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作为日本战国名片式的人物,不管在文学作品、影视、游戏都被刻画成深谋远虑、料事如神的时代佼佼人物,大家都为他壮志未酬身先死感到惋惜,很多人觉得胜赖就是个败家货,使百年名门武田氏被灭亡,但我觉得真正使武田灭亡的恰恰是信玄自己。 确实信玄通过信浓、上野征伐战、川中岛龙虎斗、上洛使得武田氏不管是实力还是名声都家族史上的顶峰,从此分析武田的武功应该说是站得住脚的,虽然有战国后期甲州流兵家的推崇、渲染的嫌疑,但说他的武略属时代佼佼者应不为过。 有道是武略还需文治周济,文治方面信玄的瑕疵就太多了,而且很多是致命的,主要体现在残暴、无信自大。 残暴:信浓征伐战作恶太多,不得民心、缺少怀柔、寡恩,虽然也有湖衣姬的事,但处理得非常勉强,信浓的两支小笠原都没真正的臣服,村上直接引来了上杉,信长德川攻伐的时候木曾被寝反,真田自立,上野的豪族要么投靠北条,要么投靠上杉。 无信自大:今川破盟、德川破盟、织田破盟,虽然说战国时代是一个下克上,不讲信用的时代,但毕竟也是社会,是社会就有他的规矩,从古至今只讲义不讲利的人会吃亏,比如上杉;只讲利不讲义的会遭报应,比如武田;只有把利和义做到很好的平衡才是最大的赢家,比如德川,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武田应该是非常聪明的人,为什么会这么赤裸裸的无信呢,我想是他的自大,特别从今川破盟事件上来看,结果是北条直接跟他破盟,转和老冤家上杉结盟(越相同盟的结果是上野便得不可控了,战略纵深被削弱),关于这点我特别不明白,三国同盟前,北条是今川家的叛臣,武田和今川是世交,应该说武田和北条之间的关系应该优于今川和北条,北条为什么选择维护今川和武田翻脸呢?只能解释为武田太自大,没有在乎北条的感受。其实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啊,比如把上野让给北条来换取北条的支持而顺利陈章的胁迫今川投降。跑去和德川同盟,摆明了要当两次恶人,以后谁还会真正的相信你呢?到后来穴山为什么投降,我想和骏河的地方豪族痛恨、不信任武田不无关系。所以说武田胜赖后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在信玄时期就遗留下的种子。在乱世的处事方针就是“高筑墙、缓称王”,武田就是当出头鸟太早,又没有通天济世的才华,所以最后悲剧了。 前面有一帖讨论信玄晚死十年将会如何,非常有意思。我只想说一个观点,信长的大局观比信玄强太多。从三方原来看,信玄上洛信长只派了3000人来协助德川,自己留在近畿对付朝仓浅近、伊势长岛,不是因为信玄不强,而是近畿实在是太重要,德川可以输、三河可以丢,甚至尾张都可以丢,但近畿不平定信长就是天下的公敌,死无葬身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