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足球赛事讨论专区 <转载>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
查看: 326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转载>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六章 黑郁金香(上) [复制链接]

荷兰 替补 克鲁伊维特

帖子
10541
精华
0
积分
5552
金钱
21487
荣誉
27
人气
113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2:32:5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270778473 于 2012-11-3 13:12 编辑

第六章 黑郁金香
球队:荷兰
年代:88--92
主帅:米歇尔斯-----本哈克----米歇尔斯

转自:天涯     原作者:挂甲人


  的一声……
  一只黑白色的皮球打在河床体育场的球门立柱上,又反弹回铺满白色碎纸屑的绿茵场内,一名身穿蓝白条队服的球员急忙大脚解围……
  现场目睹此景的七万多阿根廷人总算长出了一口气,但已是满头冷汗。
  何止这七万人,还有电视机前、收音机旁的数千万阿根廷人,甚至是整个世界……
  此刻是1978年的625日,第11届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的第89分钟,此前阿根廷的肯佩斯、荷兰的南宁加各入一球,场上比分1-1
  伦森布林克(如图),一个如克鲁伊夫般英俊潇洒的荷兰天才,他的左脚绝杀已经令出击的阿根廷门将菲洛尔无能为力,但是却被东道主的球门柱无情拒绝。
  这是一次牵动世界的拐点,比赛进入加时赛后,阿根廷的肯佩斯又打入一球并助攻队友贝托尼进球,阿根廷3-1捧杯,肯佩斯也以6个进球穿上金靴,同时拿到最佳球员。
  但如果此球稍稍偏内几厘米,不仅捧杯者会变成荷兰,伦森布林克个人的进球数也将达到6个,而肯佩斯进球数还将停留在5个,这样最佳射手就是伦森布林克,而且作为冠军队的夺杯最大功臣他成为最佳球员也几乎板上钉钉。

  当时荷兰队的球员甚至说,如果此球进了,谁还会记得克鲁伊夫?
  也许这种说法有些偏激,更像是队友们对克鲁伊夫拒绝参赛的抱怨。
  不过足球场上的确是成王败寇,比如1954年的普斯卡什,如果不是在小组赛里被西德人暗算,导致他在两队冠亚军决赛里再次相遇时只能带伤上场的话,那么最早加冕球王的就很可能是匈牙利人了。
  那时的匈牙利队只要阵容齐整,面对世界上的任何一支球队赢三四球以上都不在话下,当时曾经连续5年横扫欧洲大陆保持不败。
  不可一世的英格兰人终于按捺不住,放低身段对匈牙利人下了战书(作为现代足球鼻祖的英格兰人在二战前从不参加世界杯,甚至几乎不与来自欧洲大陆的球队交往,对墨索里尼时期意大利拿到的两个世界杯冠军更是不屑一顾)。
  结果匈牙利人客场6-3、主场7-1的悬殊比分彻底震撼了世界,也令英格兰从此抛开了祖师爷的架子,真正加入了欧洲足球的版图。
  匈牙利人的实力如此超群,以至于在1954年的世界杯开赛前,匈牙利夺得冠军的可能性就如巴塞罗那奥运会时的美国男篮那样被认为不具任何悬念。
  小组赛上,匈牙利8-3轻取最终夺魁的西德队,然而普斯卡什被对手踢伤。
  在损失头号球星的情况下匈牙利人仍然在淘汰赛里以4-2的相同比分战胜巴西和乌拉圭进入决赛,最终决赛里普斯卡什托着伤腿上阵,球队先下两城后又连丢三球屈居亚军。
  差一步未能登顶球王的普斯卡什晚景凄凉, 061117日含恨离去,之前甚至不得不拍卖自己职业生涯里获得的那些金牌、金靴来凑医药费。
  与普斯卡什在皇马搭档的斯蒂法诺其个人球技甚至更为出色,但没有国家队荣誉的他在足坛的地位上始终逊色于贝利和马拉多纳,好在他至少还可以在马德里尽享荣光,不至于像普斯卡什、加林查那样穷困潦倒。
  好了,我们不说这些了,把目光拉回来,接着说荷兰。
  无论对于荷兰国家队还是伦森布林克,78年的阿根廷之旅都充满了遗憾,而当时的国外媒体更是将伦森布林克称为只差5厘米距离的天王巨星
  5厘米的杯具,刚好盛一盅浊酒。
  让人一醉千愁。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3 人评分金钱 人气 收起 理由
自由之民 + 3 + 3 感谢分享~
小龍女 + 4 感谢分享~
立花誾千代 + 2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金钱 + 23  人气 + 7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7
精华
0
积分
79
金钱
175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2-11-4 16:57:56 |只看该作者
好贴 顶!!~~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02
精华
0
积分
502
金钱
193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2-11-4 15:47: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b090608 于 2012-11-17 13:10 编辑

这个太详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处女座·六道轮回
问天谴

帖子
16658
精华
8
积分
12786
金钱
34715
荣誉
270
人气
1573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2-11-4 04:51:27 |只看该作者
支持连载

使用道具 举报

LMAO汉化组【测试】

帖子
9805
精华
0
积分
5013
金钱
646
荣誉
5
人气
604
评议
1

11#
发表于 2012-11-3 18:33:59 |只看该作者
不了解看看支持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剑阁工作组组长
游侠游戏库大师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三国志12》汉化贡献勋章精华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高级荣誉勋章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帖子
73428
精华
13
积分
45034
金钱
108246
荣誉
565
人气
688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2-11-3 17:40:29 |只看该作者
支持连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984
精华
0
积分
1993
金钱
68
荣誉
0
人气
6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2-11-3 16:15:50 |只看该作者
這個真很厲害,辛苦了!{:3 (1):}

使用道具 举报

花中の立花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顾问】
從五位下 少納言

活跃勋章勤劳之证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35266
精华
2
积分
19104
金钱
255
荣誉
75
人气
3206
评议
4

8#
发表于 2012-11-3 13:21:05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实况工作组【补丁整合】

传奇巨星 罗纳尔多
冥界引路人·马尔基诺

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实况工作组组员勋章

帖子
20443
精华
0
积分
12207
金钱
5398
荣誉
183
人气
1487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2-11-3 13:17:35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啊

使用道具 举报

荷兰 替补 克鲁伊维特

帖子
10541
精华
0
积分
5552
金钱
21487
荣誉
27
人气
113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2-11-3 13:00: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70778473 于 2012-11-3 13:09 编辑

(四)复仇
   两兰之间的大战,英格兰在场面和比赛内容上几乎不落下风,是巴斯滕和古力特的个人能力决定了结果(莱因克尔和比尔兹利虽然也都是一代名将,但在天赋上确实与前两人存在差距),看出这一点的米歇尔斯也更坚定了对巴斯滕和古力特的信心。
  此后的荷兰开始变阵,阿尔勒回撤担当右后卫,瓦宁博格回撤担当右前卫,阵型成为442,巴斯滕、古力特两人充分自由发挥,左中右均可。
  球队迎来小组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与爱尔兰的背水一战,荷兰只有华山一条路,必须取胜,平局都会被淘汰。
  在那场比赛里爱尔兰士气旺盛,拼抢凶悍,急于破门的荷兰队一直没有太好的机会。
  下半场一开场米歇尔斯就坐不住了,赶忙换上奇兵基夫特改打3前锋,然而效果不如上一场对英格兰那么立竿见影。
  时间不断流逝,快到80分钟了,老帅再次搏命,博斯曼上场,打4前锋。
  第82分钟,古力特禁区内右肋拿球分边,阿尔勒传中,高高跳起的巴斯滕未能顶到(前门柱是博斯曼)。
 

球被后卫顶出(后门柱是基夫特)。

小科曼禁区外凌空怒射。

球没有打上力量而且看上去肯定会偏离球门,但结果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给基夫特的助攻。

基夫特头球一蹭,球改变方向进入了网内。
  谁见过禁区内的四塔战术?爱尔兰终于百密一疏,在距离自己的四强梦仅剩8分钟时不幸倒下。
  
    另一场比赛里苏联3-1挫败已经出局、斗志不高的英格兰队,其中尤以第二球令人难忘,球队从中场开始沿左路数人之间一系列不停顿的精彩配合,最终由后腰米哈伊利琴科插上头球得分,当时的南美球队和欧洲拉丁球队都能打出漂亮的地面配合,但感觉苏联队的配合似乎更快速简练一些。
  苏联人拿到小组第一,半决赛成功避开了获得另一组第一的夺杯大热门、雄心勃勃的东道主。
  而对于历经艰险总算以小组第二名出线的荷兰队来说,也许遭遇西德队并不是坏事,无论是74年时的主帅米歇尔斯还是当年尚在电视机前黯然落泪的那些荷兰少年们无不对这场比赛充满了复仇的渴望。
  这场比赛我在前面的西德篇里介绍过一些内容,这次继续补充。
  两个世仇队伍一直打得是火星四射,里杰卡尔德硬朗的防守造成与沃勒尔的数次口角(这也为两年后世界杯上的口水大战埋下伏笔),而西德清道夫赫尔格特的中途受伤更是转折,小组赛里西德就伤了后防线上的另一员大将布赫瓦尔德,此次赫尔格特的离场更是将千斤重担全压在了初次在大赛亮相的年轻的科勒尔身上。
  上半场两队都没进球,下半场10分钟时,克林斯曼回撤到中场拿球后转身快速突破,连续晃过蒂格伦、大科曼等人的围抢,最终在禁区里变线内切时被里杰卡尔德放到。


       裁判果断判罚点球,马特乌斯的主罚势大力沉,布鲁克伦虽扑到皮球但仍无法阻止其入网。

失球后的荷兰大举反击,但西德人的防守阵型纹丝不乱,荷兰的进攻大多以远射收场。
  一球领先的西德队也毫不保守,他们同样希望打入第二球锁定胜局,不料七十多分钟时他们的一次进攻被断,荷兰打出反击,大科曼的长传找到突前的巴斯滕,后者灵巧的晃动令科勒尔犯下大错,他的铲断没有碰到皮球却令巴斯滕身体失去平衡。

跌跌撞撞的巴斯滕并没有顺势跳水要点球,而是试图控制住皮球继续比赛,但裁判的哨音响了——点球。
  严格来说,这次判罚有找平衡的嫌疑(这不属于一次误判,但量刑有点重,如果不是因为此前判过荷兰一个点球,这个球说不定就不吹了)。
  不过巴斯滕还是值得称道,这本来并不是一次特别好的机会,当时他孤身一人拿球面对两名后卫,看来应该先控好球等待队友们上来支援,但他艺高人胆大,晃开科勒尔闪出了射门的角度(此前同样位置他曾有一脚射门击中边网),科勒尔心有余悸不得不防,结果送出点球。
  小科曼没有大力爆射而是打了伊梅尔一个反方向。
  感觉这场比赛贝肯鲍尔的用兵有一点值得商榷,他拿掉了小组赛队的绝对主力利特巴尔斯基代之以弗兰克米尔首发,最终被荷兰队点球追平比分后才又用利特巴尔斯基换下弗兰克米尔,但此刻时间已经不多,利特巴尔斯基还没拿到几次球时,巴斯滕已经打入绝杀了。
  当时荷兰队进攻,小科曼控球,古力特的跑动带走了博罗夫卡和马特乌斯两个人的注意力,小科曼趁机直传无人看守的沃特斯。

巴斯滕已经嗅到了味道,沃特斯心领神会直塞禁区。

巴斯滕在科勒尔如影相随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倒地铲射,球力度不大却胜在干脆利索,令对方措手不及,又一个看起来不是绝佳的机会被巴斯滕变为进球。
  
  
  我在西德篇里写过:
  这场半决赛完全成为了14年前世界杯决赛的重演,只不过角色正好易位。
  74年那场比赛是荷兰先打进1个点球领先,随后东道主西德同样用点球扳平,再由传奇中锋穆勒打入制胜一球逆转;
  这场比赛是东道主西德先打进1个点球领先,随后荷兰用点球扳平,再由传奇中锋巴斯滕打入制胜一球逆转。
  据说赛后荷兰队故意用交换来的西德球衣擦身体来刺激德国球迷,差点闹出国际纠纷,最终不得不在媒体上道歉,可见双方的积怨之深(这里甚至有二战的恩怨)。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荷兰 替补 克鲁伊维特

帖子
10541
精华
0
积分
5552
金钱
21487
荣誉
27
人气
113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2-11-3 12:40: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70778473 于 2012-11-3 12:59 编辑

(三) 亮剑
  比赛开始后,双方没有客套,立刻展开对攻,因为两队第一轮都是输家,还想出线这轮就必须赢球。
  从场面上来看英格兰稍好,霍德尔、巴恩斯等人的技术出众,再加上比尔兹利的回撤策应,因此英格兰对中场的控制能力更强。
  荷兰队则更为硬朗、强悍一些,一旦由守转攻多数依靠小科曼的长传找巴斯滕和古力特,如果不看队服,感觉荷兰更像以前的英格兰队。
  机会一开始也是英格兰多一些,先是莱因克尔利用布鲁克伦与小科曼之间的误会打了个空门,可惜中柱而出。

不久英格兰获得直接任意球,霍德尔的射门直飞死角。

可惜球射中门柱内侧并弹在球门线外一点点。

荷兰两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上半场快结束时,英格兰一次进攻,里杰卡尔德大脚破坏,球飞向英格兰右后卫斯蒂文斯的区域。

面对身后古力特的紧追,斯蒂文斯过于托大,处理球不干净,被古力特利用速度和身体优势强行超车抢断成功。

古力特带球下底,赖特急忙上前封堵,斯蒂文斯也在回追,古力特用右脚外脚背传中,球从赖特与斯蒂文斯中间穿过。

这个传球外旋的弧度非常之大,飞向了中路巴斯滕的身后,快速包抄的巴斯滕不得不紧急刹车。

很难说古力特如此处理是有意还是无意,此前古力特曾在同样位置有一个这样的球,他用左脚传巴斯滕身前,被早有防范的亚当斯解围。

这次传到巴斯滕身后,倒是可以避开亚当斯第一时间的破坏,但巴斯滕左脚停球后却是背对球门,他该怎么办?

看起来巴斯滕会像所有右脚球员所做的那样,先是右脚横拨,拉出角度再射门,亚当斯肯定是这样认为的,于是身体重心左移。

就在此刻,巴斯滕突然右脚一顿、反向一拉。


球紧贴着亚当斯的右脚边滑过,但他此刻已经来不及调整重心,只好眼巴巴看着。

过掉亚当斯后,巴斯滕赶在斯蒂文斯的铲球前左脚低射命中下角。

这是我个人最欣赏的巴斯滕的进球,绝不亚于那个零度角抽射。

那个球属于惊鸿一瞥,观赏性极强,但这个球就是来证明什么叫天才前锋,看起来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但就是还能再让后卫上当,又创造一次机会出来。
一球落后的英格兰大举压上,荷兰的一次快速反击,巴斯滕单刀赴会晃过门将小角度打空门——快速回防的斯蒂文斯戴罪立功,将球挡出。
  
  上半场荷兰1-0领先,下半场开球后,英格兰更是大举进攻,不过他们并不像以前那样长传冲吊,还是一板一眼打着地面配合,并取得了成效。
  当时是下半场10分钟时,英格兰前场右路界外球,霍德尔得球后直塞拉到边路的比尔兹利。

比尔兹利在斯蒂文的策应下从蒂格伦、大科曼、沃特斯三人的包夹中杀出。

此刻,英格兰的左前卫巴恩斯也来到这一侧接应,由于荷兰的阿尔勒寸步不离巴恩斯,比尔兹利无法与他配合,但罗布森突然从后面快速插上,比尔兹利顺势横传。

荷兰的清道夫小科曼已经意识到危险急忙上前封堵,罗布森没有停球直接左脚将球敲给莱因克尔同时快速前插。

莱因克尔在里杰卡尔德上抢前与罗布森打出三角短传。

此刻,阿尔勒急忙放铲,但罗布森左脚一个轻拨把他过掉。

面对布鲁克伦的出击和身后小科曼的紧追,罗布森在身体失去平衡的一瞬间一记左脚挑射破门。
右脚踢球的罗布森此球全部过程均用左脚完成,其力度、触球部位的把握全都恰到好处,令人赞叹。
 
打成1-1平后,英格兰士气旺盛,莱因克尔又顶了一个门柱,不过也越位在先了。
平局不能让双方都满意,米歇尔斯率先变招,基夫特换下瓦宁博格,老罗布森则用瓦德尔换下了斯蒂文。
不过还是荷兰的三塔战术更奏效,基夫特、古力特、巴斯滕三个将近19的大汉一起杀入禁区,搅得希尔顿门前风声鹤唳。
70分钟左右,荷兰一次前场左路发出任意球,球被英格兰后卫顶出,同时禁区内所有后卫都快速压上造越位,但赖特由于刚刚在同基夫特的争抢时打了个趔趄,起身后慢了半拍,结果比别人落后了致命的1米距离。

当荷兰的沃特斯把英格兰顶出的球再次传向禁区前的一瞬间,赖特拖后的1米恰好让古力特、巴斯滕都不越位。

古力特回撤拿球时背对球门,他又该如何处理?

古力特停球的同时几乎是把球粘在脚上同时转体180度,为巴斯滕送出妙传。

换个角度来看。

足球芭蕾。

巴斯滕再一次左脚命中远角。

落后的罗布森决心一搏,拿下表现并不差的比尔兹利,换上高中锋哈特利(此人也曾在米兰效力过),同样准备打长传。
结果就在英格兰刚刚换人之际,荷兰又拿到一个角球,大科曼准确找到了前门柱的基夫特。
 
基夫特抢在赖特身前头球后蹭,中路的古力特在亚当斯的干扰下没顶到球。
但巴斯滕抢在罗布森前面出脚,将球扫入网底。
此球一进,这场比赛也就没什么悬念了。
但它给全世界留下了一个悬念,这个巴斯滕,还将创造出多少奇迹?

  在同组的另一场比赛中,爱尔兰同苏联战成1-1,其中爱尔兰的进球令人难忘——前场界外球掷出三十余米直飞禁区(这是我最早见到的手榴弹战术),罗尼惠兰不等球落地身体腾空并用左脚凌空抽射破门,其精彩程度不比巴斯滕的零度角逊色。
  现在大家一提86世界杯就是老马的千里走单骑,殊不知墨西哥内格雷特的那记凌空破门当时的地位决不在老马这个球之下。
  很多经典的进球,只因为不是来自功成名就的巨星,慢慢地被淡忘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荷兰 替补 克鲁伊维特

帖子
10541
精华
0
积分
5552
金钱
21487
荣誉
27
人气
113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2-11-3 12:36: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70778473 于 2012-11-3 12:39 编辑

  (二)各路诸侯
  尽管失去了当家球星古力特,但在87-88赛季的欧冠上,埃因霍温还是为荷兰拿到了久违15年的金杯,以这支球队为主、阿贾克斯为辅,88年的欧洲杯上,一代宗师米歇尔斯重新出山,率领橙衣军团再赴伤心之地西德开启复仇之旅。
  当年对手阵中的老大贝肯鲍尔已经升任主帅,十四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这场恩怨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一个了结?
  了结?!——这不只是荷德两家的欧洲杯,在你们了结之前,问过各路诸侯了吗?
  
  西德队的小组经历在前面西德篇讲过了,这里不重复,我们讲本篇的主角。

  荷兰小组首战面对苏联,这也是最近的两位金球得主(86年别拉诺夫、87年古力特)的直接对话。
  我在前面的巴西篇里说过,86世界杯上的苏联是被裁判黑掉的,球队的实力绝对是欧洲一流(个人私下感觉:在80年代里,同样可称为一代宗师的洛巴诺夫斯基以其嫡系部队基辅迪纳摩为核心打造的那支苏联国家队,在打法上最有全攻全守的味道)。
  当时苏联阵容一般在532442之间转换,如果打532,门将是达萨耶夫,希尼亚图林、库兹涅佐夫、德米亚年科三中卫,右边贝索诺夫,左边拉茨;中场米哈伊利琴科打后腰、利托夫琴科中路稍偏左,扎瓦罗夫中路稍偏右;锋线搭档则是别拉诺夫和普罗塔索夫。
  如果拿掉中卫德米亚年科,中场增加阿列尼科夫或者戈茨马诺夫,阵容就变为442
  在这支队伍的主力里,除了达萨耶夫、希尼亚图林、阿列尼科夫、戈茨马诺夫外,其他都是来自基辅迪纳摩,因此当球队打532时,几乎可以看做将基辅迪纳摩的阵容打法一锅端,只是换了个中卫和门将。
  荷兰的主力阵容会在后面慢慢谈,这里只说一点,此时荷兰队的正选中锋叫博斯曼(当然不是后来那个比利时人博斯曼),巴斯滕是他的替补。这个博斯曼当时也很厉害,尽管88年之后就被巴斯滕取代了其国家队主力的位置,但其进球数仍然排在荷兰国家队总射手榜的第11位,仅比巴斯滕低2位。
  如果考虑到出场次数的因素,博斯曼的场均进球数甚至是进入80年代以后的荷兰历史第一位(高于总进球数排在他前面的巴斯滕、范尼、克鲁伊维特、博客坎普等人)。
  但在这场与苏联的比赛里博斯曼表现平平,甚至在对手门前的威胁还不如频频插上的清道夫小科曼。
  久攻不下的荷兰下半场被苏联打出一次精准的反击,扎瓦罗夫的长传找到右路的别拉诺夫,别拉诺夫吸引防守后将球转移到左路,后排插上的拉茨打入一记左脚凌空斜射,苏联1球领先。
  失球后的米歇尔斯决定换上巴斯滕,但没有改变结果,随着古力特的一次头球击中门楣弹出,荷兰人不得不接受失利,不过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还算平常的结果,真正的冷门来自同组的另一场比赛——爱尔兰1-0战胜英格兰。

  在1988年之前,作为独立国家的爱尔兰,其足球水平甚至远远逊色于虽隶属于英国但足协独立的北爱尔兰(90年代以后双方位置才颠倒过来)。
  88年的欧洲杯甚至是爱尔兰第一次有资格参加的大赛,因为此前数十年里无论是世界杯还是欧洲杯他们都是在外围赛早早出局。
  这样的一支球队能进入8强决赛圈就已经是奇迹了,没人认为他们可以同英格兰抗衡。
  但也有人不信邪,比如爱尔兰的主帅杰克查尔顿,英格兰传奇巨星博比查尔顿的哥哥。
   最终凭借霍顿(当然不是来中国的那个霍顿)的一个头球,爱尔兰旗开得胜。
  
  现在我们再把目光转向英格兰队,82世界杯后,博比罗布森接手,记住这个名字吧,他被认为是改变了整个英格兰足球风格和航向的人。
  经历了1966年的短暂辉煌后,英格兰国家队在70年代进入一个相对低潮的时期,7478两届世界杯都倒在了预选赛里,当时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踢法迥然不同,被认为不具备战术含量,就是让球在天上飞来飞去的棒子队打法。
  直到进入博比罗布森的时代,英格兰足球才开始转型,技战术含量明显提升,更涌现出来了巴恩斯、霍德尔、瓦德尔、加斯科因等一大批技术流球星。
  在86年的世界杯上,英格兰就已经开始尝试转变,最终虽败于上帝之手,但罗布森的思想已被英国国内的足球界和球迷接受,从而坚定了他的改革之路。
  88欧洲杯上的英格兰队被认为是彻底转型了,球从天空完全来到了脚下,尽管小组赛就垫底出局,但罗布森依然得到了坚定的支持,从而有了两年后冲击90世界杯冠军的可能,可惜半决赛惜败于与西德的点球大战。
  
  说回88欧洲杯,小组第二轮,荷兰大战英格兰的经典比赛, 先说一下阵容吧。
  英格兰还是传统的442
  门将是大名鼎鼎的希尔顿,当时已经39岁,效力于德比郡;两个中卫一个是后来成长为枪手旗帜性人物的托尼亚当斯,另一位是则是希尔顿的德比郡队友马克赖特,此人90年代又成为了利物浦的后防大将,但在本届欧洲杯上,他和亚当斯都是第一次参加大赛的新人。
  右后卫是埃弗顿的斯蒂文斯,86世界杯的正选;左后卫是枪手的肯尼桑森,8286两届世界杯的主力老臣。
  相对于后防而言,那会儿英格兰的中前场更豪华一些,两个中前卫里,一个是国家队和曼联的双重队长布莱恩罗布森,另一个则是早在加斯科因之前就被视为天才中场核心的霍德尔,成名于热刺。
  右前卫斯蒂文Steven来自埃弗顿(他与右后卫Stevens的名字就差一个字母,而且来自同一家俱乐部,甚至还是同一年出生),这名球员的特点还是偏工兵一些,博比罗布森把另一名右前卫瓦德尔(关于瓦德尔的特点以前我在阿根廷篇里提到过)放在替补席上而用了斯蒂文应该主要还是顾忌攻守平衡的问题。
  左前卫巴恩斯可是个值得说说的人物,83年的夏天,刚刚拿到英甲亚军的沃特福德访华,和中国国家队打了两场友谊赛,第一场比赛中国输了个1-3,技不如人是肯定的,不过还不算太丢脸,吕洪祥的那个进球也非常漂亮。
  不过此时对方的几大球星还没来呢,数天后双方再次交手,巴恩斯、布莱塞特(此君后来去了AC米兰,但不太成功)等人上场了,上半场结束时就4-0了,下半场对方都不好意思进攻了,一直在场上倒脚,中国队靠一个点球才免吃光蛋,最终结果是5-1,巴恩斯上演帽子戏法,当时感觉他过中国队的任何一名队员都跟玩一样,不费吹灰之力。
  我这样说毫不夸张,再说一下巴恩斯更神奇的事:84年英格兰做客巴西打友谊赛,最后居然在巴西足球的圣殿马拉卡纳2-0获胜,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巴西所丢的第一球。
  当时是英格兰中场的一记传球到左路,巴恩斯用胸部停球,做了一个向外线走的假动作后突然内切晃过巴西的右后卫,巴西的右前卫急忙回防但已经追不上了,接着巴恩斯突入禁区左脚貌似打门实则一趟又顺势过掉巴西的右中卫,然后右脚做了个射门的假动作再次过掉巴西的左中卫,此刻他已来到正对球门的位置面对门将,巴西补防的后腰就在他身后但也无能为力,而巴恩斯再次把球换到左脚做了个射门的假动作又晃倒了门将,并在巴西左后卫倒地铲球前用右脚把球踢入空门。
  所有巴西队的后场人员被巴恩斯一个不剩涮了个遍,害得事后巴西的媒体只好自嘲:大概是巴恩斯的肤色(此前的英国国家队里很少有黑人球员)和踢法让我们的队员们都以为他是个巴西人,所以放松了警惕。
  对了,巴恩斯出生于牙买加,身体素质不服不行啊。
  86年的世界杯上,老罗布森并不重用攻强守弱的巴恩斯,直到0-2落后阿根廷时的第75分钟才让他出场,结果阿根廷的右路被巴恩斯打爆,五分钟后他就助攻莱因克尔扳回1球,接着还有一次妙传,可惜莱因克尔被后卫干扰,顶出的球擦柱而出……
  巴恩斯正杀得兴起时,终场哨吹响,如果老罗布森早换上他一会儿,那届世界杯的历史也许又是一种写法了。
  我们再回到88年,这会儿的巴恩斯已经转到了利物浦,但从88欧洲杯上的表现来看,他并不在巅峰状态,好像受过几次伤之后,身体没有以往那么灵动了。
  再说英格兰的锋线,中锋是86世界杯金靴莱因克尔,当时效力于巴萨;另一名前锋是比尔兹利,来自于利物浦的名将,86世界杯上莱因克尔的老搭档。

  下面说说荷兰的阵容,这场比赛是一个343(这种荷兰的传统打法在阿贾克斯以及克鲁伊夫的梦1巴萨时经常使用,也可表达为33313421甚至 5221,具体特点下面会谈到)。
  门将是布鲁克伦,左中卫蒂格伦,右中卫里杰卡尔德,清道夫小科曼,左翼大科曼,右翼阿尔勒,两个中前卫沃特斯拖后一些、穆赫伦突前一点,前面古力特偏左,瓦宁博格偏右,巴斯滕突前。
  我们熟知的那个后来去了巴萨的科曼Ronald Koeman是弟弟,而哥哥Erwin Koeman虽没有弟弟名气大,但至少在这届荷兰队里不可或缺,他的长传和弟弟一样准确,只不过他是左脚。
  由于正选中锋博斯曼的低迷,巴斯滕取代了他的位置,而这11个人也最终成为了荷兰队在本届欧洲杯上的绝对主力,后面虽有阵型和位置上的调整,但人选从未改变。
  这个阵容里的三中卫比较好理解,而大科曼和阿尔勒你既可以将他们视为边后卫也可以视为边前卫,总之是纯边路选手(所以如果把他们视为后卫,也可以把阵型叫5221;而如果把他俩算作和沃特斯一样的防守型前卫,而把古力特、瓦宁博格算作和穆赫伦一样的攻击前卫,阵容又可以叫3331)。
  古力特虽然在防守时偏重左路,一旦进攻时则非常灵活(他不像后来的奥维马斯那样是纯边锋),经常杀入禁区与巴斯滕双剑合璧。

使用道具 举报

荷兰 替补 克鲁伊维特

帖子
10541
精华
0
积分
5552
金钱
21487
荣誉
27
人气
113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2-11-3 12:34: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70778473 于 2012-11-3 12:36 编辑

一、 818  88年之前的荷兰
  在74年饮恨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之后,开创全攻全守战术的米歇尔斯挂印而去,乔治克诺贝尔接手征战76欧洲杯,球队依然以其梦幻般的攻势令诸强胆寒,他们四分之一决赛淘汰比利时的比分是两回合总比分7-1(那届比赛是所有参赛球队先进行主客场淘汰赛,最终产生四强后集中于主办国南斯拉斯进行半决赛和决赛)。
  荷兰半决赛的对手是本届大赛最终夺魁的捷克队,双方雨中恶战,各有一人被罚出场,90分钟打成1-1,加时赛里捷克队连下两城。
  3-4名之战,荷兰队雪藏了克鲁伊夫等主力迎战东道主,最终依然获胜,拿了个季军。
  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另一位传奇教练哈佩尔率队出征,这位奥地利人无法说服克鲁伊夫、范哈内亨等人随队参战,不过他依然率领着伦森布林克、内斯肯斯、阿里汉、克洛尔等人几乎拿到冠军——
  只差5厘米。
  
  到了80年的欧洲杯时,常年担任助理教练的兹瓦特克鲁伊斯终于被扶正,但伦森布林克、内斯肯斯、克洛尔等人都已经退出国家队,阿里汉虽留在队内并穿上了10号球衣却也与主帅矛盾重重(这是前些年他在中国的媒体上谈到的)。
  荷兰队虽然进入了8强决赛圈,但因为在小组赛中2-3不敌老冤家也就是最终夺魁的西德队而未能进入前四名(荷兰小组赛的另外两场则是1-0胜希腊,1-1平卫冕冠军捷克),那场比赛里西德的阿洛夫斯上演了帽子戏法,但真正的英雄是多次为他送出妙传的科隆队友天才少年舒斯特尔。
  说了很多,其实除了78年与阿根廷的那场决赛,其他的我并未看到,只是江湖上一直在这么传,不由得人不信。
  从中国人开始全面接触国际大赛的82年开始,恰逢荷兰跌入低谷,8286连续两届世界杯以及84年的欧洲杯都是在外围赛里被淘汰,而丰田杯上也从未出现过荷兰球队的影子(直到88年底才有埃因霍温),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荷兰足球就如同当年的匈牙利足球一样,相见不如怀念啊。
   荷兰人再一次吸引起人们的目光来自87年的夏天,一个叫做古力特(当时很多中国媒体还称其为居力特或许力特,我个人觉得奎力特更贴切)的荷兰球员创造了当时的世界足坛第二身价从埃因霍温加盟AC米兰。

  好像现在一些媒体都将古力特称为当时的第一身价,但我清楚记得那会儿的所有媒体都报道其是第二身价,具体数额不记得了,好像比老马少一点。反正在国内很轰动,那会儿电视里看不到荷甲的影子,突然一个高矮胖瘦都不清楚的陌生人横空出世直逼老马,这事已经令人充满期待了。
  86年后马拉多纳如日中天,而普拉蒂尼刚刚挂靴,当时比较火的莱因克尔、别拉诺夫、布特拉格诺等人都是9号型选手,因此整个欧洲都期盼出现自己的10号型巨星来抗衡南美人,谁将是未来的欧罗巴马拉多纳被炒得火热,这个古力特当然就是其中之一,记忆中还有葡萄牙的富特雷、匈牙利的戴塔利。
  戴塔利作为匈牙利队的绝对核心参加了86世界杯,但由于球队表现糟糕未能引起关注,之后他似乎也随着匈牙利足球的大幅下滑一起消沉了。
  富特雷还可以,21岁时就携手马杰尔(阿尔及利亚82世界杯击败西德队的英雄)帮波尔图拿到了87年的欧冠冠军(决赛战胜的是拥有鲁梅尼格、马特乌斯、布雷默、小赫内斯、普法夫等大牌的拜仁慕尼黑队),其个人也获得了87年金球奖的第二(古力特第一),但之后的富特雷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出彩表现,包括短暂效力于米兰的那段时期。
  古力特当然算成功的了,不过他后来和巴斯滕、里杰卡尔德有了自己的封号。
  而欧洲的马拉多纳这个称谓最终属于了南斯拉夫的斯托伊科维奇。
  
  接着说荷兰,那年与古力特一起来米兰的,还有另一个年轻的阿贾克斯中锋,他的身价不高,好像还不到古力特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尽管当时的他已经是4届荷甲金靴而且在86年拿过欧洲金靴,但那会儿的欧洲金靴奖鱼龙混杂,其含金量不如现在高(因为评选规则不一样),里面既有一些大名鼎鼎的射手,也充斥很多无名之辈(就以整个80年代而言,格尔基斯拉夫科夫、洛狄奥卡马塔鲁、坦久克拉克、多林马特乌特等等还有人记得吗?),所以那时除非在国家队、五大联赛或欧冠里面有出色表现,否则就算是欧洲金靴也并不会被人太看重。
  在接下来的87—88赛季中,米兰在古力特的率领下力压老马领衔的卫冕冠军那不勒斯(并且主客场4-13-2双杀),最终捧起了失去9年的联赛金杯,辩帅开始名噪天下、威风八面。
  而那名中锋因伤病及状态的原因,整个联赛只出场11次,打入3球,更像是古力特的搭头。
  他叫范巴斯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24 07:35 , Processed in 0.37563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