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丰臣政权的内政统治,并非笔者虚言,枯燥的史料就不引了,田中芳树先生对此有着精彩的描述:"虽说丰臣秀吉是最受日本人欢迎的人物之一,然而统一天下后的丰臣政权却是日本史上最恶的政权。第一个原因是进行无益的远征,第二个原因则是课重税,他让农民负担了比江户时代更重的税负。立此案的人乃是五奉行之一的长束正家,而实行的人则是石田三成。接下来第三个原因是弹劾肃清。对于丰臣秀次一家,光是妻妾就高达数十人,而包括小孩在内,也都遭受杀害。一般来说,就算在作战时,幼小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一般都会被赦兔。像在大阪之阵后,家康将秀赖所生的男孩子杀死,女的则留下一命让其出家为尼。战时如此,至于平时则是没有如此行事的掌权者的。最后的原因则是大兴无用的土木工程。将以上四者同时并行的,在日本史上就只有丰臣政权了。因此秀吉这个人,恐怕就是日本史上惟一一个具有有如中国隋炀帝暴君般资质的人吧! "
当然,先生毕竟是日本人,或者有所偏袒,要说日史上如隋炀帝般暴君资质的统治者仅猴子一人,却也大大的不见得,但他确实是暴君中最有名与欺骗性
.至于说是德川负丰臣家多还是丰臣秀吉负织田家多,并不能仅以德川灭了丰臣家,而秀信即三法师被猴子留下了二十万石封地来做标准,
首先,没有猴子的提携,德川凭自己努力依旧是东海甲信五国二百万石的大名.转封关东是包藏祸心,对其恩义大概也就是让其参与中央政权了
做为战胜者,.家康是不需要如岛津长宗我部一般去感激猴子减封和不改易的所谓"恩义"的
其实,就算义久义弘或元亲,又真的会感激这只把自家封地削去一大半,自家士兵当炮灰,拖累
自己兄弟相残和老来丧子之痛的猴子么?可能么?
而没有信长不拘一格地用人,猴子恐怕这辈子就只能是个提鞋之辈了,
其次,信长的儿子,信忠外最有才具的信孝,同样是拥有剿灭明智,为父报仇的大义名分的信孝,
于是成了猴子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在其死前发出了对"羽柴筑前守"的悲愤诅咒,
而猴子的应对呢,就是把"羽柴筑前守"连姓带官名,整个赐给他好朋友利家了,这便是他"为人称道"的忠心和义气了.
其实胜家是很令人感佩的,不论本心如何,他至少是为了维护主家不被分裂与篡夺,以织田家家老的身份,堂堂正正地壮烈战死,而不是KOEI丑化成的柴田家大名.
说到私人关系,做为尾张谱代家臣的代表,看不惯下层发迹的猴子肯定有,但其敌视的主要目标却是外乡人明智,两人关系恶化起自手取川合战,
秀信在丰臣政权能保住那20万石,,也只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如淀君一样不识时物的母亲罢了,真妄自尊大一样是被灭的份.
当然猴子这个人,残忍好色,对主家忘恩负义之类还只能算是私德,对一个天下人而言并不算多了不得的大事
但他最要命的缺点还是短视,和爱慕虚荣,.
表现之一就是不做征夷大将军而做关白.
其实出身是可以假造的,名门是可以认爹的,足利义昭不肯收养他也并没多了不起,足利,吉良,今出川家的族人还是很多的,而且武田佐竹之类,都是响当当的正牌源氏子孙,德川那个源氏就多半是自封的,
关键还是由于其浅薄的心态,做农民时羡慕武士,做武士时羡慕大名,做大名后又羡慕那群废柴公卿的生活了,
其早年对市姬的爱慕,后来收了一大堆公卿和大名之女做侧室,好色之外的原因都在于此.
但是他却忘记了武家的根本.武家公卿化本就是自取灭亡之道
源平合战中平氏败亡,镰仓幕府北条氏败亡,战国时大内朝仓今川这些大名灭亡,原因都在此.
富有远见的秀长早就预见到,因为猴子没有开幕,.得不到各地大名的认同,丰臣败亡不可避免.猴子却不以为然.
表现之二就是秀次事件
无论从哪方面,族灭秀次全家都无疑敲响了丰臣政权的丧钟.
秀次其人原本十分平庸,小牧长久手之战丢人到家,只因在几个养子中和猴子有血缘关系就被立为继承人,这无疑是典型的农民心态
这也罢了,在秀次已正式继任关白,各地大名也逐渐认同其统治,同时他本人的能力见识也随着年龄和身份颇有长进后,只因为要传位给亲生儿子,就不顾天下的稳定,诬以谋反再族灭之,无疑是十分之荒唐的,毕竟秀次已是正式的关白,和丰臣家家督,面上猴子已隐居,这从道理和人心上都说不过去,因此之后的滥杀和追究与秀次密切大名责任更多是一种威摄,不过连老兄弟前野长康也不能放一条生路,只能评价为倒行逆施,效果适得其反.让更多人产生离心.
本来三成已提出过一个很好的两全其美办法,.即让秀赖迎娶秀次之女,日后再以婿养子的身份继任关白,却被拒绝了.大概的原因,是猴子认为秀次的门第不过是自己一样的农民,秀赖的正室当然要出自名门吧.
结果呢,也正是这个名门德川取代了丰臣,开创了江户幕府二百年,讽刺啊讽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