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515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北朝史宛如三国穿越啊 [复制链接]

蜀 重骑兵

帖子
743
精华
0
积分
376
金钱
575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3:17: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北魏孝庄帝 孝武帝分别实现了汉献帝,曹三少帝不能实现的2个愿望1、诛杀权臣
2、出逃首都
然后高澄的膳奴又实现了董承吉平等等诸人未能实践成功的密谋刺杀计划

宇文护三年杀三帝,成千古第一人。

梁武帝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真是大发了 勤王部队在周围愣是看着
好像他日后还成为了佛教里的某个罗汉吧?

试想有南北朝杀的话,宇文护的特技估计就是屠龙 规定每次摸牌前或者出牌时可以选择使用特技,所有杀可以一起出向主公
梁武帝的特技也许是修佛,规定可以跳过摸牌阶段 而改从周围所有在场人中选择任意名必须让自己挑一张手牌,同时被摸的武将可以选择自己再摸两张牌(鱼肉百姓)(另外他估计会让侯景摸n张杀)
主公技搞个反点的 无勤,做主时任何人不可以对他用桃

刘裕 陈庆之等汉将无需赘言了吧 大家本来就都心向往之的。

最后 北周最后一统天下 其实是侧面证明了诸葛亮 姜维的屡次北伐是值得的
蜀中=天险+出入路皆难+农业发达+地盘大即使攻入可坚壁清野难攻下
陇右+关中=天险+攻入难,攻出易+农业发达,马特产+地盘小
两者得一则仍惧中原+河北势力,如董马韩,以及蜀中历代政权等等
而加在一起 则是真的可以虎视天下了,蜀汉的优点得到关中加成强化,缺点(打出去难)也被弥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11
精华
0
积分
336
金钱
382
荣誉
3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1-4-27 13:51:25 |只看该作者
刘邦就是蜀中+关中,李世民也是关中+巴蜀,北周也是,前秦统一北方的时候也是这条路,如果不是被东晋逆转,前秦绝对比北周统一的快。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72
精华
0
积分
136
金钱
233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1-4-27 21:53:15 |只看该作者
苻坚哥被逆转确实让人扼腕,王猛帮他打下这么好的基业,怪只怪中州那个时候居然同时汇聚那么多豪杰,谢安、谢玄、慕容垂、姚苌、刘牢之。。。

使用道具 举报

可爱的小花猪 夏磊
2017年十佳版主
游侠元勋版主
『动作/射击游戏区』
侠盗联盟组【组长】
侠盗汉化组【监制】
永远萌系会员·小花猪·夏磊
动作游戏一统江湖.夏磊

游侠元勋版主元老版主勋章版主勋章资深版主勋章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高级荣誉勋章人气勋章·高级人气勋章·初级勤劳之证资深水手勋章游侠之星2017十佳版主勋章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2014年杰出版主勋章侠盗工作组一周年专属勋章2015年杰出版主勋章侠盗工作组二周年勋章侠盗工作组三周年勋章

帖子
246120
精华
0
积分
134104
金钱
302200
荣誉
879
人气
22536
评议
89

地板
发表于 2011-4-27 22:50:25 |只看该作者
对南北朝历史很陌生,就知道那个淝水之战。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8
精华
0
积分
74
金钱
196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1-4-28 00:59:56 |只看该作者
南北朝才是真正的乱世啊。可惜就是缺乏如三国哪样的知名度

使用道具 举报

蜀 重骑兵

帖子
743
精华
0
积分
376
金钱
575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1-4-29 02:01:08 |只看该作者
南北朝是三国的加强版吧 各种故事情节 各种结局 超过了三国剧情种类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47
精华
0
积分
798
金钱
7672
荣誉
7
人气
41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1-5-1 13:48:11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749
精华
1
积分
2601
金钱
12520
荣誉
2
人气
69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1-5-1 14:21:15 |只看该作者
可惜没有第二个罗贯中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26
精华
0
积分
314
金钱
160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1-5-1 14:39:48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想过。


              确实是这样。     有汉中把蜀中和关中连在一起,  有蜀中作为后方,关中就成了古话所说的王道霸业兴盛之地。

使用道具 举报

座天使·雷米尔
从五位下 刑部少辅

帖子
3042
精华
0
积分
1762
金钱
10793
荣誉
24
人气
6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1-5-1 14:47:23 |只看该作者
南北朝史太乱 你方唱罢我登场 没有一条连贯的主线 也没有固定的主角 写成演义很不好写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浩然。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人孤儿寡妇,狐媚而得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887
精华
0
积分
4050
金钱
8677
荣誉
8
人气
265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11-5-1 17:11:41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没人出书,也没人宣传,白白浪费了一大票牛逼人物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68
精华
0
积分
134
金钱
59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1-5-1 19:12:54 |只看该作者
王猛真乃诸葛转世,或者说比诸葛更牛

使用道具 举报

蜀 重骑兵

帖子
743
精华
0
积分
376
金钱
575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1-5-1 21:35:39 |只看该作者
[害怕]好多十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26
精华
0
积分
614
金钱
8173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1-5-2 07:40:14 |只看该作者
严格来说南北朝的时候汉人政权中没什么英雄。那时北伐原比后来容易多,可惜南方小朝廷太无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52
精华
0
积分
426
金钱
551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11-5-2 10:39:53 |只看该作者
时间也太长了,人物更替过快。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35
精华
0
积分
128
金钱
1231
荣誉
1
人气
1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11-5-2 14:11:39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了一本东晋穿越文《上品寒士》觉得非常不错,虽然有点偏言情,但是作者把魏晋南北朝时的种种写的入木三分,文笔也很严谨清新不似一般的网络小说,(我不太喜欢那些YY严重的小说,还是比较喜欢新宋这一类比较严谨的),对魏晋南北朝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可以看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35
精华
0
积分
128
金钱
1231
荣誉
1
人气
1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11-5-2 14:18:21 |只看该作者
“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节选自《上品寒士》

    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於流俗、甚至不同於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不仅仅是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谈与仪表上的反应,对於一定的社会阶层来说,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响著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等人,正好反映了魏晋名士的时代精神。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切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是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是在魏晋玄学的大背景下出现的,魏晋玄学的形成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时尚、价值观念。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代表人物是: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

    一、迷惘的年代

    三国和两晋是一个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汉末到魏晋,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不断恶化,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致使社会动荡不安,政局变幻不定。东汉末年的政治败坏引发了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到了西晋,虽然实现了统一,但不久爆发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入侵,西晋的统治也随之结束,中原成了诸族争斗的战场。晋室南渡后,建立了东晋王朝,偏安半壁,但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不断,农民起义的高涨,最后刘裕取代了司马氏政权,建立了刘宋王朝。

    这些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循规蹈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里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在无望的明天面前选择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优游,在痛苦和癫狂里迷失。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流”。看《世说新语》,感受到的就是与整个封建统治时期格格不入的豪迈与不羁。书中有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禈衣,诸君何为入我禈中!”如此放浪形骸,逐渐成了一种风气,“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在名士中甚至有男人追求外貌女性化,涂脂抹粉,“服妇人之服”的畸形的社会现象。

    如果说魏晋风流是一个不可触及的古老的神话,那么那场发生在美国西海岸的富有创造性的运动在40年后的今天仍如此深刻地与“美国”这个名词相连,那是一个似乎刚刚散去的宴会,它的失败和它的延续似乎并不矛盾,它仍渗透在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当中。反战运动、学生激进运动、民权运动伴随着伍德斯托克40万人共酿的理想之酒,伴随着“嬉皮士”的群居村,伴随着“个人事即政治之事”的女权主义,伴随着烟雾腾腾的大麻,伴随着“爱与和平”的口号,它们可以刺痛整个**中的道德模式、经济机器和政治谎言。伴随着某个生育高峰,产生的不仅是那些“长发蓬蓬地游荡在街头的青年”,还有对自我的发现,对社会的警觉,以及指向国家军事和政治领导的怀疑。

    在今天看来,这两段动荡而迷惘的历史都带着深深的无奈,但这些无论是发生在千年之前的还是异邦的故事总带给我们一种神往。

    二、桃花源

    “竹林七贤”的酣饮醉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和梦里那个桃花源,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携领着他们飞蛾扑火般的旅程?

    魏晋的名士都注重精神世界的纯净,无视功名利禄和富贵,内心旷达,形迹放浪,这就反映了整个时代对传统礼教的挑战,对腐朽文化的不满。老庄思想就是最锐利的武器。

    魏晋最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就是玄学了。老庄思想可以让人们摆脱现实的纷争回归自然,回归自我。而儒家思想陷入了矛盾:它在这个动乱的年代已经实在无法成为社会的规范和主流,可也不能完全从人们的思想里消失,于是就有了“援道入儒,儒道合流”的玄学。

    “魏晋名士好老庄,何晏有《无为论》,王弼有《老庄注》,阮籍有《达庄论》,郭象有《庄子注》,嵇康则标榜‘老子、庄周吾之师也’”(《国史概要》)

    而真正反映“魏晋风流”的精神特质的,是不为外物所累,率性而为的言行风范: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斟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

    庄子自然纯朴的审美观,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恬淡纯朴的自然意境,它要求人们去掉人为造作,提倡回归自然,持守自身质朴的本性。在他看来,符合自然本性的才是美的,自然而然就是美。陶渊明描写他的恬淡纯朴的生活,写出了生活的脱俗超然,正应和了道家的艺术境界:“少无失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yu辨已忘言。(《饮酒》其五)”

    这样的逃避现实的方式是很多名士所选择和追求的,这是他们洁身自好的最好途径:既表露了自己对当权者的不满,又比较安全,也符合老庄思想反对功利的价值观。他们也向往着乌托邦式的“桃花源”:无君无臣,自耕自织,无忧无虑。

    可现实生硬地刺痛着梦想:曹操为消除异己,就杀死了孔融、杨修等名士;到了魏晋政权交替,曹氏和司马氏殊死斗争,被害的就有何晏、嵇康、夏侯玄等人,到了两晋,政治环境不断恶化,以至于“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评论政治是不敢的,为了填补精神空白,专谈玄理的清谈风行,而清谈的内容,主要就是《周易》、《老子》、《庄子》这“三玄”,突破了“独尊儒术”,又结合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达到了哲学上的一个高峰。

    追求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带着浓重的文化怀疑和避世的无奈,保持心灵纯净的愿望和回归自然的想法,这就是魏晋名士……

    三、人格之美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于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魏晋风度,它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我想,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然而,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历代每每遭贬,究其原因,大略是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达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谈误国。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的举动。

    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学他们的放达。其实现在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东汉末以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四一脉相承的。而现在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上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关相辅相成。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7
精华
0
积分
19
金钱
385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11-5-2 22:52:36 |只看该作者
回10楼
乱是很乱,但如果真要写还是可以写的,主线当然有——天下大势:合-分-合,能散而不乱是境界问题。
写演义为什么一定要固定的主角呢? 单一的主角观点是狭隘的,要知道,史诗之所以是史诗,不是因为主角创造了时势,而是时势创造了主角,三国不是曹孙刘三个人的三国,而是无数人的三国,南北朝亦如此
之所以名声不显,还是因为史家不愿意宣扬这场浩劫,对现代来说南北朝是内斗,以前可不是,当时胡人占据汉家江山,昔日茹毛饮血的蛮夷入主中原,用汉家法治汉家地,英豪辈出~而汉人战败衰退(东晋时期是汉族历史上最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精神堕落虚幻的时代~陶渊明向往田园也一种软性的反抗),这些不无让后人扼腕叹息,记住经验教训即可,能承认已经不错了,还怎么大肆宣扬自打耳光?要知道,儒家的内心是很骄傲的。

使用道具 举报

蜀 重骑兵

帖子
743
精华
0
积分
376
金钱
575
荣誉
0
人气
11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11-5-2 23:28:31 |只看该作者
czylong731528 发表于 2011-5-2 22:52
回10楼
乱是很乱,但如果真要写还是可以写的,主线当然有——天下大势:合-分-合,能散而不乱是境界问题。
...

有几分道理,东汉末年是中国有记载以来历史上人口最少的时期。却还有人宣扬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的错误观点。对付得了鱼骨箭的匈奴就是强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座天使·雷米尔
从五位下 刑部少辅

帖子
3042
精华
0
积分
1762
金钱
10793
荣誉
24
人气
6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11-5-3 00:38:5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czylong731528 的帖子

[寒死]你要的不是小说 是断代史。。。。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浩然。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人孤儿寡妇,狐媚而得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10 01:10 , Processed in 0.41131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