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楼主: ppaandgo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于禁真可算是一朝屈膝,千年不得翻身啊 [复制链接]

帖子
200
精华
0
积分
100
金钱
805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21#
发表于 2012-4-27 01:32:18 |只看该作者
老实说= =
庞德以前就在马超那当大将= =当了无双将以后也不是很那个啊= =。至于水淹七军那时候= =貌似是因为于禁比较受宠才当了总将罢了吧=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0
精华
0
积分
60
金钱
204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22#
发表于 2012-4-27 08:49:53 |只看该作者
有人要求加颜良文丑,好吧衬托关羽的来了
要求加于禁,好吧衬托关羽的来了
要求加关兴张苞,好吧还是有父爱光环

变相的给关羽加剧情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48
精华
0
积分
295
金钱
2152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23#
发表于 2012-4-27 09:37:05 |只看该作者
eastking 发表于 2012-4-26 11:29
错了,投降的人多了去了,五子良将,除了乐进是出仕就在曹操这里,其余的都是曹老板在别人那里挖角来的!于 ...

求科普 刘备投降过谁?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4
精华
0
积分
43
金钱
62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24#
发表于 2012-4-27 12:34:33 |只看该作者
igniz9999 发表于 2012-4-27 09:37
求科普 刘备投降过谁?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战力弱小,又没有根基。多次被打败,多次投靠他人,比较重要的几次是:
1、投奔公孙瓒。黄巾起义之后,一是高邮鞭打事件,二来任高唐令时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往奔中郎将公孙瓒,为别部司马,后领平原国相。救徐州后为豫州刺史,屯于小沛。“奔”
2、投降吕布。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下邳。吕布偷袭了下邳。刘备回军,中途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得从事东海糜竺以家财助军。于是向吕布求和,吕布让刘备驻军小沛。刘备在被吕布袭了徐州后走投无路向吕布投降被吕布安置在小沛,史书上写“先主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方有辕门射戟之事。史书称“求和”,是春秋笔法。
3、投降曹操。刘备再度召募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恶之,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又益其兵,并给与粮草,让刘备屯沛地。其后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史书用了归字。
4、投奔袁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北投袁绍。 “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史书用了“走”字。
5、投奔刘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史书称“往投”。
6、联合孙权。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又南收荆州四郡。刘备从孙权手中借的荆州江陵(南郡),占据荆州五郡。
7、联合刘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刘备夺了四川之后,有了根据地就只有败走几次了。
  尽管史书上无一字用“降”,但是于吕布,于曹操,都是被打败后“求和”、“归”,不称其为“降”乃是史书的春秋笔法,因为刘备是皇帝,是不能用降字的。但是这两次不成为投降说不过去。所谓什么降汉不降曹乃是小说家言,毫无依据。《三国志·关羽传》中:“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一个禽字,战败被擒而已,哪里来的降汉不降曹。这都是后期民间传说改编的。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有才之人换个老板很正常,孙坚早期也依附过袁术,为其攻打刘表才死的,更不要说孙策在袁术手下好几年,用玉玺才换来一些兵将和自由,方有江东孙吴。刘备这种毫无基础的人,不依靠他人根本无从发展,早期刘备的军事实力一直很地下,兵、将都不多,诸葛亮到来和赤壁之战后才有了根基。所谓皇叔一说,并无此事,正史上仅称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是为汉室苗裔,没有认亲之说。就算是三国演义上面,也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之后,刘备来到许昌投降曹操,见到汉帝之后才有皇叔之说,之前都是自称汉室苗裔。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0
精华
0
积分
25
金钱
44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25#
发表于 2012-4-27 13:29:37 |只看该作者
历代的三国游戏,乐进和于禁都是没有独立模组,无双就算有,于禁的设定是什么??热爱和平??所以投降??但是曹仁已经是这种设定,庞德是西凉数1数2,但是大部分三国游戏都是有武力,样子都是大众,无双从4代开始就转正,还有那个周泰,根本不能说什么名将猛将,竟然跃升到一线,贯彻武士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48
精华
0
积分
295
金钱
2152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26#
发表于 2012-4-27 15:20:26 |只看该作者
无法苟同
战败求和 跟战败投降完全是两回事 就因为刘备后来做了皇帝这里的求和就成了春秋笔法?
另外几例更是明显的投靠而非投降
无论刘备去哪里一直是客卿,而非下臣

使用道具 举报

智慧之祭司
妖界 阎火鬼王

帖子
2397
精华
0
积分
1230
金钱
6103
荣誉
3
人气
0
评议
0
27#
发表于 2012-4-27 16:42:49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不喜欢大耳,但是24L说的那几个没一个是投降
人生就像一个茶几,上面有无数的杯具。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5
精华
0
积分
23
金钱
49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28#
发表于 2012-4-27 18:51:50 |只看该作者
eastking 发表于 2012-4-27 12:34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战力弱小,又没有根基。多次被打败,多次投靠他人,比较重要的几次是:
1、投奔公孙瓒 ...

支持啊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刘备就是条狗啊
但是不得不说有他能忍啊,是做大事的人啊
没办法啊起家穷啊,如果他起家有袁绍那么富裕早就是皇帝了,那轮得到司马懿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光荣工作组【制作】
蜀军 翎军将军 孔雀虹
稀代之好汉 礼贤之义将

光荣游戏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帖子
4733
精华
1
积分
4221
金钱
17676
荣誉
161
人气
448
评议
0
29#
发表于 2012-4-27 19:31:40 |只看该作者
igniz9999 发表于 2012-4-27 15:20
无法苟同
战败求和 跟战败投降完全是两回事 就因为刘备后来做了皇帝这里的求和就成了春秋笔法?
另外几例更 ...

因为是带着自己的团队投降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4
精华
0
积分
43
金钱
62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30#
发表于 2012-4-27 20:27:13 |只看该作者
周泰转正主要是因为吴国名将相对较少,既然是三国游戏,总不能改成魏、蜀太大,吴国太小。吴国武将虽然整体实力逊于魏国和蜀国,但是也是各有特点!周泰虽然没有和超一流武将的正面对抗甘宁百骑劫魏营,周泰血战护主,丁奉雪夜奋短兵,也算是吴国难得的经典战役了!话说孙吴的几大武将大多擅长水战,没几次陆地的正面交锋,所以以演义的排名标准来说,吴国的武将大多不好排名。不过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这是无可争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4
精华
0
积分
43
金钱
62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31#
发表于 2012-4-27 20:50:35 |只看该作者
garysnake 发表于 2012-4-27 16:42
虽然我不喜欢大耳,但是24L说的那几个没一个是投降

恩,没有投降。没一个字写投降了!可是不是投降是什么,每次都叫联盟?有一点要明确,三国时期的部队是可以属于有实力的将领个人的,大将带着部队一起改换门庭,常有之事,非要说起来,一直到曹丕称帝的三国前期除了袁术称帝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做的汉朝的官爵。孙坚战死的时候,其部属尽归于袁术,后期孙策成长,这些部属也跟随他一起离开。吕布为例,高顺还有张辽等八健将大多在董卓手下时期就开始追随吕布,其后吕布投袁术、袁绍,投刘备一直到占徐州与曹操对抗,吕布都是带着部属的,说起来吕布的部队不比早期刘备的差吧,刘备投降吕布时走投无路,自然是带着部属投降,后来转投曹操,去袁绍、刘表等处也是带着手下。这点没差别吧,吕布的行为是三姓家奴,刘备的行为就不能叫投降呢,只能叫忍辱负重??双重标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58
精华
0
积分
180
金钱
110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32#
发表于 2012-4-28 20:36:28 |只看该作者
俺一直以为五良首是张辽,难道是记错了
网游公敌

使用道具 举报

魏·諫議大夫
雷王 魏武之刃 疾風麒麟牙

帖子
2275
精华
0
积分
1289
金钱
14070
荣誉
15
人气
7
评议
0

33#
发表于 2012-4-28 21:17:49 |只看该作者
于禁倒霉的是投降了,但是被作为战俘处理,不但没正式改换门庭,被投降的那位还立刻败了,还是败在旧主及其暂时同盟手上,还是没正式改换门庭,尴尬身份过了一阵子被打包送回旧主那边了,最凄惨的是有几十年情谊他的老板还已经病逝了,老板的儿子心眼又小得很,以己度人要给老爹出气,他连痛快一刀都求不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
精华
0
积分
21
金钱
56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34#
发表于 2012-5-1 00:07:40 |只看该作者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吧,这个问题无解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
精华
0
积分
2
金钱
1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35#
发表于 2013-9-28 21:34:28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于禁也很牛啊,统率能力也不比关某人差.可就是投降了,致使永世不得翻身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
精华
0
积分
2
金钱
1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36#
发表于 2013-9-28 21:36:39 |只看该作者
檀中_环跳 发表于 2012-4-26 22:20
贞女失节不如老鸡从良~

很准确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
精华
0
积分
2
金钱
1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37#
发表于 2013-9-28 21:42:14 |只看该作者
pig369369 发表于 2012-4-27 13:29
历代的三国游戏,乐进和于禁都是没有独立模组,无双就算有,于禁的设定是什么??热爱和平??所以投降?? ...

周泰应该也很猛啊,几次血战保护孙权.这样已经不错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
精华
0
积分
2
金钱
1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38#
发表于 2013-9-28 21:46:08 |只看该作者
jiangpeng1992 发表于 2012-4-28 20:36
俺一直以为五良首是张辽,难道是记错了

我之前也是这么以为......  张辽只是"魏军的关云长".再加上于禁早就与曹老板有交情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6
精华
0
积分
63
金钱
1144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39#
发表于 2013-9-29 09:05: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zpzpz999 于 2013-9-29 09:08 编辑

不太贊同成王敗寇的說法 我覺得于禁會被唾罵 主要是因為龐德寧死不降的關係 曹操聽聞時不就這麼說了嗎?
認識了于禁30年 想不到緊要關頭竟然不如一個後來加入的龐德
我認為于禁被唾棄 主要還是因為從以前的社會 大家就比較推崇忠義 能力再好卻不忠誠有什麼用? 諸葛為何被稱作歷史上最成功 最偉大的軍師? 帶兵 內政 打天下 比他行的不是沒人 關羽為何又被稱為武聖? 比他強的更不是沒人 關鍵是什麼? 長期追隨的死忠輔佐而已
何況有了龐德這個戰到最後一刻仍寧死不降的忠臣 于禁的投降很自然的成了強烈的對比 龐德當然比于禁值得太多被提早作成無雙將了
還有人提到像劉備孫權的 早期有歸於其他人麾下過 我認為實在提的遠了 妳們提到的人有哪個像于禁一樣是在同一個老闆底下幹了30年? 沒有
拿在亂世中還無一定基礎根基的野心家和一個長期跟著老闆的將領比較 這個本質是完全不同的 怎麼能拿來做比較?
當然 就現代而言 保命其實是沒錯的 但是以前不同 因為是帝王主義 忠誠絕對是被列為歷史褒貶考量的最大要素 沒有忠義這層考量 三國迷人之處也會少很多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30
精华
0
积分
875
金钱
2297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40#
发表于 2013-10-14 14:36: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乱德の魔女 于 2013-10-14 14:38 编辑
pzpzpz999 发表于 2013-9-29 09:05
不太贊同成王敗寇的說法 我覺得于禁會被唾罵 主要是因為龐德寧死不降的關係 曹操聽聞時不就這麼說了嗎?
認 ...

呵呵,观春秋不知成败得失,只知忠义,书生意气而已
庞德必须死,抬棺死战是表现,而自己身为新近从敌对阵营投降过来,而且老上司和兄长都在敌对势力为官,没有退路,所以不得不死,我认为这才是庞德死战的最重要原因

而于禁投降,虽然很不体面,但于禁的身份资历在那里,他的投降可以算作功过相抵,对陷入绝境的自己和手下可以接受,而对于自己的家小也不会因为他的投降而被当作叛徒清理

不过其实,最值得考虑的还是糜芳的叛变,如果说于禁是投降,那糜芳就是彻彻底底的叛变了,作为汉中王的小舅子(虽然是前任),而且和兄长投巨资并且半辈子跟随刘备,好不容易熬到了投资收到回报的时候,却在并不是必死之时被别人说服投降孙吴,奇怪啊


人类最大的罪孽在于标榜正义...

以云之端魔王的名义将邪恶进行到底~~呵呵
o>_<o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5-2 11:32 , Processed in 0.3102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