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8255|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线式战术和排射的回答 [复制链接]

帖子
358
精华
0
积分
179
金钱
45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01:27: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现在很多人对线式战术和排射观点很不全面,经常认为是呆板的战术。任何战术都是适应当时的需要而出现的根本没有不好的战术之只不适合的战术。
一、线式战术在冷兵器时代就广泛应用,希腊的方阵、伊巴密农达的斜形阵列、马其顿方阵、罗马棋盘式方阵等等。阵列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把士兵的战斗力凝聚成一个整体并提供相互之间的保护。一个士兵在战斗中除了正面以外,他的两侧和背后都缺乏保护,形成方阵后大部分的士兵的两侧和背后就有同伴的保护。在冷兵器时代,任何松散的阵线在面对密集方阵的打击下都不堪一击。但是方阵的两侧和背后也很脆弱,需要有骑兵的保护,因为用散兵迂回方阵侧翼和背后不能有效突破,同时散兵面对骑兵的突击根本就是送死。而用密集阵形迂回1、在移动时要保持阵线的完整很难,一有缺口就会遭到骑兵的突击。2、要保持阵线完整的移动速度无法达成迂回,因此骑兵由于速度快而且能在运动中发动突击所以最适合迂回包抄。步兵方阵的正面除了同样是步兵方阵的敌人,是没有任何其他兵种可以威胁的。重型骑兵无法突击方阵步兵的正面。轻型步兵如弓箭或标枪手不能肉搏要和敌人的方阵保持距离。同时容易遭到敌人骑兵的突击。而唯一可以打击方阵的是轻型骑兵,如马上弓箭手或马上标枪手。他们的速度要比重型骑兵和步兵快因此可以反复袭扰。但是只要配置轻型步兵就能击退轻型骑兵,因为马上弓箭手使用的是短弓射程不如轻型步兵,同时在马上射击不仅精度差而且射击速度都比轻型步兵低。所以在军队中骑兵、重步兵、轻步兵缺一不可。
    二、到了火药武器的时代。滑膛枪的射程和杀伤力要大于弓弩武器,所以轻步兵逐渐由弓弩替代为滑膛枪,但是滑膛枪有很大的缺点1、装弹时间长不能形成连续火力。2、射击精度差在100码以外命中率只有15分之一,就是在100码以外开15枪可能只命中一发。3、在肉搏战中滑膛枪手不如传统的重型长矛步兵和骑兵。4、和弓箭兵不同滑膛枪兵不能成高仰角度抛物射击,必须直射,所以滑膛枪兵必须成横队排射以避免误伤。5、那个时候的士兵主要是社会的渣滓,如果不处于指挥官的视线内面对恶战就容易逃跑。这些原因使得滑膛枪手必须使用线式战术成三列横队。1、可以形成连续火力。2、排射提高命中率、3.通过训练由刺刀横队成刺刀方阵,任何骑兵都无法轻易突击。金字塔战役就证明了这一点。4、成横队排射避免了误伤。滑膛枪的出现使传统的重型步兵完全被射击型的轻步兵所淘汰。在战斗中散兵不论射击和肉搏都不如列队士兵,所以到了腓特烈大帝是排射训练达到巅峰水平。
    三、散兵战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法国大革命。在大革命法国的大部分军官是贵族因此大多数流亡国外。导致正规军官不足。而炮兵军官去大部分留了下来,所以法国在步兵和骑兵的训练上极差,而炮兵却有效的多。所以在革命前期法军作战不利。但是征兵制的出现使得大量的社会各阶层的民众进入军队。虽然他们的训练很差,但是他们有很高的革命热情和爱国心。散兵开始大量出现。原因是1、由于士兵的来源是各个阶层同时有很高的革命热情,散兵作战变得可行。2、在敌军成密集队形前进时,散兵可以躲在树后,墙后杀伤敌人,而敌人却无法找到,这些有掩蔽的、松散的目标。3、为后方对决定性地段发动突击的密集纵队的行动提供掩护。在拿破仑时代因为法国士兵排射能力不高,所以基本不成横队进攻,而是利用士兵的革命热情成纵队快速推进,在进入敌人射程内,全营成一次齐射后就可能发动白刃突击。所以法军的战斗通常伤亡较大。因为拿破仑实行征兵制同时他的高超的指挥而掩盖了训练不足的缺点。但在滑铁卢面对英军的排射终于付出了代价。
    四、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后膛枪的出现使得线式战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精确的命中率和超出滑膛枪几倍的射程,使得敌人在1200码外就可能被爆头。成密集队形如同标靶。骑兵在接近敌人前会受到排枪的杀伤,接近敌人后又要面临刺刀方阵的屠杀,长矛骑兵的优势已不存在。现在骑兵都配有火枪,所以不能携带长矛,而要改用马刀。长矛骑兵也保留了下来,不过主要是为了对付佩戴的马刀骑兵或用于对散乱的部队进行冲击。

[ 本帖最后由 102331401 于 2009-3-23 04:18 编辑 ]
背叛是英雄的特权!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162
精华
0
积分
582
金钱
147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9-3-23 03:20:50 |只看该作者
总算知道为什么 枪骑兵这么不起眼了~
话说貌似法国拿破仑时候真的这样么?貌似电影里 法国陆军还是很强的~作战很规范...
P3 600GHz
显卡 64MB
内存 256MB
硬盘 40G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58
精华
0
积分
179
金钱
45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9-3-23 04:13:45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朋友,我说的是法国军队的训练很差,但是法国军队的战斗力却非常强,可能你觉的很奇

怪,这个问题很复杂,军队的战斗力是有许多因素形成的而法国军事力量的优势实际上来源于法军的体

制,即1791年法国陆军作战条例。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统帅。而在如此众多不同历史时

期统帅的军事胜利中,有一个因素是不变的,那就是其所率领的军队相对于其敌人,是一定具有某

种内在的优势。如马其顿军事体系,罗马军事体系等相对于其对手所具有的固有优势.在整个法国大革命时期,以及随后的拿破仑时期。法军的战斗能力

长期强于欧洲其他国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有像拿破仑这样无与伦比、光辉万丈的杰出统帅。还有一个重

要的因素,就是在吉贝尔和布塞倡导和影响下,于1791年正式形成的新型法国军事思想所导致的新战术体

系的出现。更由于拿破仑对这一新体系的深刻理解及大胆无情的贯彻,而导致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迅速

征服,并最终永远改变了欧洲的政治面貌。而这一新战术体系的核心就是新师制的采用。
采用新师制的原因和利益
         1、改善军队战场机动性的愿望及追求行进间攻击能力的决心。
在法国大革命前的整个18世纪,军队在战场上的机动能力差强人意,其原因是因为在战场上使用燧发枪的

士兵,必须排成2个横列队,每列横队成三线排列。军队在前进中要保持连贯的队形,否则就会出现混和

空隙为敌人的骑兵所乘。而事实上在如此宽大的正面上让士兵保持严密的队形极其困难,这必然极大的削

弱军队在战场上的机动能力。由于缺乏机动性就使一切的进攻行动无法展开,因为缓慢的推进使打击敌人

在战场上弱点的希望归于幻灭。使一切迂回敌侧翼的企图难于实现。最终所有国家的军队将赢得战斗胜利

的希望,集中到提高军队的射击速率上来。到了菲特烈时终使军队的射击训练达于极峰。终于两支排列严

整的部队面对面的进行快速齐射,不论谁胜谁负都将承受惨重损失。
法军则采用了一种纵队队形。这种纵队队形,实际上仍然是正面宽,纵深浅。一个营纵队一般是纵深12列

,而正面却至少是纵深列数的4倍。这种纵队其实就是一个实心的密集方阵。但是,这种纵队具有迅速展

开成纵深为3列的线式战斗队形的能力,这就意味着,这种具有机动能力的纵队基本上可以在行进间进行

交战了。虽然法军的条令中,还是要求部队以线式队形前进,以纵队实施集团冲击,但是,在实际的战场

运用中,部队通常以多路纵队机动至战场,并接近敌人,而以线式队形用于与敌人进行实际交战。
法军采用这种纵队队形,使得其步兵的机动速度比对方线式队形部队更快,而且几乎能在行进中投入交战

。利用这些优点,步兵既可迅速集中主要兵力于战场上的一点,也可利用线式队形所不具备的机动速度,

攻击敌人步兵的翼侧和后方。这种战术改革,使得法国人将军队分编为由步兵和炮兵组成的常备师。每个

步兵师最多16个营,人员不超过1万人。在即将交战时,法军以4个师向敌人接近,每个师再编成2个纵队

,每个纵队的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都有4个营。运用这种方法,法军在展开成战斗队形时,其机动性大大

提高,军队终于能实施在关键性地点,迅速展开成战斗队形,在敌人无法反应的情况下进行决定性突击。

         2、强迫敌人接受会战的愿望及建立新型进攻性部队理想的实现。
18世纪的各国军队,不仅向战场机动的速度很慢,而且到达战场后,展开成战斗队形的时间也相当长。因

此,除了诱骗敌人陷入障碍物之中,或迫使敌人进攻以解某地之围外,任何一个指挥官都不会想到去与不

愿意会战的对手进行会战,因为以行军队形攻击敌军将遭到骑兵的毁灭性打击。而以战斗队形攻击又需要

极长的部署时间,通常是一个上午或下午,敌人就可以利用这个间隙从容撤退回避会战。
   现在军队分成若干师,有利于迫使对手进行会战。因为成师纵队机动的法国新形军队其机动性大大强

于对手,而且由于军队分成师,并且能快速由纵队转换成线式战斗队形,因此,步兵在与敌遭遇时,能够

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敌人。从战略角度上说,这实现了步兵在机动中与敌交战的目的。一旦和敌人遭遇,此

类军队会让对方的撤退行动更危险。长期的战争实践证明,一旦双方军队摆好阵形交战,不想再战的一方

很难从战场上撤出。现在,如果一方不想结束交战,那么另一方就更难从战场撤出了 。同时一支分编为

数个师的军队,其行军正面宽度将超过25英里。这意味着它与敌人遭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采用师级编制

的军队,具有快速机动接近敌人,并能迅速展开成战斗队形的战略性进攻能力,因此,一旦与敌人接触,

这支军队很容易迫使敌人实施一次遭遇战。

3、减轻了军队对后方补给的依赖,极大扩展了军事行动的范围.
   以往军队采取集中行动,而军队的规模就如同一个移动的城市人口,由于如此庞大的军队在任何一个

城市或村庄都难以获得足够的补给,所以军队要携带大量的车辆辎重,使机动性严重削弱,并使军队必须

在基地有效补给的范围内作战,使战略性迂回成为奢望。法军采用了师制后,原先5万人集中行动使用1、

2条道路,现在,则分成5个师,每师1万人,利用多条道路同时前进。依据每天所需的最快行军速度,确

定分编师的数目。所分编师的数目越多,被军队用于行军的道路数目就越多,这样,不仅行军速度更快,

而且行军队形覆盖的地盘范围更大,还便于获得更多的物资供应。由于各师在每条道路上,基本能够就地

解决补给问题,不必依赖后方补给,不必携带大量辎重,理所当然提高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现在的法

军在战略上完全可以对敌实施大范围的迂回攻击和侧翼包抄。

4、使战术行动多样化,丰富了军队的作战手段。即使一个师独立作战时,也不必整个师完全地投入会战

。如果这个师和敌人交战一天,而没有太大的伤亡,或者这个师可以用部分兵力与敌人作战,那么,它就

可以将本不愿意交战的敌人拖住,以待己方军队的其他几个师赶来袭击敌人。其他各师可以从另外的方向

实施攻击,使得正集中兵力与那一个师交战的敌人感到措手不及。比如,从敌人的侧翼实施攻击,并能迅

速展开成战斗队形投入交战,那么,这些师在战场上汇集在一起,就可以占据极其有利的位置。运用这种

方法进行会战,其结果肯定与以往彼此都同意的正面交战大不相同。当军队采用师一级编制后,遭遇战的

发生就更加频繁了,而且开始成为一种能够达成战略目的作战样式。这种遭遇战不仅可以给预期遭遇的军

队带来好处,也为采用师级编制的军队提供了优势。采用师级编制,使军队体制更加完善,事先就确定了

明确的指挥关系,因此,在作战中指挥官可以实施更高效的指挥。 法军将军队分编为若干个师,在行军

中就不必过于小心谨慎,其行军速度要比集团式军队快。在战场上,可以将这些师调集到一起,以师纵队

迅速投入作战。在将所有的纵队展开成战斗队形之前,法军指挥官可以先利用纵队队形的快速机动能力,

让步兵绕到敌人线式队形的翼侧或后方实施攻击,或者集中主要兵力攻击敌人的其他薄弱部位。这样,与

采用七年战争中作战方法的对手相比,法军步兵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都是一支进攻型力量。对

于像法军这样的军队,作战就成为一个现实的战略目标。以往军队间的会战基本上都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

上进行的。急于进攻的一方,常常不得不对已精心选择了阵地 、有时还修筑有堑壕的敌人发起攻击。军

队采用师的编制后,只要敌人不是直接撤离到后方,指挥官就可以尽量迫使敌人进行会战,或在与敌人遭

遇中进行会战,而不必再向精心选择好阵地的敌人发起攻击。法军由于实行较完备的编制体制,军队不仅

具有较强的战场机动能力,还形成了从营指挥官到军队统帅的完善的指挥体系,因此,即使在敌方事先选

择好的地点交战,情况也不同以往。因为,法军步兵在战场上可以非常迅速地集中起来,很容易地避开敌

方的强点去攻击其翼侧和后方
背叛是英雄的特权!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959
精华
0
积分
993
金钱
2742
荣誉
1
人气
8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9-3-23 05:42:25 |只看该作者
佩服楼主打了那么多字,围观。。。。。。。。。。。。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0
精华
0
积分
111
金钱
122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9-3-23 10:25:49 |只看该作者
我覺得樓主的文章蠻經典的,有種看教科書的感覺,讓人可以深入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162
精华
0
积分
582
金钱
147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9-3-23 10:40:44 |只看该作者
我的意思是 电影里 法国陆军给人感觉 很正规 训练有素...
P3 600GHz
显卡 64MB
内存 256MB
硬盘 40G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59
精华
0
积分
190
金钱
1505
荣誉
1
人气
1
评议
0
7#
发表于 2009-3-23 12:21:10 |只看该作者



五体投地~~~~~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686
精华
0
积分
863
金钱
2177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09-3-23 13:13:44 |只看该作者
厉害厉害。。。。。佩服佩服。。。。。。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9
精华
0
积分
20
金钱
9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
发表于 2009-3-23 13:25:23 |只看该作者
ETW里面,电脑白痴从来不想这列队进攻,总是一窝蜂的冲向我的一侧方阵,同时以骑兵冲击我方炮兵,AI水平还不如MTWII,至少MTWII里都是肉搏兵种和弓弩手,不存在阻碍射界的问题。结果ETW里面的电脑指挥居然把两三队步兵挤在一起使用,往往被我两翼的步兵包围。极端的情况下,我8队步兵将敌人12队步兵包围歼灭。敌我交换比高达5:1。严重怀疑ETW的电脑AI是从MTWII里直接拿过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686
精华
0
积分
863
金钱
2177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09-3-23 13:26:43 |只看该作者
你可以选VH难度和电脑对射啊,AI就这点能力,没办法,只能陪他一起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21
精华
0
积分
312
金钱
183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09-3-23 13:46:18 |只看该作者
LSS 的你玩得是双VH难度的吗,在双VH难度下AI还是会有一些比较出彩的地方,并且你的部队比AI少的情况下很难取得胜利

[ 本帖最后由 hummaer 于 2009-3-23 13:5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47
精华
0
积分
174
金钱
226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09-3-23 13:48:14 |只看该作者
不错,受益匪浅,感谢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35
精华
0
积分
118
金钱
51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09-3-23 14:40:08 |只看该作者
我打的双VH难度,感觉电脑迂回很聪明,它不会攻击你布置好的正面,而是选择攻击一翼。。骑兵迂回特别烦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0
精华
0
积分
41
金钱
18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09-3-23 15:59:53 |只看该作者
佩服佩服,LZ把那时候研究的很全嘛,比那个中央10台里的军事评论员还专业。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67
精华
0
积分
384
金钱
97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09-3-23 20:23:02 |只看该作者
专业!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9
精华
0
积分
45
金钱
97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09-3-23 21:09:22 |只看该作者
看来LZ是仔细阅读了前几天本版推荐的《西方军事艺术》,对拿破仑时期法军胜利的原因概括的很到位,我也正仔细研究这书,刚看到这部分,感觉真受益匪浅呀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70
精华
0
积分
755
金钱
2396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09-3-23 21:13:39 |只看该作者
帝国里各国主力步兵的设定还是符合历史的
奥地利步兵战斗力无疑最弱
法军拼刺技术较好
毛子冲击力十足,射击很差
英军和普鲁士军是步兵的极品
在苏联,外交官出国需要一个月
运动员出国需要4年(奥运会)
军人出国需要12年(1944年,进入波兰,1956波匈事件,1968布拉格事件,1979阿富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00
精华
0
积分
500
金钱
150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09-3-23 21:56:59 |只看该作者
怪不得哦。我打双VH时候,电脑老用散兵队阵和我队射。。。。不过每次我都能击溃他们,不是因为我的士兵强大,是因为有我这个这样无与伦比、光辉万丈的杰出统帅。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1
精华
0
积分
30
金钱
64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09-3-23 22:35:18 |只看该作者
拜一下,写的太好了
希望楼主出续集
202020202020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9
精华
0
积分
20
金钱
9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09-3-23 23:45:5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mmaer 于 2009-3-23 13:46 发表
LSS 的你玩得是双VH难度的吗,在双VH难度下AI还是会有一些比较出彩的地方,并且你的部队比AI少的情况下很难取得胜利


当然双VH,只不过我从来不在兵少于AI时干仗。AI的迂回是不错,不过总是逐次投入兵力,在中期欧洲骑兵超过蛮族骑兵的时候,这种打法就是典型的送死。另外,AI关键是不会展开对射,总是挤在一团,让我包围,这是AI白痴的关键,不会发挥火力优势,严重怀疑AI系统是照搬MTWII的。ETW和MTW的陆战战术应该是完全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0-21 01:42 , Processed in 0.39176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