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Popcap
编辑:07073 零zXr0
原来《植物大战僵尸》(Plants vs Zombies),这样一款让popcap声名鹊起,销售火爆的游戏“制作组”只有4个人:设计师George Fan、美工Rich Werner、音乐/音效师Laura Shiginhara、程序员Tod Semple ,他们四人历时三年,花费150万美元就打造了这样一款“超级”小游戏。
虽然无法和宣传费即动辄破亿的战争机器、光环、星际争霸、侠盗猎车手、使命召唤、战地等相比,游戏类型也不同。
但《植物大战僵尸》的全球影响力让《古剑奇谭》、《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数十人团队历时数年打造的国产游戏自惭形秽。

《植物大战僵尸》制作组全体员工
设计师George Fan透露,他的灵感其实是有一部分来自暴雪魔兽争霸3的一个TD塔防游戏(难道是小偷?)另外popcap的《怪怪水族馆》也对他们有一定启发,最后在酒吧玩时才决定以植物做主角。
植物主角定下来了,那么僵尸呢?这个敌人还真的挺纠结的,一开始George也比较俗,想用昆虫之类吃植物的东西来做敌人,可后来他也感到很俗,就决定以僵尸来代替,这是一个意外么?不!在开发游戏时时刻想着脱俗又务实的设计师早晚会取得成功的。
PopCap公司在亚太区的总管James Gwertzman说,并非只有George Fan一名设计师影响着整个植物大战僵尸的诞生,整个团队所有人(反正只有4个)都在参与规划、讨论,就像每一个西方制作组一样,大家在团队中拥有绝对平等的发言权,而在中国情况截然相反,大搞个人崇拜,仿佛所有人都在围绕一个人的思路来运转。而这个人不是席德梅尔,不是山内一典,不是卡马克...... 并没有那么强的个人能力,所以失败多于成功,无法取得太大的突破。
另外战地1943、荣誉勋章多人模式的制作团队最高峰时都只有19人,战地英雄的团队最高峰有21人。骑马与砍杀制作组初期只有土耳其一对夫妇,而瑞典游戏MineCraft是单人开发。
以什么条件、技术、经费、销路等客观因素的不足为国产游戏开脱的同学们该醒醒了,这些只有一辆个人的团队哪有钱来支付广告费、压盘、推广呢?他们起初只有数字版一种销售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