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831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超之子的列传,不知道图发得成功不,查了很多资料的哪 [复制链接]

帖子
226
精华
0
积分
114
金钱
1360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7:36: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腾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6
精华
0
积分
114
金钱
1360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2-8-7 17:37:40 |只看该作者
不对,现在应该行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33
精华
0
积分
1074
金钱
2205
荣誉
35
人气
74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2-8-7 18:00:38 |只看该作者
挺好,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623
精华
0
积分
846
金钱
10934
荣誉
3
人气
46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2-8-7 18:09:45 |只看该作者
本来不想说什么的
但是lzyy的实在.....

马超有过4个儿子,1个女儿.
两个在冀城连同正妻杨氏被叛变了的部下杀害了。另外一个马秋被张鲁亲手杀了。
在成都重新娶妻生子,儿子叫马承,继承了台乡侯的爵位;女儿嫁给了刘备的儿子安平王刘理。

另外马超不止儿子
整个家族都因为他的野心而受到拖累
典型的志(野心?野望?幻想?梦想?...?)大才疏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01
精华
1
积分
1606
金钱
10296
荣誉
10
人气
55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2-8-7 20:57:16 |只看该作者
阎圃,既帮马超养儿子,又帮马超带孙子,真是个好人啊
那一天,光荣怒吼一声:你XX的,有本事自己做出款无双、三国志来!

使用道具 举报

中書侍郎

帖子
13193
精华
0
积分
8387
金钱
1845
荣誉
166
人气
1248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2-8-7 21:43:12 |只看该作者
{:13_431:}不像。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47
精华
0
积分
798
金钱
7672
荣誉
7
人气
41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2-8-7 22:31:49 |只看该作者
马子。。。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
精华
0
积分
2
金钱
1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2-8-8 18:46:35 |只看该作者
其他不说,
单单“晋时阎圃收养”这个我就无语了。
这阎圃成仙了都,司马炎称帝啥时候了,这老家伙还活着?
据三国志记载阎圃约公元231年左右死去。
楼主你这YY的也太。。。。。。。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623
精华
0
积分
846
金钱
10934
荣誉
3
人气
46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2-8-8 19:33:23 |只看该作者
引用rocxur的话:
比做刘备家人更倒霉的就是做马超家人{:2:}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6
精华
0
积分
114
金钱
1360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2-8-8 20:27: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崆海头陀 于 2012-8-8 20:49 编辑
aserdf 发表于 2012-8-7 18:09
本来不想说什么的
但是lzyy的实在.....


这位兄台,我写的就是马承啊,熟读三国志是对滴,但写列传照抄三国志我觉得那就死板了,马超是建安十九也就是公元214年降的刘备,死于公元222年,既然214年满门被杀,八年间,其子马承何来,未有交代,如果再婚再娶,儿子太小未免太小,平淡了些,既然典论曰“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 (那马秋是救不活了.....)。三国集解卢注也说时马超奔蜀,留妾董氏及子秋,后曹公平汉中张鲁降,子秋为鲁亲杀之,而董氏曹公赐于劝降有功之臣即圃,遂为圃妻,不久产一子即璞,后圃卒璞射封侯位。晋书有传,而璞生父戓云超戓圃世人莫知也!那为何不大胆一点,马承就是阎璞呢?阎圃生卒年不详,配偶只记载有董氏一人,子嗣只记载有阎璞一人,我只好视阎圃不孕不育,然后他将董氏之子视为已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6
精华
0
积分
114
金钱
1360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12-8-8 20:42:39 |只看该作者
纯情憨慢仔 发表于 2012-8-8 18:46
其他不说,
单单“晋时阎圃收养”这个我就无语了。
这阎圃成仙了都,司马炎称帝啥时候了,这老家伙还活着? ...

晋书确实是说阎圃是:黄初中,增圃爵邑,在礼请中。后十馀岁病死。是在大约230左右死的,我列传最后一点点小赶工了,纯情兄果然厉害,就被发现了,瞒不了,但如果214年阎圃是二三十岁的话那到西晋265年七八十岁也是可以的嘛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6
精华
0
积分
114
金钱
1360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2-8-8 20:54:34 |只看该作者
儿子:阎璞,嗣爵,仕吴至牂柯太守。(晋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十八),这个真有可能是马超的儿子;孙子:阎缵,阎璞子,西晋西戎司马、汉中太守。缵字游戏拼音输入法打不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7
精华
0
积分
14
金钱
41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2-8-13 14:16: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ris760406 于 2012-8-13 15:19 编辑

马超之子。身长八尺,有父风,刚猛善射。
马超之入蜀,张鲁大恨,使阎圃尽诛其家。超妾董氏,有姿颜,圃慕匿之。
时董氏初有孕,圃不觉。七月余得一子,圃深爱之,取名璞。
建安二十年,曹操攻汉中,张鲁奔南山。董氏阴遣鈴下送璞入蜀营。
遂复马姓,改名承。会马超病卒,嗣侯,领兵镇江油。
承妻李氏,素刚烈,有操节。会城破,与承倶自杀。
承子暂,为魏军所得,入魏。阎圃闻之,哀而养之。暂后为平乡侯,珜珂太守。
-------------------------------------------------------------------------------------------------
承子暂,为魏军所得,入魏。董氏闻之,哀而养之。暂后为平乡侯,珜珂太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7
精华
0
积分
14
金钱
41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2-8-13 14:43:06 |只看该作者
难得上网一回,仿三国志体改写了。

基本上这是一个绿帽的故事。枉阎圃同志号称聪明又机智,色字头上果然是一把大关刀啊!
虽然夺了人妻,但又帮人养了便宜儿子,还不够啊!继续帮便宜儿子再养更便宜的儿子。

有几点说明一下:
1、说到马承有父风......我真的好纠结要不要删掉!!!
马超的作风?寡情啊!马家上下差不多100口人全干净了!
然后某失意男喝高了,说了几句不得当的话,哇,马上打小报告去了。这个小报告.....直接要了某失意男的老命啊!
2、汉中攻防战在建安二十年,马承入魏四年后始图谋归蜀?按例,降将封侯,则居首都,方便控制。
马承虚岁才五岁的小屁孩,万水千山的,容易么?
我改成在阎圃随张鲁奔南山时,董氏趁乱使下人抱着马承BB跑路,这样比较合理吧?
3、关于侯爵。马超是斄乡侯,估计斄字搞不出来,直接省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7
精华
0
积分
14
金钱
41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12-8-13 14:59:04 |只看该作者
崆海头陀 发表于 2012-8-8 20:42
晋书确实是说阎圃是:黄初中,增圃爵邑,在礼请中。后十馀岁病死。是在大约230左右死的,我列传最后一点 ...

关于阎圃同志的寿命,我是这样推断的。
中平四年[184],黄巾起,其时所谓的五斗米教,其实也是黄巾的一支。重点时,阎圃同志那个时候已经在辅助神棍张鲁大神了。
算上少年得志吧,总也有个20来岁吧。263年蜀亡,263减去184=79年。20来岁的小青年修真近80年.....太平道果然强大!
这个BUG可不可以改成为董氏收养?古人早婚,董氏建安十九[214]年时16岁,可以接受吧?这样263-214=49+16=65岁,这样就合理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76
精华
0
积分
288
金钱
99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12-8-14 22:14:05 |只看该作者
悲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6
精华
0
积分
114
金钱
1360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12-8-17 18:19:51 |只看该作者
chris760406 发表于 2012-8-13 14:43
难得上网一回,仿三国志体改写了。

基本上这是一个绿帽的故事。枉阎圃同志号称聪明又机智,色字头上果然是 ...

兄台中文造诣好,承父风之事么就参照三国演义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9-6 03:08 , Processed in 0.31528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