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金庸的武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幅对联大家都熟到一个不行了。这幅对联固然是一种对于金老爷子的称赞,但也有一种误导性,那就是顺序和类型。
十四本书撑起了金庸的武侠时代。但是有一个盲点可能大家没关注过,作为这十四本书当中最后的一本,《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反武侠小说。
大家都知道,金老爷子写武侠是业余爱好,他的本职其实是政治评论家。但就像张纪中的本职是制作人但大家都当他是导演一样,金老爷子因为武侠写的太好了,导致很多人认为他就是个武侠作家。
其实这里也有一些深层原因的。金老爷子经历过抗战,二战。更重要的是他参与了战后满目疮痍各种魑魅魍魉横行的世界重建。那时他所在的香港并不是天堂,各种倾轨层出不穷。内不缺汉奸洋奴,外不缺殖民欺压。所以从他第一本书剑恩仇录到最后一本鹿鼎记,书中都有一股属于家国天下的正气。这是同时代古温梁黄都没有的。
扯回来,到1969年的时候,金老爷子关于武侠,关于小说方面的功力已经是一派宗师了,但他自己也发现,侠以武犯禁,他小说中所倡导的东西对当时的时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类似于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但他自己却是家大业大,并不能像自己小说中的主角那样笑傲江湖。于是他决定亲手为自己的金派武侠划上一个句点。那就是《鹿鼎记》。
为啥说鹿鼎记是反武侠小说?因为武侠小说,无论金古温梁黄,无论悲剧喜剧正传野史,有一条始终不会变,那就是武功是第一生产力。武侠世界中武功高的人比武功低的人强,获得了武功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这是武侠小说的根本。没这一条武侠小说就不是武侠小说了。
但偏偏鹿鼎记就不是的。鹿鼎记其实是一本双主角的小说,明的主角是韦小宝,暗的主角是康熙。这两个货不仅武功低微。更重要的是他们都鄙视武功。他们俩一朝一野,各有各的文章,但他们各自的武器库中,武力都是排在最后面的选项。从开始杀鳌拜,到末期的悲剧英雄陈近南,都是他们反武的牺牲品。
可以说,整部鹿鼎记,其实充斥着对于武侠,对于武功的嘲弄,你天下无敌又如何,不是乖乖当我的鹰犬,就是被我玩弄于股掌之间。真正的悲哀不是求而不得,而是得之无用。武侠小说中不是没有悲剧,金书的第一部书剑就是个悲剧。但看第一部的时候就有一个伪命题,如果红花会再强一点会如何?这个伪命题到最后一部鹿鼎记才给了答案,没用!
所以说鹿鼎记是一部武侠的高级黑。韦小宝这是市井小人的嬉笑怒骂并不是再骂其他人的智商或者情商,而是骂的金老爷子自己创造出来的所有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