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49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塞瓦斯托波尔之战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版主勋章2014年杰出版主勋章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勤劳之证

帖子
9787
精华
6
积分
6761
金钱
116756
荣誉
65
人气
54
评议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4:12: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强的火炮 VS 最坚固的堡垒

1.难攻不落!千年要塞
  塞瓦斯托波尔市原址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端。克里米亚是从苏联南方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
  境内向黑海突出的大半岛,由于具有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气候而曾被当作历代沙皇的渡假地
  。但这个渡假村却是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要塞之上。黑海是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
  诸多国家的共有内海,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权,就能向沿海
  周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而塞瓦斯托波尔是当地最合适的港口,也因此成为各国觊觎的一
  块宝地。一千年来,塞瓦斯托波尔遭受无数异民族的血腥侵袭,8世纪的正教希腊人、13世
  纪的景教鞑靼人都是强有力的殖民者。从15世纪开始,回教土耳其人逐渐控制半岛,在19
  世纪中期俄国掌权时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联军110000人长眠于此。战火
  一直蔓延到正教沙皇俄国重新夺回半岛为止,这时塞瓦斯托波尔已随着战斗不息的时代而
  演化成一个要塞都市,大量的堡垒、壕沟和故意制造的迷宫隧道围绕市区。在苏联时代特
  别是30年代,要塞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进并修建了军用机场。由此它也成为野心家希特
  勒的一块心病。希特勒认为: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可以随时从黑海登陆对侵苏德军
  南线部队进行包夹攻击,这使得德军必然不敢向东方推进;而且从克里米亚机场的起飞的
  苏联飞机时刻威胁轴心国的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而且对克里米亚展开进攻
  无疑会让德国争取到土耳其的好感,从而把这个一直在观望的大国拉到轴心国的战车上。
  
  但是经营了一千年的要塞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我们先看一下整个要塞的防御力量:
  以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为参照,整个市区北靠细长的塞维纳亚湾南岸,塞维纳亚湾北岸和别
  别克峡谷之间是防御重点。在这片绵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带,配置了12个永久要塞群,占全
  部克里米亚要塞数量的75%,每个要塞都有一个典型的苏联式名称,但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是
  德军给起的别名。中心地带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别乌"这3个巨大的要塞群把守,西
  南靠海的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宁"和"北堡垒"这2个要塞,正东有5个联合要塞:"斯大林"
  、"西伯利亚"、"伏尔加"、"顿涅茨"和"乌拉尔",在4重防御线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
  隘口,是当时最强的"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联装炮塔要塞,它拥有1934年制造的双联装30
  5毫米巨炮,射程达到44公里,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当时的战列舰炮塔,由200~300毫米厚
  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天盖都厚达3000~4000毫米
  。此外,在"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东侧还设置了"巴斯季昂I号"要塞作为前瞻。所有要塞周
  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
  的暗堡、火力点,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
  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
  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谓万无一失。
  相对的,塞瓦斯托波尔市区南部及西部防御力量就没有这么集中:沿正东到东南只配置了
  "巴斯季昂II号"、"库贝"和"巴勒库勒瓦"这3个要塞,在它们中间穿插着5个主要的一线步
  兵防御阵地:"白糖帽子阵地"、"北方鼻子阵地"、"废墟山"、"荆棘山"、"红色高地1、2、
  3";一线阵地西侧只有3个二线步兵阵地:"上坡高地"、"秃鹫高地"和"风车高地"。为防止
  南部海上威胁,在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突出部设置了"马克西姆-高尔基II号"联装炮塔要塞。
  在二线阵地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之间是"苏联山脉阵地",这是最后一道屏障。守卫塞瓦斯
  托波尔的苏军士兵比较特殊,除了普通的红军(陆军)外,还有海军陆战队和苏联内务部
  队(秘密警察),这些特殊部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军官素质都很强。当时守城兵力约为
  100000人,但坦克仅40辆。
  1941年12月17日,德军7个步兵师和2个山地师全面包围要塞,发起第一次塞瓦斯托波尔攻
  防战。德军绕过"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从要塞群西侧进攻"斯大林"要塞,但是毫无战果
  ,由于2天前苏联海军陆战队在刻赤半岛登陆迅速粉碎德军包围圈,第一次攻防战以德军全
  面失败收场,而身穿黑色水兵服的苏联海军陆战队也获得了"黑色死亡"称号。然而由于克里 米亚仍威胁德国南方战线,德军需不惜一切代价拔掉这颗钉子。因此从1942年
  5月8日开始出动第11军(1个装甲师和4个步兵师)和罗马尼亚山地部队开始对刻赤半岛的
  苏军发起反击。由于德第8航空军有效的协同作战,德军于5月16日再次占领刻赤半岛,在
  这次"猎雁作战"中苏军共有26个师被歼灭、170000人被俘,塞瓦斯托波尔的门户再一次大
  开。
  第二章
  激战!最强要塞V.S. 最强火炮
  德军司令曼施泰因上将(一级)深知要塞防御力之强,为了确保这次攻击成功,除了需要
  里希霍芬上将(一级)的第8航空军支援,强有力的陆军炮兵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德军
  第306炮兵司令部被整个调来,主要配属在北部战线的第54军,而南部则由第30军和罗马尼
  亚山地部队合围苏军第一线阵地。
  1942年6月6日,第二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拉开了序幕。当天,203个德军炮兵连集结在北
  部要塞群,曼施泰因力图在最强防御线上打开缺口,从而发起二战中德军最疯狂的一次炮
  击作战。但是,在最北部的"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要塞压制着北方主要道路和别别克峡谷
  的险要地带,305毫米火炮随时会对德军步兵造成毁灭性威胁。而普通的火炮对这个坚固无
  比的要塞也毫无办法,它的44公里射程更让德国第54军难以前进寸步。为了突破最强的要
  塞,必须动用最强的火炮。德军经缜密策划后调拨了3门超级巨炮,它们分别是:420毫米
  固定式臼炮"刚玛设备"、610毫米自行臼炮"卡尔设备"、800毫米列车加农炮"古斯塔夫设备
  ",也称为"多拉炮" 而它的穿甲弹射程是38公里所以亦必须在"高尔基I号"的射程
  之内冒险攻击)。德军的第一目标是苏军"库拉贝"弹药库,为此,首先由"古斯塔夫"连续
  发射重达7100公斤的穿甲弹直接穿透8000毫米的防护层命中位于地下弹药库中部引起震撼
  全岛的大爆炸,从而断绝了苏军北部要塞群的弹药供给。随后,"古斯塔夫"顺临时搭建的
  4轨大型铁路转弯南下,开始攻击"斯大林"要塞。同时北部德军炮兵开始进入全面围攻"高
  尔基I号"的炮击行动。
  这时北部炮击的主角换成了610毫米"卡尔炮",它也被称为"雷神之锤"。"卡尔"的
  射速较快,重达2200公斤的610毫米高爆弹倾泻在"高尔基I号"要塞周围,4000毫米厚的永
  久水泥装甲板被打成碎片,要塞内部开始暴露;然后是第8航空军倾巢出动,采用每天100
  0架次的波状俯冲轰炸对要塞生活区造成完全破坏,迫使苏联士兵向要塞内部退却。为了压
  制苏联步兵的突围和增援,420毫米"刚玛炮"对要塞周边进行地毯式轰击,1000公斤重的4
  20毫米炮弹雨点般粉碎要塞周围所有的道路、铁路网,"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完全孤立!
  
  6月17日,德军总攻。
  在35公里的狭窄阵地上,1300门德军火炮对"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进行不间断全体炮击,
  要塞被灼热的冲击波覆盖,所有外围防御阵地几乎化为灰烬。但是最重要的联装炮塔由于
  目标小而未被命中,仍然坚持反击。德军为精确攻击这个炮塔而调拨了2门355毫米臼炮到
  别别克峡谷北边,同时命令所有火炮使用穿甲弹齐射压制苏联炮塔。当"高尔基I号"暂时沉
  默时,十余枚355毫米榴弹(重1000公斤)从顶部插入炮塔装甲板,这些炮弹装有延迟爆破
  引信,在数分钟之内连续造成内部爆炸。"高尔基I号"装甲炮塔顶盖被整个掀开,德军立即
  动用280毫米火箭炮对敞开的炮塔实施燃烧弹射击,其他火炮改用高爆弹继续轰击炮塔周边
  设施。
  最后"高尔基I号"联装炮被完全摧毁,驻守炮塔的苏军官兵全体阵亡。
  同时南部德军也开始对苏军第一防御线进行压迫。6月11日,德第30军分3路进攻:第72步
  兵师北上直扑"上坡高地",由罗马尼亚山地师牵制苏军"废墟山"和"北方鼻子"阵地进行掩
  护,至6月22日占领"上坡高地";第170步兵师由中路绕过"库贝"要塞于18日夺取"秃鹫高地
  ";主力第28步兵师连续攻克"荆棘山"和"红色高地1、2、3",然后北上再折返,从后面进
  攻"巴勒库勒瓦"要塞,苏军被打个措手不及很快失守。
  在短短的10天内,南部苏军2重防线均已告破,德第30军进逼最后的"苏联山脉阵地",等待
  北部第54军的合作夹击。
  第三章
  SIEGE!看不见天空的城市
  北部战线6月11日,巨炮"古斯塔夫"全面轰击"斯大林"要塞,同时多数火炮亦向前推进10公
  里(这时已没有"高尔基I号"的炮火压制)集中攻击中部要塞群,由于各要塞之间的道路、
  铁路和电话等联络设施均严重损坏,无法有效地协同;而里面的指挥员有很大部分是没有
  经验的新军官,而要塞完成时的第一代军官很多在大清洗时被杀害,内务部队和海军陆战
  队又多数驻在市区,面对精锐的德第54军自然要吃大亏。6月13日,德第22师占领"斯大林
  "要塞,炮兵部队层层推进,使用88毫米炮和火箭炮在近距离各个击破其余要塞。至6月22
  日,北部苏军中心防御完全崩溃,12个要塞有11个落入德军手中,但是这时"马克西姆-高
  尔基I号"仍在抵抗!
  装甲炮塔被炸毁后,在"高尔基I号"的下部2层永固工事中仍有1000名苏联士兵死守,德军
  调集大量88毫米高射炮逼近工事进行零距离穿甲弹、榴霰弹交替射击,第2层工事被夷为平
  地,苏军拒绝投降进入地下第3层防御。德军火炮无法攻击地下目标,派战斗工兵分区使用
  塑性炸药一块块炸开工事入口,但工事内部有众多暗道和隐蔽火力点,炸药也不能起到决
  定性作用;最后德军不得不采用原始的手段-进入工事用手枪、刺刀和工兵铲进行白刃战,
  最后以惨重代价占领了这个"血的房间",当时人血在射击口和下水道里流淌,可
  见战斗之残酷。1000名苏联士兵中被俘者不到40人。这样,塞维纳亚湾北岸全部被德军控
  制。德第54军麾下第22、50、24步兵师开始渡过塞维纳亚湾配合南部第72步兵师夹击"苏联
  山脉阵地",在6月30日终于拿下这条最后的防御线。第72步兵师分成3路进逼塞瓦斯托波尔
  市区英国军人墓,而北部3个步兵师在市区东部完成合围,北岸第132步兵师和第306炮兵司
  令部也已架好火炮。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那就是整个克里米亚战役已由攻防战转变为德
  军占优势的围攻战。
  从6月30日开始,德军动用包括3门巨炮在内的所有1300门火炮对市区进行地毯式轰击,第
  一天就发射了64000吨炮弹,整个城市变成血红,天空消失在浓烟和烈火中。第2天起,德
  军进行不间断射击,第8航空军的出击增至每天1500架次,120000枚燃烧弹席卷塞瓦斯托波
  尔,排炮达到暴风雨般猛烈的程度,市区建筑全部被炸毁,公路、图书馆、公园、学校荡
  然无存。德军接着使用重型燃烧弹和火箭弹进行大焚烧,无数火球流星般地向城市飞来,
  "斯图卡"机群也开始低空扫射。塞瓦斯托波尔笼罩在地狱之火中,这种情形恐怕只有在"启
  示录"里才看得到。
  不过,尽管城市毁坏得如此严重,但市民和守军基本上毫发无损。塞瓦斯托波尔是一种"镜
  子城市",也就是说在地下还有一个巨大的、和地上城市基本对应相同的生活区。德军炮轰
  的5天里,苏联军民进入这个地下城市生活、甚至开展娱乐活动。地下城里也有兵工厂,工
  人和市民加紧制造火炮弹药,提供给守军使用。在城市烧毁之后,德军火炮用穿甲弹射击
  地面,但是市区的地面比要塞装甲更厚、生存设施也更好。但如果德军用"古斯塔夫"射击
  必定会给市民造成巨大伤亡。
  尾声
  陷落!不败之城
  7月2日,南部德军首先发起总攻击,第170步兵师从后面包抄靠海的"马克西姆-高尔基II号
  "要塞,动用全师兵力将其占领,这次"高尔基II号"的火炮由于射角不足的关系而没有发挥
  任何作用。至7月4日,第72步兵师突破英国军人墓向西推进,市区外的苏军全部被压缩在
  半岛西部狭小的3个滩头。
  德军达成对塞瓦斯托波尔市区的全面包围后,守军的抵抗已无任何意义。7月3日,德军减
  低炮击强度,步兵和装甲兵占领了市区的50%。考虑到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古斯塔夫"巨炮的
  威胁,苏军守备部队同意投降,这时守备司令官不在城内。7月4日,德军停止炮击,苏军
  暗堡和火力点也陆续投降。这时黑海舰队派出的舰只姗姗来迟,半岛西部残余的少量苏军
  上船撤退,其中包括塞瓦斯托波尔守备司令-克斯罗夫中将。
  至此,第二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落幕。这座不败的城市最终没能挡住新兴侵略者的脚步
  ,这里曾是正教徒的骄傲、黑死病的发源地、纳西莫夫的荣誉、托尔斯泰的军营,而现在
  却成为了纳粹德国入侵高加索的基地,打开了通向富饶之地-巴库油田的大门。
  战后曼施泰因撰写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记载,苏联共有90000人在克里米亚成为战俘
  ,这个数字太大,可能包括民兵和临时征召的志愿兵。曼施泰因本人因此战功于6月30日战
  役进行时晋升野战元帅。而苏军司令季米特里-克斯罗夫中将被召回莫斯科,因失守责任而
  被降级为少将,转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属下第24军军长,1945年晋升上将。
这是个漫长的战争,也是一场艰苦的战争,你们英勇并骄傲的为祖国作战,你们是不平凡的一群,彼此紧密相联,这样的友谊只存在于战斗中。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
精华
0
积分
10
金钱
18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9-5-4 05:30:4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BF1942 的帖子

这里附带张sevastopol的卫星地图,感觉mow那一关与当时德国人的照片和航拍相比太简陋了,除了地面上双联的305mm炮,配套的地堡群和服务设施基本上没有。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18 19:22 , Processed in 0.25641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