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11444
- 主题
- 32
-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255
- 精华
- 0
- 积分
- 128
- 金钱
- 1772
- 荣誉
- 0
- 人气
- 3
- 在线时间
- 1075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255
- 精华
- 0
- 积分
- 128
- 金钱
- 1772
- 荣誉
- 0
- 人气
- 3
- 评议
- 0
|
本帖最后由 1783025 于 2012-8-10 15:38 编辑
日本战国几大代表性战役:
1,桶狭间之战
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今川义元对今川家进行了扫境出动的全动员。当时今川家的领地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的石高在七十万石上下,今川义元做了全动员,因此今川家集结了20000到25000的兵力。
织田信长尚未对尾张全境控制,其动员力远不及今川。从各种资料综合起来看,当时织田家可动员的全部兵力在4000上下。
2,川中岛战役
打了五次,第一次武田家小胜.后来四次全打平手.
第一次,上衫谦信带兵为8000,由此可见,小胜的武田家兵力与之相比相差并不大.大概在1万2千人左右.
第三次兵力差距最大,上衫谦信带1万兵,武田信玄带兵2万3千.
第四次最为激烈,双方特别是武田家战死数名猛将(包括大将武田信繁,他的能力在游戏中被弱化了),上衫谦信带1万6千兵,武天信玄带兵1万8千
3,大阪之阵
算是一场规模很大的战役了,丰臣家10万兵力,德川家16万兵力.不过两方兵力都是联合了很多大名,每个大名带兵量也就是几千到万人不等.论及精锐,远远不如川中岛战役的上衫和武田.
4,小田原之战,
也是一场规模很大的战役,丰臣秀吉带兵22万,主要还是各大名的联合军队.北条家5万6千兵.不过此战并不是很激烈,感觉大部分兵力都是摆样子,打酱油的.
5,关原合战
东军8万8千人,西军8万人.
还有一些其它战役,不过论奇袭效果或者激烈程度或者规模都远远比不上以上几战,就不多谈。
由此可见,战国时期全日本同时期能够调动的兵力双方合计加起来大概在20万左右。其中真正的精锐部队不到3万人,这里说的精锐就有点相当于现在说的王牌部队,或者三国时期的虎豹骑、白毦兵等,(PS,请千万不要再说什么“白耳兵”了,那会引人笑话的,白色耳朵的兵吗?)这种精锐部队在日本战国首当其冲的就是上衫家的一万兵和武田家1万五千兵,这种兵对付普通大名包括德川家、织田家、丰臣家的所谓精锐部队,说是以一当十或者夸张,但以一敌四五估计还是没有问题的。
和日本二战时期,最精锐的陆军第二、第六师团有些类似。
我们国家三国时期的主要战役有:
1,官渡之战:
袁绍11万兵力,曹操2万兵力。战役结果却是令人大跌眼镜,袁绍军伤亡10万,曹操军伤亡仅仅8千人,由此可见曹老板之雄才大略。(千万不要说老许献计烧乌巢,曹老板才能获取胜利,否则定是失败。这种说法会被人笑话的,导致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引领战争走向胜利的绝对因素,还是主帅。即便没有火烧乌巢一事,也许就会出现火烧或者突袭其它要害地方的事件发生。郭嘉之十胜十败论并非肆意胡扯。)
2,赤壁之战。
曹操兵团兵力为20万,号称83万。孙权兵团为5万,其中精锐水兵(周喻率领的部队)约3万人,另两2万为防御性部队。刘备兵团为1万5千人,其中1万人为刘琦的江夏水军,战斗力非常差,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关、张所率领的三千精锐步兵。
按理说,孙刘联盟中,此战该由拥有五万精兵的孙权集团为主导,但奇怪的是,不管是魏国志和蜀国志都有提到赤壁之战,但却偏偏没有只言片语提到吴国,所以有的史学家认为,赤壁之战和吴国没有半分钱关系,这场仗是刘备打的。历史上所谓周都督火烧赤壁,是吴国人为达到后来名正言顺占领荆州而放的政治烟雾。
如此种论调真正成立,那可见二爷、三爷所率领的那三千精锐步兵是多么可怕,难怪以曹操强大的实力会如此重视刘备,并且数次打刘备都被他跑掉,又难怪东吴五万精兵会放下身段和只有三千兵力的刘备结盟。
注意:赤壁之战时,曹操军西路进攻兵团:4.5万人,其中水军2.5万(新降军,其中数千人在运输船队未到赤壁);北路进攻兵团:4.5万人,其中水军1万(新降军),也就是说除去新投降的战斗力不行的兵力不算,曹操纵横北方的精锐部队有五万多都到了赤壁。
而刘备仅凭三千兵力能“大破之”,可想而知当时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等战将的风采。
并且同官渡之战一样,此战中的绝定因素并不是以上这几位战将,而是主帅刘备,所以不要因为演义而忽略刘备的能力。当初曹操之所以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并非随口说说。
3,夷陵之战
刘备带兵力四万人,东吴兵力为五万人。并非演义所说蜀国占有绝对兵力优势,恰恰相反,蜀国兵力微略,我想是因为蜀军战斗力比较强的原因,才让人感觉吴国是以弱击强,并且反败为胜。
从以上这些战役可以看出,实际在三国时期的兵力和全日本的兵力总的来说差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时期比日本战国早了很多很多年,当时的人口密度远远不如战国时期的日本,并且三国基本上都是大兵团作战,小打小闹的比较少。而日本战国国情不同,总兵力虽然不少(兵农一体,全动员情况,估计相当于魏国一国的兵力),但也正因为兵农为一体,所以精锐少,大多为打酱油的。而且大名多,分下来每个大名其实也就几千人的样子。
不过作为游戏来说,稍有夸张也很正常,楼主有些太较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