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evlirequiem2 于 2012-6-26 19:28 编辑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以说是影史最经典的一次既存音乐运用,很有趣的是,这首曲子在《2001太空漫游》之前其实籍籍无名,连古典音乐界都未必视之为理查·施特劳斯的经典之作,但在《2001太空漫游》之后,这首曲子变得举世皆知了。Stanley Kubrick选用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场曲日出,来做为电影的序曲,同时这段音乐也运用于两个象征人类进化的段落,分别是人猿“望月者”的智慧被神秘的太古石板开启,以及最后包曼进化成“星之子”俯视地球的经典画面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理查·施特劳斯根据尼采的同名小说所谱写的交响诗,序曲日出在气势上颇具开天辟地之姿,同时三个渐起的音符,三段重覆性的,但气势逐渐拉抬的旋律结构,也简单厄要的,点出了尼采所谓野兽-人-超人的进化哲学思想,这些概念与《2001太空漫游》完全不谋而合,因此从一开始,这首曲子就是Stanley Kubrick最重视的曲目,他在电影一开场,即特意让月球、地球与太阳排列成一直线,然后依序冉冉上升,太阳最后从地球身后浮出的气势,有如将音乐中的意象与气魄完全影像化了,而“望月者”进化成人类(能直立,能计划,有智慧等),与太空人包曼进化成新的生命型式“星之子”等段落以这段音乐做为注解,也完全呼应了尼采的思想神髓,不论在影像上,气势上与精神上,影史都很难再找出比之更为精妙的既存音乐运用,也难怪Alex North会说:我当时就有一种预感,不论我写了再好的音乐,大概都无法取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了……
我们经常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说明人类是根据慷慨且免费的阳光普照来解决了照明的问题。日出就成为了一个对人类而言非常重要的集体印象,作曲家们当然不会放过在作品中描摹日出的场景。先来说说,山顶上的日出 理查•施特劳斯非常崇拜尼采,特别是他的“超人”学说对理查•施特劳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因此,施特劳斯一直希望能够以尼采的著作为题创作一部音乐作品。1896年,理查•施特劳斯以尼采的著名散文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为题完成了同名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据说是古代波斯宗教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自己的学说中提到过超人的存在。当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并不是尼采散文诗的音乐图解,他曾经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没想要写一部哲理性的作品,或是以音乐来描述尼采这部伟大的著作。我只想用音乐的种种手段和方法,传达出人类——从她自身的起源,通过她自我发展的几个阶段,各种宗教和科学,直至尼采关于超人的哲学 —— 这样一个思想发展的脉络。整部交响诗试图表达对尼采的天才的尊敬。”
对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曲家曾经写过一个简短的说明:“第一乐章,日出。人类感受到上帝的威力,但是人类仍然渴望。第二乐章,(查拉图斯特拉)陷入激情,心神不宁,他转向了科学研究。第三乐章,他试图用一首赋格莱解答人生的问题,然而徒劳无益,接着响起了悦耳的舞曲曲调,他变成了个别的人。他的灵魂之上云霄,而世界在他的下面下沉。”
另附 Nightwish ghost love score 纯音乐和1080p现场演奏版
纯音乐
1080p现场演奏版现场演奏版
现在可以确定土豆是看码率加分辨率才有没有原画,所以you tube的1080p日出压成了260p了,太囧了。。。 我到现在还是听不惯夜愿的原主唱t的声音,特别是ghost love score 感觉这声音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的杂音。。我是不是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