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408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答黑暗魔王论“车悬”书  关闭 [复制链接]

帖子
154
精华
0
积分
77
金钱
137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22:28: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霍去病者,汉之大将者也,武功甚伟。其数征匈奴,占河西,通西域。匈奴闻之甚恐,乃西迁,大秦乃亡于此。谦信者,越后之龙也,其人义甚,终生未娶。乃五会信玄与川中岛,大破胜家于手取川,时人号之“军神”。谦信善骑兵,命之阵为“车悬”。久之,国人或曰:“车悬者,霍去病创之。”进而又曰:”谦信者,区区越后之匪首者,不足为人所道也。“人问之,乃曰:”去病将数万,谦信者,将数千者耳。“又曰:“去病之趋匈奴者,竟使大秦亡于是,其功岂不大栽?然则谦信者,关东未平,其能庸也,未尝可与去病相论也。”
  余则以之不然:“去病者,汉之将也,其时之汉,地广人众,然谦信之时,其倭国地小人寡,且藩国甚众。然则去病将数万,谦信将数千,情理之中也。况去病军中,无逆反者,然越后中未服谦信者为之甚众,叛者亦频。向使谦信将汉兵,其亦未尝不能西趋匈奴;而去病将越后之兵,其亦未尝可王关东。其两者身处之地异之,身处之时亦异之,则使两者比权量力,度长絜大,岂不谬栽?
   呜呼,或者方见彼文,而放乎一己之私意以妄言,可乎?其人不暇自哀,吾等哀之,后人亦宜哀之而鉴之,然则吾国之兴,指日可待矣。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64
精华
0
积分
283
金钱
1537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8-4-25 22:54:33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只比军事能力不考虑政治,我坚信霍去病带几千汉朝骑兵能横扫关东。而JJ要带十万骑兵,立即歇菜。当然要考虑政治问题的,霍放到关东也立即歇菜

使用道具 举报

通直散骑侍郎
正六位上 因蘇家守護代

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帖子
2445
精华
0
积分
1485
金钱
4641
荣誉
26
人气
3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8-4-25 23:09:08 |只看该作者

转载 from ptt

日本有骑兵么?
或许有,但是也不是骑马的骑兵,而是骑驴的骑兵
且不说日本的地形限制了骑兵战术的运行
而且骑兵在古代是非常难培养出的,想要有培养出
能拿来作战的战马,首先马的品种得好,其次得有好的
草场,没有好的牧草就不会有好的马,另外还必须有
足够开阔的来让马有足够的空间奔跑和训练,否则你就是
把马喂出来也只能当代步工具不能作战。要培养出
一个骑兵,从马吃的,住的,玩的,饲养,训练,其
成本够折腾几百个足轻了。

首先当时的日本就没有足够优良的马,马匹都很矮小,
跟驴似的,至于牧场和足够开阔地理环境,日本更是
缺乏。而且当时的大名,地盘都不怎么大,再怎么盘剥,
也养不起骑兵

当年宋朝的时候,宋丢了燕云十六州,以中国那么大
的国家,都找不著适合的马场,骑兵也就费了,才让
辽,金,元的骑兵横行。

日本的骑兵在明治维新之后才开始发展起来。

战国时期的骑兵,我个人的看法就是吹的。估计更多的时候
是拿来当jeep用而不是当tanker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96
精华
0
积分
1088
金钱
7152
荣誉
4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8-4-26 00:10:06 |只看该作者
LZ文笔不错,顶一个
霍去病,天才
JJ,人才
恩,就素酱紫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96
精华
0
积分
1088
金钱
7152
荣誉
4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8-4-26 00:17:0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因苏阿 的帖子

恩,我对武田上杉的骑兵的印象都是给黑泽明的“天与地”忽悠的,晕死,那里面武田清一色的赤备。。。。。MS武田享誉战国的骑兵军团都是骑马武士+足轻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85
精华
0
积分
683
金钱
5643
荣誉
4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8-4-26 00:50:0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动如雷震 于 2008-4-26 00:17 发表
恩,我对武田上杉的骑兵的印象都是给黑泽明的“天与地”忽悠的,晕死,那里面武田清一色的赤备。。。。。MS武田享誉战国的骑兵军团都是骑马武士+足轻 ...

黑泽明的影子武士。。可不是天与地。。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931
精华
0
积分
466
金钱
214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08-4-26 01:23:47 |只看该作者
霍大在革新里数值至少65535,65535,?,?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7
精华
0
积分
104
金钱
38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08-4-26 05:16:32 |只看该作者
好象谁之前有贴过资料,是武田四天王里面谁写的书里面说的
武田的骑兵大多数都是马上行军,下马作战...
其实,这个蛮现实的.

那个时代,马比较贵,人命不抵马命..
看看中世纪的欧洲重装骑兵看到长枪兵就不太爱冲,就是因为心痛马.一匹标准的骑兵用马能雇佣80多名英国长弓雇佣军..

那本书上还说到一个有趣的事情.
武田为了养骑兵,将领内所有的野马都捉的一个不剩...
国情不一样,是无法比较的.

扯远了.

只能说,上衫得到他当时的敌人的尊敬,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的不凡
不凡的人很多,让人不凡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没必要一一比较
无意义.


[ 本帖最后由 dingxiaore 于 2008-4-26 05:24 编辑 ]
無s/l流的最大敵人..永遠是拿弓的傢伙...
迷之聲: 完了.. 怎麼又被狙死一個...    什麼~~~~是大名....冏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7
精华
0
积分
104
金钱
38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
发表于 2008-4-26 05:22:00 |只看该作者
至于,车悬之类是不是所谓的抄袭.
很无趣的.
打仗的时候,目的是赢,上衫就是那样打的,霍去病也是那样打的
霍去病之前肯定也有人是那样打的,只是规模,效应,名声都不相同而已

要说相同的话,也之是他们使用的战术原理相同而已.
而且,打战更多的是看地形环境,人心士气,后勤补给,
战法之类如果能左右一切的话
白起就坑杀不到那么多兵了.
無s/l流的最大敵人..永遠是拿弓的傢伙...
迷之聲: 完了.. 怎麼又被狙死一個...    什麼~~~~是大名....冏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48
精华
0
积分
544
金钱
1249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08-4-26 11:27:53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种战术,谈不上什么抄袭不抄袭的。带10W兵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毕竟,李如松没有死在朝鲜,而是死在土著人的埋伏之下……
很反感有些人总喜欢拿三国和战国来比,比如有人总喜欢问:XX?相当于三国里的谁?我只好很无奈的回答,大概相当于XX……相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48
精华
0
积分
544
金钱
1249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08-4-26 11:32:0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因苏阿 于 2008-4-25 23:09 发表
日本有骑兵么?
或许有,但是也不是骑马的骑兵,而是骑驴的骑兵
且不说日本的地形限制了骑兵战术的运行
而且骑兵在古代是非常难培养出的,想要有培养出
能拿来作战的战马,首先马的品种得好,其次得有好的
草场,没有好的牧草就不 ...

你这个未免自大太过了。蒙古马的身高也基本上没有超过140厘米,和原产日本马差不多的。但是蒙古马那不高的身高并没有给蒙古骑兵令人感到恐怖的战斗力带来多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与硬件(战马的素质)相比,考虑如何合理运用骑兵所具备的机动力、突破力的软件(人类的智慧)才是更重要的。 至于身高问题,古代人身高貌似都很低……饭富虎昌据说身高才1.3米……
甚至包括天朝人民,是个营养问题……就算是现在,1米5-6的二等残废也遍地都是……而且日本的草场比LZ想象的要多一些……

即使是英格兰重骑兵,也不是一味的野蛮冲击……他们的典型战术是靠长弓攒射打开缺口,然后骑兵突入……是不是有点类似坦克呢?日本足轻的长枪阵恐怕也没有苏格兰长矛密集而有效……毕竟这些农民有的只是一个铁枪头或者干脆就是竹枪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悲剧卡 于 2008-4-26 11:38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92
精华
0
积分
1096
金钱
3642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08-4-26 11:35:58 |只看该作者
楼上难道不知道蒙古马的优点吗?? 蒙古马个小 但耐力吃苦耐劳 适合长途远征专用马匹 蒙古要没蒙古马能打到欧洲去??蒙古马就是二战时的T34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92
精华
0
积分
1096
金钱
3642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08-4-26 11:37:58 |只看该作者
看看汉朝的和唐朝改良马种后打游牧民族的效果的 骑兵最重要是马匹 古代马比人值钱
为什么说蒙古马是T34呢 T34单挑打虎豹打的过吗??还不是数量优势  当时其它国家全都是步兵为主 蒙古骑兵主力 并且是弓骑 要求马匹耐力好 就是再瘦弱的马也比人跑的快强壮吧 你要蒙古全用汗血马 半路就的死的全成步兵了

[ 本帖最后由 空中堡垒 于 2008-4-26 11:4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48
精华
0
积分
544
金钱
1249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08-4-26 11:41:29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空中堡垒 于 2008-4-26 11:35 发表
楼上难道不知道蒙古马的优点吗?? 蒙古马个小 但耐力吃苦耐劳 适合长途远征专用马匹 蒙古要没蒙古马能打到欧洲去??蒙古马就是二战时的T34 ...

相对于日本那地方来说,貌似不需要长途远征专用马匹……就那么大点地方。但作为战马来说,足够了……有一种说法是日本原始马是从朝鲜传过去的。而我天朝的马种一直也有很大的问题。
而且在武帝以前,我天朝的骑兵绝大部分都是——下马作战的……

[ 本帖最后由 悲剧卡 于 2008-4-26 11:43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92
精华
0
积分
1096
金钱
3642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08-4-26 11:43:28 |只看该作者
日本不需要耐力马 所以就需要短程的高大马匹 日本地形原因 人都吃不饱 哪有粮草喂马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92
精华
0
积分
1096
金钱
3642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08-4-26 11:44:53 |只看该作者
岛国一般骑兵都不行 英国也是 法国就骑兵强 地形原因 没办法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48
精华
0
积分
544
金钱
1249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08-4-26 11:47:3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空中堡垒 于 2008-4-26 11:43 发表
日本不需要耐力马 所以就需要短程的高大马匹 日本地形原因 人都吃不饱 哪有粮草喂马

你有点无厘头了……就日本那情况来说,首先是有足够的草场来牧马的。其次是矮小的日本马已经足够战争使用……当然,这些都是放在日本环境下来说的。再过来……不要讽刺日本人下马作战……就算在马镫大规模运用以后,骑兵下马作战也是我天朝的一大特色……更不要提西汉时期……文帝时,晁错曾向文帝讲,汉军有五大优势,其五就是下马步战远胜于匈奴,即可为证……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92
精华
0
积分
1096
金钱
3642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08-4-26 11:50:58 |只看该作者
蒙古马的身高也基本上没有超过140厘米,和原产日本马差不多的。但是蒙古马那不高的身高并没有给蒙古骑兵令人感到恐怖的战斗力带来多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与硬件(战马的素质)相比-
--------------------------------------------------------------------
是你说蒙古马小 我只是更正蒙古马的特点 小和小不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48
精华
0
积分
544
金钱
1249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08-4-26 11:54:2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空中堡垒 于 2008-4-26 11:50 发表
蒙古马的身高也基本上没有超过140厘米,和原产日本马差不多的。但是蒙古马那不高的身高并没有给蒙古骑兵令人感到恐怖的战斗力带来多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与硬件(战马的素质)相比-
----------------------------------------- ...

蒙古马和T34有什么可比性?蒙古军是像T34一样靠无敌的数量取胜的么?蒙古军的损失像T34一样高么?不要做这种不合理的比喻。这里讨论的只是马的身高~~~不是马的耐力。莫非蒙古人是光靠蒙古马有耐力,跑赢了整个西征?NO,耐力强只是保证了蒙古人在长途行军后还可以保持相当战斗力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悲剧卡 于 2008-4-26 12:01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92
精华
0
积分
1096
金钱
3642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08-4-26 12:01:31 |只看该作者
动不动就十几万骑兵 当时欧洲上千重骑就叫无敌 不是数量是什么 骑兵打步兵就是屠杀 在加上是远程骑兵   欧洲重骑就是虎王 蒙古骑兵是T34多恰当  你要单挑 蒙古骑兵不是重骑兵对手 多恰当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9-1 16:56 , Processed in 0.31688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