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大辞职潮是一场没有人组织的、社会无意识的罢工行动。因为过往的工作条件太恶劣,人们选择用辞职的方式消极抵抗。
《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者库尔特·艾肯沃尔德(Kurt Eichenwald)同意“罢工”的说法,不过他的看法更加悲观,认为是年轻一代不再相信“美国梦”,他们失去了工作的意义感。 过去50年,美国民众的工资收入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意味着自70年代后,美国经济增长对普通打工者的好处越来越少。
加上越来越多的经济转向独立承包商模式(也就是签约而非正式聘用员工)和零工模式,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让不少人感到绝望。
艾肯沃尔德在推特上写了一系列推文,引起很多人的感触:
“大辞职不是人们不想再工作。而是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意识到,在这个国家,美国梦已经死了。一同死去的,还有相信好好工作就能得到好的[color=rgb(255, 94, 0) !important]未来。” 
“工作已经不再是实现你抱负的手段了,你不会通过它得到伴侣、孩子、房子、假期、个人成长,还有退休。这贪婪的环境,已经让工作变成了单纯求生的手段。” “工资停滞,买不起医保,保险贵得像奢侈品,带薪休假更是不可能,孩子你也养不起,房子更是一个幻梦。是的,工作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好的[color=rgb(255, 94, 0) !important]未来,它就什么都不是。” “太多年轻人看清了,未来40年都会是一个样,只会让有钱的人变得更有钱。” 这段话很丧,但这种情绪在很多零售店、餐厅的员工中很常见,他们是短时经济的受害者,也是大辞职潮中离去最多的人。
疫情期间,很多员工冒着感染的风险招待客人,还要被呼来喝去,领着底薪被老板剥削。这种情况下,离职只需要一个导火索。
“我们的员工人数不足,请耐心等待。如果你实在没耐心,请投简历申请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