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金书红颜录 哈哈哈,过神才是大侠(我不是靖黑)——转载自杨过吧, ...
查看: 11512|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著] 哈哈哈,过神才是大侠(我不是靖黑)——转载自杨过吧,作者情陷江湖 [复制链接]

帖子
502
精华
0
积分
253
金钱
4476
荣誉
0
人气
18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7 00:46: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对儒家没有了解以前,我也是人云亦云,支持郭靖无私,郭靖完美论,在对儒家有了一定了解以后,我才看清了郭靖的所作所为,原来儒家所强调的恰恰不是毫无私心,一心为公,而是公私和谐,公私统一,公私一体,这是我的评价,其实在儒家的思想里没有明确的公私界限,儒家的伦理道德里,没有区分清楚公与私的区别。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金吧里多的是逻辑混乱,搞不清楚公私界限的吧友。经常是以公的标准要求别人,以私的理由为自己辩护。因为这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盲点所在。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儒家一切道德规范的前提就是孝,连忠也只不过是孝的变体,儒家一直在以父子关系来类比君臣,在武侠世界里又何尝不是以父子关系来类比师徒?不管是历史上的尊君,还是武侠小说里的尊师都是孝的演变。

儒家以为忠孝是和谐统一的,提出在家做孝子,在外就能做忠臣顺民,就能安分守己。这个论断一定成立吗?看看新片《导火索》里的匪徒兄弟三人,对母亲孝,对兄弟义,可是对外心狠手辣,无恶不作。这样极端的例子固然少见,可它确实有纯在的可能,既然有存在的可能,就说明儒家的基本假设出了偏差,忠孝顺未必完全统一,公与私根本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历史上就出过不少类似的例子,所以才有了忠孝难俩全的感慨。

小说里成吉思汗拿李萍威胁郭靖,杨过为报私仇与敌国联手,请注意这在历史上都有真实事例可依,只不过历史上真实的当事人可没郭靖那么好运,至于历史上真实的投奔敌国报私仇的伍子胥,施琅之流干了什么,也许你比我清楚,神雕里还有一个耶律齐呢不是?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我转一篇文章过来,正好是论述忠与孝的关系,以及公与私的概念的,也好说明我的所有论述都是有根据的,不像某些人评金庸,红口白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令忠孝两难全

赵苞是东汉末年的辽西太守。就职的第二年,派人把母亲和妻儿接到任上来。路过柳城(在今天的朝阳县),遇上鲜卑人入塞钞掠,赵苞的母亲和妻儿被劫。鲜卑人便把她们当作人质,来进攻郡城。赵苞率兵接战,鲜卑人把他的母亲推到阵前。——这时,赵苞该怎么办? 在汉代,这个问题的意义与在今天很不同。今天的读者或许会要联想到“恐怖主义”或“民族大义”之类,但这两样,在那时都不存在。而重要的,是母亲被劫一事。古代,“孝”在价值观中的地位数一数二,陷父母于危境,甚至死亡,是不能考虑的事情。 类似的难题经常发生,尽管不都如赵苞的处境那样极端。君权与父权,忠与孝,家与国,难道是天生的冤家?楚国直躬的父亲偷别人的羊,直躬去告发。孔子认为这样不是正直,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才算正直。强调君权的韩非子不同意孔子,他还看到了孝与忠的不可调和,说“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而“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后世则有人说,在家为慈父孝子,在国必为贪官污吏,——你把公家的东西都搬到家里来,算不算一种孝顺呢?该怎样协调这些关系? 在春秋时代,家是高于国的。著名的管仲,一打仗就当逃兵,这样的行为也能得到原谅,因为,按鲍叔的解释,管仲不是胆怯,而是家有老母。伍子胥过昭关,借吴兵以伐父母之邦,来报私仇,当时的人觉得他是正当的,司马迁还赞扬他“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 秦汉以后,天平越来越往君权的方向倾斜。“忠”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以前,“忠”的意义广泛,后来只指对皇帝及其家族的忠诚;以前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包含双方的义务关系,后来变成单向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孝呢?汉人编了一本《孝经》,在里面,什么都成了孝,“孝者所以事君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这本书应该叫《忠经》才对。同样是汉人编的《礼记》,讲打仗不勇敢就是不孝。打仗勇敢固然很好,但这和孝有什么关系?——这是汉人在设法模糊忠与孝的冲突。 但这种冲突毕竟没办法给全抹掉。一方面,君主的统治是仿照父权建立起来的,把父权否认光了,君权何所依傍?另一方面,个人生活,家庭关系,都是如此强大的事实,怎能视而不见?所以赵苞的处境,依然没有一种两全的出路。刘邦说“幸分我一杯羹”,在汉代给吹捧为“不以父命废王命”。但刘邦是皇帝,赵苞不是,怎么敢那么说? 宋代的哲学家程颐,给赵苞出了个主意,说他可以先辞掉辽西太守,再以私人身份去鲜卑人那里赎回母亲。这个主意在实际中全不可行,而且也没有触到问题的实质。——不妨看另一个更鲜明的命题:假设君王与父亲都得了一种重病,而只有一丸药,只能救一人,那么,该救谁呢? 这个问题是曹丕提出来的。程颐肯定知道这个命题,但没有回答过。 忠孝冲突,揪扯了好几千年。孝,以及与之对应的宗法结构,是古代唯一能平衡中央集权的东西,但当君权越来越强大,“忠”越来越被强调时,与之颉颃的“孝”,也越来越添进些可怕的内容,——割大腿肉来给父母治病,这样的人,到唐代已至少有三十多位,到后世则更有刺心截肠,剔肝抠眼等等,十分恐怖。为什么会走到这样的极端? 也许问题不在于“忠”“孝”这些范畴本身,而在于缺少一种普遍的正义观,高于具体人际关系的价值。前面我只说“家国”,“忠孝”,“君父”,一直不曾说“公私”,就是因为古代几乎没有我们今天愿意称之为“公”的结构,家也是私,国也是私,——是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统治者的私有之物(在这个意义上,古代的皇帝都是僭主)。我们可以说“古代社会”,但得意识到那种“社会”并无清楚的边际,也无自己的价值体系。那种社会没有管理,像个战场,任由强者逐鹿,也任由“忠”“孝”之类的狭念像野兽一样不受羁束地驰骋冲突。 最后,赵苞选择了忠。他的母亲被杀。下葬后,赵苞也呕血而死。他实在是没有别的出路。

想必金迷都不会忘记黄药师的一句话:忠孝乃是大节,却不是寻常的理法,不可不尊。正是来源于此,忠孝正是儒家思想的基石所在,只可惜儒家在这个基础论断就有认识偏差,正如我们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一步错,步步错,前边的基本演算如果是正确的,即使后边出错,也不会太离谱,但是前边的基本演算如果错了,后边的结果悬殊就大了。儒家伦理道德的基础存在偏差,以此为基础,后边的推论,只能越偏越远。

现在我们来看公与私到底是什么关系?是统一和谐的?还是排斥对立的?我认为按照概率论的说法是相互独立关系,公就是公,私就是私,既不是统一的,也不是对立的,有可能和谐共处,也可以互不相容。

儒家的论断是基于忠孝俩全的简单状况做出的推论的,也可以说在这种简单状况下公与私也是能俩全其美的,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学说将会非常积极,郭靖一生的绝大部分选择,正是基于这种忠与孝的统一,公与私的一体,对郭靖而言,尽忠也是尽孝,为公也是为私,也正基于这样的公私统一,在我看来人生观价值观远远达不到为国为民,只是停留在爱家护家层次上的黄蓉郭芙可以随郭靖一起死守襄阳。这种选择我是不愿意把它称之为道义牺牲的,更谈不上舍身取义,郭靖为人简单,郭靖所面临的选择更简单,这就是郭靖完美的秘诀,郭靖要打金国,杀完颜洪烈,恰好当时南宋和蒙古结盟灭金,于是灭金既是为父报仇的尽孝,也是为国杀敌的尽忠。这需要选择吗?这选择很难吗?当蒙古意欲南下攻宋时,当成吉思汗以李萍为人质胁迫郭靖时,对母亲之孝与对南宋之忠也不可调和,古人所说忠孝难俩全的最大难题摆在郭靖面前,逼迫下去,郭靖只有死路一条,却不能做出任何选择,这既是人性,也是儒家伦理。于是李萍自杀来帮郭靖解围,这是我在金吧论述过n次的古老问题了。知道李萍之死对郭靖有多大意义?1.它帮郭靖在摆脱了在忠孝之间选择的困境。2.它切断了郭靖和成吉思汗以及蒙古帝国的感情纽带,日后在战场相见,不必太为难。3.解决了长期困扰郭靖的婚约问题。从此郭靖可以全心抗蒙,也可以放心跟黄蓉交往,不必有任何负担。顺便提一句,如果说母爱伟大,我只认可李萍这样的母爱,至于黄蓉和闵柔这样的母爱,恕我只能归结为母爱的自私。至于守卫襄阳,对于郭靖来说并不意味着放弃个人幸福,而是在个人幸福和国家利益之间做一个中和的选择,跟自己的家人一起守城,既保证了个人幸福,也兼顾了国家利益,既有血染疆场的豪迈,也有举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温馨。历史上证实的将士生活你知道是什么样的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自己去体会那是怎样一种场景。

郭靖的一生是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利益完美结合的一生,必须承认郭靖的高尚,但是要说公与私俩全其美,舍去郭靖,金庸笔下再不见第二人,也许是金庸真的太偏爱郭靖了,才给了他那么多的幸运,真正的幸运不是长得帅,脑袋聪明,否则杨过就是幸运的,也不是有几个奇遇,否则虚竹才是幸运的,那些都是小说里吸引人眼球的装饰,而是如郭靖般究其一生,都在别人的关怀与呵护下生活,究其一生,都没有遇到真正意义上的舍弃与抉择,只需要一条路走到黑,公与私可以如此完美的统一在一起。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这才是扎扎实实的人生。看到那个叫貌似犀牛的写的那个新帖说杨过是最适合人yy的主角,实在是感觉要么他幼稚,要么他故意搞笑。我一个过迷,却绝不愿过一天杨过的生活,因为太苦太悲。如果说神宣布让我从此以后过像杨过一般的日子,那我立即祈求在此刻就让我死去,杨过给我的感觉永远不是羡慕,而是感动和震撼。金庸笔下真正幸福完美的人生只有郭靖,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既然当忠孝统一,公私一体之时,儒家伦理能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那么当忠孝对立,公私抵触之时,儒家伦理也能发挥巨大的消极作用,甚至是完全的副作用。我不是在危言耸听,前边已经提到过,忠孝难俩全之时,人将不能抉择,即使是郭靖这样的人,当面对这个问题时,也只能选择逃避。逃避就是消极,至于副作用,还是看看伍子胥这样的人物吧,为报父兄私仇,投奔异国,灭了自己的祖国,将仇人楚平王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这样的行为到底是该肯定还是该否定呢?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会面临这种极端的情况,可是金庸笔下这种情况毕竟是存在,这种矛盾冲突最尖锐的表现于三个人身上,杨康,杨过,萧峰,深记住,郭靖的完美是基于忠孝一体,郭靖的信仰是基于儒家的忠孝仁义。但是当忠孝对立之时,儒家的信仰本身就开始坍塌动摇,基于儒家信仰的伦理道德还如何能作为评价的依据?在一个没有忠孝可选的世界里还以忠孝来论对错岂不是个笑话?对于杨康和萧峰,有生父之孝,亦有养父之孝,不能兼顾,该如何选择?有故国之忠,亦有养国之忠,不能兼顾,又该如何选择?儒家虽是汉人所创,忠孝却不是汉人的专利,金人讲的,蒙古人讲的,天下人皆讲的,难道忠就一定要是对汉人尽忠?对金人就不能尽忠?又或者有汉人血统就不能对金国尽忠?那有契丹,女真,蒙古血统的人又能不能对汉人尽忠?如果忠孝演变成狭隘的汉族本位思想,那我们的伦理观到底是忠孝仁义?还是顺汉者昌逆汉者亡?当天平俩端的筹码质量相当之时该如何决断,只有看在忠孝之外加入的新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了,杨康加入了个人权欲,萧峰加入了汉辽俩国人民的安危,所以萧峰才是萧峰,杨康才是杨康,二者才有了高下之分。 至于杨过,忠孝难俩全,公私难俩全,情义亦难俩全,本来就和郭靖黄蓉处境不同,犹豫是正常的,在儒家的范畴里,犹豫更是合理的,关键还是看最后怎么抉择怎么放弃。 因为郭靖可以兼顾忠孝和公私,所以他没什么好矛盾和犹豫的,但是他也没有舍弃和牺牲。杨过不能兼顾忠孝和公私,所以有了尖锐的心里斗争,但是斗争恰恰是因为他必须要有所放弃,没有俩全其美之路。

当郭靖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我是从来没见过他做过什么决断或者牺牲的,也就是说同时面临俩件事情,而且不能完美解决的时候,郭靖的表现只有比杨过更摇摆。

事件一:华筝的婚约和黄蓉的爱情。郭靖和黄蓉谈恋爱谈了那么久,就压根没想过婚约的问题,直到华筝出现在他面前,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事情不迫在眉睫他根本不会有觉悟。之后郭靖的选择是什么?是俩边都不放弃,你说他不守婚约不守誓言不对,因为他没有悔婚,虽然心里已经悔了。你说他无情无义对不起黄蓉也不对,因为他对黄蓉确实情深义重。那就反向思考了,郭靖谁都没有对不起,这么看不就完美了吗?事实上这事怎么解决的?根本不是郭靖自己的决断,不是郭靖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是华筝自己认为对不起郭靖跑了。

郭靖遇到其他事也是一样的,我以前也把郭靖当成最完美的大侠,这当然一方面归于金庸对郭靖传奇般的描写,一方面还要归结于包括倪匡吴蔼仪在内的众多读者对郭靖的评价赞美把我给误导了,什么凡事以道义规范为重,个人感情为轻,毫无私心,完美。现在我想起这些描写来只是觉得后怕。因为我发现不是郭靖完美而是郭靖的经历简单,运气完美,就像你某篇帖子说的郭靖是个简单的人,简单的爱简单的恨,简单的报恩,简单的报仇,郭靖思想简单,郭靖处理的事情也是简单的,有人说上帝不难为傻圌瓜,不知道现实中思想简单的人是不是都能经历简单。至少电影中电视里小说里这样的例子都出现了,各举一个,电影里的阿甘,电视《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小说郭靖。我参照了郭靖的一生每到感情和道义发生强烈冲突不能共存的细节,郭靖选择的并不是舍身取义,牺牲感情,要么是痛苦挣扎不知所措。要么就是一个都不放弃,竭力保全。反正不管怎么看都不是凡事重道义轻感情毫无私心。当婚约与爱情矛盾,郭靖左右摇摆,当成吉思汗拿李萍逼圌迫他侵宋,他消极逃避不敢面对这个残酷的抉择,所以你不能说他不忠也不能说他无情,因为他根本就不敢想,他暂时性罢圌工了,我怀疑逼圌迫下去郭靖会疯。

世界上有些事不能说也不能想,一想就有错,杨过想了,而且他所面对的情形比郭靖当年面对的情形更复杂,刺圌激更强烈,所以杨过罪孽深重,郭靖没敢想,不是因为他比杨过大义,而是李萍太伟大了,自己自杀了,没让儿子为难,还让郭靖就此和蒙古决裂,以后战场上相见也不必为难,华筝也没脸再见郭靖,矛盾的平衡被破坏了,郭靖当然不需要再罢圌工了,于是奋起神勇,重新开工,继续做他的义士孝子,古人说忠孝难俩全,那是因为别人必须有决断有取舍有放弃,而郭靖即忠且孝,却是因为让他选择的时候他逃避,不需要他选择的时候他起来逞英雄,于是完美的英雄郭靖诞生了,但是我就是个喜欢追根究底的人,当我突然惊觉郭靖完美的缘由时,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油然而生。 你可以说郭靖重道义,也可以说郭靖重感情,但是你要说郭靖重道义轻感情,毫无私心,那我说你被金庸编织的假象给骗了,虽然我曾经也上了这个当。

感情与道义的冲撞,郭靖在射雕里遇上俩次,在神雕里也有俩次,一次是郭芙砍了杨过手臂,一次是郭襄被金轮抓了。郭靖俩次都表现的很大义很无私,对郭芙说:你砍过儿一条手臂,我也砍你一条手臂,嘴里在说,心里在挣扎痛苦,证据如下:如果郭靖很镇定,黄蓉暗算不到他,只能说明郭靖当时心神大乱,我不想说他故意防水,是因为我也想尊重这条真汉子真英雄。第二,如果郭靖大义灭亲的态度很明确坚定的话,郭芙跑出去闯了个更大的祸回来,郭靖居然没有多加责备,连原先要砍的一臂也不提了,只不过是提及杨过的时候怒骂女儿俩句罢了。我深信每个小兵在郭靖的心中都很重要,杨过在郭靖的心中也很重要,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在郭靖的心中小兵和杨过还是不会有自己的女儿重要的。这也是因为郭靖心中把感情和道义都看的比较重要罢了。对杨过是道义,对郭芙是感情。郭靖是想过做一个公正的抉择,但是事实上他做不出来,被黄蓉打乱不是借口,而是郭靖还没达到大义灭亲的境界,郭靖是放不开道义,舍不得感情,绝不是大公无私。至于郭襄被金轮抓上高台,可以从靖蓉二人的行动来判断二人的价值取向。黄蓉奋不顾身一意孤行丢下襄阳前去营救爱圌女,如果在黄蓉心目中排序的话,家人第一,自己第二,襄阳第三,要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开,必须以简单条件分情况讨论,而不是故布迷圌魂阵把人搞晕,故有以下三种情况:
1.郭靖一家人都在襄阳守城的时候,黄蓉是能把襄阳看的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因为郭靖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黄蓉与丈夫同生死,与家人共进退,没有不顾襄阳的可能,这是家庭利益和襄阳利益互相统一,我认为黄蓉是为了家庭利益,你当然可以说她是为了襄阳利益,反正扯个大义的口号好听体面。
2.黄蓉的家人都在桃花岛享清福,没人去襄阳为国为民。那么黄蓉不会去襄阳,射雕里黄蓉已经把态度表达的很明确了。这是家庭利益和襄阳互不相干的情形。
3.郭靖等人都被蒙古人抓了,钢刀架在脖子上,或者喂了毒药,也可以像郭襄那样放在火上烤,然后逼圌迫黄蓉交出襄阳城,黄蓉最好的表现是冲出去和家人一起死,最坏的表现是绑架了吕文德逼他交城。绝对不会大义凛然,含泪守卫襄阳城的,这是襄阳城和黄蓉的家庭利益相互矛盾,不可兼得。

凭她在郭襄一事上的表现就很明确了。所以我的排序才有了依据。 而小说里郭靖的反应是一方面态度坚决,绝不投降,一方面带领襄阳最精锐的人马出城拼命去救小郭,我认为既然蒙古敢杀人要挟郭靖就不会让他随便救走郭襄的,事实确实如此,蒙古有重兵,有埋伏,箭雨纵横,而且还乘机攻打襄阳,搞得郭靖守城心系郭襄,救郭襄又心系襄阳。还是丢不开道义,放不下感情。另外我认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是在救郭襄这样一场规模不小的而且敌人准备充分明显是个陷阱的战斗中,襄阳小兵,丐帮子弟,江湖儿女会有多大的伤亡?这个金庸没写,恐怕也不敢写。但是绝对不可能是零伤亡,我甚至认为这才是蒙古人绑架郭襄的真实意图,就是调虎离山,乘机灭掉宋军主力,至于让郭靖投降,就凭蒙古人对郭靖的了解应该知道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没有杨过搅局,也许蒙古人就得逞了。在郭靖遇到的四次感情与道义激烈冲撞不可兼得的情况下,郭靖的共同特点都是丢不下道义放不开感情,小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或者好吃的零食就想据为己有,不想放弃,小孩子拿在手里的好东西是不肯放手的,你越抢他越不给,而一个成年人应该能知道什么叫放弃,能让成年人定义为放弃的不会是一块糖一件玩具那么简单,它在成年人心中的地位不会低于小孩子心目中的糖果和玩具。杨过在襄阳城遇到的选择是在仇恨,生命,爱情与恩情,国家,道义之间必须选择一个,放弃一个,不能都选,杨过选择了后面的,一个从小被人歧视欺侮的小乞丐,一个从小没受一天良好道德引导的孤儿在生死之间做出了这种选择,于是在不管是小说中还是在现实中都最被人轻视以自私偏激为其代名词的主角身上,我看到了金庸世界最大的自我牺牲和放弃。而一个从小就受到最多关怀教导的,在小说里和现实中都被称为侠之大者的完美主角,却每次都让我欣赏他感情和道义一把抓,一个都舍不得丢的动人场景,最后来个人搅个局,帮他结尾,于是事情圆满解决,我们的大侠和读者如释重负。四次矛盾,第一次第二次李萍的自杀帮他解围,第三次黄蓉救了郭芙,杨过不再追究于是不了了之。第四次杨过冲上高台救了郭襄,挽救了襄阳的危机。郭靖的行为是很高尚,否则不会有完美的美誉,只是我很难信任这完美高尚是郭靖本身的选择还是事件的自然发展。


然后是大过迷妹妹长乐的论述:
其实我很早读射神雕就有这种感觉,只是一直说不太明白,前辈的论述让我豁然开朗了。杨过的一生都在磨难与牺牲中度过。他要面对民族与个人,大义与爱情,生命与复仇之间的矛盾,而每一次抉择都是经过痛苦的犹豫最后选择了放弃爱情。而我之所以说他放弃的是他跟小龙女之间的爱情而不是放弃他的性命,是因为杨过从来没把自己的性命看得多重要,在他心里,民族大义》仇人的幸福》他跟小龙女的爱情》他自己的性命。而郭靖则不需面对这样非此即彼的残酷选择,他的国仇与私仇,大义与爱情一直是和谐统一的只要一条路走到黑,他就是高尚的完美的,不需做出任何放弃的牺牲。即使在短暂的时间他面对过这样的矛盾,也是立刻就被金庸设置的其他因素干扰化解掉了,比如李萍的死。


帮人帮到底,我再浓缩精炼一下:
来看看郭靖的选择,从他个人的角度,报杀父之仇,帮蒙古。恰好他的仇人段天德是南宋的败类,完颜洪烈是南宋的敌人,蒙古人将他养大,又恰好与南宋结盟。公私和谐统一。等到蒙古要打南宋了,抓李萍威胁郭靖,郭靖就不能选择了,直到李萍自杀帮他解围。拖雷带兵攻打南宋,郭靖为了保卫国家去刺杀拖雷,在拖雷帐外又矛盾了,这时成吉思汗一道旨意又帮他解了围。郭襄被绑上高台要挟郭靖,郭靖说要牺牲郭襄国事为重,日后再为她报仇,事实上却是调兵遣将,带领襄阳精锐和江湖好手,攻打蒙古早有准备的陷阱,箭雨纵横,宋兵死伤无数,而且这更是蒙古调虎离山计,蒙哥乘机攻打襄阳,搞得郭靖仓皇失措,两头顾不得。是杨过冲上高台救下郭襄帮他解围。
对与错如何选很简单,没有牺牲的选择很简单,但是如果必须要在对与对之间,错与错之间选择,必须有所牺牲时,郭靖怎么选呢?华筝的爱情与黄蓉的婚约,郭靖的态度是遵守婚约,然后继续跟黄蓉厮混在一起,一个也不肯放,最后是华筝觉得自己告密害死了李萍而退出。还有李萍被胁迫郭靖无法决断,刺杀拖雷郭靖无法决断,嘴上说放弃救郭襄,可行动上完全没有放弃。这些难题都是外界因素帮他解围,而不是他自己的抉择。
郭靖最后的绝招:健忘,当一个问题太棘手之时,郭靖会把它忘的不留一点痕迹,说的难听就叫没心没肺,逃避责任。他在中原结识黄蓉,求亲桃花岛,就是想不起自己已经有婚约。杨过小龙女相爱,他暴跳如雷,宁愿打死杨过,结果杨龙差点立即隐居,黄蓉又为他苦劝龙女离开杨过,而他一转眼再见杨龙的面丝毫不介意了,好像什么没发生一样。郭芙砍断杨过手臂,他曾要砍掉郭芙手臂,结果郭芙跑出去又打伤小龙女回来却不了了之,更奇怪的是十六年后杨过再次出现的时候,对郭靖而言这些事情似乎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而建立在不选择,不做真正意义牺牲,通过健忘来逃避问题蒙混过关,是的这个所谓的侠之大者表现的苍白而缺乏说服力。
最后:郭靖性格并不平和,只是迟钝,对华筝,那少女任性刁蛮,郭靖又不肯迁就于她,总是冲撞不屈,二人经常发生矛盾,事后都是华筝自觉理亏,向他认错。听闻杨过要娶师傅,当场就要打死他,得知郭芙砍断杨过手臂,当时就要砍她手臂。结果事后都好像什么事没发生过一样,那不是脾气急躁,三分钟热度么?






已有 4 人评分人气 收起 理由
莫名相思 + 6 學習了~感謝分享
潇洒嘚赱 + 1 感谢分享~
将红飞 + 2 感谢分享~
冥空月 + 1 感谢分享~

总评分: 人气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644
精华
2
积分
3341
金钱
2973
荣誉
6
人气
592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3-4-7 00:54:07 |只看该作者
为国为民赵志敬赵大侠、仗义行侠尹志平尹大侠表示不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02
精华
0
积分
253
金钱
4476
荣誉
0
人气
18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3-4-7 00:57:06 |只看该作者
滑水帝 发表于 2013-4-7 00:54
为国为民赵志敬赵大侠、仗义行侠尹志平尹大侠表示不服。

小尹同学为什么不服?
小赵同学?你不是去找地藏大叔喝茶去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8
精华
0
积分
115
金钱
865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3-4-7 01:01:23 |只看该作者
人生难关关关过唯独情关躲不过
问:为啥古时候男人讲义气
答:因为他们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已有 1 人评分人气 收起 理由
莫名相思 + 1 有道理

总评分: 人气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241
精华
0
积分
1713
金钱
11538
荣誉
9
人气
22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3-4-7 01:05:45 |只看该作者
通篇看完,然后~~~~~~~~~~不知道该说啥,没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02
精华
0
积分
253
金钱
4476
荣誉
0
人气
18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3-4-7 01:14: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cicyw 于 2013-4-7 01:16 编辑
uljusrdw123 发表于 2013-4-7 01:05
通篇看完,然后~~~~~~~~~~不知道该说啥,没感觉


这个算是辩论吧,不同人有不同观点,我比较喜欢杨过,对郭靖就好感一般了

使用道具 举报

金书游戏工作组【剧本】

金书区最高荣誉勋章

帖子
972
精华
2
积分
1347
金钱
2027
荣誉
44
人气
206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3-4-7 01:38:55 |只看该作者
过迷逻辑不好,我是一向知道的。今天我才发现,过迷语文也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02
精华
0
积分
253
金钱
4476
荣誉
0
人气
18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3-4-7 01:49:40 |只看该作者
过儿没读过书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金会员勋章精华勋章

帖子
9651
精华
16
积分
8390
金钱
12425
荣誉
30
人气
645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3-4-7 03:08:04 |只看该作者
长文不看飘过

真正的荣耀在于做值得写的,写值得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9
精华
0
积分
70
金钱
311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3-4-7 03:39:36 |只看该作者
这么一看郭靖完全就是阿甘式的人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89
精华
0
积分
1115
金钱
5827
荣誉
2
人气
2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13-4-7 03:50:34 |只看该作者
其实很粉尹志平尹大侠的说
既有做英雄的气节,也有做魂淡的胆量
已有 1 人评分人气 收起 理由
莫名相思 + 1 不否認~

总评分: 人气 + 1   查看全部评分

那存在的,都是幻影;
那永恒的,终将毁灭;
世界万物,缤纷色彩,都是被蒙蔽的人心罢了。
终有一日,天上人间,青山绿水,
存在只依我心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89
精华
0
积分
1115
金钱
5827
荣誉
2
人气
2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3-4-7 03:51:15 |只看该作者
我要是尹大侠,当时面对小龙女,想干也不敢干
那存在的,都是幻影;
那永恒的,终将毁灭;
世界万物,缤纷色彩,都是被蒙蔽的人心罢了。
终有一日,天上人间,青山绿水,
存在只依我心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42
精华
1
积分
524
金钱
2285
荣誉
0
人气
34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3-4-7 04:57:06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说都可以,反正都不是真人真事

还有忠孝神马的都是统治阶级给大众洗脑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蓬莱掌门

帖子
5314
精华
4
积分
3862
金钱
9972
荣誉
39
人气
152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3-4-7 05:11:42 |只看该作者
BenchBreaker 发表于 2013-4-7 04:57
怎么说都可以,反正都不是真人真事

还有忠孝神马的都是统治阶级给大众洗脑用的 ...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红颜弹指老 刹那芳华
游侠元勋版主
『金书游戏大区』
金书游戏工作组【组长】
尚书右仆射 狐狸晨曦

2015年杰出版主勋章2014年杰出版主勋章游侠元勋版主元老版主勋章版主勋章资深版主勋章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精华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高级荣誉勋章高级精华勋章人气勋章·初级勤劳之证金书区最高荣誉勋章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

帖子
13771
精华
76
积分
30114
金钱
217449
荣誉
697
人气
10582
评议
68

15#
发表于 2013-4-7 08:54:59 |只看该作者
arthurhahn 发表于 2013-4-7 01:38
过迷逻辑不好,我是一向知道的。今天我才发现,过迷语文也不好。

哈哈哈哈
PS:郭巨侠平生的很多破事或者黑历史,我从来也一向不以为然。
选择性遗忘婚约把黄蓉逼成小三、对黄老邪喊打喊杀却和欧阳锋惺惺相惜的双重标准、对过神无原则的迁就而害家人担心受怕等等,都大可大批痛批。
可是这话由过神迷的立场来说未免就太无下限了,郭巨侠对不起华筝对不起黄蓉对不起儿女,唯独最对得起他过神,那真是远远胜过了郭破虏这个毫无存在感的亲儿子。
不砍郭芙手臂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自己女儿砍了自己儿子手臂,没有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父亲会选择再砍女儿一只手臂来惩罚。
对外人才需要补偿与惩罚,对自己家人难道也需要么?
也只有凡事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人、总要求别人事事对得起自己的人才会连这点也堪不透。

正因为把杨过当做亲儿子,郭靖才会这样处理,包括原谅他勾结蒙古谋城的汉奸行为、与几次三番谋杀自己的罪过;
而如果郭靖不把杨过当儿子,那么事情更简单不过了,单凭杨过之前的作为,郭靖就可以理直气壮杀他一百次,而面对杨铁心灵位毫无丝毫愧疚。
杨过如果不是郭靖的儿子,那么他就只能是汉奸杨康的儿子,天波府杨家的不肖子孙,一个毫无兄弟之情实则三番五次要致他于死地的奸人之后,更不说还是郭靖的杀师仇人之后,
“古语云大义灭亲,亲尚可灭,何况友朋?”
郭靖与拖雷是从小到大多少年的感情,远胜与杨康万倍。与拖雷的儿子蒙哥、忽必烈对敌时,郭靖又几曾像对杨过这样对他们?

过神迷越是黑郭巨侠,把他的光环一一扒下,只能越证明过神的人格和形象被这个“伪”大侠映衬得更加渺小了。

已有 2 人评分人气 收起 理由
1599012645 + 1 呵呵哒
莫名相思 + 1 受教~

总评分: 人气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红颜弹指老 刹那芳华
游侠元勋版主
『金书游戏大区』
金书游戏工作组【组长】
尚书右仆射 狐狸晨曦

2015年杰出版主勋章2014年杰出版主勋章游侠元勋版主元老版主勋章版主勋章资深版主勋章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精华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高级荣誉勋章高级精华勋章人气勋章·初级勤劳之证金书区最高荣誉勋章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

帖子
13771
精华
76
积分
30114
金钱
217449
荣誉
697
人气
10582
评议
68

16#
发表于 2013-4-7 09:38:30 |只看该作者
金老的书,本质还是让读者有充分代入感的娱乐小说,所以他笔下的主角面对两难困境时,作者一定会费尽心机替他们解决难题,又岂止郭靖一人?

任我行朝阳峰自爆、岳不群杀死二定、周芷若不杀赵敏却非要害死殷离、宋青书林平之慕容复汪啸风刘一舟郑克爽一个一个被无下限黑化……
这些就和华筝自行远走一样,都是金老特意给主角开的金手指,难道杨大侠平生这种金手指就被开少了么?

为了让绝情谷抢婚正当化,就特意把公孙止写成个行事无下限的卑鄙小人,
可反过来假设,如果公孙止确实是个仰慕龙女的端方君子,得其允婚后满心希冀地操办婚礼,难道杨大侠就会含泪祝福他们而去么?
还不是一样要为了自己的”真爱最大"去抢婚。既然如此,又何必眼红华筝的主动放弃?大哥不笑二哥罢。

至于将李萍自杀也当做金手指,那就真没什么好谈的了。过神迷总爱这样怨天怨地,仿佛全世界都对不起他一个人。
扪心自问,在自己母亲惨死与自己断一只手臂这两者之间,什么样的人会选前者?又是什么样的人会选后者?
从这一点就能判定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已有 2 人评分人气 收起 理由
1599012645 + 1 我很赞同~
莫名相思 + 1 狐狸姐姐已经看穿了一切

总评分: 人气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065
精华
0
积分
3658
金钱
8716
荣誉
56
人气
644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13-4-8 16:16: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茶几之路 于 2013-4-8 18:31 编辑

就凭着过神为了父仇去杀巨侠,在杀巨侠的时候还大义凛然的想到如果巨侠死了,襄阳城破大宋灭完和我何干!就这个思想,看遍金庸的小说估计就小宝能比!你如果要说袁承志反明间接的帮了满族入关,南宋虽然不好但是老百姓能正常生活,试问朱明后期老百姓能正常生活?看看历史,南宋灭亡多少家族自发的集体自杀愿意陪南宋殉葬。你要说巨侠后期的改过自新。呵呵,没有巨侠这种道德榜样,就过神那种超级自我能有多高的觉悟,真是期待。而且你别忘了在书中他帮助郭靖守襄阳只是因为郭襄的原因引起,顺手帮助。如果没有郭襄这个引子,估计郭靖死在襄阳过神都不会去问问。在过神大成后在江湖游历了那么久他去过襄阳帮郭靖吗,想过天下兴亡吗?在他眼里如果小龙女要他去杀郭靖,我感觉他会立刻就下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23
精华
0
积分
414
金钱
2573
荣誉
0
人气
30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13-4-8 17:34:31 |只看该作者
一半一半吧,郭靖一生确实没有自己做过任何选择,但是把杨过放到国家大义的层面我觉得有点过了,杨过终其一生,离开桃花岛后的十几年除了在古墓练功就是被命运推着走,小龙女跳崖后,所谓的神雕大侠也无非是一个武功高强浑浑噩爱打抱不平的普通人。

要我来说,杨过与黄蓉才是同一种人,永远不会顾及“死后洪水滔天”这种情况,他们的思维都是非常自私的,杨过可以为了小龙女不要自己的性命,为了郭襄与郭靖黄蓉重归于好;黄蓉也可以为了自己爱的人不顾一切殚精竭虑(杀掉杨康,企图杀杨过或小龙女)。

剧情看起来总是那么不合理,其实从主角性格来看,这种性格的人,就应该做出这些选择,我们无法理解,只不过我们与他们的性格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金书游戏工作组【剧本】

金书区最高荣誉勋章

帖子
972
精华
2
积分
1347
金钱
2027
荣誉
44
人气
206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13-4-8 20:22:06 |只看该作者
写作《神雕侠侣》,读作《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392
精华
8
积分
4069
金钱
14121
荣誉
24
人气
327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13-4-13 04:29:46 |只看该作者
咱仔细看了下文章,很长。第一部分说了一堆儒家,作者说了一堆,估计也没摸着儒家的边。后边所言,皆不着边际。
儒家,谁为儒家?作者知否?孔子也?孟子也?朱子也?此为第一问题。如若不解答明白,则那不过是你自己的儒家,别人自然有别人的儒家,标尺就不一样,测量结果自然迥异。
后世即公推孔子为圣人,开创儒家一派,此处自然以孔子为代表。提到孔子,自然少不了论语。更要提及其代表时期,春秋也。
春秋无义战,谁说的?何意?即所有战斗皆非义战,那何者为义战?伍子胥是也,报父母之仇也。此为相对而言之说。司马迁与韩非所说皆可。
再说论语,论语所记,皆孔子因时因人而言,所言契机,非单纯文字。如执着于文字,既不可得,无有是处。此处如同佛法依然。故后世,所解,因人而异,乱七八糟。唯一不变的是如何压迫奴役人民。此处还是孔子的论语吗?怕早已变成董某朱某的论语了。既如此,则有楼主所说,忠孝之流的事情。
曾记否,亚圣孟子所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出自《孟子•离娄篇下》。
此处可有愚忠乎?愚忠之事从何而来?皆从武帝开始也,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其难道以为儒家有什么奥妙乎?武帝一生追求仙道,其独尊儒术,成圣人之道乎?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孔子所言。子不言怪力乱神,以孔子也、武帝知乎?不知乎?信乎?不信乎?由此可知:独尊儒术之人未必不知孔子之言,但不言。妄解为帝王服务之道,奴役人民之道,此也为后世奠定基础。后世之人,多有知之而不言,亦有败类曲解之。然终归是后者把握朝局,掌控宣传之道,故有今日之愚忠之说。
此处作者已经被误导。其所假定的根据已失,推论不看也罢。

至于郭靖与杨康,借作者之推论即可破解的一干二净,不增郭一分,不减杨半厘。
作者即云郭靖与挣扎时被外来条件打破平衡,被伟大的母爱所打破,使郭靖不用选择,那杨过呢?
杨过纠结与杀父之仇,最后未报。是谁打破了平衡?正是郭靖的人格所打动,
如若郭靖为小人抑或败类,杨过杀之也。
作者独言郭靖好几事,而不言杨过,正是典型粉丝所谓。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15 02:38 , Processed in 0.35934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