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途: 反装甲坦克
制造方: 阿格汉斯克坦克工厂
原产国: 苏联
量产方: 苏联战争工厂
关键指标:
» 85 毫米自装填加农炮
» TS1 "Tsarsky" 吸血光束
» 万用备用武器端口
» 完整钢腔装甲板
» 空冷弹药库
*战地录影:
http://na.llnet.cnc3tv.ea.com/u/f/eagames/cnc3/cnc3tv/RA3HammerTankUnitVid.swf
*历史
在荒草丛生的阿格汉斯克坦克工厂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坐落着19号建筑,一座巨大的灰白色厂房,它唯一值得注意的特征是两扇机库风格的超大号大门,上面写着建筑的号码。也许,说苏联装甲军团的主力,即所谓的铁锤主战坦克在这样一种朴实无华的环境中造出来是合适的。铁锤坦克实在是一件实用的、很好适应战场变幻莫测的武器。而对苏军和国民来说,它根本不是武器,而是工具,就像名字所暗示的一样。
铁锤的外观明显是苏式的。结实的底盘,咄咄逼人的裸露履带,以及大号驾驶室使人想起苏联早期的主战坦克。不过偏置的火炮和车前部奇异的隆起令它和早期型号有所分别。铁锤的重装甲板保护所有乘员,只有最强的冲击才会造成伤害。同时,它的标准85毫米自装填加农炮被证明是反甲武器,开火速率极佳,而发生弹药事故的概率更低。每次火炮发射时有人可能会希望炮塔能转的更多,但复合后坐力管理及稳定系统改变炮的发射方向,并令炮手在多次发射中保持目标。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技术“现货供应”,它充分建立在用于保持镰刀和恐怖机器人直立的稳定系统之上,并加以改进以对付开炮时的爆破力。然而,假如当初没有迅速找到解决方案,设计团队就只能从头开始,因为加农炮的偏置是铁锤坦克最令人震惊创新的核心。
和科学史上的许多发现一样,TS1 "Tsarsky" 吸血光束的发明纯粹是偶然的。阿格汉斯克研究天启计划中磁性鱼叉技术的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将牵引器光束集中并增大频率能使牵引器将金属物体切割开来(这一发现差点把19号建筑弄塌)。新武器给已经很强的铁锤带来两方面显著的加强。第一,通过重新校准磁场,车辆的残骸碎片可以融合到铁锤装甲的脆弱部分,在战斗中开着光束可有效回复车体强度。第二,通过在车辆被摧毁的同时增大振幅,可将武器的整体在受到很小甚至没有损伤的情况下从敌方车辆上切下来。苏联工程师使用苏联大规模生产能力的进步设计出多功能武器接口,放在炮塔的左边,几乎所有武器都能插上去。一边轻松窃取几乎任何装甲车辆的装备,一边还能修补作战中所受的损伤,铁锤十足的多用性令几乎所有其它苏联单位都黯然失色。
即便有了如此先进的武器系统,铁锤坦克的形象也完全不像苏联其它武器系统——比如它的大个子兄弟天启——那样被大肆渲染。无论如何,19号建筑里的工人以他们的作品为最大骄傲。他们一定认识到,铁锤坦克代表了苏联军事力量的核心,他们冷静的决心和承诺体现在最终产品上,也令每一个铁锤乘员都心存感激。官方来源是这么说的,并没有为对战场上铁锤乘员日渐显露出暴躁无情行为的控诉做出评论,这些行为也许是在祖国各个战场的前线上运用如此威力强劲的家伙导致的。
*战场情报:
• 准备战斗 -- 铁锤是真正的主战坦克。当铁锤糟蹋敌军载具时,乘员可以免遭轻武器和轻型火炮的伤害。铁锤坦克以较低的成本很好的实现了火力和速度的平衡,因为苏联已经精简了它们的产量。
• 优劣分明 -- 铁锤的85毫米火炮无法有效打击小个头的敌人,如步兵,当然也不能对付飞机。这意味着反甲步兵和飞机对铁锤坦克造成了实际的威胁,所以指挥官把它们和支援单位——如镰刀和牛蛙——一起使用。尤其是镰刀,它生来就和铁锤坦克互补。
• 可以改装 -- 吸血光束令铁锤有了其它主战坦克所不具有的一定的灵活性。尽管要比主炮花更长的时间才能送敌人上西天,但对吸血光束的适当运用可以使它获得平时没有的反步兵或反空军能力。除此之外,战斗中给自己补血的能力让训练有素的苏联铁锤部队能够以少胜多,很简单,就是让未受损的坦克吸引火力,然后撤到主战线后面利用光束超长的射程。受损的坦克在火线上出出进进被叫做“战斗舞蹈”,有些部队打算给舞蹈填词,但多数都上不了台面。
• 随时碾压 -- 尽管铁锤的主炮不适合对付步兵,但它的速度和体重都足够让它直接压过去。由于这是种可怕的防御方式,所以许多铁锤乘员以这种独特战术为乐的谣言可能不是真的。
[ 本帖最后由 softboy86 于 2008-10-25 22:0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