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adowa 于 2017-12-25 19:01 编辑
前言
如题,大概是写给那些至少熟悉了游戏,并且正在或者即将尝试着努力通关的玩家们,受众不包括还没下载游戏的萌新,过高难图如探囊取物的大佬,琢磨如何修改游戏数据的神仙。
在即时战略游戏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三要素理论:经济、、科技、军力。这三个要素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在《亿万僵尸》里遵循了这一点,三要素的平衡对是否能胜利过关至关重要。
经济,是游戏中最基础的因素,你在游戏中的一切行为都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本游戏设置了钱、木、石、铁、油 五项资源,再加上劳动人口、食物、电力等,共同构筑了本游戏的经济体系,各个资源项目互相影响,只要有一项缺少,就会让你的发展止步不前。因此,平衡这些资源,让各项资源都能满足你的发展需求,是你在整局游戏中必须实时关心的事。
科技,是能改变你发展效率的要素。越早的研发出关键科技,能让你越早确立在游戏中的优势。在本游戏中,如木材工厂中的农场、大弩塔、市场,石头工厂中的发电厂、石墙、木屋、银行,锻造厂中的石屋、机枪塔、工程中心和泰坦等都是能够很大程度影响游戏进程的关键科技,原则上除机枪塔外都是越早出越好,至于其他科技,属于有特殊需求时出,其他情况下可以不升的科技。
军力,是保障游戏能顺利通关的决定性因素。本游戏中军力主要由静态的防御塔和能移动的部队两方面构成,而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扫清地图上的僵尸,以及防备每10天一波,最后总攻的僵尸狂潮。在游戏的过程中,玩家最好能通过积累的经验和实时的观察,掌握诸如“需要多少军力能防住这一波”的概念,以便能在僵尸潮到来前提前布置好防御对策,或者是不为一次盲目的扩张而导致GG。
以下是在荒漠图500%的难度下个人体感的一些概念,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超过主基地2个地图左右远,造建筑都引发附近僵尸暴动,必须先清理附近僵尸才能放建筑
●30天之前可以通过单弩塔+游侠拉扯来解决僵尸狂潮
●40、50天的两波僵尸狂潮需要2-3个弩塔配合部队一起解决
●60天的僵尸狂潮,需要升级机枪塔,或者泰坦来解决
●70天的最后一波总攻,在小路口的情况下,需要5个机枪纵深布置塔配合石墙防一个方向
●在无操纵,纯自动的情况下,泰坦要无伤清图,需要12个
以上均属于个人按照自己的游戏习惯以及游戏操作得出的一些也许是只适用于自己的概念,在获得这些概念前,也经历过一些惨案。每个玩家都应该建立起这样一些类似的概念,比如喜欢出狙击的玩家,要了解多少个狙击能出门顶僵尸,等。
接着根据游戏里的不同阶段来说说。
开局
本游戏的开局万分重要,90%的失败都是由于开局造成的。而在开局阶段中,我们要解决好发展规划和初期防御两大问题。
说发展规划,首先离不开地图,在本游戏中,一张好的地图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因此有很多玩家会用大量时间去反复开新局,试图刷出一张他心目中的“天胡”地图,当然实际上由于在前期是不可能窥看到地图的全貌的,反复刷来的“天胡”地图,可能在初期是“天胡”,到了中后期发现是“天崩”,所以个人并不建议大家花费太多时间去刷这样的“天胡”地图。当然也并不是说来者不拒,我也曾打过挣扎着开了近1/4的图,一片能做农场的草地都没有的图,最终无奈重开。所以在开局使用一张可以接受的地图还是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样的地图算是可以接受的呢?个人来说,大约是这样的:
●在基地的一边有一片比较宽阔的地方,能够集中放房子,中期能直接在边上起银行和市场。
●有至少能放下2个伐木场的树林,木材意味着木墙和木材工厂,前者能让你避免猝死,后者能让你向成功迈进
●附近有至少一片能够放农场的草地,农场能提供远超过猎人屋和渔人屋的食物,保证你中期的发展 个人认为只要满足以上几点,就可以说是一张可以接受的地图了,有些玩家可能执着于刷出一张最好是三面环山水树林,只有一条小小的路口能进僵尸的图,实质上这样的图由于地形狭小,虽然在初期的防御上能大大降低猝死的概率,但是由于建筑不能展开集中放置的缘故,散乱放置的建筑不仅会影响中期银行和市场的加成效果,也会拖慢前期发展的速度,造成经济、科技、军力三要素的落后,导致最终崩盘。
有了一张不错的地图,那么初期就简单了很多,下面说几个开局的要点
●开局常规操作,3帐篷起步,游侠分别探路,以遇到僵尸群为限尽可能最大化探明地图
●注意任何时候游侠遇到僵尸后不要直接转身回基地,而是要绕圈跑开,否则离基地近的僵尸会跟着游侠一路走到基地来,虽然离基地远的僵尸并不会如此,但养成好习惯是不会有错的
●猎人屋、渔人屋、伐木场,造的时候仔细核对,尽可能获得最大化的资源。尤其是当一片地方足够放复数个建筑的时候。且记住,11+10>12+8
●士兵开枪会吸引附近的僵尸所以不适合单人出击,但如果用来守家,要比游侠好用的多
●一个木墙花费10金币+3木头,把它造在你外围建筑的外侧,不需要一整面墙,只要一个,你就不会再来游侠论坛上抱怨被僵尸偷袭了崩盘了
●在每个僵尸可能“偷袭”的建筑的外侧,各插上1根木墙,配合士兵,足以守住基地,而你的游侠则可以解放出来进行去清扫你想要扩张的地方上的僵尸,让你的发展速度更快
●如果资源丰盛,你可以考虑出士兵中心造兵,否则还是别管出兵的事了,木材工厂-大弩塔是最稳妥,最省心的方向——即便是对于扩张而言
●电塔、弩塔等占用人口的建筑,在前期尽量做到功能最大化。电塔尽可能放在最远的位置,而弩塔,能用一个弩塔覆盖2个方向的僵尸,就不必造2个弩塔
以上,当你造出几个弩塔,加上你唯一的士兵,通过士兵防守一路,弩塔防守其他路,能够覆盖周边区域时,就不会发生“一不小心就被僵尸偷袭了”的事了,而开局阶段,也算是顺利的度过了
图为随手开的一局,基地北方是一片树林,支持放置2座伐木场提供合计22的木材,同时2个猎人小屋提供了初期的食物,南方是一片比较宽阔的荒地,可以集中摆放人口房作为住宅区,东西方向分别有草地,可以放农场来提供食物,四周还分布着石矿,可以说是一张很适合玩的图了。配图的场景是一个基本上已经渡过开局期的情景,左侧的弩塔封死了来自上方,西方和西南方3个方向的僵尸,唯一照顾不到的基地正北方的猎人屋用了木墙防偷;士兵守住了东面的小口,并且木材工厂南面的木墙能够保护住木材工厂不被僵尸攻击,士兵能很快的移动过去收割,唯一的南方游侠正在扫荡,随时可以在中间木墙的前方起弩塔,用2弩塔+1士兵完成整个静态防御。至于下一步——毫无疑问是扩张,圈地造农场,采集石头造石头工厂,对吧~
扩张之路 顺利度过了开局期,有了大弩塔,你就不必再时刻提醒掉胆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僵尸遛进家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扩张。 在扩张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扩张的目的。已知这个游戏的胜利条件是在设定的时间点到期时,主基地未被僵尸攻破,要实现这一胜利条件,就需要在最后一波僵尸到来前,不断的发展壮大,也就意味着需要扩张。 扩张意味着能拥有更多的空间布置人口房和各种防御设施,有更多的资源来提升自己的经济、科技和军力,那么你离胜利也就越近,反之则正如5L童鞋所说的那样,其结果必然是自取灭亡。 在前言已经说过,经济、科技、军力三要素的平衡对是否能胜利过关至关重要。用简单的话说:这个游戏就是一个通过扩张获取更多资源,通过资源升级科技,最后用资源和科技成果造出大量防御塔和部队来守住基地的游戏。 那么,扩张的目的就很明显了——为了资源。 也因此,玩家在决定扩张地点的时候,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 ●通过扩张我能获得什么资源 ●这些资源是否是我目前所需的 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肯定的答复,那么,除非你是在花样作死,否则就请换个地点扩张吧。 在决定了扩张地点后,还需要对如何完成这一次扩张有一个规划,不同地图,不同难度,离地图边缘的不同距离,都会影响扩张的难度。在荒漠500%难度下,一次错误的建筑放置,也许就会导致一波需要4-6个泰坦在两层石墙的掩护下才能守住的僵尸暴动,所以玩家在扩张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并且想好万一引起周边僵尸蜂拥而至,该如何应对。 关于扩张的方法,不同玩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喜好,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个人常用的弩塔+游侠的扩张方法。 很多玩家在扩张过程中会发现可能由于你放下一个建筑,或者你的部队发出一声枪响,就会有大量的僵尸蜂拥而至,轻则让你鏖战数日,重则一波推平防御使你整局的努力化为乌有。而弩塔+游侠的扩张体系能规避僵尸主动发起暴动的情况,让扩张变得稳妥而不失效率。这种扩张方式用简单的语句可以概括为:游侠勾引,弩塔灭敌,四面八方,循环推进。 如图,我们已经通过弩塔+士兵的组合,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局,但目前的资源也已经消耗殆尽,尤其是食物资源,是我们迫切需要的,而在地图中,东面和南面都有草地可供扩张,但附近都有大批僵尸,如果不顾僵尸的存在冒然放下农场,必定会被僵尸冲垮,所以我们必须将附近的僵尸清理干净。
如图,我们派出一个游侠,在僵尸面前转悠一圈,最终躲到塔后的安全位置,而那些被游侠勾引的僵尸们,则会追逐游侠,奋不顾身的冲向大弩塔,最终被弩塔消灭 在等待弩塔消灭僵尸的同时,可以依样画葫芦,在四面八方的弩塔周围都采取同样的行为,让所有外围的弩塔都发挥效力,加快扩张的速度 大半天之后的对比图,可以看见,原本东面草地边上密密麻麻的僵尸,现在已经只很少的几只(这几只并非原先草地边上的,而是从更远的地方爬过来的),其他方向的弩塔也在发挥着作用,不断的消灭僵尸中,而在整个过程中,也就只有5个木墙被僵尸挠过,只要付出几个金币就能修理好,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当把资源附近清理了之后,便可以放下经济建筑,实现扩张了。而在那些没有资源的方向上,你可以让游侠重复上述操作,从更远的地方把僵尸勾引过来消灭,或者在已经清理了的地方修筑新的弩塔,再重复上述操作。 在使用弩塔+游侠进行扩张的时候,请注意以下几点: ●游侠引怪要适量,宁肯分2,3次分批勾引,也不要因为贪图省操作,一次性勾引过量的僵尸,以防僵尸太多,弩塔的攻击不够,被僵尸冲破 ●弩塔靠近僵尸的一侧,必须用围墙封锁,如果勾引的僵尸质量较高(一大堆西装僵尸,或者有胖子僵尸之类),该修2层修2层,该修石墙修石墙 ●如果万一勾引了过量的僵尸,可以让游侠上前将部分僵尸引流到附近压力较小的弩塔去 ●在地盘扩大之后,要特别注意给外围弩塔提供电力的电塔的安全,以防僵尸打坏电塔,导致弩塔断电无法攻击 ●弩塔尽量建造在资源点的附近以保护资源点,或者建造在易守难攻的位置,以利于防守
通过弩塔+游侠的方式,除了地图边缘位置存在大量高级僵尸(就是吐毒液放AOE和跑得飞快会跳墙的两种)之外,都可以较为快速而稳定的扩张,而在扩张过程中建造的弩塔和木墙/石墙,则形成一个个的碉堡网,提供有极大纵深的防御工事。 而对于弩塔+游侠不能清理的地图边缘的高级僵尸群部分,以及扩张难度较大的僵景房附近,可以先不用管,优先在其他方向上进行扩张,然后运用扩张所带来的经济和科技,攒出一支强大的部队,横扫即可。——甚至如果仅以通关为目的,可以从头到尾都不管,只要在最后一波来临前完善好防御体系就行了。 注意:由于机枪塔在攻击时会发出巨大声音,从而引起僵尸的暴动,在高难情况下,单个机枪塔+2层石墙的组合在面对疯狂冲锋且混杂各种中高级僵尸的情况下压力巨大,所以一般尽可能慢出机枪塔,或者采取更稳妥的扩张节奏,比如将最外围的机枪塔和石墙纳入后排机枪塔的火力范围内,或让狙击兵站在石塔上狙杀高级僵尸。
防守之道 在扩张之路中,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弩塔+游侠的扩张体系,将自己的控制范围进行扩大,而这种以弩塔为基础进行的扩张,同时也确保了玩家不会因为一不留神而被地图上的僵尸溜进家,相比起原本就存在于地图上,容易掌控的僵尸,那些定时、随机方向刷出的大波僵尸的进攻,对大多数玩家来说显得更可怕。 相比于其他环节,防守是这个游戏中最重要的部分,毕竟游戏的胜利条件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防守住僵尸的进攻,确保基地不沦陷。在做防守之前,我们首先看看僵尸是如何进攻的。
图片引用自论坛内水友,这张图很清晰的显示了在最后一波中僵尸的进攻路线,可以看到在最后一波中,僵尸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各8股僵尸被刷出,然后各自以最短路线向玩家的基地前进。 而在僵尸前进的路上,如果在其活动范围内有来自玩家的建筑/单位,则会调整目标,先做掉玩家的建筑/单位,再继续向玩家基地前进。 其实在整个游戏中,所有的僵尸都是遵循这一设定,也正是由于僵尸的这一设定,在开局期我们可以用一根木墙来防止僵尸溜进家,在扩张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游侠来勾引僵尸做拉扯,而在防守时,我们要做的同样是利用这一设定,在僵尸前进的路上设置阻碍。 ——上面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是一句废话,那么我们把这句话反过来说:在非僵尸前进的路上,就别浪费资源做防御了。 有些玩家在游戏的大部分时间里明明都做的很好,但是却本着面面俱到的想法,把整个外围全都建设了防御,但在面对最后一波僵尸时,却发现在直面僵尸的地方防御塔不够多,在没僵尸的地方反而造了很多防御塔,最后含恨GG。 通过上面的图我们可以发现,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上是没有僵尸的,而越靠近正中,僵尸则越多。 因此,在游戏中我们通常 ●尽可能的扩张,避免每个单独方向上的8股僵尸合拢 ●尽可能确保一个角落,角落相对来说非常安全,适合作为第二个住宅区,增加经济 ●在单个方向上,根据离地图边缘的远近,合理规划防御力量 在实际游戏中,玩家可以根据探查到的地图实际地形,大致摸清僵尸的进攻路线,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那些确实需要防御的地点上,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无谓的浪费。
在知道了哪些路线上需要防守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资源投入到防御的构筑上,在放防御塔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 ●防御塔要有前后纵深,不要一直线放 ●注意让电塔保持在后方安全的位置 ●墙体的铺设越多越好 ●在一个多个防御塔构筑的立体防御中,让前排的防御塔优先攻击高级僵尸,而后排的防御塔优先攻击最近的僵尸,或者使用狙击手来射杀高级僵尸 在各个僵尸进攻路线的对应位置布置下足量、适量的防御塔,你甚至可以完全将僵尸消灭在外围,而在防御塔并不那么足量的地方,你可以提前将你的部队布置在那里以加强火力 此外,尽量利用起有利地形,将防御塔布置在狭小通道的后面,可以利用狭小地形僵尸通过缓慢的特点,达到比在开阔地形上防御更好的效果,部分情况下甚至可以利用僵尸的ai特性,主动将僵尸牵引到狭小地形来 通过在合适的地方布置足量的防御塔和石墙/木墙,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将僵尸消灭在外围,那么你会发现这个游戏其实并不是那么难 当然,即使你的防御设施并不足以抵御僵尸,也并不意味着就无法获胜了 一旦你的防御塔和石墙/木墙被突破,且内部没有第二道防御 ●立即趁僵尸还未靠近,将沿途除了木材工厂、石材工厂之外的全部建筑拆光,避免被僵尸占领后变异出更多僵尸 ●在沿途尽可能的多造墙,迟滞僵尸的推进速度 ●调动附近的部队来救场 记住:游戏的胜利条件是在目标时间内基地不被僵尸打趴,如果打不赢僵尸,那就尽力苟到时间结束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