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中华历史文化讨论区 以史为鉴?可乎?转一段对于历史观的感悟吧~ ...
查看: 314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以史为鉴?可乎?转一段对于历史观的感悟吧~ [复制链接]

帖子
872
精华
0
积分
1808
金钱
17307
荣誉
132
人气
524
评议
0
声望
77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08:54:5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部分截取于当年明月写在《明朝那些事儿》的后记。论调很悲观,但是也很有洞见。对错与否,看官们自己衡量吧。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所有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
以上的话,能看懂的,就看懂了,没看懂的,就当是说疯话。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因为看得历史比较多,所以我这个人比较有历史感,当然,这是文明的说法,粗点讲,就是悲观。
这并非开玩笑,我本人虽然经常幽默幽默,但对很多事情都很悲观,因为我经常看历史(就好比很多人看电视剧一样),不同的是,我看到的那些古文中,只有悲剧结局,无一例外。
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而言,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
王朝也是如此。
真没意思,没意思透了。
但我坚持幽默,是因为我明白,无论这个世界有多绝望,你自己都要充满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已有 2 人评分金钱 人气 收起 理由
星河Star + 100 + 1 深度分享
jiangwenfeng + 1 感谢分享~ 部分赞同

总评分: 金钱 + 100  人气 + 2   查看全部评分

Long is the way and hard,
that out of hell leads up to l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91
精华
0
积分
149
金钱
1195
荣誉
0
人气
33
评议
0
声望
762
7#
发表于 2017-3-7 18:28:17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78
精华
0
积分
745
金钱
5181
荣誉
5
人气
55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5-6-13 22:01: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历史最大做用是统治者的工具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1
精华
0
积分
106
金钱
1567
荣誉
0
人气
4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5-6-13 21:18:31 |只看该作者
历史就如一个车轮,不断的轮回。

但什么是以史为鉴?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告诉你们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情,你们后人要去避免。

但真的发生了,人类还是要重蹈覆辙,因为这就是人性,也就是楼主说的弱点。

司马迁写史记后也写到过:藏之于山,传之其人。真正读懂的人少之又少,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一直在重蹈覆辙,因为只有少数的人能真正懂得以史为鉴,也只有少数人能懂得使用历史。

历史的势就犹如奔流的洪水不为人力而变,而真正懂的人要么避之,要么引之。

有生则有死,有兴必有亡。所以历朝历代有开创必定会灭亡,与其说是人类悲哀不如说是对人类的考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逸。这也是人性的弱点!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72
精华
0
积分
1808
金钱
17307
荣誉
132
人气
524
评议
0
声望
7794
地板
发表于 2015-6-13 08:32:52 |只看该作者
jiangwenfeng 发表于 2015-6-11 21:35
感谢墨璃兄分享读史感悟,小弟阅后颇有所得。
     关于“以史为鉴”,从朝代更迭,历史规律的宏观角 ...

恩,其实我也是半认同的。

当年明月的看法太过悲观,恐怕还是他历史感太重,所以渺渺凡人的无力感总是油然而生。可是一如他自己说的,时代在变,人性的内核不变。若能真的读进去历史,至少察人观事会更明智。就算行为受人性的影响难以产生本质的变化,至少心态上能更加通达吧。
Long is the way and hard,
that out of hell leads up to l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至尊江湖工作组【美工】

帖子
1162
精华
0
积分
836
金钱
7748
荣誉
24
人气
15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5-6-12 10:35:06 |只看该作者
     感谢墨璃兄分享读史感悟,小弟阅后颇有所得。
     关于“以史为鉴”,从朝代更迭,历史规律的宏观角度而言,似乎往往不能自恰。举个例子,关于孔子及其学说在近现代几经沉浮。从“五四运动”至建国后若干年,在“破旧立新”思潮裹挟下,被质疑乃至否定。 当代政党领袖更是有诗“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坑儒待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云云。似乎要和过去两千年的法统思想隔绝开来。 然而天地翻覆,如今孔子,儒学又被捧出来,作为宣传(输出)中华文化的符号加以大力倡导。
     似乎历史是一个轮回,并不能从本质上“鉴”出经验教训。 我年纪尚浅,不敢煌煌其言历史规律大势。仅就个人治学修身而言,历史还是教会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等身边实际问题。我认为历史是过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似乎有些抒情散文化)。不同的人生阅历,不同的治学态度,对于历史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深度感悟历史的人通常会达到的境界。
    已经过去的一切,犹如空谷回响,余音不绝如缕。它就在那里,后世的人如何看待,自还有后人评说。

使用道具 举报

Show_hand
至尊江湖工作组【测试】
GTA☆潜伏卧底
青铜圣斗士 独角兽座

帖子
8103
精华
0
积分
5294
金钱
7946
荣誉
115
人气
923
评议
2
声望
548
沙发
发表于 2015-6-12 10:21:35 |只看该作者
沙发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16 20:49 , Processed in 0.60431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