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品牌”最终却成了节操社的“招牌”,这也是大多数日本动画工作室的现状,能跳脱出这个怪圈的并不多。 有一说一,比如宫崎骏的吉卜力。不过人家那是往电影方向上去靠了,不是一个级别的。 
还有庵野秀明的khara。 EVA因为经常出各种奇怪的联动周边,被我们吐槽“人类骗钱计划”,但那也是人家的本事,很多同行都羡慕不过来的。 
最理想的情况还是京都动画(京阿尼),扎扎实实地在公司内部培养人才,所有动画制作环节亲力亲为,打出了“京都原创”的牌子。 可能平常我们一说到“京阿尼”,大家都会想起凉宫春日系列、CLANNAD、轻音少女、日常等等……虽然动画制作精良,但都是别人家的IP版权,自身在商业上未获得很大成功。 
京阿尼不甘当打工仔,一直想要寻求自主版权,从12年的《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开始,包括《境界的彼方》、《玉子市场》、《紫罗兰永恒花园》都是自主孵化的IP,与自家的KA Esuma文库多有联动。 现在来看,完全就是和节操社走的两个路子。 
记得2015年的时候,庵野秀明预言日本动画“药丸”: “现在的动画制作系统已经处于过劳状态,崩溃只是时间问题。我认为吧,别说支撑20年,我觉得也就5年时间了。将来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况。无论人才还是资金都没了,日本整体情况已经不允许我们啥都不想,只去做动画就好了。” 以前我一直不相信,如今距离“业界只剩五年寿命”还有一年时间,越看越觉得玄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