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36328|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中2帝國介紹和城市翻譯,更新王國城市翻譯(10.23) [复制链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9:41: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前搜索到关于这类的文章.但我发现翻译的并不全面,而且很多城市的翻译是错误的.....所以做了下完整的修改..
例如 开罗  英文应该是Cairo  但是很多大大们却都写成Cario 我就犯过这个错...
若有没有写上的..请大家提出来哈...我来修改...

新人初来乍到,大大们照顾下!


还有,上次有人提议叫我把各个城市及各大帝国介绍也放出来...但是由于城市太多,所以本人只放出中2主要帝国的详细介绍,如果有哪位有兴趣的玩家想了解城市介绍可以跟贴,我会给你发一个详细介绍!
希望大家喜欢...

想了解城市历史的人快来看看吧..[开心]

Miccosukee 密克苏基  
Caribbean 加勒比  
Tlaxcala 特拉斯卡拉  
Cholula 乔鲁拉  
Tenochtitlan 特诺奇蒂特兰  
Fortaleza 福塔雷萨


英伦三岛:

Dublin 都柏林
Inverness 因弗内斯  
Edinburgh 爱丁堡  
York 约克  
Nottingham 诺丁汉            
London 伦敦  
Caernarvon 卡那封


欧洲:

Leon 弗莱昂  
Pamplona 潘普洛纳  
Lisbon 里斯本   
Toledo 托莱多  
Cordoba 科尔多瓦            
Zaragoza 萨拉戈萨   
Valencia 瓦伦西亚   
Granada 格兰纳达  
Caen 卡昂  
Bruges 布鲁日  
Antwerp 安特卫普  
Rennes 雷恩  
Angers 昂热  
Paris 巴黎  
Rheims 兰斯  
Bordeaux 波尔多  
Toulouse 图卢兹
Dijon 第戎  
Marseille 马塞  
Metz 梅斯  
Arhus 奥尔胡斯  
Hamburg 汉堡   
Frankfurt 法兰克福   
Magdeburg 马格德堡   
Nuremburg 纽伦堡  
Staufen 霍亨斯道芬  
Bern 伯尔尼  
Milan 米兰
Genoa 热那亚  
Ajaccio 阿雅克修
Caglian 卡利亚里  
Palermo 巴勒莫  
Innsbruck 因斯布鲁克  
Venice 威尼斯  
Bologna 博洛尼亚  
Florence 佛罗伦萨  
Rome 罗马  
Naples 那不勒斯
Stettin 斯德丁  
Prague 布拉格  
Vienna 维也纳   
Zagreb 萨格勒布  
Breslau 布莱斯劳  
Cracow 克拉科夫  
Brudapest 布达佩斯   
Ragusa 拉古萨   
Durazzo 都拉佐   
Corinth 科林斯   
Thorn 索恩  
Halych 加利奇   
Bran 布朗  
Sofia 索非亚   
Thessalonica 萨瑟洛尼亚   
Helsinki  赫尔辛基
Riga 里加  
Vilnius 维尔纽斯  
Kiev 基辅  
Iasi 雅西  
Bucharest 布加勒斯特   
Novgorod 诺夫哥罗德
Smolensk 斯摩棱斯克  
Caffa 卡法   
Constantinople 君士坦丁堡   
Oslo 奥斯陆  
Stockholm 斯德哥尔摩  
Moscow 莫斯科
Ryazan 梁赞  
Bulgar 保加尔   

Sarkel 萨克尔


欧亚交接三岛:

Iraklion 伊拉克里翁  
Rhodes 罗德  
Nicosia 尼科西亚


北非及西亚:

Marrakesh 马拉喀什  
Algiers 阿尔及尔  
Tunis 突尼斯
Tripoli 的黎波里  
Arguin 阿尔金
Timbuktu 延巴克图   
Nicaea 尼西亚   
Smyrna 士麦那  
Caesarea 凯撒利亚   
Iconium 伊康   
Adana 阿达纳
Trebizond 特拉比松  
Tbilisi 第比利斯   
Yerevan 埃里温   
Edessa 埃德萨  
Mosul 摩苏尔   
Antioch 安条克  
Aleppo 阿勒颇  
Baghdad 巴格达   
Arce 阿克里  
Damascus 大马士革
Jerusalem 耶路撒冷  
Gaza 加沙  
Alexandria 亚历山大   
Cairo 开罗  
Dongola  栋古拉
Jedda 吉达





王國城市翻譯 由群員乾盛同學提供

十字军地区与城市

{Abydos}阿拜多斯
{Abydos_Region}阿拜多斯地区
{Acre}阿克里
{Acre_Province}阿克里地区
{Adana}阿达纳
{Adana_Province}阿达纳地区
{Al_Basrah}巴士拉
{Al_Suways}苏伊士
{Alanya}阿兰亚
{Alanya_Region}阿兰亚地区
{Aleppo}阿勒颇
{Aleppo_Province}阿勒颇地区
{Alexandria}亚历山大利亚
{Alexandria_Province}亚历山大利亚地区
{Alia}阿利耶
{Alia_Region}阿利耶地区
{Amorium}阿摩利阿姆
{Amorium_Region}阿摩利阿姆地区
{Ankara}安卡拉
{Ankara_Region}安卡拉地区
{Antioch}安条克
{Antioch_Province}安条克地区
{Arab_Camp_2}贝尼海尔拉营地
{Arab_Camp_3}贝尼哈立德营地
{Arab_Camp_6}贝尼苏雷姆营地
{Arsuf}阿苏夫
{Arsuf_Region}阿苏夫地区
{Ascalon}阿什凯隆
{Ascalon_Region}阿什凯隆地区
{Attaleia}阿塔雷亚
{Attaleia_Region}阿塔雷亚地区
{Baalbek_Region}巴勒贝克
{Ballbek}巴勒贝克
{Baghdad}巴格达
{Baghdad_Province}巴格达地区
{Banyas}班亚斯
{Banyas_Region}班亚斯地区
{Basra_Region}巴士拉地区
{Caesarea}凯撒里亚
{Caesarea_Province}凯撒里亚地区
{Cairo}开罗
{Cairo_Province}开罗地区
{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_Province}君士坦丁堡地区
{Corum}乔鲁姆
{Corum_Region}乔鲁姆地区
{Damascus}大马士革
{Damascus_Province}大马士革地区
{Diyabakir}迪亚巴克
{Diyabakir_Region}迪亚巴克地区
{Doryleum}多利留姆
{Doryleum_Region}多利留姆地区
{Dumyat}杜姆亚特
{Dumyat_Region}杜姆亚特地区
{Edessa}埃德萨
{Edessa_Province}埃德萨地区
{Heraclea}赫拉克利亚
{Heraclea_Region}赫拉克利亚地区
{Homs}霍姆斯
{Homs_Region}霍姆斯地区
{Iconium}伊康
{Iconium_Province}伊康地区
{Iraklion}伊拉克吕翁
{Isle_of_Crete}克里特岛
{Isle_of_Rhodes}罗德岛
{Jedda}苏莱曼东北营地
{Jedda_Province}贝尼苏莱曼部落
{Jerusalem}耶路撒冷
{Jerusalem_Province}耶路撒冷地区
{Kerak}卡拉克
{Kerak_Region}卡拉克地区
{Kermanshah}克尔曼沙阿
{Kermanshah_Region}克尔曼沙阿地区
{Kirkuk}基尔库克
{Kirkuk_Region}基尔库克地区
{Kirsehir}克尔谢希尔
{Kirsehir_Region}克尔谢希尔地区
{Krak_de_Chavliers_Region}骑士堡地区
{Krak_de_Chevaliers}骑士堡
{Kufa}库法
{Kufa_Region}库法地区
{Laodicea_Region}莱迪西亚地区
{Laodiciea}莱迪西亚
{Limassol}利马索尔
{Malatya}马拉蒂亚
{Malatya_Region}马拉蒂亚地区
{Mosul}摩苏尔
{Mosul_Province}摩苏尔地区
{Nicaea}尼西亚
{Nicaea_Province}尼西亚地区
{Nicosia}尼科西亚
{Northern_Cyprus}尼科西亚地区
{Palaeokastron}帕拉伊奥卡斯通
{Palaeokastron_Region}帕拉伊奥卡斯通地区
{Qarisiya}克瑞西亚
{Qarisiya_Region}克瑞西亚地区
{Raqqa}拉卡
{Raqqa_Region}拉卡地区
{Rhodes}罗德
{Sebastea}塞巴斯蒂亚
{Sebastea_Region}塞巴斯蒂亚地区
{Sinope}锡诺普
{Sinope_Region}锡诺普地区
{Siwa}锡瓦
{Siwa_Region}锡瓦地区
{Smyrna}士麦那
{Smyrna_Province}士麦那
{Southern_Cyprus}利马索尔
{Suways_Region}苏伊士地区
{Tabriz}大不里士
{Tabriz_Region}大不里士地区
{Takrit}塔克利特
{Takrit_Region}塔克利特地区
{Tanta}坦塔
{Tanta_Region}坦塔地区
{Tbilisi}第比利斯
{Tbilisi_Province}第比利斯地区
{Theodoiopolis_Region}塞奥多西奥波利斯地区
{Theodosiopolis}塞奥多西奥波利斯
{Trebizond}特拉布宗
{Trebizond_Province}特拉布宗地区
{Tribelands2}贝尼海尔拉部落
{Tribelands3}贝尼哈立德部落
{Tribelands6}贝尼苏雷姆部落
{Tripoli}的黎波里
{Tripoli_Province}的黎波里地区
{Tyre}提尔
{Tyre_Region}提尔地区
{Van}凡城
{Van_Region}凡城地区
{Yerevan}埃里温
{Yerevan_Province}埃里温地区



条顿地区与城市

{Aarhus}奥尔胡斯
{Abo}阿博
{Agder}阿格德
{Agder_Region}阿格德地区
{Akershus}阿克什胡斯
{Arensburg}阿伦斯伯格
{Arensburg_Region}阿伦斯伯格地区
{Baranavichy}巴拉诺维奇
{Baranavichy_Region}巴拉诺维奇地区
{Bialystok}比亚韦斯托克
{Bialystok_Region}比亚韦斯托克地区
{Bohemia}波希米亚
{Central_Sweden}瑞典中部
{Chernigov}切尔尼戈夫
{Chernigov_Region}切尔尼戈夫地区
{Chornobyl}切尔诺贝利
{Chornobyl_Region}切尔诺贝利地区
{Corland}克兰德
{Cracow}克拉科夫
{Czestochowa}琴斯托霍瓦
{Czestochowa_Region}琴斯托霍瓦地区
{Danzig}但泽
{Denmark_Region}丹麦地区
{Dokshitsy}多克西泽
{Dokshitsy_Region}多克西泽地区
{Dunaburg}多瑙堡
{Finland_Region}芬兰地区
{Gorlitz}格尔利茨
{Gorlitz_Region}格尔利茨地区
{Goteborg}哥德堡
{Gotland}哥特兰
{Halmstad}哈尔姆斯塔德
{Halmstad_Region}哈尔姆斯塔德地区
{Hamburg}汉堡
{Hannover}汉诺威
{Hannover_Region}汉诺威地区
{Hassleholm}海斯勒霍尔姆
{Hassleholm_Region}海斯勒霍尔姆地区
{Hof}霍夫
{Hof_Region}霍夫地区
{Homyel}戈梅利
{Homyel_Region}戈梅利地区
{Hrodna}格罗德诺
{Hrodna_Region}格罗德诺地区
{Jazdow}贾兹都
{Kalmar}卡尔马
{Kalmar_Region}卡尔马地区
{Kaunus}考纳斯
{Kaunus_Region}考纳斯地区
{Kholm}霍尔姆
{Kholm_Region}霍尔姆地区
{Kiev}基辅
{Kiev_Region}基辅地区
{Klodzko}克沃兹科
{Klodzko_Region}克沃兹科地区
{Konigsberg_Region}柯尼希堡地区
{Konisberg}柯尼希堡
{Koszalin}科沙林
{Koszalin_Region}科沙林地区
{L_vov}利沃夫
{L_vov_Region}利沃夫地区
{Lida}利达
{Lida_Region}利达地区
{Lithuania}立陶宛
{Liuboml}琉博莫
{Liuboml_Region}琉博莫地区
{Livonia}立窝尼亚
{Magdeburg}马格德堡
{Magdeburg_Region}马格德堡地区
{Marienburg}马林堡
{Marienburg_Region}马林堡地区
{Masovia}马素比亚
{Mglin}姆格林
{Mglin_Region}姆格林地区
{Minsk}明斯克
{Minsk_Region}明斯克地区
{Mstislavl}姆斯季斯拉夫尔
{Mstislavl_Region}姆斯季斯拉夫尔地区
{Narva}纳尔瓦
{Narva_Region}纳尔瓦地区
{Neustettin}新斯德丁
{Neustettin_Region}新斯德丁地区
{North_Pskov_Region}普斯科夫北部
{Northern_Germany}德意志北部
{Norway_Region}挪威地区
{Novgorod}诺夫哥罗德
{Novgorod_Region}诺夫哥罗德地区
{Olysta}奥里斯塔
{Olysta_Region}奥里斯塔地区
{Palanga}帕兰加
{Palanga_Region}帕兰加地区
{Panevezys}帕涅韦日斯
{Panevezys_Region}帕涅韦日斯地区
{Parnu_Region}派尔努地区
{Pernau}波尔瑙
{Pinsk}平斯克
{Pinsk_Region}平斯克地区
{Plock}普沃茨克
{Plock_Region}普沃茨克地区
{Pomerania}波美拉尼亚
{Potsdam}波茨坦
{Potsdam_Region}波茨坦地区
{Poznan}波兹南
{Prague}布拉格
{Przeworsk}普热沃斯克
{Przeworsk_Region}普热沃斯克地区
{Pskov}普斯科夫
{Reval}雷瓦尔
{Reval_Region}雷瓦尔地区
{Riga}里加
{Roskilde}罗斯基勒
{Siauliai}希奥利艾
{Siauliai_Region}希奥利艾地区
{Skara}斯卡拉
{Skara_Region}斯卡拉地区
{Smolensk}斯摩棱斯克
{Smolensk_Region}斯摩棱斯克地区
{Southern_Poland}波兰南部
{Southern_Sweden}瑞典南部
{Stettin}斯德丁
{Stralsund}施特拉尔松德
{Stralsund_Region}施特拉尔松德地区
{Thorn}索恩
{Thorn_Region}索恩地区
{Tingvalla}廷韦拉
{Tingvalla_Region}廷韦拉地区
{Tosno}托斯诺
{Tosno_Region}托斯诺地区
{Turov}图罗夫
{Turov_Region}图罗夫地区
{Uelzen}于尔岑
{Uelzen_Region}于尔岑地区
{Uppsala}乌普萨拉
{Velikiye_Luki}大卢基
{Velikiye_Luki_Region}大卢基地区
{Vilnius}维尔纽斯
{Visby}维斯比
{Vitebsk}维捷布斯克
{Vitebsk_Region}维捷布斯克地区
{West_Poland}波兰西部
{West_Pomerania}波美拉尼亚西部
{Windau}温道
{Windau_Region}温道地区
{Zealand}西兰
{Zhytomyr}日托米尔
{Zhytomyr_Region}日托米尔地区
{Zubstov}泽布斯托夫
{Zubstov_Region}泽布斯托夫地区



美洲地区与城市



{Aguapalam}阿瓜帕拉姆
{Aguapalam_r}阿瓜帕拉姆地区
{Ahuacatlan}阿瓦卡特兰
{Ahuacatlan_r}阿瓦卡特兰地区
{Alibamu}阿里巴姆
{Alibamu_Region}阿里巴姆地区
{Althun_Ha}阿顿哈
{Althun_Ha_r}阿顿哈地区
{Apache_Camp}阿帕奇
{Apache_r}阿帕奇地区
{Apatzignan}阿帕钦甘
{Apatzignan_r}阿帕钦甘地区
{Caddo}卡多
{Caddo_r}卡多地区
{Calusa}卡卢萨
{Calusa_r}卡卢萨地区
{Canpech}坎佩克
{Canpech_r}坎佩克地区
{Chetumal}切图马尔
{Chetumal_r}切图马尔地区
{Chichen_Itza}奇琴伊察
{Chichen_Itza_r}奇琴伊察地区
{Chickasaw}奇克索
{Chickasaw_Region}奇克索地区
{Chihuahua}奇瓦瓦
{Chihuahua_r}奇瓦瓦地区
{Choctaw}乔克托
{Choctaw_r}乔克托地区
{Cholula}乔鲁拉
{Cholula_r}乔鲁拉地区
{Coahulia}科阿韦拉
{Coahulia_r}科阿韦拉地区
{Coatzalcoalcos}夸赛夸尔科斯
{Coatzalcoalcos_r}夸赛夸尔科斯地区
{Cochimi}科奇米
{Cochimi_r}科奇米地区
{Colotan}科洛坦
{Colotan_r}科洛坦地区
{Comanche}科曼奇
{Comanche_r}科曼奇地区
{Cuahtemoc}夸特莫克
{Cuahtemoc_r}夸特莫克地区
{Cuba}古巴
{Culiacan}库利亚坎
{Culiacan_r}库利亚坎地区
{Danipaguache}塔尼切卡奇
{Danipaguache_r}塔尼切卡奇地区
{Havana}哈瓦纳
{Huaxtepec}瓦斯特佩克
{Huaxtepec_r}瓦斯特佩克地区
{Miccosoukee}密克苏基
{Miccosoukee_r}密克苏基地区
{Mitla}米克特兰
{Mitla_r}米克特兰地区
{Navojoa}纳瓦霍
{Navojoa_Region}纳瓦霍地区
{Ocotlan}奥科特兰
{Ocotlan_r}奥科特兰地区
{Pitic}皮蒂科
{Pitic_r}皮蒂科地区
{Potochan}波顿昌
{Potochan_r}波顿昌地区
{Quezaltenango}希拉杰
{Quezaltenango_r}希拉杰地区
{Quirigua}基里瓜
{Quirigua_r}基里瓜地区
{Tecoman}特科曼
{Tecoman_r}特科曼地区
{Tegucigalpa}特拉科奇卡潘
{Tegucigalpa_r}特拉科奇卡潘地区
{Tehuacan}特瓦坎
{Tehuacan_r}特瓦坎地区
{Tehuantepec}特宽特佩克
{Tehuantepec_r}特宽特佩克地区
{Tenochtitlan}特诺奇蒂特兰
{Tenochtitlan_r}特诺奇蒂特兰地区
{Tequesta}特奇斯塔
{Tequesta_Region}特奇斯塔地区
{Tikal}蒂卡尔
{Tikal_r}蒂卡尔地区
{Tixta_r}蒂科斯特拉地区
{Tixtla}蒂科斯特拉
{Tlaxcala}特拉斯卡拉
{Tlaxcala_r}特拉斯卡拉地区
{Toluca}托洛坎
{Toluca_r}托洛坎地区
{Tongva}通瓦
{Tongva_Region}通瓦地区
{Trujillo}特鲁希略
{Trujillo_r}特鲁希略地区
{Tula}托兰
{Tula_r}托兰地区
{Tututepec}托托特佩克
{Tututepec_r}托托特佩克地区
{Tuxpan}托奇潘
{Tuxpan_r}托奇潘地区
{Tuxtla}托奇特兰
{Tuxtla_r}托奇特兰地区
{Uxmal}乌斯马尔
{Uxmal_r}乌斯马尔地区
{VeraCruz_r}韦拉克鲁斯地区
{Vera_Cruz}韦拉克鲁斯
{Xicalango}希拉兰科
{Xicalango_r}希拉兰科地区
{Yamacraws}亚马科洛
{Yamacraws_Region}亚马科洛地区
{Yaxchilan}雅克奇兰
{Yaxchilan_r}雅克奇兰地区
{Zacapu}萨卡普
{Zacapu_r}萨卡普地区
{Zacatecas}萨卡特卡斯
{Zacatecas_r}萨卡特卡斯地区



英伦地区与城市

{Aberdeen}阿伯丁
{Aberdeen_Region}阿伯丁郡
{Argyle_and_Bute}阿盖尔-比特
{Arran}阿伦
{Arundel}阿伦德尔
{Athenry}阿森莱
{Caernarvon}卡纳封
{Caithness_and_Sutherland_Regions}凯斯内斯-萨瑟兰郡
{Canterbury}坎特伯雷
{Cardiff}加的夫
{Carlisle}卡莱尔
{Castle_Town}卡斯尔顿
{Cheshire_Region}柴郡
{Chester}切斯特
{Connaught_Region}康诺特郡
{Cork}科克
{Cornwall_Region}康沃尔郡
{Cumberland_Region}坎伯兰郡
{Deheubarth_Principality}德赫巴思公国
{Derry}德里
{Dorsetshire_Region}多塞特郡
{Down_Region}唐郡
{Downpatrick}唐帕特里克
{Dublin}都柏林
{Dumfries}邓弗里斯
{Dumfries_Region}邓弗里斯郡
{Dunstaffnage}邓斯代夫纳奇
{East_Anglia}东盎格鲁
{Edinburgh}爱丁堡
{Glasgow}格拉斯哥
{Gloucester}格洛斯特
{Gwynedd_Principality}格温内斯公国
{Hampshire_Region}汉普郡
{Highlands_Region}高地地区
{Inverlochly}因弗洛克莱
{Inverness}因弗内斯
{Isle_of_Arran}阿伦岛
{Isle_of_Islay}艾莱岛
{Isle_of_Islay_Region}艾莱岛地区
{Isle_of_Man}曼岛
{Isle_of_Mull}马尔岛
{Isle_of_Skye_Region}斯凯岛地区
{Kent_Region}肯特郡
{Kirkwall}柯克沃尔
{Lanark_Region}拉纳克郡
{Lancashire}兰开夏郡
{Lancaster}兰开斯特
{Launceston}朗塞斯顿
{Leinster_Region}伦斯特郡
{Lewis}斯托诺韦
{Lifford}利福德
{Lincoln}林肯
{Lincolnshire}林肯郡
{London}伦敦
{London_Region}伦敦地区
{Lothian_Region}洛锡安地区
{Meath_Region}米斯郡
{Montgomery}蒙哥马利
{Morgannwg_Principality}摩根维格公国
{Mull}马尔
{Munster_Region}芒斯特地区
{Newcastle_Upon_Tyne}泰恩-纽卡斯尔
{Northumberland}诺森伯兰
{Norwich}诺里奇
{Nottingham}诺丁汉
{Nottinghamshire}诺丁汉郡
{Orkney_Region}奥克尼郡
{Outer_Hebrides}外赫布里底群岛
{Oxford}牛津
{Oxford_Region}牛津地区
{Pembroke}彭布罗克
{Perth}珀斯
{Perth_Region}珀斯郡
{Powys_Principality}波厄斯公国
{Shaftsbury}沙夫茨伯里
{Shrewsbury}什鲁斯伯里
{Shropshire_Region}什罗普郡
{Skye}斯凯
{Stirling}斯特林
{Stirling_Region}斯特林郡
{Surry_and_Sussex_Regions}萨里-萨塞克斯郡
{Thomond_Region}托蒙德郡
{Tipperary}蒂珀雷里
{Trim}特里姆
{Tyrconnel_Region}泰孔内尔地区
{Ulster_Province}阿尔斯特郡
{West_Country}韦斯特郡
{West_Highlands}西高地地区
{Wick}威克
{Winchester}温切斯特
{York}约克
{Yorkshire}约克郡






威尼斯共和国  介绍 2楼见  

拜占庭帝国 介绍 3楼见  
摩尔王国 介绍 4楼见
西西里王国 介绍 5楼见
神圣的罗马帝国 介绍 6楼见 (以更新神圣罗马帝国帝侯世系介绍)
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介 介绍 7楼见

[ 本帖最后由 Butterfly.Flies 于 2007-10-23 18:31 编辑 ]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njxxf1983 + 45 追加

总评分: 金钱 + 4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7-6-30 19:42:31 |只看该作者
威尼斯
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万。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有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80条水道、378座桥梁联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称。公元452年兴建。八世纪为亚得里亚海贸易中心。十世纪曾建立城市共和国,中世纪为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新航路开通后,因欧洲商业中心渐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国。工商业发达,有炼铝、化学、炼焦、化肥、炼油、钢铁等工业。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花边、刺绣等著称。陆上的马尔盖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运港。驰名的旅游中心,年有3百万游客。古老的圣马可广场是城市活动中心,广场周围耸立着大教堂、钟楼等拜占庭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离岸2公里处的线状沙洲-利多是欧洲最著名的海滨浴场。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叹息桥,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之一—圣马可广场,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儿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产过历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与世长辞……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她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来过的威尼斯游客都念念不舍,乐而忘返。

威尼斯及其泻湖

英文名称:Venice and its Lagoon

编号:546-004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始建于5世纪、由118个小岛构成的威尼斯,10世纪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航运枢纽。总体上来说,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

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意大利文:venezia) 四周环海,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滨的威纳托省(Veneto)。从地图上看,威尼斯仿佛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威尼斯的历史和地理】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这个面积只有不到7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纪开始发展,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威尼斯逐渐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49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区和意大利才实现统一,从此成为意大利的一个地区。


【威尼斯的交通】

西北角有一条四公里长的长堤与大陆相通,它不但是意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艺术古城。威尼斯及其泻湖,由118个岛屿组成。素有“水都”、“水城”、“桥城”或“百岛之城”的美称,是意大利威尼斯省的省会(另一资料:威内托大区的首府),也是意大利北部的主要港口。这座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风光独好,城内历史古迹比比皆是,是一座风景如画而又古韵十足的历史名城。威尼斯全市有117条大小河道(另一资料:177条大小运河)相通,靠401座各式桥梁把它们连接起来。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凤凰歌剧院】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叹息桥、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之一——圣马可广场、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儿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产生过历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与世长辞……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她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来过的威尼斯游客都念念不舍,乐而忘返。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威尼斯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齐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众多座桥梁中,以火车站为通往市中心的利亚德桥(Rialto)最为有名,又名商业桥,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横跨在大运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从太阳型的桥洞中穿梭,里亚托桥建(Rialto)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在1444年的一次庆典中,因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80~1592年,改建为现在的石桥。桥顶有一浮亭,桥两侧是20多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威尼斯城内古迹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另外,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都隔河相临,十分别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筑风格各异,房屋的门窗、走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夜间泛舟威尼斯,独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意大利威尼斯,来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

【贡多拉】

“贡多拉”是威尼斯的一大特色。据说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11米,宽近1米半,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七遍始成。坐满六人,加船夫一人。河道两边的屋子气势不凡,但明显陈旧,个别已经破旧,小石桥不时迎面飞来,古时候威尼斯日常生活的情景依稀浮现出来。不多时,小舟驶进宽阔的大运河,景观顿变,这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两边高大的宫殿式建筑鳞次栉比。船到分割大运河的大桥,开始返程。半小时的行程其实出航仅15分钟而已。认识贡多拉的代价是将近一个小时。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和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西面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严整、华丽的总督宫,用粉红色和白色的大理石砌成。总督宫是威尼斯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

威尼斯长期是独立的水上共和国,政权由总督和议会共同掌握,兼有专制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特色。圣马可大教堂据说是因埋葬了耶酥门徒(使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威尼斯随处可见这位显赫的圣马可。圣马可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难。828年,两位威尼斯的富商在当时总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将出来,运回威尼斯,今天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大祭坛下。从此,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从此,威尼斯到处是狮子。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有两根高大的圆柱,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飞狮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一眼望去,总督宫上也少不了圣马可和他的狮子。

自古以来,圣马可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垂涎这里的景色,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曾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圣马可广场是每年嘉年华最主要的场景,但是在平常也热闹的像一座舞台,永远不会冷场。这里人流如潮,广场上有数不清的鸽子飞起飞落,游人和它们和平共处。

和总督宫毗连的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圣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圣马可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从外观上,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这些建筑上的特色让人惊叹不已。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一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大教堂有五个圆圆的大屋顶,这是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但供奉的却是一个西方的圣人。仅此一点,便是独一无二。其次,大教堂内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内外有4000平米面积的马赛克镶嵌画。每天从世界各地来瞻仰和欣赏大教堂的人成千上万。在场上格外显眼的钟塔高达97米,建于15世纪。每到整点的时候,两个机械人就会用槌白动敲钟报时,整个城市都可以听见钟声。登上大教堂边上一座高近百米的高塔。纵目远眺,威尼斯全城,尽收眼底,一片红褐色的屋顶,一眼不见尽头。诺大的圣马可广场上,游人点点,几近蝼蚁。向海边望去,一排排贡多拉,煞是好看。再望望那头带翼的狮子,似乎为自己能被游人瞻仰而洋洋得意。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明珠。它最美丽的时候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光彩照人。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叹息桥】

叹息桥是威尼斯的必访景点之一。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叹息桥是一座拱廊桥,架设在总督宫和监狱之间的小河上,享有盛誉。它建于1600年(另一资料:1603年)。因死囚被押赴刑场时经过这里,常常会发出叹息声而得名: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可能就此永别人世,过去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死囚们只能透过小窗看看蓝天,想到家人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之声——再向前走便要告别世间的一切了。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电影“情定日落桥”就在这取景的。叹息桥两端连结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

【港口】

威尼斯港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长12千米,总面积达250公顷,伸展出去,宽阔广大,每年进出港门的船只在万艘以上。威尼斯不仅风光奇特,而且还是文化名城,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就独树一帜。乔尔乔涅、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都是画坛著名大师。在意大利歌剧艺术发展史中,威尼斯也占有重要地位。城内古迹众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和众多的海滨浴场。歌德与拜伦都曾对威尼斯城赞扬备至,拿破仑则称之为“举世罕见的奇城”。

【威尼斯的桥】

威尼斯有400多座桥,这些桥的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有的似飞虹,有的庄重,有的小巧。其中最著名的是利亚德桥,造型为单孔拱桥,用大理石砌成,建于1592年前后。桥长48米,宽22米。它曾出现在莎上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记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商人》不断被后人搬上电影、电视,以话剧、歌剧等形式流传于世。

威尼斯市内任何车辆都不可以进入,因此城内的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船。像公交车一样有固定的线路和船站,或者您可以像出租车一样出租船。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是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威尼斯人称之为“贡多拉(Gondola)”,它是威尼斯特有的“TAXI”。“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非常熟练。“贡多拉”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11米,宽近1米半,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七遍始成。坐满六人,加船夫一人。乘着“贡多拉”,在古老的手风琴和其他乐器的悠扬音乐声中穿行于古色古香的古老的水城中,欣赏“街道”两旁古老的建筑,古时候威尼斯日常生活的情景依稀在脑海浮现。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如果再去广场享受一次绝对正宗的意大利快餐,来份意大利面条或者来一份比萨饼和意大利啤酒,那种惬意、浪漫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会令你更加陶醉!

【威尼斯狂欢节】

威尼斯的狂欢节历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经恢复,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欢节之一。一个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获得的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纵,这是很多人喜欢狂欢节的理由。据说,节日期间,彼此说:“你好,面具先生。”能赶上圣诞节时狂欢节的游客毕竟是少数,买一个面具就方便多了,买几个小面具纪念品,花费也不算很大。也有游人买上一顶丑角的帽子,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自得其乐。既然来威尼斯,不妨放肆一下。

慕拉诺Murano是威尼斯的玻璃工业中心,这里所生产的玻璃制品就称为“慕拉诺玻璃”。它以优美繁荣的古典装饰风格,精细卓绝的手工制作工艺闻名于世。Burano岛,最大的特色便是每一幢房子都有一种不同的颜色。黄色、蓝色或者砖红色,远远地看去有就像童话世界。Torcello 和 Lido岛(所有的岛都有方便的交通设施) 有着优雅海滩和威尼斯最清澈海水是旅游度假的天堂。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威尼斯独特的脸谱艺术和水晶加工工艺。这里做的脸谱个个手工精湛,几乎每个到威尼斯的游客都要带回个脸谱作为纪念。威尼斯的水晶加工业也闻名世界,水晶工场大多是手工作坊,穿过水城迂回曲折的小巷,才能进入工场。里面古老的机械加工设备和当众生产工艺品的工艺吸引了许多参观者。

1980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国的苏州市结为“姐妹城”。因此在这里意大利人对中国客人显得格外热情。

2003年9月14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聚集在英国剑桥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据报道,这次会议是由威尼斯一家慈善机构——“威尼斯危机基金会”组织的,会议讨论如何挽救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与会科学家指出,从1950年到现在,威尼斯的人口已从当年的15万人下降到5.8万人(另两资料:“大约有10万人口”、“威尼斯人口37万”数据相差很大)。在1900年,威尼斯市中心最大的广场——圣马可广场每年只会被水淹上10次,但如今,圣马克广场每年至少要被洪水淹上100次。与100年前相比,威尼斯的水平面如今上升了23厘米。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挽救威尼斯的话,到2100年,威尼斯将完全被水淹没,再也不适合人居住。


[ 本帖最后由 Butterfly.Flies 于 2007-7-1 09:21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7-6-30 19:43:33 |只看该作者
拜占庭帝国

日期 事件
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皇帝。
532年-537年 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索菲亚大教堂”。
1054年 教会分裂: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
成为希腊东正教。
1204年 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
1261年 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解放君士坦丁堡。
1453年 鄂图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尽管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拜占庭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纪这个帝国不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3世纪后期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头制的制度来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罗马帝国。他将整个帝国分为两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腊各设立一个皇帝,辅佐他们的各设一个副皇帝。这个分裂一直维持到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重新将自己立为整个帝国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建立一个新的首都,他选择了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尔)。330年这个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称之为新罗马(Nova Roma)。但一般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为君士坦丁之城)。这个新的首都成为他的管理机构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虽然在君士坦丁的统治时期这个帝国还不是拜占庭帝国,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个特性,是它与相信多神教的罗马帝国的分界线。

另一个分界线是378年的哈德良堡战役。这场败仗,以及皇帝瓦伦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国和中世纪帝国分家的时间。瓦伦斯的继承人狄奥多西乌斯一世(有时也被称为大帝)将整个帝国再次分开。395年他将这两部分分别交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里乌斯。阿尔卡狄乌斯成为东部的统治者,霍诺里乌斯成为西部的统治者,他的首都是米兰。从这个时候开始东部的这个帝国一般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主宰文化是希腊文化。希腊语不但是日常用语,而且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共同语言。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今天对“西部的拉丁帝国”和“东部的希腊帝国”的区分,以及今天所强调的东部的帝国并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并不重要。罗马帝国是一个多语言的帝国,东罗马并不例外。在这个国家里有希腊人、弗拉赫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依利里亚人和斯拉夫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希腊文化从帝国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以弗所、塞萨洛尼基和亚历山大传向全国。虽然当时还不很明显,但东罗马帝国在其学者如约翰·桂索斯通的印象下发展了他们自己风格的基督教。
550年前后拜占庭帝国疆域。图中绿色部分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征服的地区东罗马帝国基本上避免了西罗马帝国3世纪和4世纪所遭遇的困难。这里有许多原因。首先这里的城市文化已经相当成熟了,其次民族大迁徙时的入侵主要吸引是罗马的财富。5世纪中西罗马帝国多次被征服,东罗马帝国顶多交纳贡献就可以免除遭难了。狄奥多西斯二世加强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使得这座城市成为被“野蛮人”攻不破的城市。476年当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帝国的利奥一世与哥特人谈判,他结束了哥特人对东部帝国的威胁,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征服西部帝国了。

6世纪时东罗马的主要敌人是它的传统的老敌人: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神学的争论,比如对基督一性说的争论也是帝国的重要话题。但东部帝国并没有忘记它在西部的根。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杰出的将军贝利萨留的领导下东帝国甚至夺回了它部分在西部丧失的省份:意大利的大部地区、北非和西班牙。查士丁尼重编了古罗马的法规,制定了《民法大全》。值得注意的是这部法典是用拉丁语写的,而当时拉丁语已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语言了,甚至许多写这部法典的人都不太会说这种语言。530年代,在查士丁尼的统治下,圣索非亚大教堂(其原名Hagia Sophia是神圣的真理的意思)开始动工。这座教堂将成为拜占庭宗教生活和东正教的中心。

查士丁尼给他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国库,而他的继承人也无法对付在所有的边境上突然出现的新敌人:伦巴底人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斯拉夫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波斯人入侵和占领了东部的省份。赫拉克留后来重新夺回了这些东部省份,但当时刚刚在伊斯兰教下统一起来的阿拉伯人的突然出现是赫拉克留无法意料到的。阿拉伯人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南部省份。7世纪中叙利亚、埃及彻底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希腊化时代
拜占庭帝国虽然失去了许多土地,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一些好处:它不再那么混杂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希腊化了,希腊语被定为官方语言。他不用古罗马的皇帝头衔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国王)。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国与西欧的区别已经不可忽视了。不过拜占庭帝国国内也有不小的区别,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一性派的基督教,而不是东正教。这些省份失落后,在剩余的省份中东正教更加强大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分为几个军区来对付外来的侵扰。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断缩小。君士坦丁堡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阿拉伯人试图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失败了。拜占庭当时的海军势力非常强大,而且他们拥有一种神秘的火器:希腊火。阿拉伯人初始的进攻被击退后,东帝国开始得到恢复。

8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对圣像破坏运动的争论。利奥三世下令禁止圣像,这个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对,整个国家到处都发生暴乱。在艾琳女皇的领导下在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上决定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还有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结婚来实现统一东西帝国的计划,但这些计划未能成功。9世纪初圣像破坏运动重现,843年再次被制止。这些争论使得当时与其已经开始离心离德的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对拜占庭帝国来说这个名字相当荒谬)未能重新统一起来。
黄金时代

"保加利亚人屠夫"巴齐尔二世在马其顿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消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1014年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屠夫)打败了保加利亚人,并于1018年彻底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同时拜占庭帝国还获得了一个新的同盟者(不过有时也是敌人):在基辅的俄罗斯国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雇佣军。

但如其前身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当时许多占有土地的贵族打乱了军区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国只需要对付它的旧敌神圣罗马帝国和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话它可能还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敌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誉:诺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进入了小亚细亚。突厥当时最大的敌人是埃及,而小亚细亚则是拜占庭帝国士兵的主要来源地。1071年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罗梅纳斯四世被突厥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战败,拜占庭帝国从此失去了小亚细亚省。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彻底决裂,双方互相革除对方的教籍。

帝国末日
Image:Byzantium1180.png
1180年前后的拜占庭帝国疆域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亚历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封建封侯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十字军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虽然亚历克修斯的孙子曼纽尔一世是十字军的朋友,但双方都不能忘记他们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拜占庭对源源不断经过其领土的罗马天主教十字军的意图很持怀疑。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帝国。亚历克修斯给予贸易专权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尤其成为反西情绪的对象。他们成为“法兰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尤其威尼斯人特别受反感,尽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国舰队的骨干。与此同时,突厥依然是一个威胁,1176年他们击败了曼纽尔。

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腓特烈一世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但给帝国带来最大摧残的却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目的是占领埃及,但威尼斯人获得了领导权。在他们的怂恿下十字军1204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他们建立了一个短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而拜占庭的力量却彻底被削弱了。
拜占庭帝国这时已经三分五裂了: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和特拉比松同立。前者由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统治。1261年他们收复君士坦丁堡,战败了伊庇鲁斯,恢复了帝国。但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欧洲,而把他们在亚洲的敌人忘了。这时他们幸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穆斯林内部分裂。当鄂图曼帝国建立后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国几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鄂图曼帝国占领了。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数人宁可拜占庭死亡。他们看着鄂图曼帝国将剩余的地域蚕食。

1400年前后的拜占庭帝国疆域一开始鄂图曼帝国认为攻击君士坦丁堡代价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非常坚固,除十字军外上千年中没有人能够克服它。但随着炮的出现,这堵墙不能再保护这座城市了。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占领了。穆哈默德二世将自己看做是东罗马帝国的合格的继承人。到12世纪末,小亚西亚和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都已经紧紧地落入鄂图曼帝国的控制之下了。

此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他的孙子伊凡四世将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他的继承人认为他们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继承人,是第三个罗马帝国。一直到20世纪初它们的覆亡,鄂图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认为自己是拜占庭的合理继承人。

拜占庭帝国在将经典知识传递给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印象却是他的教会。早期拜占庭的传教士将东正教传给了许多斯拉夫人。到今天为止,大多数斯拉夫人以及希腊人信奉东正教。东罗马帝国的建立年代和灭亡年代,395年和1453年,被定义为中世纪的开始和结束。


[ 本帖最后由 Butterfly.Flies 于 2007-7-1 09:2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7-6-30 19:44:11 |只看该作者
摩尔王国

巴斯克地区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在通往大西洋的比斯开湾的南部,其东北部隔比利牛斯山与法相邻。巴斯克自治区包括阿拉瓦、吉布斯夸与比斯开三省。该自治区成立于1979 年12月,面积为7233 平方公里,人口210 万。 位于在相对孤立的山区里,巴斯克人 长期自治并多次成功抵御强敌(包括罗马人、西哥特人与摩尔人)入侵。 巴斯克人拥有自己的语言,与西班牙语之间没有任何姻亲关系。


撒拉逊这个名字最初适用于从现代的叙利亚到沙特阿拉伯这一区域的沙漠游牧民族,在更广泛的用法上,它是指生活在中世纪的所有阿拉伯人。这些沙漠游牧民族在公元七世纪突然崛起,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面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他们的征服行动完全受信仰和高昂的士气所驱使,遵循先知穆罕默德的教义,旨在改变整个地球的宗教和政治景观。

撒拉逊人从阿拉伯半岛开始自己的对外征服行动,几乎可以说是向四面八方进行扩张。在鼎盛时期,撒拉逊人建立的帝国从西班牙向南,向东穿越北非,横跨埃及,中东,小亚细亚,整个中亚地区,一直达到印度和中国的边界。

撒拉逊人的精神首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城。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运动分裂成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什叶派和逊尼派。什叶派控制了哈里法政权,并把统治中心迁移到了巴格达。

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扩张,部分原因是那些皈依这种新宗教的信徒可以不用缴纳赋税。而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逊人之所以对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比较宽容,出了宗教方面的原因外,还因为这些人大多非常勤劳,可以提供哈里法政权所需的大部分税收收入。撒拉逊人大量使用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使穆斯林可以专心于宗教事务。一般来说,穆斯林所控制的领土要比当时的西方世界更为先进一些,特别是在艺术,科学和医学等领域。远古时代的知识在中东地区一直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其中大部分在西方世界重新夺回撒拉逊人(或称摩尔人)控制的西班牙之后,才被西方世界重新发现。


传说中里斯本由希腊神话中的传奇英雄乌利赛斯(Ulisses)建立。历史上腓尼基人、迎太基人、罗马人以及摩尔人先后对葡萄牙进行殖民统治, 1256年,里斯本成为葡王国首都。随着十五、十六世纪海外地理大发现的成就,里斯本成为了欧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十字军东征带来的长年战争,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等等这一切,导致欧洲人对于基督教产生了一种狂热的感觉。很久以来,积极传教便是基督教会特点之一。而且,为了使那些异教徒或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人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尤其是那些刚刚赶走了摩尔人的西班牙传教士们,特别渴望将战场上的胜利转化成宗教上的胜利,将基督教带出伊比利亚半岛,带出欧洲,传向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西班牙结束了反摩尔人侵略的斗争,国家趋于统一。1469年卡斯提尔公主伊莎贝拉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联姻,标志了西班牙专制君主制国家业已形成。


毛里塔尼亚是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西端一个滨海国家,居民由阿拉伯摩尔人和非洲土著黑人组成,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由于地理位置横跨阿拉伯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俗称黑非洲


塞哥维亚(Segovia)西班牙中部城市,塞哥维亚省首府。人口5.5万(1982)。建于石灰岩山脉的谷地,河道迂回。公元前七世纪即为伊比利亚人居民点。公元前80年属罗马。公元八世纪属摩尔人王国,1079年属卡斯蒂利亚王国,曾建有国王行宫。十六世纪末遭瘟疫而衰落。十九世纪因建铁路经济又繁荣。四周农业发达,现有橡胶、面粉、化学、纺织、水泥等工业。多古迹,为旅游地。

卡斯特利翁 ①(Castell髇)西班牙东部的历史地理区,包括卡斯特利翁、巴伦西亚和特鲁埃尔三省。面积3.22万平方公里。人口254万(1981)。西北为荒凉山区,中有米杰雷斯河(Mijares)和帕伦西亚河(Palencia)谷地,东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原为古代巴伦西亚王国所在地,经济发展较早。②(Castell髇 de la Plana)西班牙卡斯特利翁省首府。位于国土东部,地中海岸的肥沃平原中。人口连郊区12.6万(1981)。1233年前曾为摩尔人港口,属阿拉贡王国。1873年建市。有建于十四世纪的哥特式圣玛丽教堂和高46米的钟楼。出口柑橘、橄榄油、大麻和彩瓦。海滩旅游业发达。

卡斯蒂利亚 (Castilla)西班牙历史地理区。分为北卡斯蒂利亚和南卡斯蒂利亚。在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北起比斯开湾南岸,南迄塔霍河,约占西班牙全国领土的四分之一。是历史上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所在地。王国建于1035年,为当时半岛上最大国家。1479年西班牙统一后,此传统区名仍为历史学和人文地理学等著作经常沿用。


1433年,郑和结束了第七次远航,宝船队返回刘家港待命,他大概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航海家生涯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方,葡萄牙船长埃亚内斯航行到西非的博哈多尔角,冲破了笼罩在历代西方水手心头的阴影,遥远的南大洋终于向他们敞开大门。

1433年埃亚内斯到达博哈多尔角,只是亨利王子从1424年开始组织的对这个心理障碍连续发起冲击中的一次,如果说有什么特殊意义,那就是这位船长是亨利王子心目中的最佳人选。事实上,王子并没有放弃,包括对船长的信任。在被许以重金之后,埃亚内斯于第二年再次航向博哈多尔角。这回,他采取了聪明的做法,没有直接挑战那里的激流险滩,而是向西驶入大洋,终于从背后绕过博哈多尔角,来到了全新的海岸。那里并没有传说中的危险、怪人或者怪鸟怪兽,尽管海岸仍然荒凉,但仍可以找到人和马队踏过的道路。那应该是摩尔人留下的痕迹,传说他们向南穿越茫茫撒哈拉沙漠,与沙漠南边的土著居民进行易物交易。他们把货物放在路边,然后退隐到远处悄悄窥伺。这时候土著居民出现,在摩尔人的货物旁边放下自己打算出卖的物品,然后退开,等待摩尔人再次回来掂量买卖划不划算。如此反复几个回合,交易大功告成。
远在葡萄牙南方两千公里之外的博哈多尔角。在今天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博哈多尔角位于西非荒凉的撒哈拉海岸,那里属于当今世界上少数几个还没有独立的国家:西撒哈拉。西班牙人撤走后,没两天功夫,那里就被北方邻居摩洛哥和南方邻居毛里塔尼亚给再次瓜分了,这个地方的确太荒凉了,才20万人口,也实在缺乏力量。



毛里塔尼亚
得名于国内主要民族摩尔人,“毛里”和“摩尔”是一个名称的两种译法。



摩尔人(Moors)

中世纪时西欧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北非穆斯林的贬称。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法国入侵并统治西部非洲之后,则专指生活在撒哈拉沙漠西部地区的居民集团,人口247万(1995年)。主要分布在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摩洛哥、马里、塞内加尔和冈比亚。使用阿拉伯语的哈桑方言,上层社会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现代又出现许多神秘主义的教团,主要有卡迪里教团和提加尼教团。

自公元3世纪开始,柏柏尔人逐渐南迁,居住于沙漠平原和多沙丘地区,同苏丹黑人逐渐发生混合。13世纪后,阿拉伯人哈桑部落到达西非,征服柏柏尔人建立王国,成为当地统治者,也与当地人发生混合。摩尔人实际上是柏柏尔人,阿拉伯人和黑人混合的后裔。今仍保留部落组织,由家族、氏族、部落、小部落群、大部落群和部落联盟组成多层次结构。实行集团内婚。每个集团都以其先辈的名字命名。 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男性为主的核心家庭。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在沙漠绿洲种植谷子、椰枣等。19世纪,摩尔人对入侵的法国殖民者进行英勇战斗。独立以后,各所在国家的领导人多由摩尔人充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矿业和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跨部落的政治组织不断增加,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历史
前46年,罗马人进入西非。在看到非洲人之后,罗马人把他们称作“毛利人”。这个词源自希腊语“毛罗人”,即棕色皮肤的人。在北非、东非、西非的一部分,尽管人们属于不同的种族,但大多有深色的皮肤。

640年,伊斯兰教兴起之后,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四面扩张。708年伊斯兰教传入北非。大量当地人把阿拉伯语接受为母语,并皈依伊斯兰教。其中从埃塞俄比亚来的摩尔人成了最有影响的一支。在伊斯兰教在非洲传播的过程中,多种文化的族群融入其中。

711年,摩尔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一个非洲柏柏尔人将军塔里克·伊本·齐亚德(Tariq ibn-Ziyad)率领六千五百名北非柏柏尔人和五百名阿拉伯人北渡直布罗陀海峡在伊比利亚半岛登陆。登陆后他立刻焚烧战船,以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经过八年的征战,摩尔人征服了南部大半个西班牙。他们试图向东北进军,跨越比利牛斯山,但732年被法兰克人的宫相查理·马特在图尔战役(Battle of Tours)中击败。数十年中摩尔人统治了北非以及西班牙除了西北部和比利牛斯山区的巴斯克地区。摩尔人内部从750年代开始兄弟阋墙。


1031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诸泰法这个国家后来分裂成几个伊斯兰泰法(Taifa),相当于中国的诸侯国,这些泰法臣服于科尔多巴哈里发。位于北部和西部的基督教国家则在伊比利亚半岛上逐渐扩张势力。加利西亚、莱昂王国、纳瓦拉、阿拉贡、加泰罗尼亚和卡斯蒂利亚(Castile)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这一时期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得以和睦相处。1031年科尔多瓦哈里发垮台,在西班牙的伊斯兰领土被北非的穆拉比特王朝统治。


阿尔罕布拉宫花园中的喷泉1212年,基督教各王国联盟在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的带领下将穆斯林赶出西班牙中部。但在格拉纳达的摩尔人王国在此之后仍在伊比利亚南部安达鲁西亚得以保持了三个多世纪的繁荣。这个王国以像阿尔罕布拉宫这样的美轮美奂的建筑而声名远播。1492年1月2日,这个在格拉那达的最后一个穆斯林堡垒臣服于新近统一的基督教西班牙王国。穆斯林们被迫在离开西班牙和皈依基督教中选择。这些穆斯林的后代被称为“摩尔斯科”,受到歧视。他们在如阿拉贡、巴伦西亚或安达鲁西亚这样的地区大部分从事农业。在1609年到1614年间他们被有组织地迫害,当时全部八百万西班牙人中有三十万被波及。

与此同时,征服伊斯兰的浪潮不光西进到了西班牙,也东征亚洲:经由印度、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直到菲律宾的棉兰老岛。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经新大陆到达菲律宾群岛,并以腓力二世的名字将这里命名为菲律宾,并将当地的土著称为摩尔人。

今天的摩尔人
今天,“摩尔人”指以哈萨尼亚阿拉伯语(摩洛哥官方语言)为母语的人。他们主要生活在西撒哈拉地区和毛里塔尼亚。毛里塔尼亚因此而得名。

从历史的角度,欧洲的学者通常把摩尔人分为非洲摩尔人和欧洲—阿拉伯摩尔人两类。斯里兰卡的穆斯林追溯他们的祖先为阿拉伯的摩尔人。


[ 本帖最后由 Butterfly.Flies 于 2007-7-1 09:2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7-6-30 19:46:24 |只看该作者
西班牙王国

西班牙的历史,几乎是一部外族侵略史。

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五世纪之间,先后遭到伊贝洛族、塔尔提西奥族、腓尼基人、希腊人、凯尔特族的侵入。后来凯尔特族与伊贝洛族混合,成为半岛上独特的凯尔提贝洛族。接着迦太基人、罗马人陆续侵入,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西边的势力范围,现在的伊比利半岛各处,还残留着罗马的遗迹。

公元六、七世纪,西哥德族侵入并建立王国,以扎雷多为首都。现在托雷多到处可见西哥德族文化遗迹。 到了八世纪,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来的阿拉伯民族摩尔人统治,自此到十五世纪末,回教文化席卷西班牙。在回教徒统治下,西班牙虽地处欧洲,却不像欧洲国家。 公元十世纪时,回教徒定都哥多华,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个清真寺,当时哥多华拥有二十万的住户,繁荣富庶,据说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过了不久,在回教徒统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发起收复国土运动,自此到中世纪,西班牙一直受到复国运动的影响。

1479年,阿拉冈国王费迪南德与卡斯提尔的伊莎贝拉女王结婚后,西班牙统一的宿愿终于达成。此时,回教徒由于内部的纷争,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复国运动的影响,势力逐渐减弱,最后不得不将根据地迁移到格拉那达,并在临斤山丘上建造了阿尔寒布拉王宫。

费迪南德完成国家统一后,再以九万兵力向前推进,终于打败回教徒,而得到最后的胜利。1492年,格拉那达城重归基督徒所有。

到了两王之孙卡洛斯一世与其子腓力二世时,西班牙进入更辉煌的霸权时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文治武功鼎盛,为西班牙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查理五世统辖近半的欧洲大陆及美洲大陆的大部份,后来还陆续征服墨西哥的马雅帝国以及秘鲁的印加帝国。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进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纪的西班牙,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世纪』。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发的127艘西班牙无敌舰队,不幸于多佛海峡被英国机动性高的80艘舰队所打败,从此以后,西班牙国势一蹶不振,海上霸权也由英国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无后可继,引起英、法、奥地利之间的王位继承战争。结果,由法国波旁家族继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现任国王Van.Carlos一世还一直与法国之间,维持着良好的传统友谊。

1808年,拿破仑以欺骗手段取得西班牙后,命令其兄约瑟夫一世为西班牙国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国民的反抗,纷纷起义,推翻政府。画家哥雅著名的图画「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绘当时的革命情形。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纷纷仿效美国革命方式而独立。而西班牙国内宫廷政治的腐败,民间经济的萧条等,都使得西班牙国本动摇。

十九世纪后叶,西班牙国内动荡不安,各地反政府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1873年 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暂实行共和。然而,动乱仍然持续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抬头,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当时国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国。此后,政治情势继续恶化,不满分子的活动更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内战最激烈时期。内战结束后佛朗哥独裁政权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没有参战。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权被世界各国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联合国后,才回到国际舞台。

1964年,佛朗哥将军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孙子Juan.Carlos为继任国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后,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颁布新宪法,西班牙成为一个君王立宪的国家。

西班牙民族起源和早期历史

伊比利亚半岛从80万年前就有人居住。据推测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猎物时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或来自欧洲其他地区的猎人越过比利牛斯山来到这里并定居下来。伊比利亚半岛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伊比利亚人。西班牙北部的阿尔达米拉洞穴留下的举世闻名的岩画生动地记载了原始人生活情况,野牛、鹿、野马等颜色鲜艳、栩栩如生。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外来民族开始向伊比利亚半岛大规模移民。公元前六世纪凯尔特人来到了伊比利亚半岛,伊比利亚人和凯尔特人相互通婚、融合,产生了后来的塞尔梯贝里亚人。大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腓尼基人与西班牙建立了贸易关系。腓尼基人创建了加的斯城;为进一步开发半岛资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腓尼基人生性平和,在伊比利亚半岛从事经商活动,他们教当地居民使用货币、采矿冶炼金属、织布等。前元前七世纪,希腊商人开始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定居下来,将葡萄和橄榄引入伊比利亚半岛。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联合卡塔戈人抗击塞尔梯贝里亚人,后来卡塔戈人成为半岛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罗马人大举入侵西班牙。公元前206年罗马人将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亚半岛。罗马人在征服塞尔梯贝里亚人的过程中遭到英勇抵抗,公元前19年罗马人才彻底征服整个半岛。此后,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罗马人的统治对西班牙历史、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人与当地塞尔梯贝里亚人通婚,从而诞生了罗马西班牙人。罗马人带来了语言、法律、习俗等,西班牙彻底被“拉丁化”。罗马人建立了许多新的城镇(如塞维利亚、科尔多瓦、萨拉曼卡、托莱多、萨拉戈萨等),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下水道、公共浴室、市政大厅、斗兽场、圆形剧场、桥梁、引水渠等。在罗马人的统治下,当地人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伊比利亚半岛成为重要的贸易地区,贵重的矿物、廉价的葡萄酒、优质的橄榄油销售到世界各地。总的来讲,罗马统治给西班牙带来四个社会基础:拉丁语言、罗马法律、市镇体制和基督教信仰。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开始走向崩溃。公元409年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从而开始了长达300年的统治。在西哥特人统治下,罗马西班牙人与西哥特人互相通婚。西哥特人在西班牙拉开了封建主义的序幕。但是,西哥特人并没有给西班牙文明注入太多新鲜血液。相反,西哥特人也采用了拉丁文字,甚至成为基督教徒,沿袭了罗马人的文化习俗,后来被当地人同化了。由于争夺王位,公元710年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竞争者寻求摩尔人的帮助,从而开始了摩尔人的入侵。


西班牙民族比较单一,是由一个主体民族和若干少数民族构成的国家。其中主体民族是卡斯蒂利亚人,讲西班牙语,约占人口的73%。少数民族主要有加泰罗尼亚人,约占人口15%,主要居住在巴塞罗那及周围地区;加利西亚人约占人口近7%,主要居住在西部大西洋沿岸;巴斯克人约占5%,生活在北边靠近法国的边境地区。

此外,也有称为巴伦西亚人和安达卢西亚人的,因早与其他民族同化,已不算单独民族。即使是被称为少数民族的加泰罗尼亚人、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亚人,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上与卡斯蒂利亚人也无大的区别,但他们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在西班牙境内,还生活着约1万名吉卜赛人。西班牙政府以前不愿承认他们为境内合法的少数民族。近十几年,政府与周围邻国一样,也专门拨出巨款为他们建造房屋,使其安居乐业。


加泰罗尼亚大区有六万人口,一千年多年的历史,和四个省份:巴塞罗纳省,莱达省,葛罗纳省,以及塔拉国纳省。自治政府。完全独立的语言:加泰罗尼亚语。加泰罗尼亚是西班牙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对它的独立自治的自豪感。
大区呈三角状,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北部,加泰罗尼亚大区有着非常丰富多样的资源。从地中海海岸到内陆山脉和比利牛斯山,无论是景色还是植物都表现出无尽的多变性。还要加上地理地貌上的惊人的多样化,从蒙塞拉高原到噶罗查的火山区。
运动爱好者在那里找到了他们福音:出色的运动地,帆船,滑雪,高尔夫,冒险运动项目以及徒步漫游都有着高品质的设施。
艺术爱好者也并不因此而受到损害。加泰罗尼亚有着极为多变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运动大幅度选择面:罗曼式,哥特式以及巴洛克式,浪漫派以及离我们更近些的现代派的火暴。它产生了拥有广大民众拥戴的著名(或不太著名的)的艺术家:古蒂,达里,米罗,保·卡萨尔斯。。。。。。
加泰罗尼亚也是一方有着惊人丰富的历史的水土,从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开始有人居住:先是菲尼基人和希腊人,后来是维斯哥特人(公元前484年),再后是穆斯林,都占领过这块土地。公元800年摩尔人在波提耶的失败标志着法兰克人对加泰罗尼亚的再征战的开始。十世纪末,巴塞罗纳公爵布莱尔二世王从加泰罗尼亚公国得到了独立。1200年到1550年间,这里有过政治,商务和经济的极大扩张。杰穆王于1229年占领了马爵克,1245年占领了瓦伦西亚。
基督教王之间的姻联标志着西班牙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诞生,尽管两个王国各自保持着自己文化和语言上的独特性。但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王国之间很快出现了首次纷争。1640年民众起而反抗中央政权,即"收割者战争"。西班牙王权继承战期间,加泰罗尼亚支持奥地利查理大公,而他成了败方。西班牙王菲力浦五世颁布法令,取消独立政府机构,禁止加泰罗尼亚语作为官方语言使用,并关闭大学。自1716年起,西班牙君王致力于在西班牙其他地区吸收加泰罗尼亚语。
到1932年才恢复了自治政府,加泰罗尼亚重新在政治上得到独立。内战期间(1936 - 39年)佛朗哥派的胜利使加泰罗尼亚的自治得而复失,加泰罗尼亚语又被禁用。佛朗哥的死亡,1975年恢复了民主,1977年,自治政府重新得到了自治权(经济,教育以及文化的管理权)。
如今的加泰罗尼亚人向新生鲜事物和现代敞开了大门,同时又忠实于它的传统,它的民歌,因而显得特别活跃。它必须为争取它的独立身份得到承认而战,为此它感到无比自豪。结局是有说服力的:1990年,加泰罗尼亚语被承认是一种欧洲语言,并成为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上使用的官方语言的一种。

=============================================================



葡萄牙王国

葡萄牙位于欧洲西南方,她是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公元前7世纪,葡萄牙就有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和西哥特人等定居者。


11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统治,亨利克“称帝”,成为该国的第一位国王。



葡萄牙如今的版图成型于1249年的王阿方索三世统治时期。



公元前时期公元前一千年时就有若干部族居住在伊比利半岛(Iberian Peninsula),而第一个有证据支持曾居住此地的是公元前8、9世纪时,住在葡萄牙北部及西班牙的加利西亚(Galicia)的塞尔特人(Celts);同时期还有沿着奥加威(Algarve)建立渔村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他们并曾往北开拓直到现今的里斯本(Lisbon);希腊人(Greeks)及迦太基人(Cathaginians)则住在南方及西方海岸地带。



罗马人(Romans)在公元前201年击败迦太基人,公元前140年打败塞尔特人后,就掌控了葡萄牙中部及南部。在罗马统治的六个世纪中,引进属于拉丁语系的葡萄牙语及风俗,也替基督教的引入打下基础。



西哥德人及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公元469—1139年)罗马帝国公元3、4世纪时势微,连带影响这个地区的统治权。公元469年,属日耳曼民族的西歌德人(Visigoths)越过庇里牛斯山(Pyrenees)来到此地,7世纪时引进基督教。



公元711年,回教徒入侵推翻了西歌德王朝,在科多巴(Córdoba)建立艾尔安答路斯(al-Andalus)王国;虽然回教统治者不排斥犹太教及基督教,但许多基督徒改信回教,公元9、10世纪是回教最兴盛的时期。



经过近四个世纪的回教统治,葡萄牙境内仍有许多回教式建筑地标,以及许多源自回教及阿拉伯的习俗,也影响了当地的方言。



十字军东征及葡萄牙建国时期(公元1139—1415年)公元1139年,来自葡萄凯尔(Portucale)(以波尔多为中心的领地)边境的贵族艾方索?亨利克斯(艾方索一世) (Afonso Henriques)(Afonso I)宣布独立,并自称是第一任葡萄牙国王,藉由十字军的协助与回教徒对抗,在公元1147年收复里斯本,公元1249年在阿列提住(Alentejo)及奥加威击溃残存回教部队,至此完全取回此地的统辖权。



迪尼斯一世(Dinis I)(公元1279—1325年)推广使用葡萄牙语(以取代西班牙语),在公元1290年创立第一所大学,公元1297年签订奥卡尼塞许条约(Treaty of Alca?ices)确立国界,成为十四世纪欧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大探险时期(公元1415—1580年)艾维兹王朝(House of Aviz)第一位国王裘奥一世(Jo?o I)(公元1385—1433)在位时,成就了葡萄牙前所未见的兴盛景象,也为日后的版图扩张与经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增强国力,与英国签订温瑟条约(Treaty of Windsor)建立永久的同盟关系。



15世纪是海权时代的黄金时期,在裘奥的儿子导航者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的领军下,葡萄牙成为海洋技术及探险的世界领导者。葡萄牙冒险家的足迹从摩洛哥(Moroccan)、马德拉群岛(Madeira Islands)直至无人居住的亚速群岛(Azores Islands),并为了奴隶及财富进军非洲大陆。



公元1488年巴托罗缪?迪亚兹(Bartolomeu Diaz)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之后,世界就此改变,他不仅开启前往东方的大门,也打开了葡萄牙香料贸易的入口。接下来虽然葡萄牙与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失之交臂,仍在公元1498年,由瓦思库?达?加玛(Vasco da Gama)率领第一只远征舰队前往印度(India),在东非及印度尼西亚打下不少殖民地。两年后,佩卓?奥维瑞许?卡布奥(Pedro Alvares Cabral)拿下巴西,建立广大的葡萄牙帝国。



哈普斯堡及布拉刚萨王朝时期(公元1580—1807年)公元1580年艾维兹王朝失势,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Felipe II)强说他有一半葡萄牙皇室血统,使得伊比利半岛的统治权又回到一个国家手中,在哈普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nurg)统治60年中,葡萄牙被拖进好几次战争中,最惨的是公元1588年西葡无敌舰队惨败给英国,经过这些岁月葡萄牙帝国也逐渐消失。



公元1640年,葡萄牙布拉刚萨王朝(House of Bragan?a)反抗西班牙的菲利普四世宣布独立,为抵抗西班牙维持国家独立,他再次长途跋涉与英国修好。经过半世纪,裘奥五世(公元1706—1750年)利用巴西采到的黄金及钻石振兴经济,使得葡萄牙再次兴盛。



公元1755年的大地震摧毁了里斯本及葡萄牙南部,超过15,000人死亡,彭波候爵(Marquês de Pombal)配合国家经济改革,进行里斯本的重建工作。



拿破仑及后拿破仑时期(公元1807—1910年)拿破仑(Napoleon)在公元1807年攻进葡萄牙,王室却为了保命逃到巴西。裘奥六世在公元1821年重返里斯本,所面对却是纷扰不断葡萄牙王室所产生的诡谲政治气氛,儿子佩卓在巴西自立为王并宣布独立,公元1826年裘奥六世死后,就发生兄弟战争(War of the Two Brothers)(公元1826—1834年)。



因为公元1822年曾在皇室缺席情况下草拟宪法,大幅削去君主的权力,所以公元1826年时,立宪派(有佩卓,巴西第一位国王)与君主派(有米格尔(Miguel),佩卓的兄弟)就在葡萄牙各地爆发战争。8年的血腥冲突后,米格尔遭到放逐,由年仅15岁佩卓的妹妹玛丽亚二世(Maria II)(公元1834—1854年)继任王位,不过接下来的75年中,自由民主派与君主派仍然持续对峙。



第一共和到萨拉札时期(公元1910—1974年)公元1910年10月5日曼纽尔二世(Manuel II)亡命英国,正式宣告上世纪的政治喧扰告一段落,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时期由此展开,新政府赋与男性选举及参政权,并削弱教会影响力,同时工人也拥有罢工权,也依工作表现评定人事考绩而不是依家世背景;但挑战教会权力引发全世界反弹,释出劳工权益也造成政府与劳工间的对峙。



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使得经济动摇,国内动荡,公元1926年的军事行动正式结束脆弱的共和政府,安东尼奥?卡莫那(António Carmona)将军成为临时军事政府的领导人,为了解决经济危机,他指派著名经济学教授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札(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担任财政大臣,公元1932年成为首相,但不久也成为独裁者,依旧抱着权力不放,恐怖的秘密警察抓出反对萨拉札的人,并且血腥镇压非洲的叛乱,这也拖垮了葡萄牙的全国经济。



革命改造时期(公元1974—1999年)70年代早期,国际反对帝国主义声浪高涨,国内军人亦对镇压非洲殖民地行动感到厌烦,于是在公元1974年4月25日左派军队发动政变,即为康乃馨革命(Revolution of Carnations),在葡萄牙每个城镇都有一条叫做4月25日的街道以资纪念。



公元1975年社会主义政府宣布放弃非洲殖民地的管辖权,公元1976年举行第一次选举,选出颇具人气的马利欧?索瑞兹(Mario Soares)担任首相,面对国内经济危机,他提出「百日维新」来振兴经济。公元1986年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也就是现在的欧盟),这项新挑战仍无法阻止索瑞兹赢得这年的总统大选,他也是葡萄牙第一位平民总统。



现今的葡萄牙葡萄牙目前仍致力在经济赶上其它的西欧国家,加入欧盟似乎尚未对葡萄牙的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公元1999年的经济成长率达3.5%,这几年在公共建设亦有颇多进展。虽然在里斯本举行的1998万国博览会不甚成功,参加人数不如预期,但筹备过程中改善了里斯本的交通运输,也提高了葡萄牙的国际声势。



重生的葡萄牙在后殖民地时代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过去几年都在协助过去的殖民地安哥拉及东帝汶(East Timor)寻求和平。公元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同意放弃最后一个殖民地—澳门(Macau),将它交还中国结束442年的统治.


[ 本帖最后由 Butterfly.Flies 于 2007-7-1 22:35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7-6-30 19:48:05 |只看该作者
备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07-6-30 19:48:07 |只看该作者
备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07-6-30 19:48:59 |只看该作者
备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德国陆军中校
★★★

版主勋章

帖子
5628
精华
9
积分
6605
金钱
14321
荣誉
199
人气
2
评议
0
9#
发表于 2007-6-30 19:51:22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说 加入索引 希望楼主可以全部完成:)
c'est la vie qui grandit ,on s'comprend pas toujo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07-6-30 20:27:49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jxxf1983 于 2007-6-30 19:51 发表
不错的说 加入索引 希望楼主可以全部完成:)



感谢斑斑.....

由于论坛最近问题出的越来越频繁 越来越严重....

刚才在发帝国介绍的时候就连续出了20多次500错误...我郁闷死了  重发N次,对亏我备份了,不然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07-6-30 20:46:15 |只看该作者
3个帝国已经补充完毕,绝对超级详细介绍,先休息会....

明天继续补充!嘎嘎,我先体验下 疯狂入侵的MOD去..好不容易下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德国陆军中校
★★★

版主勋章

帖子
5628
精华
9
积分
6605
金钱
14321
荣誉
199
人气
2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07-6-30 22:20:10 |只看该作者
很庞大的工程啊 再支持下~~
c'est la vie qui grandit ,on s'comprend pas toujo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07-7-1 00:18:10 |只看该作者
仔细读了之后发现魔尔是那么的牛X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07-7-1 02:53:51 |只看该作者
自己先顶起来.....我记得以前老有人说想看...发了怎么没人回复捏[冲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07-7-1 06:03:20 |只看该作者
已经补充西西里....  神圣哒罗马帝国..

西西里可是黑手党的首发地哦...黑手党的始祖也在那里

[ 本帖最后由 Butterfly.Flies 于 2007-7-1 06:06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魏 虎豹骑

帖子
1167
精华
0
积分
584
金钱
132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07-7-1 08:53:09 |只看该作者
字的颜色看长了太刺激 虽然我坚持看完了,但是现在看黑字都带色了[伤心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87
精华
0
积分
799
金钱
426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07-7-1 09:01:28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提供,支持你。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417
精华
1
积分
3649
金钱
5711
荣誉
24
人气
3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07-7-1 09:03:27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还是把字的颜色改黑吧,眼睛看得好累!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89
精华
0
积分
2315
金钱
3581
荣誉
12
人气
0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07-7-1 09:24:38 |只看该作者
字体颜色已经改了...嘎嘎   不好意思哦....只是我觉得都是黑色..看起来不容易分段..

这2天我会尽量把其他的帝国补充完毕!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72
精华
0
积分
346
金钱
988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07-7-1 10:15:46 |只看该作者
Thessalonica 萨瑟洛尼亚   还是按圣经译名吧 帖撒罗尼迦
\m/ +++War Black Metal+++\m/

             Sinim VS Judah

T h e   R e t u r n   O f    U r i e l
               战国全战男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8 17:16 , Processed in 0.44902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