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并没有诋毁刘备的意思,只是客观冷静的分析我对刘备的看法;其次,历史这东西本来就无从可考,只能从前人留下来的书籍和口口相传来传诵,那么谁能说的清这么久远的年代流传下来的一定是真相原貌?最后,鉴于很多刘备迷总是那曹老板家世说事,总认为刘备盖棺定论不如曹老板的原因是起步问题,我在这里强调,刘备起步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差,曹操起步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好!
这篇文章写来主要是是从起步问题着手。刘备起步为很多人诟病,总认为是纯农民纯屌丝起家。那么我从物质资产和精神资产俩方面着手
先看三国志这段:“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先说物质层面,从这段可以看出,刘备祖父举孝廉官职东郡范令,父亲刘弘,世仕州郡。但是到了刘备,因为父亲早死,所以与母亲贩卖织席为业。那么家里有没有底子,不得而知。但是首先刘备依然是皇亲国戚兼官僚子弟。所以他依然能跟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师从九江太守卢植。太守是什么官?是一个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如果按照某些人说,刘备是纯屌丝,能在卢植手下当学生?还有朋友很可笑的说,可能卢植是看中了刘备才干。先主传明着说:“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意思就是,刘备不喜欢读书,喜欢玩乐,音乐,修饰自己的衣服,这是一个穷屌丝的喜好?这就是卢植看上的才干?据记载,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好结交豪侠。我就要问了,如果是一个屌丝,他又沉默寡言,凭什么结交豪侠?看过水浒的都知道,无非就是酒肉朋友,义气为重。如果是酒肉朋友,你刘备如果是作客一方,人家没事搭理你干嘛?那不是刘备结交豪侠,是某豪侠结交刘备。就像小说三国演义里写到的桃园结义一样,那是张飞结交你刘备,不是你刘备结交张飞。那么,刘备家底如何我们可以想象,纵然不是大富大贵,至少平民水平还高点没问题。那个时候应该是黄巾起义开始之前,既然农民要起义了,说明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不然没事起义做杀头的买卖干嘛?既然刘备还能结交豪侠,说明本身家境确实不差。 再说精神层面,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是毋庸置疑,至少作为依据的史书是确凿无疑的写了这段。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还是那句话,你让一个郡的地方最高长官当老师,郡是现在的省级单位,一般人可能找到省长当老师?那么一定有其他的原因才会让卢植收他,最过硬的理由就是皇亲国戚,刘德然身份记载不多,但是公孙瓒是写明,辽西贵族。如果刘备不是皇亲国戚而只是有钱人,那么不可能跟贵族做同学,汉朝一直是重农抑商,这个小学历史书上都有。那么,这么说来刘备必定是皇亲国戚。很多人奇怪,远亲而已,又不是直系,有什么值得炫耀。这话不错,经过同姓王七国之乱以后,旁系亲属地位一降再降,这是毋庸置疑。在和平年代,刘备这个身份不会很逆天,但是战乱年代,各地诸侯和野心家,都要树立自己的大旗,这就是为什么刘备在没亮身份或者没有得到皇帝认可的时候一直没法发家,一旦得到汉献帝刘协证明身份以后到哪都吃香的原因。别小看这个身份,历代诸侯没有一个不扯大旗的,早至楚汉时期项梁范增刘邦扯楚怀王;晚至反清复明,朱氏后人等。
这些例子为证,刘备到底屌丝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