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alei_026 于 2011-8-22 20:53 编辑
1.如投票选项所示,你的选择是?为什么?
想来想去,还是投了赵云,因为赵云的保镖身份实在不配当五虎将之一,看看其他人,都是独立带兵过,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猛将:关羽张飞不用说,和刘备拜把子和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结义兄弟;马超出身名门世家,曾经把曹操打的很狼狈,又在说服刘璋归降中立下大功,之后镇守着蜀国的西北边境,成为封疆大员;黄忠老当益壮,力斩夏侯渊(正史并无记载夏侯渊为黄忠所杀,此处权且按演义的套路来说),在刘备出兵东吴时也有战功,不过可惜遭暗算牺牲了。 再看看魏延吧:一开始是刘表手下一个不起眼的将领,刘备带领百姓路过樊城,刘琮不敢开门,魏延毅然亲自放下城门,并请刘备入城,可惜刘备怕有诈,不敢入城,柱费了他一番好意,在关羽攻打长沙郡的时候,又是魏延手刃韩玄,随手下一起投降刘备。之后作为汉中太守,曾经说过:“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口气很有霸气,而且曾经与赵云设计智擒南蛮将领(虽然可以说是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和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提议分兵子午谷,显示出他有勇有谋的一面。他在多次战役中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都是诸葛亮的错,几乎每次都让他只许败、不许胜),怎么也不能在赵云之下吧?不过赵云好歹跟了刘备这么多年,做个镇军将军也不错了。其实五虎将本来就是演义虚构的,论历史上的真实官职赵云实在和其他人不在一个档次上。 2.对于某些人说“魏延不配进入五虎”这个又有何原因?为什么?
还是罗贯中造成的,《三国演义》过于夸大赵云,贬低魏延,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加上一些艺术虚构情节(如不慎踏灭七星灯),使后人认为魏延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大大降低了魏延的名声。当然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一些缺点,包括其他五虎将都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只是我觉得魏延这些缺点不影响他成为五虎将人选之一。还是接着上一条吧:拿赵云来说,他的缺点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优点也不是那么很突出,就像个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一样,不过在现实中,光做老黄牛是很难出头的,想出人投地只有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大事才行。 3.“如果5虎将都和刘备没有什么结拜关系,那么必先淘汰关羽。”你对这句话有何看法?为什么?
我投的是赵云,所以对这看法有意见:关羽有勇有谋,只是太高傲了一些,但毕竟保护了刘备的两个老婆平安脱离了曹操的控制,而且关羽作为一名忠义之士,“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有“武圣”、“财神”的光环罩着他,以及拥有黑白两道众多的粉丝,怎么也得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啊!
4.其他... 这话题是评人的帖子,我觉得前人活的太不容易,死了千百年都被后人指指点点的,我又开始“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了。送上一首《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大家一起欣赏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