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和《实况》俩足球游戏竞争对手都同时上E3了,那篮球游戏是否也在E3同台竞技一下呢?残念的是按照每年惯例的开发进度,《NBA 2K》系列一般会考虑在8月份的科隆游戏展上首先提供试玩,所以这次只有EA的《NBA LIVE 16》唱独角戏。在EA展前发布会上,他们就着重宣传了这款游戏,看来他们在LIVE身上给予了一定的希望。而巴士前线记者圣便秘尔大帝也作为一个篮球迷,在试玩了《NBA LIVE 16》之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个人觉得这个游戏的进步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并且有足够的实力给《2K》造成一些压力。
由于这2K没有提供试玩,以下有关对比方面的内容也都是与《NBA 2K15》作对比的,如果新作有什么调整的话咱以后再说。同时试玩区也是禁止一切照相和摄像的,不过无图也会有真相,还请各位见谅!

试玩之前工作人员会先来讲解游戏的一些特性,首先介绍新系统下真实感提升的控球,球员移动惯性减少并且运球动作协调,花式动作也可以通过右摇杆简单执行。而工作人员特别强调了一点的是当你想要寻求突破的时候,运球、假动作与加速的结合更为流畅,没有延迟瞬间加速突破防守。
然后发布会上还介绍的新特性就是投篮时机,可能是参考了《NBA 2K15》的投篮时机条的设定吧,这次LIVE也整了这么一出。只不过投篮时机条在比赛中不会出现,只有罚球和联系的时候有,样式是一条竖着的虚线顶头是一个镂空的圆圈。按住投篮键会看到一个移动的实心圆圈,当它与镂空圆圈重合的时候是最佳出手时机,这时候画面上也会显示出100%的字样。工作人员表示你可以决定你出手的快慢,如果慢出手的话也可以在落地前改为传球。和2K的不同在于,并不是由时机决定是否进球的,玩过2K15的也知道只要投篮时机对就会百分百进球,LIVE里面是即便显示的命中率只有25%似乎进球几率也不小,反之56%的倒是不进,试玩了几遍也没研究出来是个什么原理。
接着是团队方面的新特性,首先是介绍挡拆的操作。挡拆是要按住L2/LT键,松开就会往回跑用于假挡拉扯防守。按住L2之后再按下左摇杆可以切换挡拆队员之后的行动,有顺下和拉开远投两种,相比于2K的根据按圆圈的时间长短来决定挡拆队员行动的操作相比还是简单了一些。
其次就是传球,工作人员说是传球更加流畅了,传球按键响应速度很快,不会有多余的传球动作可以加快进攻节奏,当然实际比赛的时候是否会出现连点传球之后多传一下的误操作在当时我还不能确定。
最后就是发布会上着重介绍的本作新增内容——手递手传球,无球队员通过掩护拉开空间绕道持球队员身后结果手递手的传球并寻找投篮机会。操作也很简单只需要按圈/B就可以让无球队员拉出来跑到你身后接你的球,但实战中这个新特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或者每一个队都能用的,一会儿到实战的时候会跟大家说。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无球队员会不停的跑位挡拆寻求空挡出手的机会,我就询问他说这无球跑位都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这完全是自动的,我顿时惊讶了,这么智能?他还特意放了慢镜头给我演示,然后他说你看莫兹科夫正在跑位,特里斯坦·汤普森过来给他掩护了,这时候他就拉开空挡了。
虽然我心里吐槽TT和墨子你妹的俩内线做个P挡拆啊,不去给外线挡,但是我个人对于这次自动的无球跑动和挡拆的设定非常欣喜。之前玩2K系列最让我诟病的就是无球队员的智商太差了,如果不通过超级复杂的战术设定根本就难以驾驭他们,更多情况就是你的控卫站在三分线上,然后他们四个用眼睛看着你打。当然这也和2K鼓励个人进攻有关,不过这会让比赛显得不真实,LIVE能做到这点确实有些让我出乎意料。真的是只要你不出手,电脑就不停的做挡拆跑位,即便是TT给墨子挡拆,至少他们也是在动的,对于我这种喜欢喜欢玩战术的人来说是莫大的福音。
要知道玩2K的时候绝大部分人的战术就只有挡拆,并不是不能够让无球队员跑动而是战术太复杂太专业,一半谋求游戏乐趣的人很少研究。相反LIVE在这方面进行了大大的简化,可以让更多的人得到真实篮球体验和篮球游戏带来的乐趣,相当的出色。
接着来到实战阶段,根据刚才介绍的这些特性,我又逐步一一的试探和使用了。总体感觉确实出乎想象的好,只不过现提供试玩的版本可能开发度还不高一些细节上又显得太过难看。试玩版只能选用勇士和骑士是肯定的了,而就在我试玩的前一天勇士还刚好夺了冠,既然这样我就选勇士试玩好了。后来发现试玩四节,无暂停无法换人,只能用首发,按十字键没有战术菜单,还真是开发度不高的试玩版啊……

首先控球感觉是不错,球员惯性没那么大,按键响应很快,动作也很协调,很好的操作感。突破的速度感比2K强不少,能感觉出速度快的后卫可以靠瞬间启动就把防守甩在后面,这种感觉很刺激也挺真实。投篮的话,如果你迎着防守投篮,在时机百分比的下方会提示你被干扰到了,如果数值高的球员应该不会在意这些,比如水花兄弟,如果是格林这种不稳定的人一般就不会进了。多次投篮还是让我找不到最合适的投篮点,虽说是可以让你选择快速出手或者慢速出手,
接着是传球,还是很流畅的快速出球对于拉扯防线效果不错,当然盲目的按还是会被断的,有一次一兴奋按快了传到自己人后背上回线了……然后是挡拆的操作,也算是简单好用,而且我不用像2K一样按更长的时间让挡拆的人来开控卫投篮,操作上来讲我是更喜欢LIVE这样的。只不过只不过,不能像2K那样选择来挡拆的人,似乎是根据距离你的位置来决定,时不时的就会出现汤普森给库里挡拆,而且我一直希望和格林打挡拆配合,但是这货就是不过来,老是博古特这货自动过来,也是挺烦的。
然后说说无球跑位,确实不错,站着不动就能看电脑一住不住的跑来跑起,并且自动的进行挡拆。但是我发现如果你的控卫不进行移动的话,他们跑来跑去是极少有可能自动出机会的,用了多个24秒到时来观察这个事儿,大概也就一到两次电脑自己跑出位置,所以还是需要控卫移动牵扯防守。总体来说由于电脑会拉扯防守,所以如果你进行挡拆成功的话会出现不少次持球杀入三秒区发现内线都被我方队员带开的情况,这个在现实比赛中是会出现,不过次数较少,游戏中这种情况出现次数的比例多于现实比赛了。
再来说说手递手传球,为什么我之前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么用呢。因为当你选择控卫在三分线外控球按下圈/B键的时候,会有另外的无球队员过来接应你手中的球,然而其他的四个队员都有可能性出来接你的球,甚至博古特这样的……妹的你一个内线出来接过我控卫手里的球要投三分啊?遇到能投三分的四号位也就罢了,你个大白中锋从内线跑出来看着就烦。
所以我就想什么情况下用这个新特性合适呢,后来我通过挡拆把博古特拉出来并且给他持球,这时候就会发现包括库里在内的剩下所有四名移动力强且又有投射能力的人也在不停的跑动,寻去位置,这不是我一直想在2K里用却用不出来的中锋高位策应吗。其实2K也是能用出来的,只不过需要很多战术设置,而在LIVE中轻松就可以用出来不费事,确实感觉心情很舒畅。之后只要博古特站在高位,我就可以按下圈/B来让投手出来接球,这样就算是能达到这个新特性的效果了。
其他细节优点,在进球之后队员的慢镜头和庆祝动作可以SKIP,2K15你就必须得看。再其次我看到罚球的时候有库里咬牙套的特写,不知道其他人的一些特性动作是否也会加入进去。电脑的AI真不错,快攻的时候也会进行节奏转换,有时候詹姆斯下快攻走到三分线停了,我以为他要不打快攻改为阵地了,谁知道他等了一秒就看到后插上的队友,并且一个快速传球喂给队友,后者就直插篮下轻松得分。被他这个阴了两回,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因为确实提升了AI在以后的单人游戏中更加有博弈的乐趣了。
不足的细节方面,内线进攻的身体对抗实在太假了,那动作根本不是职业篮球运动员做粗来的感觉。一般内线如果强行出手的话也是挤着防守队员更可能的接近篮筐,而游戏里面则是由于身体对抗被弹开原理篮筐变成姿势非常丑的勾手。只要有上篮或者扣篮的身体对抗都会显得不自然,这个细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着就是有时候球员运球走在界线附近却不出界,像是被界外的空气墙挡上一样的走太空步,不过这很有可能是试玩版的问题。
然后再吐槽一下选择传球的操作,2K系列是按下R1/RB就会在球员头上出现对应的按键,按下就传球再按R1/RB就取消,然而LIVE里要想进行这样的操作就需要按住R1/RB键再按球员对应头上的按键。我很不喜欢这样的操作,记得原来玩LIVE是和2K的操作一样啊,不知道是不是从14开始就改了,还请玩过的高人指点。
总体来说这次《NBA LIVE 16》的进化让我感到惊喜,无球队员的跑动大大增加真实性,且太对我胃口了,如果能将身体对抗制作的再精细一些,也许就有机会和2K再掰掰手腕了。从今年封面球员的选择就不难看出,第一EA对它给予了一些希望,第二就是威少下赛季要倒霉,个人认为篮球游戏界还是需要竞争的,让2K有些危机意识才能促使他们把游戏做得更好,不要老想着找JAY Z或者斯派克·李这样的人来当卖点。虽然今年的第一购买选择我还是会给2K,不过LIVE的崛起也会让我选择在今年支持他们(很可能是打折的时候),今年后半年看看2K的宣传,这场对抗将会很有意思。
另外一篇国外体育游戏网站OS的上手评测(附简要翻译),原文链接:http://www.operationsports.com/news/845461/nba-live-16-hands-on-impressions-quick-look/
NBA Live 16 Hands-On Impressions (Quick Look)
01:31 AM - June 17, 2015 by ChaseB

For now what we'll be doing here at Operation Sports is posting a quick look detailing some of our initial thoughts on sports titles at E3. Once we play more of these games throughout the week we will post more fleshed out hands-on impressions this week and next.
In addition,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the game you would like us to ask developers, feel free to post them. We can't guarantee we'll get them answered -- and it's probably better to not get too crazy specific -- but what we do get answered we'll post here on OS as well at some point. The same goes for if you just want to hear more about something we talked about in the article(s). For example, "hey dude, you talked about how the dribbling feels different, can you talk more about that?"
After three years of sort of hiding at E3, NBA Live 16 and the development team working on the title are finally showing off. If anything, that is a good sign that the folks at EA Tiburon finally have enough confidence in the title to stand by it in a public setting where everyone can get as much hands-on time as they want.
EA Tiburon制作组在E3为玩家提供了充分的试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