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268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论三国13士兵不能运兵分析 [复制链接]

帖子
668
精华
0
积分
335
金钱
800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7:17: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panzhitao 于 2016-1-31 17:18 编辑

汉代有关一般亩产的典型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荀悦《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100亩产粟300石,亩产粟3石.汉代的小亩比战国时期的周亩略小,合今市亩0.228亩,折合今量就是亩产粟281市斤,高于战国后期的247市斤,比战国前期的亩产205.8市斤就更高了.
(2)《汉书•食货志》载晁错的话:“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吴慧认为,晁错所说的石乃是大石,并且认为这个石指的是“米”,而不是原粮.荀悦所说的3小石粟,合大石粟为1.8石,折米打六折为1.08大石,也就是为米约一石.有的研究者认为,晁错所说“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乃是“不过三百石”之误.这样也可和荀悦“三百石”之说相契合.我们也把此说列在这里,备考.
(3)《管子•治国》说:“常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常山”,即“恒山”,系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用的.因此,可视此材料为汉代的亩产资料.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石”指的是汉代的大石,“二石”粟合小石3.333石,比荀悦所说的3石,又有提高.这里所说的亩产,是“四种而五获”,即复种的产量.
(4)《淮南子•主术训》说:“一人跖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四十石.”战国前期一家两个劳动力能耕100亩,一个劳动力平均耕50亩,合今市亩15亩左右.其中可能包括部分田是用牛犁耕作的,用人力耕作,可能达不到15亩.所以这里说“不过十亩”.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和石,指的是大亩和大石.大亩10亩,中等条件下年产40石,亩产4石.一大石谷合小石谷为2.77石.这是南方稻谷的亩产.
(5)仲长统在《昌言•损益》中说:“今通肥硗之率,十稼穑之人,令亩收三斛,斛取一斗,未为甚多.”东汉时期,也是亩产3石粟,同西汉的产量水平相近.这个产量水平是“通肥硗之率”,也就是肥瘠平均计算的结果.
上面所列五条材料说明:(1)亩产3石粟,是汉代文献公认的;(2)考虑到复种的因素,亩产3.33石的产量也是有的;(3)南方耕作粗放,水稻亩产在2.77石,也是合理的.
PS:出自度娘
2014人年均耗粮在150千克 基本略大于汉朝一亩地的纯产出(这还是现代生活水平高人均耗粮减少的水平)
古代运粮损耗远远大于运送的粮食 以当时的社会情况士兵打完仗必定返回原屯田地点是完全合理的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设定完全符合当时国情 军队在作战结束的情况下 军队定然是返回原驻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6
精华
0
积分
78
金钱
227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6-1-31 17:57:00 |只看该作者
.....................{:13_431:}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52
精华
0
积分
176
金钱
242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6-1-31 19:43:34 |只看该作者
人家KT设计者的一种设定而已,你分析能有什么支撑.游戏者永远只能遵循设计者的轨道,想跳出来是不可能的,至于合理不合理,反正这代就这样了,想改变只有等PK才有可能,你废话这么多毛用没有,还不得按人家的规矩继续玩。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38
精华
0
积分
169
金钱
1108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6-1-31 20:11:15 |只看该作者
是啊,屯田就是这样,打完仗回家种地啊,不然吃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62
精华
0
积分
231
金钱
5307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6-1-31 20:35:48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受累,引经据典搞出这么个分析出来。中国古代打仗是什么样谁也没见过,但是这么简单的常识是不言自明的。当年韩信帮助刘邦打天下,就是在北方一个一个城池的攻城略地的,试想如果他打下一个城池后,士兵就必须解散回到刘邦的封地四川,再重新来过,你认为这个真实的吗?诸葛亮北伐时也是在战线一个个城市往前推呀,只是由于战败才全面撤退的。当然,整个战争结束,很多士兵会解甲归田回家这是肯定的,但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是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吴 儒林校尉

帖子
2680
精华
1
积分
1679
金钱
7988
荣誉
13
人气
88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6-1-31 20:55:52 |只看该作者
这个设定我觉得不好,但是客观上挽救了AI。

使用道具 举报

罗马领主

帖子
3353
精华
0
积分
1708
金钱
8044
荣誉
3
人气
8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6-1-31 21:02:50 |只看该作者
可以区分普通民兵和职业军队,

民兵就是当地农民组成,闲时务农战时打仗,打完仗再回到属地继续务农,如果让民兵长期在外辗转征战而不回家,士气会降的非常快。民兵占全国军队总数的80%左右;

剩下的20%是职业军队,也就是不负责种地的,闲时训练,战时打仗,而且可以任意部署不用考虑回家,战斗力比民兵更高,但养护费用也远高于民兵,所以需要领地内的经济实力来支撑,经济越好的,占比也可以提高到30%甚至更高,否则,就老老实实的用好民兵吧。

长的是痛苦 短的是人生
Never argue with an idiot. They drag you down to their level then beat you with experience.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83
精华
0
积分
142
金钱
4856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6-1-31 21:12: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shshjf 于 2016-1-31 21:13 编辑

为了说服自己进行自我催眠也是累,秦汉那会是古典军国主义时代,给你这么说,中央政府也别征发丁口去边境地区戍守和服徭役了。
这个系统我没记错的话就是直接照搬了信长里的吧?实质上就是家臣领着部队和大名出去打仗,打完了回自己封地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83
精华
0
积分
142
金钱
4856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6-1-31 21:15:48 |只看该作者
ross1025 发表于 2016-1-31 21:02
可以区分普通民兵和职业军队,

民兵就是当地农民组成,闲时务农战时打仗,打完仗再回到属地继续务农,如果 ...

秦汉那会哪来的这种划分,那会就是古典军国主义,“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兵农分离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28 09:48 , Processed in 0.31478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