倒了530人,后2次中又被击倒了700-800人。法军战线开始崩溃,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当“苏格兰高地团”吹起风笛时,英军掷弹兵开始上刺刀发起冲击,慌乱的法国士兵完全丧失了斗志,在旷野上四处溃逃。

就在英军获了全面胜利之时,沃尔夫却被3颗子弹击中,摔落马下。手下招呼军医急救,不想沃尔夫却说:“不需要了,我已经不行了。”当他听到有人高呼:“他们逃跑了!”的时候,又挣扎着坐起来问:“谁跑了?”他的一个参谋回答:“法军已经到处溃散了。”这时,沃尔夫说了一声“感谢上帝”,随即气断身亡。

德蒙卡尔姆和沃尔夫的命运惊人的相似,当他随同溃逃的法军拥入魁北克时,一颗子弹击穿了他的身体,当晚不治殒命,临死前他还喃喃道:“法国的命运结束了”。

当时,布干维尔的部队由于在岸上往返奔跑了一天一夜,已相当疲惫,他们最后停在乐格角附近不愿再动。直至13日上午9时,他才接到敌人已经登陆的通知,开始向会战方向行军,当他发现大势已去后,就不战而退了。

亚伯拉罕平原会战中,英军伤亡630人,法军的伤亡人数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据估计至少在2000人以上,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被英军10分钟的排枪打倒,这恐怕是历史上最为“可怖的排枪”打击。

[ 本帖最后由 benniao1 于 2009-3-16 21:23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CHNSS--907--ZJQS
游侠元老版主
『欧美主视角射击/战术游戏区』
蘇維埃第81師某步兵連連長
貼木爾24集團步兵軍長

元老版主勋章版主勋章活跃勋章资深版主勋章大头像勋章

帖子
12919
精华
6
积分
7910
金钱
33002
荣誉
25
人气
4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9-3-16 21:07:10 |只看该作者
18米跑过去肉搏啊。

我这段时间出差在外。几乎没时间上网,请原谅。到9月底会回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55
精华
0
积分
328
金钱
157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9-3-16 21:09:16 |只看该作者
是啊,18米为啥不肉搏啊,估计是第一次排枪就给打傻了 [汗水]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
精华
0
积分
13
金钱
6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9-3-16 21:26:50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下结局

 条约于一七六三年二月十日被批准,法国把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在印度也只留下了五个镇市——马赫,本地治里,金德讷格尔,卡利加尔和亚南。这个条约不仅使英格兰确保了海洋优势,而且也使普鲁士声威大振。一个大帝国诞生了,而另一个大的王国也建立了。英格兰控制了海洋,而普鲁士则使欧洲的情形增加了复杂性。法国不仅丧失了它的殖民地帝国和海军,而且也民贫财尽,这也正是法国大革命的远因。夏多布里昂说:“从此法国人就在北美洲失踪了,正如他们所同情的印地安人一样。”巴克曼也说:“总而言之,法国失败了,英国胜利了。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英国毫无疑问的变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海洋强国和殖民强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92
精华
0
积分
196
金钱
86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9-3-16 21:26:53 |只看该作者
还18米肉搏呢,18米这个距离命中率50%左右,一排下去一半要倒了。那时候遂发枪初速也有300米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59
精华
0
积分
281
金钱
4237
荣誉
0
人气
7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9-3-16 21:38:09 |只看该作者
"10分钟内,英军连续实施了3次排枪齐射"
这还叫连续啊,法军在英军换子弹时怎么不冲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6
精华
0
积分
23
金钱
29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09-3-16 21:39:09 |只看该作者
增加命中率啊,那个时代的火枪命中很低,威力不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05
精华
0
积分
204
金钱
100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09-3-16 21:42:0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insanity9999 的帖子

人家不是全部一起射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
精华
0
积分
13
金钱
6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
发表于 2009-3-16 21:42:09 |只看该作者
魁北克战役英军死伤表:
Casualties (killed and wounded):
Staff: 51
Royal Artillery: 15:
15th Foot: 132
35th Foot: 111
40th Foot: 38
43rd Foot: 48
47th Foot: 69
48th Foot: 65
58th Foot: 155
3rd/60th: 215
4th/60th: 32
Fraser’s Highlanders: 187
Grenadiers: 133
Roger’s Rangers: 510
Royal Marines: 30
Total: 1,412
The French casualties are unknown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
精华
0
积分
13
金钱
6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09-3-16 21:47:33 |只看该作者
亚伯拉罕平原会战:法国把加拿大割让给英国
 出现了各种不同意见。有人说敌军将掘壕固守,有人认为敌人会夺占圣查理河上的桥并切断弗德留与魁北克之间的交通线,另外还有人主张立即攻击。最后终于采纳了立即攻击的意见。有人责怪蒙特卡尔姆不应采纳这个建议,可是事实上他已没有选择余地。如果说他犯了错误的话,那就是他应该把会战时间据推迟几小时,以便弗德留和布干维尔有时间赶来。布干维尔直到上午九时才知道已经敌军登陆。
    
  迫使蒙特卡尔姆必须进攻的原因是在魁北克已经只有两天份量的补给,而沃尔夫现在也威胁到通往内地的交通线。所以每过一个小时,沃尔夫的地位就会增强一分,假如沃尔夫真的掘好了堑壕,那么到第二天,他们就可以把重炮运上高地,几小时之内就可以将魁北克的城墙轰得粉碎。所以蒙特卡尔姆能选择的只有三条路;战斗、饥饿和投降,象任何勇敢军人一样,他当然选择了战斗。所以总攻的号角响了,也许在亚伯拉罕平原上,他还可以赢得第二次蒙莫朗西式的胜利。
    
 这个平原也可以说是个高原,过去是一个法国海员亚伯拉罕·马丁的产业,所以这样称呼。这是一片草原,略有点破碎,到处都有些丛林,南面界线为圣劳伦斯河岩岸,北面为圣弗瓦路,在道路以外是圣查理河。在这个宽约一英里的高原上,蒙特卡尔姆依照下述序列集结部队:
    
 在圣弗瓦路上布置一营民兵,共三百五十人,接着是贝亚恩团,共二百人,拉萨尔团,共三百四十人,在希尔里路两侧,他布署了基恩团,共二百人,朗格多克团,共三百二十人。在他们左面为卢西永团,共二百三十人和一营民兵,共三百人。在他正面的丛林中,又以若干民兵和印第安人为前卫,在他右翼也有强大狙击部队。他的总兵力约在四千以下,虽然有人认为他有五千人。
    
  依照诺克斯记载,大概在六点钟,阴雨天气中,法军开始在高地上出现。沃尔夫立即展开他的战斗队形,分为两线。右翼接近岩岸,为第三十五团,共五百十九人,在它左面为路易堡榴弹兵,共二百四十一人,第二十八团,共四百二十一人,第四十三团,共三百二十七人,第四十七团,共三百六十人,第七十八团,共六百六十二人,和第五十八团,共三百三十五人。希尔里路通过中央,他把四门六磅炮推到路上。在最左边,他把第十五步兵团排成一个战术钩形。预备队为第六十团第二营,共三百二十二人,和第四十八团,共六百八十三人。他把第五十八团的两个连留在湾中,并利用第六十团的第三营(共五百四十人)使其连成一片,最后把豪威的轻步兵(共四百人)摆在最后方,以防止布干维尔前进。他的全部战斗兵力为四千八百二十九人,其中只有三千一百十一人实际参加了战斗。

 虽然在数量上他只比对方略占优势,可是以素质而论,沃尔夫的士兵却要好很多。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军官在英国陆军中是空前优秀的。
    
 大约在上午九时,蒙特卡尔姆的战线,从距离英军约六百码远的位置开始前进,前面有散兵掩护。他们从丛林中冲出之后,沃尔夫命令士兵卧倒,也展开散兵线。在英军右翼,法军狙击手不能产生重大作用。但是在左面却十分的活跃,汤森就把第四十八团左面的六十团第二营和轻步兵都调去支援第十五步兵团。
    
 十点钟法军开始前进突击,英军的战线也站起来了。法军在二百步以外开火,但是加拿大民兵为了再装弹药必须卧倒时,他们的战线开始丧失秩序。这时,沃尔夫第一次受伤,被一颗子弹击中手腕,他用一块手巾包扎起来,没再理会这个伤口。法军把战线调整好之后再度呐喊前进,可是英军却保持沉默,象墙壁一样屹立不动。
    
 毫无疑问的是受了沃尔夫的训练才会如此,因为一七五五年他在坎特伯雷指挥第二十步兵团时就曾制定过下述的规章:“除非有命令上刺刀冲锋,否则无论任何情况,部队都不准喊叫。”至于射击方面,他规定说:“并不需要射击得太快,只要装弹准确,瞄准时冷静小心,则其毁灭力将远超过混乱的速射。”此外他又说:“当敌人到了二十码以内时,我军在射击时必须要精确瞄准。”在这次会战中,这些训令都得以实行。在会战之前,沃尔夫明白地命令:必须等法军进到二十码之内时才准射击。此外,当“将军”排列战线时,他命令各团装上额外的子弹。
    
  法军迅速以三个纵队前进,一路大声呼喊,两个纵队向左,第三个则向右,向英军阵线两端进行斜射。直到他们进到四十码以内时,英军还是以极大的坚定和忍耐屹立不动,也不射击,完全严格遵守其军官的命令。事实上,似乎是当两军相隔一百码时,沃尔夫的部队开始向前移动,到四十码时才突然开火,照法军方面的观感,简直是象一声炮响一样。弗特斯库记载说:“响声之猛烈震耳欲聋,这是在战场上所能见过的空前完善的“排枪”,好比是从一个单独的大形武器中发射出来一样。”英军的整个战线都发出了厚密的黑烟,飘在战场之上。在浓烟掩蔽下,英军再装弹药,前进一步再射击一次,这样连续打了六到八分钟。当战场上的浓烟飘散之后,依照弗拉塞的日记记载:“我们可以看见敌人的主力在大混乱中向魁北克城逃走,另有一部分向圣查理河逃走。”会战只经过了一刻钟就开始追击了。路易堡榴弹兵,布雷格和拉塞利斯各团都上刺刀冲锋了。莫雷旅长也与他所指挥的部队一同迅速前进,完全击溃了当面的敌人。高地部队在安斯特鲁瑟部队的支援之下也挥动他们的刀剑,把一部分敌人赶进城中,一部分赶到圣查理河桥畔的工事中。
    
 双方主将都因重伤死亡;沃尔夫在会战结束前已死。他在第二十八步兵团的前面前进时,一颗子弹又击中了他的鼠蹊。他昏倒了一会儿又继续前进,接着第三次被击中,这次是在胸部。他抓着别人说:“扶着我,扶着我,不要让我的英勇部下看到我倒在地上。”
    
 诺克斯对沃尔夫临终时的详情的记载被公认为最确实可靠的:将军被抬到后方,有人问他:“是否需要军医?”他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经完了。”随后又有人喊道:“他们跑了,看呀!他们是怎样跑的!”英雄好象从睡梦中惊醒一样,紧张地问道:“谁跑了?”这位军官回答说:“报告,敌人已经到处溃散了。”将军勉强说:“我的孩子,赶紧派人去通知布尔顿上校,命令他派韦伯团全速前进到查理河,切断敌军过桥的退路。”然后他翻了个身,说:“感谢上帝,我可以安静的死去了。”这样他才断气。
    
 蒙特卡尔姆也是同样不幸。在溃逃中,当他接近城墙时,一颗子弹穿过他的身体。由两位士兵扶着他骑马从圣路易门入城。当晚他也死了,第二天上午八时被葬在教堂广场的一个弹坑里。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55
精华
0
积分
328
金钱
157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09-3-16 21:48:4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霸王 的帖子

18米这个距离冲锋也不要多少时间,所以我说第一枪就把法国人打傻了。10分钟时间再挨两枪足够一次冲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
精华
0
积分
13
金钱
6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09-3-16 21:49:32 |只看该作者
法军一共4000人左右,第一排工具估计就倒下800人,3次射击后估计损失2000人,你如果是法军还有勇气冲锋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39
精华
0
积分
270
金钱
59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09-3-16 21:49:51 |只看该作者
这个才叫有趣

Date 13 September 1759
Location Quebec City
Result Decisive British victory

Belligerents
Great Britain                                       France
Commanders
James Wolfe                                     † Louis-Joseph, Marquis de Montcalm  †
Strength
4,400 regulars[1]                              1,900 regulars
                                                      1,500 militia and indians                     
Casualties and losses
58 killed
600 wounded                                  116 killed           600 wounded

WIKI的资料 数据都有历史资料
我怎么觉得法国人更厉害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
精华
0
积分
13
金钱
6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09-3-16 21:52:05 |只看该作者
法军本来在训练上和士气上就是劣势,人数又比英军少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
精华
0
积分
13
金钱
6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09-3-16 21:54:59 |只看该作者
上面数据法军的损失不知道出处在哪?当时英军是胜利者有详细的统计,可是法军的数据不详,是估计出来的可能有主管误差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72
精华
0
积分
446
金钱
6297
荣誉
1
人气
1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09-3-16 22:00:42 |只看该作者
顶楼的文章渲染太多,写得跟小说似的,但详细情节都没写,数字也不精确,对这种资料的严肃性表示怀疑。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1
精华
0
积分
71
金钱
33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09-3-16 22:05:12 |只看该作者
可惜的是遊戲沒有做到士兵擁有一類外在的心理壓力
你的隊形整齊、意意堅定,穩步進迫,但並未對敵人有絲毫壓力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39
精华
0
积分
270
金钱
59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09-3-16 22:09:2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55
精华
0
积分
328
金钱
157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09-3-16 22:09:5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benniao1 的帖子

几轮齐射分别倒下几个都清楚,那数据反而可疑了,你不可能数每轮齐射打倒多少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308
精华
0
积分
1214
金钱
6119
荣誉
6
人气
1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09-3-16 22:11:5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yumantian 的帖子

那你去看10楼的好了,出自《西洋世界军事史》卷2第8章。。。

[ 本帖最后由 mspkuphy 于 2009-3-16 22:15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7-29 16:29 , Processed in 0.36280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