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375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现实中的弱化力量模式纳米服:日本的“大力服” [复制链接]

帖子
266
精华
0
积分
134
金钱
27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0:48: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力服”研发负责人三阶勇纪。



穿上“大力服”后,穿戴者可以轻松举起30公斤的物体


新京报10月21日报道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出的“大力服”是世界首款全功能机械外甲,能使穿戴者四肢力量瞬间增加十倍。“大力服”将在近期投放市场,帮助老年人和四肢残疾者增强活动能力。

整套装置仅重7公斤

这款“大力服”名为“混合辅助四肢”系统,由日本Cyberdyne公司研制。“大力服”借助电池电力运转,整套装置重约7公斤。人脑通过神经系统发出运动指令时,衣服上的内置传感器因与人体接触,能接收到微弱的皮肤电流。这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通过解译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指导捆绑在人体四肢上的机械支架运动。

Cyberdyne公司打算近期将“大力服”投放市场,每年向公众出租500套,月租金拟定为1300英镑左右。同时,公司还有意与日本国内其他公司以及海外其他公司合作,分享“大力服”技术。

“大力服”力量可调节

“大力服”最初设计理念为康复工具,能使穿戴者四肢力量增强十倍,并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四肢残疾者增强活动能力。两年前,一名登山运动员背负一名四肢残疾者爬上高4164米的瑞士不莱特峰,这名登山运动员当时穿的正是“大力服”。“大力服”还可根据穿戴者四肢先天力量进行调节,以确保先天活动能力各异的人得到大小不同的动力协助。

英国《泰晤士报》20日援引研发负责人三阶勇纪的话报道:“‘大力服’的研制刚刚起步。我们的研制不仅仅是从片面的时尚观念出发,它凝结了众多研究人员的观点,包括用户。”

展望

未来战士或穿“大力服”

“大力服”研发负责人三阶勇纪介绍说,“大力服”技术还有望在工业和军事领域发挥更广泛用途。

事实上,三阶勇纪并不是唯一试图利用科技手段增强人体运动能力的人。美国防卫设备承包商雷神公司旗下的萨尔科斯公司目前正在美国军队中试验铝制外甲,意在增强士兵的身体力量和忍耐力。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汉斯·莫拉韦茨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便投身机械研究。他说,“大力服”技术意味着人们能在避免高风险情况下,直接利用机器传达人体感知。

美国发明家雷·库兹韦尔则预言,展望未来,人脑发出的信息最终会转化为数据传入计算机。(董倩妮)







纳米服的力量模式不知是增加多少倍力量的?估计不会很高 不然丢人能丢去砸外星母船了
大力服当然比不了了 也没有其他作用 也许是人类前进到纳米服阶段的第一步吧?
现在还是好好赚钱 等以后出来了买件来穿穿

[ 本帖最后由 cra33ppy 于 2008-10-26 20:55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17
精华
0
积分
220
金钱
285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8-10-26 20:51:07 |只看该作者
抱两袋面粉就大力啦?
200000000000000000
SM9 GJ!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6
精华
0
积分
134
金钱
27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8-10-26 20:55:09 |只看该作者
那是30公斤的米啊 看说明的
还有如果是10倍力量应该不止举那么少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54
精华
0
积分
177
金钱
119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8-10-26 20:55:48 |只看该作者
对那边的体残人士来说两袋粉已经很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1
精华
0
积分
136
金钱
405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8-10-26 20:57:45 |只看该作者
动作灵活性不知道怎么样,连翻十个跟斗来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49
精华
0
积分
225
金钱
5614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8-10-26 21:01:50 |只看该作者
吹的吧!十倍是什么概念?抱几袋米,大力十倍,搞笑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0-4 07:16 , Processed in 0.28917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