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八仙过人 于 2011-4-21 17:23 编辑
好久没写帖子了,嗯,今天想谈一谈Id,虽然谈不上很了解,但还是想说点……
以前失眠的时候,就拿出手机来看《DOOM启示录》,虽然现在也忘了差不多了,但确实在影响着自己。卡马克说过给他足够的可乐披萨和一台电脑,就算把他关在衣柜里,他也能过得很好。我们就能理解卡马克虽然是ID的灵魂,但他不像是一个决策者,更像是个单纯的程序员。他只是想写自己的程序,至于出来的是指挥官基恩还是毁灭战士,或者其他的什么也许他并不在乎,DOOM3是个好游戏,但单从游戏的角度来说又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总感觉更像是卡马克自己技术练手之作,如果要与同期的HL2比就有很明显的区别。
卡马克很像那种独立游戏制作人,首先有属于自己的固执(不是贬义),不会为了发行商或者谁的要求而做出不情愿的改变。Id本身应该就算共享软出身的,当年拒绝霸主雪乐山的邀请也是对自己的自信。不得不说90年代是个产生神奇的年代,当年的奇迹现在应该是很难复制了,像卡马克这样的前辈,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打出了3D游戏的一个新天地,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开创人。但现在呢?网络的发展飞速,图形学,游戏的商业化远超我们的想象,一个类似于任天堂,EA这样的大公司可以真正决定业界的有利资源甚至发展走向。那些小公司凭着自身能力走向成功的更加困难了,我们不要把Id当成一个游戏企业,它更像是个工作室,人数一直不算多,技术方面绝大多数就是卡马克自身的成长史。Id早期的特点是什么?破碎家庭加辍学,可以说Id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具有反叛因素但又积极向上的青年成长史。但青年也是要长大的,不过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价值观真的应该和很多商人是不一样的(无贬义)。为什么成立了快20年的Id依然像是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其他那么多可以说能力,专注力,资历等等远不如Id的公司成长可能比Id快很多,为什么?我的理解就是不是不行,而是不想,至少以前是这样的。卡马克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投入一切精力,很单纯的想法,反正也是功成名就年少多金,做大做强不是他最想要的。因为那样注定会让自己慢慢远离最开始的愿望(就好比很多创业成功后的青年会把自己过去迷恋但得不到的姑娘忘得一干二净)。那不是他想要的(当然只是我推测),好好地写自己的程序,顺便玩玩火箭,看,40的卡马克其实和24时没啥变化。
最后,我希望大家不要称卡马克为卡神或者盲目的崇拜而不远去思考一些东西。卡马克只是一个人,不需要被神化。他比一般人更专注,刻苦,努力。要是只以天赋就说明问题,我觉得那是对他的侮辱。他困难的时候也需要像亚伯拉罕这样的同伴一起进步,他也经常会去读像SIGGRAPH这种级别的论文,他也会因为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发狂(比如最早的门),但不管什么困难他最后都能度过,这才是真实的卡马克,我们的榜样。人生不一定要做最强最大最好,但一定要做真正的自己。
说实话,感觉在这个日益成熟的年代,卡马克这样的人也许再也不会有了,虽然说不出是不是一种悲哀,但我相信那种精神应该永远不会消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