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重骑兵
- UID
- 4962744
- 主题
- 55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743
- 精华
- 0
- 积分
- 376
- 金钱
- 575
- 荣誉
- 0
- 人气
- 11
- 在线时间
- 2752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743
- 精华
- 0
- 积分
- 376
- 金钱
- 575
- 荣誉
- 0
- 人气
- 11
- 评议
- 0
|
本帖最后由 rocxur 于 2012-3-26 08:31 编辑
前四大毋庸置疑吧?我先写上,大家可以投5个,哪个第五位哪个就是第五大啦
1、豫州沛国,尤其是谯县.曹操故里,
曹家夏侯家还有曹魏早期一部分心腹(以军政为主)都是那里出来的
曹操 曹丕 曹叡 曹仁 曹洪曹休 曹真 曹纯 夏侯惇 夏侯渊 夏侯尚 夏侯霸 刘馥
三国志中有记载曹操逝世时甚至有人提议把国家大臣都换成沛谯人。
在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2、豫州汝南\颖川两郡 也许是三国中前期最星光璀璨的2郡
a、投靠曹魏合成汝颖术士,主要盛产曹操军的文官军师
b、投靠东吴 构成东吴淮泗集团的一部分
c、投靠蜀汉的遗珠
d、不投靠三家一样超级有名的名士
郭嘉 荀彧 荀攸 戏志才 钟繇 陈群 钟会 陈泰 赵俨 丁谧 许褚 许仪
胡综 吕蒙 吕范 吕据 程秉
许靖 徐庶 陈到
许邵 袁绍 袁术 袁谭 袁尚 袁熙 袁遗 张鲁
其中汝颖术士在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后仍然活跃,但已与其他地区人才合流,不再是一个庞大的集团.
3、吴郡
与曹魏的谯县不同的是本郡豪族在历史上声望甚至超越了皇族,并延续到南朝
吴之四姓+孙家一家子
世说新语概括为张文朱武,顾忠陆厚,
顾雍 顾谭 陆逊 陆抗 陆凯 陆绩 朱桓 朱异 朱据 张温 张布
凌操 凌统 周舫 全琮 全端
孙坚 孙策 孙权 孙瑜 孙贲 孙登 孙亮
4、南阳襄阳
四大人才策源地中蜀汉的根基,一直到蜀汉灭亡前都牢牢掌握着蜀汉朝政
蒯良 蒯越 蔡瑁 文聘
诸葛亮 庞统 魏延 黄忠 李严 董允 董和 霍峻 霍弋 陈震 廖化 阎宇 罗宪
邓艾 何晏
剩下有第五个可以与以上相提并论的吗
我给几个我觉得可能有希望的,希望大家能补充.(所谓集团,指的是出产地最好最大不超过两郡,突出核心作用)
1、东吴会稽,
世人都知吴之四姓 却不知会稽四姓在东吴也有一定影响力
由于东吴的国家重点在长江防线,远离长江的后方会稽开发不足 又有山越骚扰,加上吴四姓把持朝政,所以星光黯淡不少
虞翻、骆统、阚泽、贺齐、虞汜、董袭
2、河内士族
司马皇族为主
司马懿 司马孚 司马朗 司马芝 司马师 司马昭 韩浩
(恶搞) 郝萌 方悦 胡志明
3、临淮人才
徐州的临淮郡 扬州北部的九江郡 庐江郡 曹孙两家争夺地带,也盛产人才 东吴早期最少而精的人才产地
其中布家成为东吴非吴地士族的典范,延续到孙皓时期
周瑜 鲁肃 丁奉 陈武 蒋钦 周泰 步骘 步阐 布协
刘晔
4、扶风武威人才 没有形成士族 只是出了几批独狼
马腾 马超 马岱 法正 贾诩 张济 张绣
5、并州集团
前期出猛将流行 后期出智将
吕布 张辽 张虎 高顺
郭淮 郝昭 温恢 王昶 王浑
6、徐州琅琊彭城东海广陵人才
一出湖海豪士 二出二线优秀将领
特点是每个郡几乎都出人,总量因此可观,但都不是爆炸式的
诸葛瑾 诸葛恪 诸葛诞 诸葛瞻 张昭 张纮 吕岱 薛综 徐盛 陈登 陈矫 严畯 糜竺 糜芳 徐盛 王朗 王肃
7、西川
三国时期 前后期都被外来人才打压 很悲催
但又因为搞平衡 因此也形成了士族集团
|
|