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有讲到,早期一部分武侠作家刻画人物过于正邪分明,正就是正,邪就是邪,从电影中来看就是一眼就觉得是坏人,梁羽生作品中的恶人多为这种脸谱化的形象。脸谱化的人物形象,会让故事失去张力,让人看到开头就猜到了结尾。
说到邪派人物的刻画,那么就不得不说一说金庸笔下的恶人们,金庸笔下恶人甚多,就不一一列举,用几个代表性人物来探讨一下。
首先第一波四个人,四大恶人我们讨论三个,云中鹤会在特殊爱好者(和谐)篇补充。严格意义上,四大恶人除了云中鹤,其他三个都不算真正的大奸大恶之徒。“恶贯满盈”的段延庆,本是大理太子,出身不凡,风流倜傥。这样一个人物,是集上天恩于一身的。奸臣杨义贞叛 乱,延庆太子倒了血霉,容貌被毁,变成废人;从此性情大变。段延庆最痛苦的也是从一个好人蜕变成了恶人,而且还不是自愿的。段延庆在观珍珑时说“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所反映的正是善恶矛盾。虚竹无意间救下他性命时,他也愿意暗中相助虚竹以报恩情,知恩图报。最后,因救亲生儿子而死,对他倒是一种解脱。叶二娘大同小异,同为命运坎坷,实时造化弄人。这二人为恶事出有因,却也算不上大奸大恶之徒。
然后是南海鳄神岳老三,此人严格意义上连恶人都不算。《天龙》中此人空有恶人之名,却无恶人之实,最大的爱好确实喜欢别人把他当做恶人。虽然做事脑子缺根筋,但行事间却也不失敢作敢为,慨然重诺的豪杰之气,许多名门正派之人行事尚且不如一个恶人,确也当真是莫大的讽刺。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恶人。《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的两个恶人,虽为师徒,有授业之恩,却又仇深似海,他们就是成昆和谢逊。
成昆是谢逊的师傅,在师徒蜜月期谢逊就已经是明教的护教法王了。成昆与明教教主阳顶天的妻子有染,密道私会被发现的情节不再累述,阳顶天的夫人羞愧自杀,却成了成昆报 复 社 会(主要是明教)的理由。成昆就属于小说中纯粹的坏人一类。处心积虑报复明教,不惜挑起武林的纷争,导致武林大乱;殷素素说:“师 奸 徒妻,闻所未闻”,其心之歹毒可见一斑。
逊者,顺也;亦为谦逊。然而纵观全书,谢逊其人和逊字都毫无关系,这就是姓名与人物遭遇的强烈反差。谢逊在冰火岛自述生平,可以看出,那时的谢逊年少得志,风光正盛;却阴差阳错成了师傅报复明教挑起争端的牺牲品。谢逊也没有让师傅失望,到处杀人放火,挑起武林争端,成功的将仇恨引到了明教身上。谢逊到处杀人,空见神僧欲点化之,却不慎被谢逊偷袭致死;谢逊在讲述这一段故事的时候,流露出的些许悔意也为结局谢逊出家埋下了伏笔。最终,成昆被谢逊废掉武功,插瞎双眼,这二人的恩怨才算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