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1034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4个火牛  关闭 [复制链接]

帖子
81
精华
0
积分
102
金钱
423
荣誉
6
人气
0
评议
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22:30:43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名士基本上都流行羽扇纶巾的,至于羽扇纶巾能够成为潇洒从容、指挥若定的代名词正是借了语葛亮的光,出处就是18楼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1
精华
0
积分
102
金钱
423
荣誉
6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9-2-17 22:42:35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看法说老苏这里写的羽扇纶巾就是写的诸葛亮,理由如下:
1、词的上阕写景,“江山如画”一句承上文,望着这如画如诗美丽的祖国河山,让人油然而生感慨,不禁想起一时“多少豪杰”——一群古代的英雄人物:周瑜、诸葛亮、孙权、曹操……既然如此,这时就不仅仅只想起周瑜,只写周瑜了。

    2、词的下阕正是承上阕 “多少豪杰”而来,缅怀古人抒发自己的感慨。首句写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公瑾是周瑜的字,小乔是东吴最美的女子,嫁周瑜为妻。这句写了周瑜刚娶娇妻,统军作战,备受君王信宠,意气风发,得意非常。周瑜是孙刘联军主帅,吴军代表,抗曹的主要力量,放在首句写十分正确。但诸葛亮是孙刘联盟的促成者,和周瑜共设奇谋,是刘备军的代表,抗曹的重要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人物,第二句写他是顺理成章的。

以上并非本人观点,本人对此不置可否,也并不认同以上观点,贴出不同的观点供大家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1
精华
0
积分
102
金钱
423
荣誉
6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9-2-18 14:55:43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ebgott 于 2009-2-18 07:26 发表

什么时候起讨论诸葛亮的军事水平是拿唐书宋史来做参考的?
自从晋代出了郭冲五事开始,诸葛亮就开始慢慢登天了。
蜀国关张赵还有诸葛亮的崇拜主要还是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大量入侵,北方国土流失后,百姓们希望能够有英雄人 ...

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出自《袁子》,三国魏未西晋初人袁准作
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出自《袁子》,三国魏未西晋初人袁准作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赜,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出自《默记》,三国吴人张俨作
以上评论跟条亮五事完全撤不上关系,跟唐书宋史就更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1
精华
0
积分
102
金钱
423
荣誉
6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9-2-18 15:47:30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kyo2005 于 2009-2-18 02:15 发表
因苏阿--------郭嘉怎么在你口中就成了曹营的三流谋士?

"郭嘉一生基本没有原创出过一个计谋,基本都是符合荀攸、符合贾诩,就是临死前..."------你这话恐怕连曹操本人都会不屑!

我真怀疑你看过多少关于郭嘉的东西就说下 ...

郭嘉出山十余年间,主要谋略有四次
1. 议图吕布
2. 料孙策
3. 破二袁
4. 袭乌桓
不高兴一条条看了针对阁下的郭嘉的四条主要谋略说一说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彧曰:“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易图也。”(荀彧传)
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郭嘉传)
以上为所谓郭嘉的议图吕布,很明显郭嘉只是在复议荀彧的话~~~
第二条料孙策基本上不属于战术计谋,只是对孙策的评论,刘备对马谡等等,当时很多人对不同的人都有类似评论,只是基于对人的了解不足为奇~~
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乃许谭和亲,遂还击破尚。其后谭叛,从斩谭於南皮。冀州平,太祖表封攸曰:“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荀攸传)
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郭嘉传)
很显然,当时曹操手下基本上都认为应该先击刘表,根据平冀州后曹操的对荀攸的评论跟封赏,很可能是荀攸提出群臣附议的,郭嘉只是其中之一~~~
再看袭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用,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武帝记)
很明显郭嘉这次计策失败了,先是遇水路都没法走了,此明若非田畴曹操就得陷在里面,然后离敌还有二百里的时候就被敌人发现了,当时曹操手下都吓死了,还好曹操会用兵,此时指挥得当,发现了敌军的破绽又派张辽死拼,不然搞不好没破敌,自己先死在里面了~~~
很明显以上所谓郭嘉四策,两条复议别人的话,一条失败,还有一条不属于战术谋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1
精华
0
积分
102
金钱
423
荣誉
6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9-2-18 15:53:47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不喜用奇,喜欢出正兵,跟当时蜀国国力是有关系的,蜀国赙不起,但是说到率领部队的战斗力之强三国除了曹操是君主不谈,其它的将领无出其右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1
精华
0
积分
102
金钱
423
荣誉
6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9-2-18 16:01:17 |显示全部楼层
老苏的词基本上只是写个意境不能当真的,他是有名的中间派,结果就是新党当他旧党旧党当他新党两头不讨好,写赤壁怀古的时候他正遭贬诋,赤壁怀古只是表述他对前人年轻立功的羡慕和自己年老功未成的感叹,并没有先赞扬谁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1
精华
0
积分
102
金钱
423
荣誉
6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09-2-18 18:00:4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抹搭抹搭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搞混了,这里前面半段是荀彧的四胜四败说~~~《傅子》里还根据这个弄了个郭嘉的十胜十败说,不过三国志里没有记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10 23:32 , Processed in 0.39404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